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幼儿教育教学笔记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荐]小班幼儿教育教学笔记
小班幼儿教育教学笔记1
孩子们每次吃完饭或零食后,都会帮助保育员阿姨一起清理餐具和打扫房间。他们在完成这些小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团队合作,还培养了爱护环境的意识。经过一个暑假的努力,小朋友们都长大了许多,现在已经是中班的学长学姐们了。我认为让他们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能力。
于是,吃完餐点后,我拿出了几块抹布,请干净整洁的小朋友们帮忙清理餐盘上的残渣,协助老师擦拭桌子,整理桌面等。小朋友们都很乐意地帮忙,他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保育老师的.工作中:收拾餐具、擦拭桌面、摆放椅子、提醒吃得慢的同伴,并给予他们鼓励。
一些吃得慢的小朋友,看着其他同学吃得津津有味,他们也想尽快吃完,因为他们知道吃完了还能帮忙打扫。于是,他们鼓起勇气,加快了吃饭的速度,等吃完后便迫不及待地去帮忙清理。看着他们积极参与劳动,我感到非常欣慰,这说明他们懂得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也展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新同学媛媛高兴地说:“老师,我帮助您擦桌子了!”亮亮则自豪地宣布:“我今天不是最后一名了!我也在劳动中,感觉真好!”看着他们这样的表现,我觉得非常欣慰和欢乐。
小朋友们开学第一周,每顿饭都吃得很安静,吃完后都很自觉地帮老师收拾餐具,他们拿起抹布,认真擦拭餐桌餐椅,整理餐盘,清扫卫生,做得非常棒!让我们为他们的表现点赞,给予他们充分的赞扬和肯定!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教育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小点滴。比如,在小班教养笔记的案例中,孩子们不仅改掉了吃饭时催促别人的坏习惯,还学会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身边的人。通过这样的实践,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还体会到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乐于助人、勤劳好学的品质。
小班幼儿教育教学笔记2
幼儿园里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有些孩子在与他人互动时显得较为自主和独立,但却缺乏谦让和协作的品质。有些孩子甚至表现出一些霸道的行为,让人有些担忧。在我的班级里,我发现大部分孩子都喜欢独自玩耍,很少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在中大班也是同样的情况,孩子们会认为自己手里的玩具是私人物品,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当别的小朋友拿走他们的玩具时,他们可能会哭闹、告诉老师或者试图抢回来。而当他们看到别的小朋友手里有自己喜欢的玩具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去抢夺。
每当孩子们争抢玩具的时候,老师都会及时出现,帮助他们解决纠纷。有时候,老师会耐心地告诉抢了别的小朋友玩具的孩子要懂得尊重别人,把玩具还回去;有时候,老师会要求孩子们一起分享玩具,共同玩耍。尽管老师不断重复教导,但孩子们偶尔仍会出现争抢玩具的情况,仿佛总有一场小小的“官司”要解决。
孩子们总是不听老师的`教导,经常发生争抢玩具的情况。有一天,又有两个孩子为了一个玩具吵起来了,被抢的孩子哭着要回玩具,我尝试向抢玩具的孩子要回玩具,但他不肯。最后,我决定把玩具夺过来给了被抢的孩子,被抢的孩子不再哭了,但抢玩具的孩子却开始大哭起来,让我很为难。我想到一个办法,让这两个孩子自己商量解决。我安慰抢玩具的孩子不要哭,鼓励他们说:“你们两个可以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办。”抢玩具的孩子尝试着跟被抢的孩子说:“可以把你的玩具借我一下吗?”意想不到的是,被抢的孩子居然很大方地把玩具交给了他。两个孩子高兴地一起玩耍了起来。原来,孩子们只是不知道如何好好沟通而已。
经过这次的经历,我意识到在孩子们争抢玩具的时候,可以教他们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分享。我发现,当我教导抢玩具的孩子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商量时,效果非常好。一般情况下,孩子们都能够通过商量达成共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孩子也学会了与他人进行商量,当他们想玩其他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时,会礼貌地请求:“可以借我玩一会儿吗?”而对方也会乐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提醒孩子们要学会说谢谢!当然,偶尔也会遇到不太愿意分享的孩子,这时我会协助他们进行商量,或者教他们说一句:“你玩够了,轮到我玩了!”经过这样的引导,即使是那些难以相处的孩子也会愿意妥协。通过简单的几句话,孩子们不再哭闹,不再争抢,而是可以愉快地玩耍,学会分享。
除此之外,我会有意识地给孩子们不同的玩具,鼓励他们玩得开心。我会告诉他们,如果玩腻了,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交换玩具,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分享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
我也渐渐明白,分享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它也是教出来的呀!
