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1
开学一个多月了,宝贝们都很熟悉了,见到老师也知道问好了。可是我发现我们班的乐乐小朋友,不爱说话也不爱问老师好。
上午来园时,小朋友都知道问老师好,只有乐乐从我身边走过去,头也不抬。我很纳闷,为什么会这样?是我哪里做的不够好吗?
课间的时候,小朋友们在玩玩具。我悄悄的来到乐乐身旁,他正在专心的玩,我看他玩的'正起劲,不忍心打扰他,就在一旁看,看了一会儿,他好像觉得有些不对劲,一抬头看见了我,他冲我嘿嘿一笑,我乐了,他笑了,笑的那样真诚、无邪。我问:“乐乐,你为什么那么高兴?”乐乐说:“因为老师在啊!”我懵了,原来孩子的要求那么简单。我又问:“乐乐,你为什么从不问老师好啊?”乐乐吱吱唔唔说:“因为老师说我了。”我又懵了,心想: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刚开学,孩子们哭的哭,闹的闹,我无意间把乐乐说了一顿,他还记得。(孩子的记忆力真棒)我说:“乐乐,那次老师不是有意的,老师跟你道歉,好不好?”乐乐点点头。
我的心结解开了,心情真好!从那以后,乐乐只要见到我都会主动问“老师好”,好亲切的一句“老师好”!
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2
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结构的原因,在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个个都娇生惯养的,自理能力是越来越差,小班的孩子更不用说了。在相处的日子中,我发现班内的孩子虽然在老师、阿姨的帮助下大部分都学会穿鞋子了,但左右脚穿反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我们曾每天不厌其烦地在起床后一遍遍地纠正,但收效甚微,效果不是很明显。
前几天下午起床后,我又发现好几个孩子把鞋子穿反了,于是我就故作神秘地说“哎呀,刚才,你们午睡的时候,有好多鞋宝宝在向我提意见,说:有些小主人到现在为止还把我们穿反,害得我们都歪着头做不了好朋友而且脖子又很酸,现在让老师看一看,哪几个小朋友又让鞋宝宝歪着头了。”孩子们马上就把小脚并拢了,谢衡说:“我发现了,陈智高的鞋宝宝歪着头没做好朋友。”高蕊说“时间的鞋宝宝也歪着头,没有做好朋友。”于是,我乘机说:“孩子们,快让它们做好朋友,帮它们把头扭过来,好吗?”几个穿错鞋子的孩子一下子就把鞋子换过来了。我说:“现在我们的鞋宝宝都没有歪着头,成了好朋友,你们看,是不是还互相点头微笑呢!”今天起床后我发现他们把鞋子穿反了就又提醒了他们:“快看看你们的鞋宝宝有没有歪着头,是不是好朋友。”经我提醒后的孩子们发现错了马上改了过来,穿好后还说:“我的.鞋宝宝它们是好朋友,没有歪着头。”
小班的孩子都喜欢事情现象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因为他们觉得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会自言自语地与小花、小草对话;和积木、玩具聊天;有些幼儿甚至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交上了朋友等等。所以对小班孩子的教育也应顺着他们爱好,那么教育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3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
例如:玩“瓶瓶罐罐总动员”时,幼儿提出了很多种玩的方法,有的可以一个一个套在一起,幼儿可以把它们一个搭起来等不同玩法.”通过实践,孩子们提出的规则要求没办法完成或是很难完成时,我们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样玩是不行的!”.实例证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了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
总之,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
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4
黑格尔认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本领是想象,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孩子们最大的乐趣是幻想!可是很多家长不明白这些,他们以自己的认知来判断孩子的画。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说:“这画的什么呀?怎么不像呢!”家长的认知就是画什么像什么,运笔要横平竖直这才叫画画。其实家长不经意的点评已经伤到了孩子的自尊,打击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我班有个很帅气的小男孩阳阳画画不错,在区角活动中,他画了一个很可爱的稻草人,挥动着长长的手臂保护谷子。孩子们在赏评时都说他画的是神奇的稻草人,有长长的手臂能帮助农民伯伯保护稻谷!阳阳很自信的拿着作品让小朋友们欣赏。
离园时孩子高兴的让妈妈看自己的作品,妈妈却说:“着画的什么呀?怎么怪怪的,这长长的是什么?”孩子的笑容慢慢的收起来,(这时,妈妈还没有注意到孩子情绪的变化,还要说什么)我及时制止了妈妈将要脱口说出的话,阳阳妈妈你还是先听听孩子画里的故事再评价吧!在我的引导下,阳阳讲了自己绘画的意图,是想让稻草人手臂长一点能保护更多的稻谷!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语言打击了孩子,很夸张的说:“我竟然没有看出长长的是稻草人神奇手臂,稻草人长长的'手臂肯定有神奇的能力!农民伯伯就不担心鸟儿破坏稻谷啦!”笑容又回到阳阳的脸上!
