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

时间:2024-02-05 17:05:4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1

  一个闲暇的假期,一座安静的小村庄,一杯清茶再配上一本好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对我来说这便是幸福的。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一本自己喜欢的小说。年假带上一直没有来得及读的这本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回到老家,远离那些喧嚣。

  小说的背景简单,人物关系也不繁密。读完这本小说,为丁元英睿智的领悟力所叹服;为丁元英和芮小丹超凡脱俗的爱情故事所震撼。试着解读豆豆在这篇小说所描写的几个特点,算作一鳞半爪,仿佛初到高窟的行者,面对浩淼的文化积淀,草草作揖,以补救我内心实际的浅薄和忐忑。

  整篇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用墨很多,性格凸现。即使是次要人物,也在具体细节上将他们的性格特征刻画得十分丰满。性格的复杂化,作者在描写与丁元英合作的三位人物时,让大家充分领略到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其性格特征也细微迥异。叶晓明聪明有悟性,可惜是小聪明;冯世杰身上保留了农民的狡猾和天真;刘冰匪气十足,身上充斥了市侩气息,最终为此丧命,读后感《《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另外还有几个点滴人物,虽然只是寥寥带过,也跃然纸上,性格特点的鲜明是这部小说吸引我的重要原因。

  主人公的走向始终是我所关注的,其中表面充满变数,骨子里却都是宿命使然。作者对丁元英这个人物的塑造,几乎无法用一句简单的语言来涵盖他的整个性格。这样的人物,驾驭现实的尘世,其高屋建瓴般的预判,处理问题的缜密与睿智,相当游刃有余,这大概也是像芮小丹这样自视甚高的女子青睐于他的主要原因吧。再说芮小丹,从性格的角度出发,小丹的性格是许多女人所不具备的,她的独立的对人生,对自己的态度,使她在自己的短短人生轨迹中,走出了焕发光彩的`一面。

  人世间的灾难和无常,经常会在你兴高采烈的时候,不期而至,没有觉悟的人,在频频打击下要不消沉萎靡,要不就是求得更大的麻痹,在沉沦中忘记自己暂时的痛苦,这些,我理解,都不是面对人生,面对烦恼,所应当具有的态度。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作者委婉地指出了一条明显的道理,做自己的救世主。唯有充分觉悟,坦然之后,你才会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了,你的人生,就不会是一团麻,一道谜,破解不得。暂时的自在,小说中的丁元英已经作出了榜样,而真正的自在,彻底解放自己,却是你,我,作者和千千万万的读者,在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中,需要不断诠释和印证的过程。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2

  在遥远的救世主这部小说中,是围绕着被外人评价外经济界怪才的丁元英身边发生的故事的一步小说。

  文章开篇通过展现出来的是美貌出众的职业女性肖亚文与好友芮小丹重聚展开。在见面后,肖亚文表明来此的意图在于向好友介绍自己的上司丁元英可能因为商业集资解散后面临生活窘境,可能需要好友芮小丹的帮助而安排住所。好友芮小单欣然接受了肖亚文的这个请求,并答应会帮助丁元芳安排住所。在此,肖亚文出于对好友的关心,详细介绍了他的上司的情况,并告诫芮小丹不要爱上他的上司,因为他的上司过于神秘、高深,不能被外人所理解。

