幼儿教育随笔

时间:2024-07-22 13:20:30 幼儿教育 我要投稿

幼儿教育随笔(精选1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育随笔(精选14篇)

  幼儿教育随笔 篇1

  娇娇小朋友活泼好动,独立性很强,善于发现和观察事物的不同与变化,反应快,能自信的对自己的发现做出肯定的判断,懂得关心比他小的小朋友,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比较任性,脾气暴躁,容易生气,还有说脏话的现象

  他的爸爸妈妈整天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儿子,因此更加地疼爱儿子,什么都迁就孩子。一般情况下,由他的爷爷奶奶带,因此,比较逆爱和呵护,从小习惯指挥他人,容易生气比较任性,脾气暴躁,一旦犯了错,承认错误特别快。

  1、家园共同配合,使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能转变成与他人和睦相处,与同伴团结友爱的好习惯。

  2、培养幼儿要做一个尊重他人,懂事、有礼貌的好孩子。

  3、帮助幼儿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克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幼儿教育随笔 篇2

  今天,我给孩子们示范讲解五角星的折法,孩子们课专心听着。示范结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试一试,折一折。可王洁莹一拿到纸,就叫了起来:“|老师,我不会做。”接着就把纸给了旁边的小朋友。我走了过去,笑着说:“不会吧,我看你刚才听的很仔细的',大胆点,试试看,老师再帮助。”她动手了,可还是没有象其他孩子那样肯自己独立地去思考,总想依赖老师来帮助……

  孩子专心、积极动脑、动手都是老师和家长所期盼的,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良好学习习惯,它是一个人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终生受益。作为幼儿园,最基础的教学,从小培养好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显的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老师在关注孩子的差别的同时,更要细心的观察到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有针对性的、有目的通过多种方法,有效的引导孩子,慢慢地朝着良好习惯方向发展。

  幼儿教育随笔 篇3

  最近,我们在和部分小朋友的家长沟通时,发现在很多细小的小问题上彼此之间存在误会。

  例如:XX的爸爸说孩子不愿意来上幼儿园,反映有小朋友要打他;再例如,XX的奶奶说,孩子不肯吃饭,说是老师同意不要吃就倒掉,等等。

  其实,我们深深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并不是这样的。

  像XX爸爸说的情况,XX是个新来的小朋友,我们专门鼓励大家去帮助他,他的周围,我们也安排了很多言行习惯好的小朋友,希望在传、帮、带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能使XX快速熟悉集体、融入集体,小朋友从来没有欺负他,很多时候是指导他改正做得不好、不对的地方。反倒是XX自己身上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喜欢随意弄弄边上的同伴。

  像XX奶奶说的情况,是因为前不久,孩子身体不太好,胃口差,吃到最后实在吃不下,饭菜都冷了,我们才让他去倒掉的。

  1晨检时多与孩子交流

  晨间谈话,顾名思义就是晨间活动时对孩子进行的集体或个人的谈话活动。

  有心的老师如果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发挥它应有的功效,孩子们的口语能力将大幅度提高,老师也会从与孩子们的交谈中了解到不少有益的信息,在教育教学中加以利用,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功效呢!

  我班的孩子经过一个多月的晨间谈话训练,已逐渐盼望着与老师在晨间交流了。我和孩子们交谈的内容如下:

  生活习惯类:晨间谈话时可以渗透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如话题为:我会穿衣了,孩子们大多数都会自己穿衣服,七嘴八舌,纷纷向老师报告自己的穿衣经过,言语间自豪之情自然流露;少数没有自己穿衣的孩子受到了教育,第二天也自己穿衣,并且向我说起自己的穿衣经过。

  清洁卫生类:在晨间谈话时,我们给孩子讲解不乱扔纸屑的好处,让孩子们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习惯,老师常与孩子交流,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习习惯类:晨间谈话时,和孩子们谈谈爱动脑筋,大胆发言的学习习惯及好处,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肯动脑筋,大胆讲话,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许多孩子在学习上都有了进步。老师和家长的心里都高兴极了!

  当然,晨间谈话是一种随机性较强的活动,可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交流。适当开展晨间活动必有百利而无一害,请你也来试一试!

