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共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教育随笔1
认真对待“小报告”
每到课间,便成了孩子们打“小报告”的时间,对于孩子们的小报告,我原来也只是应付着或点头表示,可最近一件事让我对小报告有了新的'认识。
有一天,午饭后我在清理桌面卫生,刘欢一小朋友跑来和我说刘欢成小朋友逃学了,我随口说:“你去叫他回来吧,等我收拾完毕一点名,刘欢一还真不见了,于是,我边骑车去追赶,把刘欢一带回了幼儿园。
从那以后,我对“小报告”不再持应付状态了,从而使一些危险因素化为乌有,我真正体会到:蹲下身来听一听孩子们的小报告是有益于教师的,从此以后我非常重视“小报告”也及时进行处理,他关系到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幼儿教育随笔2
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幼儿的户外活动场地很大,就在院子的一角有一块沙地,平日我们都不太留意,可是最近课下活动时,我发现总有三三两两的幼儿蹲在沙地里玩沙子,有的还在堆沙子,有的不只在地上画什么,直到上课铃响,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今日户外活动时,本来是安排滑滑梯,可是泽乾却跑到我面前对我说:“教师咱们能不能玩沙子呀?”我想:何不借这次机会去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呢!于是我领着孩子们来到沙地里,这时他们象一群放飞的.小鸟,“飞”到沙地里忙了起来,一会儿工夫,子哲对我说:“教师你看我画的村庄。”有的在画树和小鸟,画得不好没有关系,用手一抹,重新开始,有的两人一伙在堆小山,瞧孩子们那股认真劲儿,没想到一块小小的沙地,却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经过这件事,我改变了以前的看法:总以为玩沙脏幼儿不喜欢。可是此刻我觉得孩子们在这块沙地里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玩儿得十分尽兴。
幼儿教育随笔3
接待孩子入园的时间,大一班睿睿的爷爷来送孩子,孩子进园后蹦跳着跟同伴走了进去,可是老人一点离去的意思也没有,想要对我说什么,又欲言又止的神情,让我警觉:这家长肯定有事。我忙招呼值班老师在门口迎接,走过去对睿睿的爷爷说:“大叔,有什么事到办公室说吧。”
待走进办公室,就看到睿睿的爷爷气的边说边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看来真是有备而来的呀!)激动地嘴唇哆嗦着对我说“老师,你看看,这就是打我孩子的名,我都问好了,孩子今天不愿意来上学,就是他们给打的,吓得不敢来了。”面对激动不已的`老爷爷,又想想刚才跟同伴一起玩的睿睿,我就断定,这里面一定有误会,因为,光凭老爷爷提供的名单里,我就找到答案了。(名单里提到的这些孩子,都是平时跟小婕玩的比较合得来的,而且是不爱打架的孩子。)
但是老爷爷的一句话,还是让我深感触动,就如给我当头一棒,“你告诉老师,我就办了你。”这句出自孩子口中的话,虽然在我们老师听起来,所谓孩子口中的“办了你”,就是“不跟你玩”,之类的话语,但是在家长的心里,就是最龌龊的语言。
经过调解与班主任的调查,事情没有进一步发展,最后老爷爷脸部僵硬的肌肉终于舒展开来,孩子才算放心的留下。
但是,我就在想,为什么等到事情发生了,我们才有所警示,为什么我们就没有早发现、早制止呢?如果今天睿睿还是一日既往的来上学,是不是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没有问题呢?