  由此,丁元英这个主要人物走向了前台。经过短暂的商业集资解散,他并没有得到一分钱,因此接受助手肖亚文的安排,前往了芮小丹替他租住的房子里居住。经过半年时间,原以为会主动找她提供帮助的芮小丹,却意外的发现丁元英在面对生活的窘迫时,却不会困难并不主动寻找芮小丹以求助,而却变卖唱片维持自己的生活。这让芮小丹对他的越发的产生兴趣,越发的想要了解他。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被外界不能理解的男人,由此而认识了音乐发烧友叶晓明、冯世杰、刘冰等人,同时也引出芮小丹的好友欧阳雪等人。出于同样的爱好,他们很快貌合神离的走到了一起。在一次芮小丹与冯世杰因为购买音响的原因走入农村后,当他看到农村的贫穷被感震惊,因此萌发了想要救助一次这些人的意图。而冯世杰在看到丁元英这个人的音响的奢侈后,判定丁元英这个神人可以为他以及农村带来巨大的改变时,通过芮小丹接触丁元英,希望通过丁元英的帮助可以为农村带来巨大的改变。在芮小丹与丁元英的热恋中,芮小丹提出了这个要求,并希望以此作为一份礼物送给她时,丁元英欣然接受。

  但是正如丁元英与好友韩楚风所遇见的一样,靠着劫富济贫的方式并不能为农村带来真正的改变,而真正的改变在于每个人的精神境界的改变,正如丁元英与老和尚悟道所得出的结论一样。

  很快格律诗公司发展通过丁元英、芮小丹、欧阳雪、叶晓明、冯世杰、刘冰、韩楚风等各人的带动公司很快发展了起来,但是却也遇到了竞争对手的强力反击。此时职业女性肖亚文再次走出来,帮助公司打赢了官司,公司回归正常。而在其中,叶晓明、冯世杰、刘冰很快就迫于自身利益受损的担心,从而撤出了全部资本。在故事即将结束之时,芮小丹因为公务受伤,觉得自己已经没有活着的理由,选择了自杀。同时,刘冰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不惜出卖灵魂想要与欧阳雪进行内幕交易时,却发现原来丁元英早已经有所安排。事情败露,选择了自杀。同样圣乐集团总经理,因为一时失误,致使公司受到巨大损失,也选择了自杀。

  故事结尾,丁元英离开古城准备前往德国,结束了这部通俗小说的全文。

  纵观全文,每个人物有着不同的人物特性:

  丁元英:商业天才,有着与众不同的商业头脑和浑厚的`文学造诣,能从现实中发现平常人所不能发现的一切规律。在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中,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并对国家、民族的那份侥幸等待救世主的心理特征有着很强的理解。从故事开始到结束,他一直都是主角,但却是个甘愿远离世俗的人。拥有音乐与茶道,便是他的天堂。孤单对他来说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无聊的消遣,是他那种人的一种境界。

  芮小丹:一个有着自我意识很强的知性女性,有着长远的远景规划。对于贫困、富贵,自觉无关紧要。有着小市民过平平淡淡的生活的日子。内心的纯洁,让他向往爱情,但又不甘于堕落情场太深,以至于失去了自己的灵魂。愿意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恋人,而不是被另一半束缚的女性。

  欧阳雪:经历很多苦难走上发家致富之路,有着顽强而又现实的心理。对朋友知根知底,知是知,不知便是不知。有很多作为是出于对朋友的保护,同时也拥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刘冰:做过很多伙计,但没有几次是成功的。心底有着许多小算胖,希望通过丁元英的帮助,为自己带来发财的路。同时对上层人士的生活,有着谄媚的向往。但面对危机时,却选择退避。但在退避的同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甘于在公司从事一份工作。在发现自己与财富错过时,却又后悔不已。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道德用丁元英所谓的内部记录去赚取不义之财。但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也是他走向悲剧结局的唯一原因。

  冯世杰、叶晓明:冯世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促成丁元英到村里发展,一来是带动村里人走向富裕,同时也可以时自己的名望因为此时有所提升,所有从一开始就通过各种方式去接触丁元英,最终如愿。但在面对利益危机时,一时拿不定主意最终选择了逃避危机。虽然有他的逃避,但从本性上看,他有着趋利避害的人性使然,但那颗诚实善良的心还是值得赞同。叶晓明,从一开始就盘算着自己的小算盘,且有着小聪明面对困难,立马退避三舍,且是直流勇退。但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