  2妈妈,老师表扬我了

  下午美术课上,我让小朋友们设计服装,设计完了装饰上漂亮的颜色,小朋友们都在认真地画着,不一会就设计好了,接着又在给服装涂颜色。当我走到于江涛身边时,他这边看看,那边瞧瞧,一脸的无奈,我问他:“画的这么好,怎么不涂颜色啊”他低着头对我说:“老师,我的彩笔没有颜色了。”同桌的杨佳颖听了我们的对话,马上说:“你用我的吧,刚买的可好用了.”于江涛高兴地接过彩笔说:“谢谢你”杨佳颖也高兴得说:“老师说过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他们都认真地画了起来。活动结束时我表扬了杨佳颖。没想到下午放学时,杨佳颖看看到妈妈时,高兴的说:“妈妈,老师表扬我了。”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表扬,使平时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变得活泼开朗了。

  3老师要多考虑孩子的感受

  今天早上,我在打扫卫生时,李明小朋友的母亲跑来对我说:“老师,你把李明领进来好吗?”我惊奇地问:“李明在哪?他怎么不进来?”妈妈着急地说:“他今天早上不愿来幼儿园,现在在幼儿园门口,就是不进来。”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李明的妈妈来到幼儿园门口,只见李明在车上边哭边喊:“我不上幼儿园,我不上幼儿园!”我过去问他:“你为什么哭?”他看了我一眼,更伤心地哭了起来。

  我好不容易、哄他来到活动室,让他坐下,等他母亲走后,我蹲下身子,抚摸着他的头说:“李明,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哭吗?”他满眼泪水地说:“老师,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老师说一声,让我跳舞吗?”我一听,终于明白了,原来舞蹈老师在排节目时,嫌他动作不到位,昨天把他裁了下来。我说:“咱们不跟舞蹈老师练舞蹈了,老师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参加咱们班的节目吧!”他说:“老师,我能行吗?你会不会又不用我了?”我说:“不会的!”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说:“老师你真好!”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自尊心是多么的强,那我希望各位老师在处理孩子们每件事情上,能多考虑以下孩子们的感受!

  孩子喜欢玩沙

  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幼儿的户外活动场地很大,就在院子的一角有一块沙地,平日我们都不太留意,但是最近课下活动时,我发现总有三三两两的幼儿蹲在沙地里玩沙子,有的还在堆沙子,有的不只在地上画什么,直到上课铃响,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今天户外活动时,本来是安排滑滑梯,可是泽乾却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咱们能不能玩沙子呀?”我想:何不借这次机会去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呢!于是我领着孩子们来到沙地里,这时他们象一群放飞的小鸟,“飞”到沙地里忙了起来,一会儿工夫,子哲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画的村庄。”有的在画树和小鸟,画得不好没有关系,用手一抹,重新开始,有的两人一伙在堆小山,瞧孩子们那股认真劲儿,没想到一块小小的沙地,却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通过这件事,我改变了以前的看法:总以为玩沙脏幼儿不喜欢。但是现在我觉得孩子们在这块沙地里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玩儿得非常尽兴。

  4童心是与幼儿沟通的桥梁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不但要有爱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童心。

  每个孩子都爱看动画片,最近孩子们议论最多的是《喜羊羊和灰太狼》,一议论起来,一个个可来劲了,有时因为一个细节把小脸都争红了,我也爱看动画片,象《猫和老鼠》,《金刚葫芦娃》等,我都看了不止一遍,动画片我每天不误。

  一天范晨阳,刘文睿等一些小朋友正在议论“喜羊羊和灰太狼”,我走进去和他们一起议论起来,开始他们一愣,一个个惊慌失措的看着我,随后便兴奋地同我一起讨论起来。看着他们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我可高兴了,因为此时我知道,我和孩子们已经没有了距离。一次范晨阳的'妈妈对我说:“我们范晨阳回家很高兴地说‘我们老师也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我很喜欢我们老师’。”

  是的,我明白我与孩子之间没有距离,是因为我有一颗童心,童心是与幼儿沟通的最好桥梁。从那以后,我和孩子们的距离更近了,心贴的更紧了,让我们所有的幼儿教师都架起与孩子之间的那座童心桥梁

  5不要剥夺孩子玩泥的天性

  泥土滋养人类,也孕育了人类文化,孩子爱玩泥巴似乎是人类的天性。原本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却远离了乡土气息,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下,孩子很少沾上一点土珠,就连幼儿园开展的泥工活动也是由橡皮泥代替,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厌烦。