这说明孩子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别人的认可。父母的赞扬和鼓励多么重要啊!每个幼儿都拥有一个童话的、梦幻的世界,幼儿的世界与成人的现实世界是不同的。所以大人要拥有一颗童心,蹲下来贴近孩子、了解孩子!分享、赏识属于孩子的成长快乐!呵护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
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5
淼森是个看上去活跃的男孩子,但是缺乏自信,他时常自己在一个地方撒欢,当你走近他时,他却又表现的不知所措。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帮助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如帮别人收地垫、整理图书等。于是我把一些活动后的整理工作有意识地交给淼森去完成,他高兴极了,每次工作得都特别认真,他的举动也赢得了小朋友的赞扬。同时他在对自己的约束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我只是为淼森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感到: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有能力做好,我可以帮助小朋友,我在班里有很重要的位置。鼓励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向自己证明他是环境中的一个有效分子,他的行为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们会认识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发展!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孩子的自信从老师和小朋友的认可开始,你做到了吗?
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6
如何让孩子们安静的午睡在我们班是个很头疼的问题,今天中午又有几个小朋友不休息了,他们睁着眼睛东瞧瞧西看看,如果老师在旁边守着还是挺听话的自己也能睡着!如果老师有事走开了他们就开始叽叽喳喳说话,在床上乱蹦!我一直在想办法来解决这件事。突然之间灵机一动我侧身装出一副倾听的样子:“嗯我听到了一种声音”我小声对那几个没睡着的小朋友说。他们反应很快!也装出倾听的样子来“我怎么没听见啊!”我说:“那是因为小朋友说话声音太大把小精灵给吓跑了!你们把眼睛和嘴巴都闭上没声音一会小精灵就会出来和你们说话了你们快把眼睛闭上吧试一试!大眼睛也累了顺便让他们休息一下吧!”我说完这些话小朋友们慢慢把眼睛闭上没一会工夫就睡着了。孩子就是孩子其实他们的思想很简单,关键是我们要站在他们的思想上去思考问题!
孤独的“小公主”
我们班有个叫芮芮的小朋友,小名语语,非常可爱。这孩子年龄虽小,但是很聪明。大约来幼儿园两个星期左右,语语妈妈向我反映孩子不合群,让她很担忧。家长这种担忧情绪的表现让我们意识到接下来我们的日常生活指导的重点应该是什么。
首先,我安慰家长,告诉她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宝贝 的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这种表现是新入园宝宝们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想有什么就有什么,想玩啥就玩啥,吃的喝的应有尽有,却忽略了与同伴在一起玩时所能激发各方面的潜能。
其次,我们老师会尽多的'创造机会和游戏活动来帮助宝宝们学会怎样与伙伴交流相处,让孩子在幼儿园大家庭中共同游戏,共同体验集体活动快乐的时候找到自己与社会他人亲近的良好态度。我相信孤独的“小公主”会慢慢地变成活泼的“小公主”。
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7
吃饭时,老师都是让小朋友坐好,把手放到膝盖上。老师把饭菜盛到碗里请他们凉一凉再吃。刚开始他们不理解,想用手去碰碗,很危险。因为在家里,家人是喂或把凉好的食物给他们吃,吃到嘴里的食物都是不凉不热的。
在幼儿的'眼里,任何食物都能马上吃。所以在我们老师的保护下让幼儿轻轻碰一下刚盛好饭菜的碗,让他们直接感受冷、凉、热、烫。这样幼儿在吃饭时就不会轻易去碰碗了,即使碰,也会特别小心。同时,幼儿在等待进食的恰当温度的过程中,还逐步学会了“等待”,看起来等待似乎是一件不关重要的事情,其实,等待对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是十分重要的。
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8
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
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变的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
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9
11月23日的第一场雪,孩子们中午起床后兴奋无比,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开门看雪吧!雪花稀稀拉拉飘落下来,孩子们轻轻的说落在衣服上、落在老师的头发上、好好看,孩子们恐怕惊扰这期盼两年的雪花,不敢到处跑、不敢触摸,放学时雪花停了,孩子们失望了!好可惜啊…今天孩子们来到教室就迫不及待的告诉我下雪啦!可以打雪仗吗?可以堆雪人吗?可以做雪球吗?无数个可以…为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我们穿好衣服出去和雪花亲密接触啦喽!孩子们满脸的笑容,兴奋的`尖叫声,这一刻我也是欣慰的,孩子们的要求很简单,痛痛快快玩起来吧!爱玩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请给我们孩子充足的时间玩耍,不要错过童年时光!