因此,通过这件事,让我们深深的再一次反省,“亡羊补牢”的做法要不得,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幼儿教育随笔4
每个人在成功的道路上都有苦、有累,有成功、也有失败,在这其中自然也有快乐、有幸福、有自豪。
1987年的我,刚初中毕业,满怀一腔热情投身于幼教事业,而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美好,上班第一天,一个孩子磕破了头,家长找到了校长,我从此以后对那个孩子有了看法,对孩子不理不睬,直到有一天,我感冒了,孩子给我倒了一杯水说:“老师,你喝点水吧,嗓子都哑了。”我感动地落下了泪。
是他,是他们——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让我懂得了:真心地付出,才有收获,爱是可以化人的。
在我刚参加工作时,可以说是一点幼教知识都没有,别说弹琴,我连见都没见过,是一次教师培训的机会,让我获取了知识,增加了信心,在学习期间,我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帮助,但我记忆最深的是张荣老师,她让我们一定要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核心,让自己的每节课都变成孩子欢乐的海洋,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我爱的阳光下自信的翱翔。同时,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我基础差,她一遍一遍的教,我一遍一遍的练,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我有了一定的幼教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业务水平。我暗下决心:决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从此,便以一颗爱孩子的心去工作,后来又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也算做出了不少成绩,曾两次被评为寿光市幼教先进教育工作者,多次被评为镇级先进教师。
20xx年我又参加了市、镇两级教委组织的教师培训,在此期间,我们十名学员上台合奏的《星光圆舞曲》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的是一种平凡的工作,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会继续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合格幼儿教师。
幼儿教育随笔5
这天张海苒的妈妈来送孩子时告诉我,张海苒昨日回家说:“这天方老师表扬我了,还奖给我一朵小红花!”我明白表扬对于幼小的孩子意味着什么,但真没想到张海苒竟这么在意我对她的表扬和鼓励,因为在这以前我几乎没怎样注意她,更谈不上什么表扬了。
张海苒在早幼儿园不太爱说话,上课也不太爱回答问题,从不给老师惹麻烦,平时我也不太注意她,几乎没批评过她,表扬更没有几次,所以,我也常认为这样的.孩子没什么问题。她那么让人省心,我真期望班上再多几个这样的孩子,因为做了好多年教师的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为了维护群众正常的秩序,使一些活动取得较好效果,我们常常为了一个行为问题突出的孩子费劲心机,以求得他的转变和进步,但却忽视了那些不太起眼的、安静的、让人省心的孩子。
幼儿教育随笔6
这天孩子们出去喝水时,突然飞进来一只蜻蜓,那是一只漂亮的红蜻蜓,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翅膀,飞上飞下的直惹得孩子们争相追逐它。此刻想让场面安静下来是不可能了。
于是,我大声说:“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明白它是一种什么昆虫?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它是专门吃蚊子的英雄。叫蜻蜓。”“真的吗?老师,蚊子可坏了,它都叮了我好几个疱。”“对呀,它还能传播疾病呢。”听了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我补充说:“蜻蜓的宝宝也吃蚊子的宝宝呢,真是大大的英雄,所以说它是一种益虫,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让它多吃坏蚊子。”噢,我们懂了,孩子们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抓住机会,利用身边发生的小插曲,同样能起到非一般的效果。
幼儿教育随笔7
玩球是多数孩子喜欢的一项活动,但是孩子们在玩时有时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的。尽管这样,多数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但也有几名小朋友在玩时,缺少兴趣,不爱活动,每次活动都是远离老师,怕进入老师的视线,每次发现孩子有这些行为时,我都是对他们进行批评,但仍然是收效不大。