  这次泥工活动,我破例为大班孩子们准备了粘土,当我课前在准备和泥时,不知不觉的孩子们围在了我身边。一个、两个、三个……泥团摆在了地上。甜甜发话了:“老师,您要干什么?”我说:“你们猜猜看。”大多数孩子说不知道,行行小朋友说:“是为我们准备的吗?”我夸奖:“你真聪明,愿意玩吗?”孩子们在一旁拍着手说:“愿意——!”当把一个个泥团分给孩子们,他们入获得宝拿着心爱的泥团,学着老师的样子揉啊、团啊……,不用做任何的讲解。我做起了小时候——东道上,西道上,都来看我花爆仗“啪”——,孩子的花爆仗也一个接着一个响起来,“耶——”东胡同,西胡同,都来给我补补丁,这时你给我补,我给你补……。之后,启发孩子做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一会儿功夫,飞机、汽车、房子、各种动物、餐具等等展显在面前。带领孩子们进行了泥塑展示,当让孩子们把作品摆在泥工区时,浩浩小朋友说:“老师,什么时候再玩?”婷婷恳求说:“老师,再玩会儿吧?”……。我无奈的告诉他们:“以后泥工活动,我们继续玩泥巴,好吗?”看到孩子们那欢呼雀跃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通过这次玩泥巴,看到了自然资源和民间艺术活动的魅力,不但能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而且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6特殊孩子特殊照顾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象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活跃在院子里。可伟伟小朋友却不同别的小伙伴,因为他身患残疾,不仅一只眼睛看不见,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关节脱落,在入园前的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现在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能力也比差。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别的孩子的同时,还要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带着他,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这一次,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往外挣脱,并不时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去玩。”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到对这种特别的呵护方法起了疑问,我一边说:“伟伟,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边轻轻地放开他的小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象伟伟这样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残疾,是只“受伤的小鸟”。但他却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龄的小伙伴一样去玩耍、去游戏、去想象、去创造、去飞翔。如果老师一刻也不离他左右,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从这一点虽然充分说明了老师从身体这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忽略了他的个性发展,虽然他的身体患有残疾,而他的大脑发育却很正常,识字、数数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别的小朋友去游戏、去玩耍,让他例外,这样做是否会伤了他的自尊,心灵也能受到伤害。他会不满意老师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照顾。因此,伟伟终于鼓起勇气,对老师说:“老师,我也要去玩”。老师应该在照顾他的同时,慢慢去锻炼他,让他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健康成长。不管哪些活动,哪些游戏,都应该让他去参加,让他加入到这个集体队伍中来。只是在活动时,老师随时倍加照顾,这样不仅保护了他的自尊,还让别的孩子,知道并学会照顾关心有残疾的小伙伴,知道互相帮助是一种美德,更能体现出一种人人平等、和谐相处的氛围。

  7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欣赏活动的乐趣

  我根据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按欣赏的不同要求,将音乐作品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如《狮王进行曲》,在欣赏前,先通过故事讲述,让幼儿在脑海中形成狮王威风凌凌的形象,接着再分析每段乐句的不同音色,如密集而低沉的钢琴音色由低向高上行,使人联想到狮王怒吼的样子;匀速跳跃的中音告诉幼儿狮王正踏着从容的步伐走过来的形象,然后将每个乐句串联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幼儿不但容易理解,而且记忆深刻。在欣赏歌曲活动中,通常都是教师先让幼儿听歌曲,再提问歌词内容,这种方法比较单一,教师往往为教而教,反复多次很容易使幼儿失去兴趣。图表法是将歌词用图画或特殊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的同时,将表示歌词的图画逐句出示,幼儿从视觉到听觉有了一个全方位的感受,对词曲的记忆加深,学习过程中能保持注意力,积极动脑。如《小鸟》是一首曲调优美,积极向上的幼儿歌曲,歌词每小节三个字,旋律呈阶梯状上行,在欣赏之前,我先把歌词内容画在卡片上,按小节排列,通过谈话让幼儿猜图片的内容,引起兴趣后再范唱,边唱边打开卡片,幼儿在听的过程对照卡片很快的就记住了歌词。

  幼儿教育随笔 篇4

  自由活动时,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正凑在一起,很神秘的样子,他们在干什么呢?我悄悄的走近一看,原来他们正在分吃方便面里的调料。只见他们把调料倒在手心里,用食指蘸着往嘴里送,还吃得挺香的呢。我没有打扰他们,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和他们谈一谈。