通过孩子在雪地上走一走、踩一踩、摸一摸、玩一玩,以此来让孩子同雪做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及探究的愿望,也让幼儿在玩雪的过程中了解雪是冰冰凉凉的,雪不仅能堆成雪人还能攥成雪馒头玩打雪仗,走在上面还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同时在玩中老师们还及时教育幼儿雪很脏不能吃。
自由玩活动不仅让幼儿亲身体验到玩雪的乐趣,还了解了雪的特征,真正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10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之前没有什么教学经验,通过这一个月的工作和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可以说让我受益匪浅。
新入园孩子的哭闹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那么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尽量缩短哭闹时间,以尽快进行正常活动。目前,问题已经很清楚了,那么如何让新入园幼儿不哭闹或者少哭闹。我能做好以下几点,问题就简单多了:
首先,环境方面。当幼儿进入到某一个活动室时,需要有一个非常舒服的生活环境,包括室内环境和三位老师的表现以及小朋友们的情绪等。幼儿进入活动室看到比较舒适的环境在心里会放松些,加上老师们热情接待(面带微笑),和蔼的语气,再有小朋友们的开心、放松等表情无疑都会给幼儿带来一些宽松的氛围,为新生入园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每个人心中在每个时期都会有崇拜者和信服者。作为幼儿就更不例外了,甚至他们会出现多个崇拜者。因此,我们要想尽快要成为孩子们的信服者包括:
1)对他们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2)讲一些他们所感兴趣的故事或者做一些能够吸引他们的动作等;(3)带领孩子们表演一些律动、手指游戏等。
再次,是从培养幼儿角度出发。主要是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当其在课堂上看到别的幼儿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在生活上各项事宜都不知所措时,无疑会有些自卑。这时就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眼神去发现他们,同时对其加以关注。
最后一点是食品的安抚。“民以食为天”,绝大多数幼儿都是比较喜欢吃的,那么我们教师为什么不能利用孩子们的这一弱点来改变他们的.某些行为呢?
宝宝们现在入园已经近一个月了,虽然个别宝宝每天早上到园时还会哭闹一会儿,但基本上已经是慢慢好转的状态了,这和各位家长的配合也有很大的关系,看到家长对我们这么的信任和放心。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都要对家长的这份信任和放心负责。这就是我现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做的事。
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11
入园的第一天,李梦彤来了.当妈妈抱着她跨入我们班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使我们不约而同的围了上去.“彤彤,让老师抱抱!彤彤真乖.”可无论怎样说都无济于事,只见她双手紧紧勾住妈妈的脖子,哭的大汉淋漓,全身颤抖,嘴里还不停的说着:“我要回家,我要妈妈,我不上幼儿园……”直哭的她妈妈的泪水夺眶而出.她妈妈哽咽着道歉:“老师,我们明天再来!”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这样以来,日常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小朋友的教育.面对这特殊的孩子,在家访中找到了症结:孩子入园前一直就由妈妈或姥姥一个人带,很少接触到其他小朋友,孩子见了生人就害怕.所以孩子对带她的人依恋程度非常高.一旦要脱离她的周围,反应会特别激烈.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耐心对待幼儿的哭泣,这样才能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去.老师积极引导幼儿,关心幼儿成为幼儿的依恋对象,并组织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忘却孤独和焦虑,投入新的`环境中去,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渐渐地可消除她的不安全感.比如:和幼儿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一会儿做妈妈:“喂,是xxx吗?妈妈正在上班,下班后我会去接你.”一会儿扮老师:“喂,是xxx小朋友妈妈吗?我是幼儿园的李老师,xxx小朋友是个好孩子,正在听老师讲故事呢,你安心上班吧.”xxx小朋友听后就真的不哭了.