今天下午,又到了玩球的时间了,当发现孩子们又有偷懒的行为时,我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不再批评他们了,而是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的教育,手把手的教他们新的玩法,当发现他们有点滴的进步时,我会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的',在我的带动下,这次活动时孩子们表现的很积极,并掌握了几种新的玩法,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提高了玩球的本领。
通过这次活动,我也对自己以前的做法进行了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孩子们的过错,要少批评,多用赞赏的态度对待他们,对孩子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要用表扬和鼓励的方法教育孩子,这样教育效果一定会更好的。
幼儿教育随笔8
小班孩子们特喜欢看动画片,愿意模仿角色的语气、动作。这不,刚看完《天线宝宝》,孩子们就到处去找朋友“拉拉手”。“起来,不要!”一声尖叫传了过来,我一听,是李晓萱的声音。
晓萱是个特有个性的女孩子,不喜欢与任何孩子玩,那怕是孩子无意识地碰她一下,她都会扯着嗓子喊几声,弄得小朋友都离她远远的。
我过去一看,原来是昊昊想去拉她的手,她不但使劲甩掉了昊昊的手,还在那儿大声喊着:“老师,他打我!”昊昊像做错了事似的,无助的站在那儿。我赶紧蹲下,把昊昊抱在怀里,拍着他的后背说:“昊昊真乖,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昊昊会帮助小朋友,来老师亲一个。”我亲了亲昊昊,然后请昊昊去找别的小朋友,昊昊高兴的去找朋友了。
我请孩子们接着往下看《天线宝宝》,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我坐在萱萱身边,把她的手放在我手心里,边看边轻轻的摸着她的手,慢慢的,她不紧张了。我趴在她的耳朵上,悄悄地对她说:“让老师像天线宝宝那样抱抱你好吗?”萱萱有点犹豫,我轻轻的把它抱起来,边拍着她的'后背边模仿天线宝宝的语气说:“抱抱,抱抱”孩子们也学我的样子,和旁边的小朋友抱抱。我趁机对萱萱说:“萱萱,你喜欢天线宝宝吗?”萱萱点了点头,“天线宝宝相互喜欢才抱一抱的,刚才昊昊和老师一样,是喜欢萱宣,所以才抱一抱你,那不是打,那是亲。萱萱亲一亲昊昊好吗?”萱萱抱着昊昊显得有点僵硬。这时,别的小朋友也过来抱一抱她,她也有点放松自己,脸上有了笑容。我拉着萱宣的手和每一个小朋友拥抱,孩子们高兴的抱着萱萱,亮亮还在她的脸上亲了一口,她也愉快地享受着。我把一枚小红花贴在她的胸前,她用手捂着,美美地笑了,我也由衷地松了一口气。
教育孩子不但需要爱,还需要策略与技巧,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过,有时候,教育真的就这么简单。
幼儿教育随笔9
在和家长进行家园双沟通时,有不少家长反应自己的孩子比较内向,不敢充分表现自我,作为家长首先应为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挥洒个性的.机会,他们在和同伴交往中,孩子需要自己动脑判断,需要体现自己的力量,于是他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得到激发,可以锻炼社会活动能力,孩子在此活动中逐渐认识了自己,磨练出了自己的个性品质。
第二,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有时孩子非常努力的去做某一件事情,都达不到大人的要求,此刻,最需要来自家长的鼓励,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怎样完成的更好。第三,多给孩子提供磨练的机会,当孩子与一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后,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完成一件事。遇到困难,家长可以交给孩子一些方法,经过磨练后得来的成功,会让孩子感受成功的喜悦。
幼儿教育随笔10
一天午休,小朋友们都走进寝室睡午觉。杨梦涵站在床边迟迟不肯上床。我忙问她:“为什么不赶紧上床睡午觉,哪里不舒服?”只见杨梦涵嘟着小嘴,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对我说:“是董丽霞不让我同她一个床。”我心中有些生气,叫过董丽霞批评了她。小朋友都安静地睡下了,巡视时我偶然发现董丽霞躲在被子里偷偷地抹眼泪。我连忙轻轻地掀开被角问她:“是想妈妈了?”董丽霞小朋友一副委屈的样子对我说:“冯老师,不是我故意不让杨梦涵同我一个床,而是我感冒了,妈妈说感冒了会传染小朋友的,所以我就不让杨梦涵同我一个床了,等我感冒病好了,再和她一个床。”听完董丽霞小朋友的话,我的心里又是愧疚又是难过,是我不问缘由的批评伤害了董丽霞小朋友的心。我忙向她认错,哄她睡了。这件事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无论幼儿出现了什么问题,都不应该简单粗暴地处理,而应该耐心询问,正面引导,否则将会错怪孩子,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如何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培养幼儿各种能力,并注意教给幼儿一些必要的技能技巧,如拍球、剪纸、画画、跳舞、系鞋带等。