  第二天晨间时,我特别留心,发现很多小朋友的口袋里都装着调料包,品种花样还真不少。于是,我把孩子们叫到跟前,让他们先说一说,这样吃调料有什么感觉,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很香,有的说很咸,有的说很辣。

  听完他们的议论,我把这样吃调料很不卫生的情况一一向他们作了介绍,我说:“孩子们,调料是和方便面泡在一起吃的,你这样倒在手心里吃,手上的细菌会一同吃到肚子里,那样会生病的,以后不许这样吃了,好吗?”他们使劲的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孩子们的衣袋里再也没有调料包了,也就没有争吃调料这样的事了。

  幼儿教育随笔 篇5

  伴随着歌曲《春晓》的响起,我们的户外活动又开始了。孩子们一听到这首歌就兴奋的排好队走出活动室来到塑胶场地。作为大班的小朋友,我们选择的是跳绳,大部分的孩子经过近两个月的练习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了跳绳的技巧。我们决定挑战一下跳大绳。我们两个老师甩着绳子,让小朋友排着队一个个来尝试着跳大绳。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这项运动,孩子们虽然很好奇、兴奋,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敢主动往前上的,都是你推我,我推你的。

  我一看这种情况就点了祥瑞的名字,(祥瑞是班里胆子比较大,而且运动方面比较好的孩子)祥瑞鼓起勇气跑进了甩起的大绳里,但是由于节奏不对跳了一下就绊倒了。虽然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我们总结出来,在孩子跳进绳之前给孩子数3下作为准备,这样就能顺利的进入大绳,节奏能跟上。就这样几个平时胆子比较大的孩子能够试着跳大绳了,可是还有一些孩子不敢尝试。看他们准备跑进大绳时,不是用手捂住耳朵就是用胳膊挡住头就知道害怕大绳打着自己。针对这一情况,我对孩子们说:“别怕,大胆的往上跑,看着老师的绳子上去了你就跑进来。”

  话说完,我自己都心虚,说实话我也害怕,记得小的时候伙伴们在一起跳大绳我从来不参加,因为怕绳子打着头。就是现在也不敢,一是怕绳子打着疼,二是怕不会跳被小朋友笑话。但是,为了小朋友我今天也要挑战一下自我,于是我鼓起勇气,走到大绳跟前,眼看着大绳一起一落我就是不敢跳,绳子甩了快十下了,我还是站在原地,为我甩绳的小滕老师看出了我的忧虑了,对我大声的说:“没事,你上就行,要是看着绳子快打到你了我就拽住绳子,放心打不到你。”我看了看给我加油的孩子,就卯足了劲冲了上去,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我高兴地抱住为我甩绳的老师,这时小滕老师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打不到你吧!”我赶紧抓住机会问她,她是怎么做到的,小滕老师告诉我:“甩绳的人其实很重要,你要看着孩子如果跑过来绳子快打到她了,就把绳子快甩开,这样孩子就能跳进来;看着孩子的节奏甩绳,他跳的快你甩的也要跟着快,这样慢慢的他就会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刚才跳得那么轻松呢!我们也尝试用这种方法,果然几个胆小的孩子也能成功的跳大绳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深刻的体会到,任何理论都要连系到实践经验,自己都没有尝试跳大绳又怎么掌握其中的技巧呢?光凭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指导孩子,一切都是空说,不具意义,对孩子也没有帮助。只有自己先尝试了,在实践中得出的指导方法才是切实可用的。通过跳大绳活动,我也突破了自己,多年不敢跳得大绳我也尝试了。以后我也要做事情更勇敢些,给孩子们做一个好的榜样。

  幼儿教育随笔 篇6

  每每快到周末,孩子们午睡时间特别兴奋,很难睡觉。我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随即,泪水充满了眼眶。恩惠看见了,连忙问:“老师,你怎么哭了?”,“我没哭。”,“没哭怎么眼睛流眼泪了呢?”