  韩楚风:丁元英的好友,有着商业头脑和不下于丁元英的智慧。但形式适当合理,对待朋友很用心。是一个朋友值得珍惜的好朋友,同时可以和丁元英交换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哲理的看法等。

  肖亚文:职业女性的做法,让她很受朋友欢迎。话不多说一句,能够很快理解别人的用意。不对事情做过多的口头评价,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审时度势的洞察力。在别人选择退却的时候,她却迎难而上,既给自己带来不小的收益的同时,还巩固了与朋友的关系。

  通过通读全文,我觉得文章主要详细阐述了作者的以下几个观点:

  1。在本文中,阐述人吗在面对困难时人们可能面临的三种选择:1。迎难而上;2。果断退却;3。从中分析出事件发生的本质在作定夺。

  2。在本文中,深刻的阐述着道德、思想、人性三个话题,世界观决定了人性的本质,人性本质决定其品质的好坏。

  3。本文中作者阐述了关于关生命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1。平凡的活着活得是安静;2。高雅的活着是独孤求败的那种孤傲。

  4。在本文中作者阐述了对人的几种分类:1。深刻理解道的人。2。平凡而简单的人。3。奸诈狡猾的人。4。自作聪明的人。5。老实巴交但有着小算盘的人。

  5。在本文中作者阐述了关于文化之间的差异:高雅的文化总被少数人掌握,世俗文化被大多数所能接受。但很多时候,高雅文化掩盖了世俗文化的锋芒,且至始至终都是文化的主流,无可取代。

  6。在本文中作者阐述了关于救世主的理解:1。救世主本身并不存在,只是你的渴求心理造就了救世主在你的头脑里。2。真正的救世主是你自己,是你自己从世界观、人生观的改变,改变了你的人生态度,那么你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3

  《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探讨了人性、道德、正义和救赎等主题。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丁元英和芮小丹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所经历的商界纷争,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首先,这部小说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丁元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既是商业怪才,也是一个传统文化观念的叛逆者。他的行为和思想常常与周围人格格不入,但他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这种坚守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坚韧和力量。同时,芮小丹也是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女性,她的爱情经历和成长过程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善良。

  其次,这部小说让我对道德和正义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商界纷争中,丁元英和他的对手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他们用各种手段来争夺利益和权力。然而,在丁元英看来,这些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他选择了退出公司并承担后果。这种选择让我看到了道德的力量和正义的'重要性。同时,芮小丹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正义的存在,她为了维护正义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最后,这部小说让我对救赎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小说中,丁元英和芮小丹都经历了心灵的救赎。丁元英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逐渐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而芮小丹则通过自己的行动和维护正义的行为,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和成长。这种救赎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可能性和力量。

  总之,《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迪的作品。它通过深入探讨人性、道德、正义和救赎等主题,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同时,这部小说也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和经历。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4

  《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富有哲理、值得阅读的小说、看过之后会让你对我们的生活、事业、人生价值来一次思考,感悟,对身边的事和物进行一次审度。

  小说主要讲的是:一个游走在法律边缘,难能理解的商业怪才丁元英,一个拥有德国绿卡却执意留在国内当刑警的芮小丹,由于命运的偶然交错,引发的不仅是爱情,还是一场关于商界规则,关于正义道德和人性的纷争的事情,从佛教、人生价值、强势弱势文化以及市场、职场、人心等方面的描写,都非常的深入。

  丁元英一个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的另类人物,如同书中所说的,认识了这个人,你就等于打开了一扇窗户,能让你从此学会思考、学会感悟。芮小丹的性格是许多女人所不具备的`,她的独立的对人生,对自己的态度,越是头脑简单的人越需要点缀和填充,而头脑复杂的人则对简洁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