对于幼儿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和充分肯定,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幼儿知道老师相信他们的能力,确信自己“我能做好”“我做的很棒”。应相信幼儿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放手让幼儿在活动中独立的完成任务,在出现问题时,教师可采用讨论、委托幼儿等方法完成任务。倾听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使幼儿相信自己的力量。而对于自信心较弱的幼儿,教师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为其创造条件获得成功,逐渐形成较强的自信心。
让孩子感受爱的阳光
爱是教育的阳光,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爱孩子。如果你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你会明白孩子需要的只是你的一颗真爱、宽容、无私的心。当然,这颗爱心里还要有你的尊重,你的关爱,你的责任。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孩子。”你的爱心付出了,你才能观察出孩子的一举一动是否与昨天不一样。
在幼儿园里,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就要很投入的做到哪种角色。如:孩子病了,就像妈妈一样搂抱她,亲亲她。让孩子在病中享受一份慈母般的亲情。孩子高兴了,就像朋友一样同她开心大笑,让他感受分享的快乐。在游戏中扮孩子的伙伴,一同嬉戏玩耍……只有做到这些,孩子才会爱你,想你,愿意靠近你,使你品尝到幼儿教师工作的幸福与快乐。因此,幼儿教师在爱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感情的投入,用真挚的爱感化每一个孩子,使幼儿在挚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既然是一名幼儿教师,对琐碎的`幼儿工作就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不怕累不怕烦的精神,凡事从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凭借自己的耐心与智慧来教育幼儿,就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鼓励孩子大胆的表现自己
我班有个女孩,平时不爱说话,缺乏自信,很“自卑”,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她跟我讲,她最不愿意老师上课时提问她了。在课堂上,她从没有主动回答过一个问题,每次上课提问时,看到她羞涩的样子,我对她很放松,一直以来,我都这么做,我想,随年龄的长大,兴许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提高了,可是如果常此以往下去也不是办法,渐渐的我对她的迁就而感到内疚。
有一次语言课《选图编故事》,当小朋友们滔滔不绝讲完自己手中图片的内容后,轮到她讲的时候,任凭老师的启发,小朋友们的鼓励,她始终没说一句话,我心里非常生气:事后,我问她:“为什么不说话”?她说:“怕说的不好,老师和小朋友们笑话我”!我突然间明白,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太强了,看来,对待这样的孩子只采取沉默的态度是不行的。
我翻阅了大量关于幼儿心理学方面的资料,在平日教学工作中,对她进行多鼓励、多表扬,为她创造一切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我还利用晨、午检时间多跟她交谈,使她的自卑心理渐渐消失,在孩子们面前大胆表现自己,上课主动回答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我发现她进步很大。
我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时,注意观察孩子;善待孩子的同时,严格对待孩子;发扬孩子优点的同时,注重对孩子“缺点”的改正;万不可对孩子的“缺点”置之不理。
我班有个女孩,平时不爱说话,缺乏自信,很“自卑”,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她跟我讲,她最不愿意老师上课时提问她了。在课堂上,她从没有主动回答过一个问题,每次上课提问时,看到她羞涩的样子,我对她很放松,一直以来,我都这么做,我想,随年龄的长大,兴许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提高了,可是如果常此以往下去也不是办法,渐渐的我对她的迁就而感到内疚。
有一次语言课《选图编故事》,当小朋友们滔滔不绝讲完自己手中图片的内容后,轮到她讲的时候,任凭老师的启发,小朋友们的鼓励,她始终没说一句话,我心里非常生气:事后,我问她:“为什么不说话”?她说:“怕说的不好,老师和小朋友们笑话我”!我突然间明白,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太强了,看来,对待这样的孩子只采取沉默的态度是不行的。