  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里怎么会有泪呢?”,恩惠歪头想了想:“是不是你不开心啊?”,一旁的东东连忙插嘴:“不对,是姗姗老师刚才打了个哈欠,所以流眼泪了。”,“对,东东观察的可真仔细。”,看着一点睡意都没有的孩子们,我干脆问他们一个问题:“打哈欠是会流泪,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情况下会流泪吗?”,孩子们兴奋起来,七嘴八舌的`说起来:吃辣椒会流眼泪;东西不见时会流泪;打针很痛会流泪;玩具被弄坏了会流泪;做错事挨批评会流泪;有的还说妈妈看电视有时也会流泪……没想到孩子们会说出这么多不同情况下流的泪。我又接着他,喜欢什么时候的眼泪,不喜欢什么时候的眼泪?为什么?这下孩子们更有精神了。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他们明白了该如何减少那些令人不愉快的泪,如,生病时要坚强,小伙伴之间要友好相处……说到这里,我看到几个孩子打起来哈欠,连忙说:“你看你们都打哈欠流眼泪了,打哈欠说明你们困了,咱们睡觉吧!”,“嗯!”,这一次,孩子们乖乖的进入了梦乡。

  幼儿教育随笔 篇7

  早操时间到了,当我带着班上的小朋友去做操时,看到一个小朋友哭得非常伤心,原来她是刚入园小朋友想妈妈了,这时,不知哪个小朋友说了一句:“真丢人”“不害臊”其他孩子跟着哈哈大笑,有的还吐舌头,做鬼脸,来笑话那个小朋友,小姑娘哭得更伤心了,面对这场面,我没有立即批评他们,而是抱起小姑娘帮她擦掉眼泪,并安慰她说:“如果你不哭了,老师会打电话告诉妈妈早来接你,好吗?听了我的'话,小姑娘真的不哭了。

  回到班上,我组织幼儿展开讨论,你刚来幼儿园的时候,心情怎样?你希望别人对你怎么样?刚才你们做得对吗?你们现在是哥哥姐姐了,弟弟妹妹刚来幼儿园想妈妈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怎样来帮助那些弟弟妹妹呢?小朋友讨论得非常热烈,他们不仅理解了弟弟妹妹想家的感受,还送了他们小礼物。此后,我又有意识地组织了“大带小“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幼儿友善,情感和助人为乐,活动中,大班小朋友扶弟弟妹妹上厕所,为他们提裤子、系鞋带。

  通过这些活动,我班幼儿逐渐懂得了如何关心,尊重他人,心灵中逐渐埋下了了爱的种子,愿这颗爱的种子在我们大家精心培养下,结出丰硕果实。

  幼儿教育随笔 篇8

  和孩子们一起相处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有泪水,有感动,有愤怒,但带给我更多的还是幸福和快乐。每天,细数着孩子们成长的一点一滴,很是欣慰。

  崔志远是我班这一学期刚来的幼儿,娇羞可爱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经过一段时间相处,我发现,调皮捣蛋才是他的本性,外向、豁达的他可以算得上是班中的'活宝,在课堂上表现不很积极,无论老师用怎样的语言和行为引导他,他都无动于衷,不肯说出自己的想法。课下的他却是无比疯狂,满屋子乱跑,还会时不时捉弄小朋友一番,“吴佳豪这样了”“吴佳豪那样了”的告状声一直不断。我想了好多的方法想来转变他,但效果都不理想。

  这天放学时,孩子们都在忙着收拾玩具,我看到崔志远正瞅瞅这,看看那,便让他去把孩子交上来的玩具送到玩具橱,他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我不禁对他有了新的看法,并马上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表扬,他表现得非常兴奋。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崔志远变得更加勤快了,看到教室外有垃圾,他会主动捡起来,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小干将”;在大家有困难的时候,他也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大家。慢慢地,我发现崔志远变成了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了,在课堂上,他也变得乖巧懂事了。

  记得一位专家曾这样讲过:“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独特价值,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与独特发展。”的确,孩子能够改变,有时候来自老师和大家对他的看法和态度,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的地方。换一种目光看孩子,换一种方式和孩子沟通,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信你也试试看!