  做完全人格独立的人,你的现在以及所设想的将来都不能有“依赖”和“从属”的想法,救主救恩就是“靠”字,从来没有救世主,唯有充分觉悟,坦然之后,你才会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要有自知之明,从旁观者的角度看世事,看的透彻,看得明白,才能把想做的事情捋顺了,实实在在做事,不求、无欲,该到的自然到,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第十五章节芮小丹精心准备审讯方案,对王明阳开展的审讯,从逻辑,谈到《圣经》,引入到灵魂归宿,显示两人学识丰富,思维敏锐,一针见血直指事物本质,像是一场辩论,酣畅淋漓。同样是谈经论道的第二十章丁元英、韩楚风的寺庙造访,丁元英的词,智玄大师的改,把一首诗释义出到两种不同的境界。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5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说的赞叹的是悟“道”的喜悦。在我看来,悟道也可说是,认识并接受客观世界的真相。我也将其称为“求知”。最近我也发现,除去饮食男女两件事的快乐。求知一事,也会让人本能地感到快乐。

  近日读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就有这样的体会:

  摘录:

  芮小丹说:您不用做工作,我今天晚上就回去,我不想在这儿影响您的心情。我也想挣大钱过好日子,但是如果我是为了挣大钱过好日子去当编剧,我既挣不来也写不出好剧本。您熬了几十年没熬成大师,就在于此。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让我穷困潦倒,那穷困潦倒就是我的价值。

  芮小丹是女主人公的名字,她父亲是导演,所以想让她做编剧。但她想做刑警,做律师。所以出现了这段话。读这段对白,让我感到喜乐。这种喜乐来源于对“道”的共鸣——故事情节的本质与我已知吻合。或者说,点出了我“模糊知道”的。

  如果我是为了挣大钱过好日子去当编剧,我既挣不来也写不出好剧本。您熬了几十年没熬成大师,就在于此。

  感想:人若要充分发挥出自身潜能,必然要做符合自身特质的事。

  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让我穷困潦倒,那穷困潦倒就是我的价值。

  感想:每个存在于世界的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人生幸福并非来源于富贵,而来源于找到自身价值,安于自身命运。

  你大概会觉得这段话不可思议,但若你读过《月亮与六便士》,可能这种惊奇会减少一些,也会立马认为这句话就是对其中男主人公的写照。《月亮与六便士》讲得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居住在伦敦、身处社会中产阶级的中年男子,家庭和睦,但突然抛妻弃子,舍弃所有财产,跑去当流浪画家了,最终死于一个人迹罕至的孤岛上。其故事的核心价值观就在于:人不得不做符合自身性格的事情,即使外在的'世界的名利、恩怨一时将你的本心束缚了起来,但一旦这些束缚的力量弱了些,你就“不得不”去找本心热衷的事情,因为这才是最大的快乐,即使因此你穷困潦倒。故事最后,这个画家死后,其画价值连城。

  若有空,推荐你读读《月亮与六便士》,绝对会让你有种“明心见性”的感觉。《遥远的救世主》还在阅读中,不做推荐。

  总的来说,读小说也是在“求知”,算是比较轻松的一种“求知”方式——通过阅读故事来认识客观世界中的真相。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6

  假期看了几集被各种安利的神剧《天道》,原著《遥远的救世主》。

  1、神叨叨的地方都是抖机灵的多,对宗教哲学有点底子的,看起来没有那么玄乎;不过认知层次的差别,确实人与人之间巨大的鸿沟。

  2、女人的驯化欲,改造欲是与生俱来,或者远古进化而来的(远古部落时代,女人负责驯养动物),本能太强大了,不是让自己的男人变成小狼狗,就是让自己的子女变成小奶狗。

  3、男人能放下征服欲和出人头地的那股劲儿的真不多,能真主动放下的,是真英雄;淡而又淡的名贵,是大丈夫。

  4、女人在经历极大恐惧和冲击后,一顿“梨花带雨”,男人直接破防,这是本能;还有就是老房子着火,一个离过婚的中年男人,遇到一个青春靓丽,还在国外看过世界,独立洒脱的妹子,这个也很破防;不过芮小丹明显比较缺父爱,遇到丁元英也挺破防的。