小班幼儿教育教学笔记3
今天,在午睡室,小朋友起床时,大家都挤在小床的走廊里,幼儿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我急着帮一些动作慢的小朋友,就从小朋友的身边跨了过去。没想到,身体没把握好平衡,打了个趔趄。就听小明说了一句:“老师,您要小心呀,走路的时候要看好,别摔倒!”看着孩子既关心又担心的样子,心里暖暖的。这些幼儿在班级虽然才一个学期,有时还会不肯来上学,有时还会闹别扭,但他们已经与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我们,就像我们关爱他们一样。
孩子说的这句话,不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吗?模仿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我们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父母都来学学。学学我们的发型、衣服,甚至举止言行等。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都是好的。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们就会关心我们,我们对孩子粗暴,孩子也会不友善。
孩子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天使,他们的行为举止往往反映了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是孩子的引路人,他们会通过模仿我们的行为来学习和成长。因此,在孩子面前,我们要谨慎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良好的榜样,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行为示范。因为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的一切,我们要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教育他们。
小班幼儿教育教学笔记4
我们班的小朋友宇宇,有个坏习惯持续了好几年——吮手指。不管是在家里、上课还是睡觉前,他总是忍不住吮手指,甚至晚上如果不吮手指就无法入睡。这个习惯不仅不卫生,还容易导致手指受伤。家长为此非常着急,尽管他们尝试各种方法教育,但宇宇仍然无法改掉这个坏习惯。奶奶多次向老师反映情况,请求老师的配合,希望能够共同帮助宇宇改掉这个习惯。虽然老师发现宇宇吮手指时会及时制止,但效果并不明显。有时宇宇在老师面前不敢吮手指,但一回到家或者睡觉时,他又会偷偷地吮手指,难以控制。这让家长和老师都为之苦恼,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因为他的爸爸妈妈离异,一直由奶奶爷爷抚养他,虽然奶奶爷爷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在妈妈的爱这方面他是缺失的,尤其是在晚上家长接孩子这一段,他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被妈妈接走,他没有别的寄托,只好用吮手指来表达对妈妈的爱。用什么办法改变他这个坏习惯呢有一天,我在用及时贴做教具时,他站在一旁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得很入神,似乎对这种一撕下来不用胶水就能粘住的东西很感兴趣,我灵机一动,我问他“你喜欢用及时贴做出来的贴画吗?”她说:“喜欢,”“那你喜欢什么图案。”她说:“我喜欢汽车。”于是,我用及时贴剪了一个公共汽车的图案,贴在他的手背上,我说:宇宇,这辆汽车贴在你手上,我知道你以后就不再吮手指了,宇宇欣喜地点点头,举着手边跑边喊:老师给我剪了一辆公共汽车!午睡时,我留心地观察他,发现他把手背拿到嘴边,又放下了,反复了好几次。看来这辆公共汽车既让他无以下口,也使他不忍下口,他第一次没吮手指静静地睡着了。
第二天,宇宇是一个爱吮手指的小男孩,这个坏习惯让他的家人和老师都很担心。为了帮助宇宇改掉这个习惯,我决定用一些小小的举措来引导他。我给他换了一辆卡车,第三天又给他换了一辆警车,每次宇宇从手背上换下来的小车我都贴到评比栏里。这样做让宇宇倍受鼓舞,几周下来,再也看不到宇宇在幼儿园吮手指了。宇宇的'爷爷也高兴地说,宇宇在家里尤其是在晚上睡觉时再也不吮手指了。孩子的坏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要纠正不良习惯也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老师和家长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抓住契机,运用巧妙的也是孩子能够接受的方法,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小班幼儿教育教学笔记】相关文章:
小班幼儿教育教学笔记06-27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03-21
幼儿教育小班的随笔04-20
小班的幼儿教育随笔06-16
小班幼儿教育心得04-17
幼儿教育小班随笔10-22
幼儿教育中班随笔记录10-22
幼儿教育小班教育随笔05-01
幼儿教育随笔小班模板10-22
幼儿小班幼儿教育随笔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