每天面对这么一大群可爱、纯洁的孩子们,在孩子们中间,幼儿的心是最纯洁的,我们像女王一样拥有着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不应当吝啬赞美、吝啬肯定、吝啬鼓励,同时,讲究了教育的时机、方法、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彻底摆脱阴影,让孩子开心的过好了园中的每一天.
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12
冬天到了,天气冷了,孩子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毛衣和棉外套,户外活动和午睡时穿脱外套就成了孩子和老师都很头疼的一件事,甚至有小朋友因为不会穿衣服早上不愿意上幼儿园。
这不,马上要户外活动了,有的孩子叽叽喳喳的尝试着穿衣服,还有的趁势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嬉戏起来了,还有的孩子小声的跟我说:“老师我不会穿……”,“老师,你也帮帮我!”“我也不会”……很多个声音会同时从四面八方传来,一双双大眼睛都充满了期待,有时候真是会让我们老师手忙脚乱,头皮也发麻。还有几个孩子穿不上衣服急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帅帅小朋友一直跟着我,拿着衣服红着脸小声的嘟囔着:“老师我不会穿,我学不会……”他两只小手一直抱着衣服在玩,没有要尝试穿衣服的意思。为了让每位孩子都能得到锻炼慢慢学会穿衣服,我根据孩子穿衣服时的`情况,及时表扬能独立穿衣服的孩子和帮助小朋友穿衣服的孩子,鼓励不会穿但是动手尝试穿衣服的孩子,并根据孩子的动手情况分别帮助孩子整理衣服。教室里一片热闹的景象,帮着拉袖子的、帮着扣纽扣的、帮着掏袖子的,孩子们忙得不可开交……。帅帅嘟囔了一会儿,见我一直没有帮助他,似乎也被周围的孩子们感染了,于是自己慢慢的开始尝试穿衣服。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赶紧抓住时机大声地表扬他都能主动学穿衣服,都不让老师帮忙。
在家庭众多亲人的精心呵护下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薄弱,甚至基本的生活自理也不能保证。专家曾说过,两岁的幼儿就有独立穿衣的愿望,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独立穿衣的能力,是要我们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学会穿外套其实很简单。
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13
陶行知说:“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下头就讲两个我教学中的小故事。
教学《冰花》一课时,我让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并提问:玻璃上的冰花像什么?同学都说像小草,像白云,像树叶。一个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站起来怯怯地说:“像棉花糖。”许多同学哈哈大笑。我既没有生气也没有笑,而是继续问他:“你为什么认为冰花像棉花糖呢?”这位同学回答道:“冰花是白色的,棉花糖也是白色的;冰花看起来软绵绵的,棉花糖也是软绵绵的。”我听完之后问学生:“大家觉得像吗?”大家都说像,我带头让大家为他鼓掌。这时我看到,这个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孩子,眼睛里写满了喜悦,脸上也增添了几分自信。如果在这个时候,教师只是简单地呵斥其他同学,没有让其他同学对这个孩子的回答“心服口服”的话,也许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他会更加的不进取回答问题,更加的不自信。
曾教过一个叫琪琪的小女孩,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在家吃饭还经常要妈妈喂。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次上课,她读的句子很优美,我赶紧顺势表扬:“你读得真棒!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并奖给她三朵小红花。这时,孩子的脸上喜形于色,想欢呼雀跃又忍住了没有出声,像只欢乐的小鸟飞回了自我的座位上。此后,我发现琪琪在课堂上眼睛有神了,坐姿端正了,书写也工整了。她妈妈也说孩子懂事了,独立本事强了。看到琪琪一天天的.提高,我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不是吗?教师的鼓励不经意间就被学生无限地放大。
教师适时的语言“保护”,及时恰当的鼓励不但能彰显教育的非凡魅力,还极有可能会发挥神奇的作用!