  5、打价格战在国内是商业竞争基本套路,林雨峰输在浅层看是输在面子上,底层是输在锐气不能内敛,只有矛,没有盾,违背了天道。

  6、扶贫确实是不治之治,不同发展阶段的'认知不一样,劳动力要素是经济里面重要的衡量指标,往大了说,中国制造吃的是农民工进城的红利,中国互联网吃的是高校扩招的工程师红利,王庙村就是30年前的中国,现在越南的一个缩影。

  7、想不到拍《天道》和《亮剑》的是同一个导演,很有水平。

  8、左小青实在是太有感觉了,素颜也很能打,难怪陈道明都把持不住。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7

  “这是一部可以傲然独尊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这是对豆豆的作品《遥远的救世主》给予评价。这本书打开之前,朋友要我看由这部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由于自己错过了观看时间,因此买来作品读读,而且看的时候并没有那种急于想看到底的想法,可是看过了,掩卷深思,发现这是一本能够给你带来巨大震荡的书,谁是救世主?我为什么称其为我?人的本色来源于什么?这是读这本书后,我想到的问题。也算是在其中能够找到答案的。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次: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结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什么是强势文化?什么是弱势文化?强势文化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他跟咱们不是一路人,这个人你拿不住!”

  “至于拿住拿不住,能拿住的不用拿,拿不住的`不能拿,还拿什么?爱就是了。”

  “你是一块玉,可我不是匠人,我不过是一个略懂投机之道的混子,充其量挣几个打法凡夫俗子的铜板。你要求的,是一种雄性文化的魂,我不能因为你没有说出来而装作不知道。接受你,就接受了一种高度,我没有这个自信!”

  “什么是窄门”

  “不因上天堂与下地狱的因果关系而具有的极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门。”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文明对于不能以人字来界定的人无能为力!”

  “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的产物。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足以让你拍着胸脯说:我们有文化!但是,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却不能让你拍着胸脯回答:我们有什么文化?因为有文化和有什么文化不是一个概念!”“我们的文化是皇天在上的文化,是救主、救恩的文化!”

  “随缘惜缘不攀缘!”这是在《遥远的救世主》中,足以给我震撼的句子,有些话,读起来有些生涩,可是背后的含义却十分深刻,发人深思,引人遐想。一个人坐在窗前,掩卷而思的时候,就知道生的高度有多么不同了。在看六六的《蜗居》时,那是品生活,是集生活的道道于一身,可是如果和这本《遥远的救世主》比较,《蜗居》似乎在下里巴人的行列,而它是阳春白雪的魁首。什么是爱?就是不自主的想去疼他。这种发自内心的,没有条件,没有回报的疼,才是爱,而爱就爱了,不讲时间,不计较未来,有今天就是幸福的。在今天有几人能如此超度?自在而性的做好自己,这是真我。而因为“我不知道我,所以我才是我”这样的出发点,才有真爱的相守!求什么?求真我,除此之外,都是虚妄!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8

  在遥远的救世主这部小说中,是围绕着被外人评价外经济界怪才的丁元英身边发生的故事的一步小说。

  文章开篇通过展现出来的是美貌出众的职业女性肖亚文与好友芮小丹重聚展开。在见面后,肖亚文表明来此的意图在于向好友介绍自己的上司丁元英可能因为商业集资解散后面临生活窘境,可能需要好友芮小丹的帮助而安排住所。好友芮小单欣然接受了肖亚文的这个请求,并答应会帮助丁元芳安排住所。在此,肖亚文出于对好友的关心,详细介绍了他的上司的情况,并告诫芮小丹不要爱上他的上司,因为他的上司过于神秘、高深,不能被外人所理解。