我翻阅了大量关于幼儿心理学方面的资料,在平日教学工作中,对她进行多鼓励、多表扬,为她创造一切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我还利用晨、午检时间多跟她交谈,使她的自卑心理渐渐消失,在孩子们面前大胆表现自己,上课主动回答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我发现她进步很大。
我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时,注意观察孩子;善待孩子的同时,严格对待孩子;发扬孩子优点的同时,注重对孩子“缺点”的改正;万不可对孩子的“缺点”置之不理。
幼儿教育随笔11
这天阳光灿烂,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一会儿姚博文跑过来说:“宋老师,王薪凯打我!”我一瞧,王薪凯撅着嘴,一脸的不高兴。我走过去:“王薪凯,注意点啊!”显然我的语气有些不耐烦,因为王薪凯平时总爱招事。又过了一会儿,宋键睿跑过来对我说:“宋老师,王薪凯拧我。”“怎么又是王薪凯?”我心里嘀咕着。当我看到他时,他只是低着头,像是等待我的批评。我扪心自问:“我是否应该采用另一种教育方式呢?”于是,我轻轻叫过王薪凯:“凯凯,刚才怎么了?”他理直气壮地说:“他们都抢我手里的玩具,我不给,他们就抢。我就不给!”我看看他手里的玩具:“呀,真好看,我也想跟你玩,好吗?”他高兴地点点头。我一边和他玩,一边自言自语:“如果想跟你玩的小朋友都加入进来,咱们就更开心了。”王薪凯听了我的话,很快就把刚才那几个孩子找来一起玩了起来。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为刚才的教育取得成功感到很欣慰,同时我也意识到:这又是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机。于是我对孩子们说:“玩具好玩吗?”孩子们齐声说:“好玩。”“王薪凯有玩具让大家玩,咱们谢谢他吧。”于是,许多幼稚的.声音一起说:“谢谢王薪凯……”王薪凯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件事让我思考着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我们每天可能都在处理类似的问题,但每次我都没有认真想过:我平时的教育行为是否有问题?是否让孩子接受?孩子是迫于老师的严厉接受的,还是心甘情愿接受的?“王薪凯,你注意点啊!”这句常说的话不是批评却暗含批评,暗中已经将王薪凯放在“犯错误”的位置上。一时的效果换来的却是孩子与老师的陌生感,这样的教育不能深入孩子的内心。我们确实要思考:批评不要随便出口!
幼儿教育随笔12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绳、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就连最内向的琪琪小朋友脸上也乐开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里飞舞。由于琪琪小朋友是从外地转过来的,性格内向,很少与同伴接触,一日活动中,总觉的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忧郁,在团体中显得郁郁寡欢,所以户外活动时,她总是躲在一个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块做游戏,一块活动,很多的活动技巧也掌握不了。我常用爱的眼光去看他,用温暖的手去牵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用宽阔的双臂去拥抱她,并且让班里的孩子们都去接近她,跟她做游戏,教她跳绳、玩球等。一天,孩子们告诉我:“教师,琪琪会跳绳了!”真让人惊叹啊!于是我高兴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继续努力!”琪琪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时不多见的兴奋之光,笑脸也生动起来。我又不失时机的在全班孩子们面前表扬了她,还让她跳绳给大家看,从此以后,琪琪时不时不地展示跳绳的本领,很多花样技巧让她跳的很简便自如,别的活动也随之增进,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爱说爱笑,活泼自信。
这件事,让我看到表扬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够帮忙孩子建立自信,构成自我肯定与自我欣赏的良好心态。同时,让我意识到不管哪一个孩子,都需要爱,需要温暖,尤其是来到我们团体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真诚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会变得那么完美!
幼儿教育随笔13
几天前有一位孩子家长找到我询问孩子在园情况,我们做了深刻的交流。家长反应孩子豆豆不爱说话,不善与人交流。我也告诉她孩子在园同样不爱表现。
在活动课中我们常常会询问道很多生活经验的问题,如:医生穿什么样的衣服?消防车是做什么用的?…..我发现有的孩子知道的很多,足见家长之用心。然而也有部分幼儿什么都不知道,甚至于鼻涕流出来都不知道擦。看到这一些我的感触非常深,为什么我们的家长说到孩子时期望如此之大,行动上却是慢了不止一拍呢?或许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自己便什么事都没有了,难到教育孩子仅仅是老师的事吗?