  幼儿教育随笔 篇9

  上周下午,我们班开展了手工活动,让幼儿自己操作时,我特意请乐乐坐到我旁边来撕纸,乐乐的手工不太好,所以我经常让他坐我旁边,以便于指导他。

  首先我向他边讲边示范了一遍如何撕圆形,然后请他自己撕,可是看他撕的情况并不理想,于是我示范了第二遍,请他重新再撕,从他的表情里我看出了他有些不乐意了,但他还是勉强撕着,这次的效果与上次并没有什么区别,他还是不会。接下来我决定采用“手把手”教的方式,我用自己的手握着他的手,然后撕圆形……当我让乐乐用自己的手撕时,他却说了句:“老师,我不会。”这时我生气了,便说了句:“你怎么还不会。”话音刚落,乐乐便哇哇大哭起来,见此情形我也只能结束了对他的指导。

  回家后我一直想着白天发生的事,为什么乐乐始终学不会如何撕圆形,难道我的教法有问题?并不是这样,其他孩子都能学会,那是为什么呢,突然我想起了乐乐在我旁边撕纸时那不乐意的表情,于是我豁然开朗——其实我让乐乐坐我旁边撕纸时已经在无形中对他造成了压力,他在一开始就带着紧张的心情来学习,看着其他小朋友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操作手工,而他却要坐在我旁边操作,心里肯定会不高兴,有了逆反心里他怎么可能会有兴趣学习本领.

  在今天操作手工时我吸取了上周的教训,请乐乐与其他小朋友一样,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操作手工,并且在操作前我还在他座位旁对他说:“我们的`乐乐最棒了,肯定会很好的完成这次手工,老师期待着你“美味的面条”。加油!”

  当小朋友把手工作品都完成时,我一张一张地看着,看到乐乐的作品时,我笑逐颜开,他做得很好,真的很好。于是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了乐乐,他笑了,那笑容是那么得灿烂。

  幼儿教育随笔 篇10

  今年,我班新来了一对双胞胎哥俩,他们都长得浓眉大眼,穿的'也很干净整齐。谁知,这哥俩可不争气,每天不是你哭就是他哭,今天你不吃饭,明天他就不吃饭,我耐心地指导、帮助,也不见成效。有一天,孩子们刚起床,弟弟又哭了起来,我无意中说了一句:哥哥你快管管弟弟他又哭了,那刚要哭的哥哥立即严肃地批评弟弟,不准哭了,再哭谁都不亲你了。他边说边拍拍弟弟的肩膀,弟弟反而笑了……我也高兴起来,心想我可有办法了。就这样,每当小哥俩其中一个不高兴,我就用这个办法,同时给与他们表扬和鼓励。

  现在这小哥俩一点都不哭了,每天高兴地来幼儿园。

  通过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儿童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教育比成人教育的效果更大,可以互相促进,发展他们的能力。

  幼儿教育随笔 篇11

  为了减少幼儿的发病率,加强幼儿的卫生保健,我们每周都要选择天气好的一天为孩子晒晒被子,消消毒,以便让孩子在午睡的时候睡的更香、更甜。今天天气很好,一大早就出了太阳,在早上到园后,王老师跟我已经把所有孩子的被子都抱到外面去晒了。

  中班的孩子在身体力行的情况下已经能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更是为了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做能做的事情。于是我们决定今天中午让孩子们一起来参与今天的晒被子,请他们协助老师把小被子抱进去。

  孩子们听说老师要请他们帮忙都蠢蠢欲动,都急于想加入到抱被子的行列中。为了不给孩子造成拥挤的现象,我们分小组进行,每组的小朋友排好队后走到院子里,王老师有序将他们自己的小被子拿下来交与孩子手中,要求孩子慢慢走小心别摔了,同时双手抱牢被子,不能将被子拖在地上弄脏小被子,还交给他们一个任务把自己的被子放到自己的床上去。

  由于分工合作很快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拿好了自己的小被子,有秩序的`回到了教室,一点都没出现拥挤、推搡的现象,当然我们也没有吝啬赞扬。

  经过阳光晒过的被子发出阵阵被子所有的清香,午睡间的空气仿佛也变得清新了不少,孩子们躺在暖暖的被窝里,分享着自己劳动的快乐,在温馨的午睡室里睡得更舒心,更香甜了。是呀,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在园学习好,更要照顾好孩子的一日生活,这是我们老师做好保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促进每个孩子身体健康重中。