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14
9月开学的第一天,幼儿园总是伴随着小班孩子的哭声拉开新学期的帷幕。每当这时我也总是和小班的老师一起和那些个哭得最凶的孩子周旋,可能也是自己的思维或者方法定势了,为了制止孩子的哭闹,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宝宝不哭,我就打电话叫奶奶(妈妈)来”,你可知道这话是非常管用的,大多孩子听了会马上停止哭,然后就叫我打电话。这时的我就要和他讨价还价了,比如中午午睡时我会说:“只要你闭上眼睛,奶奶就在路上来了,你要是睁开眼睛,奶奶马上回去”,有的孩子上当了,闭上眼睛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在孩子的哭闹的当时,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哄骗孩子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今天中午当我吃完饭,再去小班里的时候,才到门口就听到有老师在对个别哭的孩子说:“看,吴老师来了哦,你不哭,吴老师就去打电话叫奶奶来。”我心里咯噔一下,什么?难不成骗孩子打电话成了我的专利了啊。哈哈,应该不是吧,我想,为了制止孩子哭,老师惯用的'手段大概就是骗孩子说打电话叫家人来接了,仔细想来,真的不知道这种骗法是对还是错。
回来后又细细想来,总觉得这种骗是一种善意的谎言。试想,孩子不停的哭闹,消耗大量的体力,孩子毕竟还小,外加焦虑的情绪,小小身体如何承受?面对老师这善意的谎言,孩子能停止哭闹,得以有片刻歇息,给予孩子一个小小的寄托、盼望,可以缓解孩子焦虑的情绪,几次以后,孩子也明白了老师是在骗他的,可那时候他也已经慢慢适应幼儿园生活不再哭闹了。然后他是否会对曾经骗他的老师怀有一种怀疑,我想,有,肯定有!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怪不得,往年原本开学时老是黏着我让我打电话的那些孩子,等他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再面对我时,看我的眼是那么的冷,有的甚至不再理我,原来如此,对吗?或者也不是,可能是我后来进班少了,孩子才会疏远甚至不理我的。
我想今年我会尝试……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难免有善意的谎言,这些谎言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分歧,这些谎言可以让人们之间多一份和睦,这些谎言有时也会减少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尴尬,这些谎言有时还能维持别人的尊严,善意的谎言有时是一种无奈,一种包容,所以,孩子啊,你们要懂得老师的一份苦心啊。
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15
图书不哭
刚开学的时候,我们在图书架上放上许多图书,孩子们似乎也挺喜欢看的,下午点心吃完后总能看到很多孩子到那边看书。
但是过了不久我发现,每次把书放回去时,很多孩子没有正确的把书放到原先的地方,图书角那里往往是一片狼籍,虽然每次都提醒了,但效果不是很好。我想是不是里面的书投放的`太多了,反而显得乱,于是我就重新整理了一下图书架,选了一些更适合小班孩子阅读的图书,总共放书48,这样书架也看上去整洁多了。我又在书上和柜子上贴了标签,利于小朋友进行摆放。
我发现从那次后,孩子们看完书都能放回书架了,心里一阵欣喜。但是过了不多久,我就发现了一本书的封面被撕坏了,本来我想赶快把它补补好,转念一想,就应借机对孩子进行一次教育,我又赶紧召集孩子们围坐一齐进行谈话,我说”你们看呀,老师手上的这本书在哭呢,为什么?”孩子们都说书坏了,“是呀,书受伤了,怎样办呀?”沉默了一会,有个孩子就说补一补呀,这时我就教育孩子们看书时要爱护图书,不能撕,不然书也会哭的,孩子们口里喊着“好!”接下来几天我观察着,发现图书没有撕坏的状况,我想状况有所好转了。这一次针对孩子们把书放回书架时没有叠放整齐的状况做了谈话,并示范怎样把书放回书架,每一层的书分四格,看完的书要把封面朝上分别放到四格中。透过拟人的形象和语言,期望孩子们能够更好明白爱书的道理,让我们班的书不要再“哭泣”了!
【小班幼儿教育的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小班的随笔04-20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03-21
小班的幼儿教育随笔06-16
幼儿小班幼儿教育随笔04-18
幼儿教育小班教育随笔05-01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14篇03-24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15篇03-25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15篇)03-26
小班幼儿教育随笔(精选15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