学龄前的`孩子也需要自信心,然而这种自信心来自哪里呢?来自生活。我们要在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不断的让孩子积累知识经验。孩子懂得多了,自然的就会建立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在孩子参与的任何活动中都会不自觉的表现出来。他们的身心才会愉悦,才能更好的投入下一步的学习中。
所以我们不仅是老师还有家长都应在孩子提出问题、看到不懂事物、发出疑问时及时的给予孩子应该得到的帮助和引导,让他们不仅仅积累知识,更要积累自信心,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之路会有想象不到的重大意义。
幼儿教育随笔14
托班娃娃初次入园,对老师是陌生的,对小朋友是陌生的,这些因素加重了幼儿的分离焦虑。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彼此相互熟悉了,与教师、小朋友相互接纳了,分离焦虑也就会消失了。可是,怎样才能让老师与小朋友、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早日熟悉起来、互相接纳呢?幼儿有喜欢游戏的天性,让游戏作为友谊的桥梁,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刚入园时,大家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游戏《猜猜谁不见了》最适合了。教师请全班小朋友闭上眼睛,悄悄地把刘敬泽等分离焦虑严重的'孩子藏到幼儿看不见的地方,然后让幼儿睁开眼睛,猜猜谁不见了,幼儿说出名字后,我再把“藏好”的小朋友叫出来,验证一下,看看小朋友猜的是否正确。
在《筛箩箩》游戏中,谁分离焦虑严重,教师就先筛谁的箩箩,让谁首先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关爱,从而早日熟悉环境,喜欢幼儿园。在《捡豆豆》游戏中,“红豆豆,绿豆豆,颗颗捡进篮里头。”念完儿歌,谁分离焦虑严重,教师就先“摸”谁的头,让谁先跟在老师后面走,然后,老师再摸其他小朋友的头,直到全体幼儿都跟着老师走。
幼儿最喜欢的是《摸眼》游戏,在这个游戏中,老师故意“摸”到刘敬泽等分离焦虑严重的孩子,然后让他“摸眼”,老师站在离他不远处,轻轻地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引导他慢慢向前走。并找机会,在离他最近的小朋友身边喊:“来这儿,来这儿,”以引导他“摸”到其他小朋友,以活跃游戏的气氛。在我的带动下,全班小朋友都学会了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来这儿,来这儿。”使游戏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现在,老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彼此相互熟悉了、接纳了,象刘敬泽等分离焦虑严重的孩子,已不再是只有“我”这一个朋友的孩子了,他已经成了一个拥有二十多个朋友的、快乐的孩子了。
幼儿教育随笔15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孩子们常常对他们喜欢的东西感兴趣,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如果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就不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材要求是否能考虑群体需求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都能发展,都有成就感。”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只有抓住孩子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才能因材施教,实现“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发展”的教学理念。
经验证明,一个生动有趣的班一定会引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尽我最大的努力在教学方法中追求语言、动作和表达的恰当使用。我愿意学习并享受学习。我教孩子们简单易学的童谣有以下两点:
1。 如果文学作品呈现在儿童面前,追求丰富的声音和情感,提高文学作品的调性,是不会引起儿童的意图的。为了让孩子们很快融入文学作品,我注意我的语气。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我将使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快和慢,节奏和沮丧在阅读过程中在友好和完美的语言环境,与此同时,与美丽的,美丽的和富有想象力的音乐,和生动的教学用具,孩子们可以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愿望在和谐的气氛中。
2。 根据语言和动作表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我教授《春天的秘密》这首诗的时候,我发现这首诗被重复了很多次,而且它很长,所以对孩子们来说学习这首诗有点困难。首先,让孩子们在小组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动作表演。我纠正了孩子们的动作,使每个部分都有标准动作。我做了自己创作的示范表演,孩子们根据诗歌和老师的动作来朗读,引导孩子们能够做不同于老师的动作,从而表现出自己的风格。一些儿童的动作图像,一些动作是有趣的和滑稽的。这首诗花了十多分钟,孩子们可以表演和背诵。
【幼儿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随笔07-15
幼儿教育随笔(经典)11-26
幼儿教育的随笔11-20
幼儿教育随笔09-16
[精选]幼儿教育随笔11-19
幼儿教育随笔08-04
幼儿教育随笔12-17
(优)幼儿教育随笔05-16
[优选]幼儿教育随笔08-04
[推荐]幼儿教育随笔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