  幼儿教育随笔 篇12

  今天中午吃完午饭,孩子们在操场玩的都出了汗,都把外面的棉袄脱了下来,可是我发现,孩子们的衣服放的很乱,到处都是。于是我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我说:“今天的天气有点热,娃娃家里的宝宝脱掉了一件衣服,爸爸把娃娃的衣服随手一放,你们看一看,娃娃家现在整洁吗?”小朋友们都说:“不整洁”。“那么,你们看一看我们教室里现在整洁吗?”小朋友一看都说太乱了,有几个小朋友还偷偷地把自己的衣服拿起来抱在手里。于是我针对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说:“来,我们一起把衣服整理一下”。孩子们听了都积极地动起了手。折衣服时,我一边折一边教孩子们折衣服的方法:左边抱一抱,右边抱一抱,再来弯弯腰。一会儿,一件件衣服叠的整整齐齐地放进了筐里。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欣慰地笑了。我想这是帮助孩子整理及提升经验的过程,也是促使孩子的无意行为转为有意行为的过程,这样做不仅解放老师,同时也诱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因为折叠衣服对孩子来说是天天重复的劳动,养成习惯需要孩子的一贯坚持,让孩子在劳动中感到快乐。因为自信才能摆脱依赖,才能让孩子走向独立。

  幼儿教育随笔 篇13

  浩浩小朋友是一个憨厚可爱的小男孩,很讨人喜欢。每天中午吃完饭,他都会主动帮忙搬椅子,而且会将小椅子摆得整整齐齐。浩浩特别喜欢帮助别人,自理能力也特别强。

  一天中午午睡前,孩子们都在老师的帮忙下有序脱衣服,安静地入睡。但我发现浩浩还坐在自己的床上脱裤子,我走上去问:"浩浩,要不要帮忙"?浩浩很干脆地说道:"老师,我不要"。我观察了一会他还没将裤子脱下来,我蹲下来告诉他:"你应该把裤脚往外拉,我帮你吧"。浩浩立马推开我的手说:"我不要帮忙,自己穿",这时浩浩用力一拉,终于将裤子脱下来,只见他开心地笑起来了,并笑着对我说:"老师,我把裤子脱下来了"。我也对他笑了笑说:"你真棒"!

  在平时生活中,当浩浩的拉链没拉上,我上去帮他拉时,他会推开我的手说:"老师,我自己会"。在吃饭时,浩浩会跟我说:"老师,我不要喂,我自己吃"。我感觉经常听浩浩说的一句话便是:"老师,不要帮忙,我会"!在浩浩每次说完这句话后,他总能很快地将自己的事情做好。浩浩的'妈妈告诉我,浩浩在家时也喜欢帮忙做事情,独立性较强。

  其实,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已会表现出主动性和自主性,他们往往会自主地去做一些事情,想摆脱成人对他们的要求。当他们独立完成某件事时,他们会感到极大地喜悦,当他们的行动受到成人的限制时,他们会表现出苦恼。我们应尊重孩子的自主权,不要过分的保护,要让孩子充分的操作、探索,才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幼儿教育随笔 篇14

 新宇是个很内向的孩子,平时话很少,总是和那几个小朋友玩,很少参与到别的孩子中去。上课时也不爱举手回答,常常需要老师提醒,这时她才会小声的说出答案,不是新宇不会,而是她不善于表现自己。有时我想:难道新宇身上就没有优点吗?

  在今年的八个一活动中,我们玩的是呼啦圈。长时间的训练下来,孩子们已玩得很不错,但有些技巧性的`玩法,只有那么几个孩子玩的好,新宇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就让这些孩子示范给别的幼儿看,轮到新宇时,她不慌不忙的拿起呼啦圈,熟练的玩了起来,表演了好几种玩法后孩子们自觉的鼓起掌来,新宇显得很高兴,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我在她的额头上贴了个小贴画以示表扬。

  第二天,我发现新宇额头上的贴画还没有拿下来,看来新宇很重视这个贴画。以后再玩呼啦圈时,只要身旁有人,新宇就会使劲得转,还往别人面前移动,每当得到别人的肯定时,她就感到非常的满足。

渐渐地,我发现新宇主动去找新朋友了,也主动跟老师交谈了。从新宇身上我发现她越来越自信了,这也是我一直想看到的。我体会到:给予孩子适当展示的机会,也会促使他们变的自信起来。

【幼儿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随笔09-16

幼儿教育的随笔11-20

幼儿教育随笔(经典)11-26

幼儿教育随笔08-04

幼儿教育随笔07-15

[精选]幼儿教育随笔07-09

幼儿教育体会随笔11-27

幼儿教育评价随笔06-30

幼儿教育叙事随笔09-05

幼儿教育知识随笔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