  由此,丁元英这个主要人物走向了前台。经过短暂的商业集资解散,他并没有得到一分钱,因此接受助手肖亚文的安排,前往了芮小丹替他租住的房子里居住。经过半年时间,原以为会主动找她提供帮助的芮小丹,却意外的发现丁元英在面对生活的窘迫时,却不会困难并不主动寻找芮小丹以求助,而却变卖唱片维持自己的生活。这让芮小丹对他的越发的产生兴趣,越发的想要了解他。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被外界不能理解的男人,由此而认识了音乐发烧友叶晓明、冯世杰、刘冰等人,同时也引出芮小丹的好友欧阳雪等人。出于同样的爱好,他们很快貌合神离的走到了一起。在一次芮小丹与冯世杰因为购买音响的原因走入农村后,当他看到农村的贫穷被感震惊,因此萌发了想要救助一次这些人的意图。而冯世杰在看到丁元英这个人的音响的奢侈后,判定丁元英这个神人可以为他以及农村带来巨大的改变时,通过芮小丹接触丁元英,希望通过丁元英的帮助可以为农村带来巨大的改变。在芮小丹与丁元英的热恋中,芮小丹提出了这个要求,并希望以此作为一份礼物送给她时,丁元英欣然接受。

  但是正如丁元英与好友韩楚风所遇见的一样,靠着劫富济贫的方式并不能为农村带来真正的改变,而真正的改变在于每个人的精神境界的改变,正如丁元英与老和尚悟道所得出的结论一样。

  很快格律诗公司发展通过丁元英、芮小丹、欧阳雪、叶晓明、冯世杰、刘冰、韩楚风等各人的带动公司很快发展了起来,但是却也遇到了竞争对手的强力反击。此时职业女性肖亚文再次走出来,帮助公司打赢了官司,公司回归正常。而在其中,叶晓明、冯世杰、刘冰很快就迫于自身利益受损的担心,从而撤出了全部资本。在故事即将结束之时,芮小丹因为公务受伤,觉得自己已经没有活着的理由,选择了自杀。同时,刘冰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不惜出卖灵魂想要与欧阳雪进行内幕交易时,却发现原来丁元英早已经有所安排。事情败露,选择了自杀。同样圣乐集团总经理,因为一时失误,致使公司受到巨大损失,也选择了自杀。

  故事结尾,丁元英离开古城准备前往德国,结束了这部通俗小说的全文。

  纵观全文,每个人物有着不同的人物特性:

  丁元英:商业天才,有着与众不同的商业头脑和浑厚的文学造诣,能从现实中发现平常人所不能发现的一切规律。在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中,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并对国家、民族的那份侥幸等待救世主的心理特征有着很强的理解。从故事开始到结束,他一直都是主角,但却是个甘愿远离世俗的人。拥有音乐与茶道,便是他的天堂。孤单对他来说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无聊的消遣,是他那种人的一种境界。

  芮小丹:一个有着自我意识很强的知性女性,有着长远的远景规划。对于贫困、富贵,自觉无关紧要。有着小市民过平平淡淡的生活的日子。内心的纯洁,让他向往爱情,但又不甘于堕落情场太深,以至于失去了自己的灵魂。愿意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恋人,而不是被另一半束缚的女性。

  欧阳雪:经历很多苦难走上发家致富之路,有着顽强而又现实的心理。对朋友知根知底,知是知,不知便是不知。有很多作为是出于对朋友的保护,同时也拥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刘冰:做过很多伙计,但没有几次是成功的。心底有着许多小算胖,希望通过丁元英的帮助,为自己带来发财的路。同时对上层人士的生活,有着谄媚的向往。但面对危机时,却选择退避。但在退避的同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甘于在公司从事一份工作。在发现自己与财富错过时,却又后悔不已。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道德用丁元英所谓的内部记录去赚取不义之财。但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也是他走向悲剧结局的唯一原因。

  冯世杰、叶晓明:冯世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促成丁元英到村里发展,一来是带动村里人走向富裕,同时也可以时自己的.名望因为此时有所提升,所有从一开始就通过各种方式去接触丁元英,最终如愿。但在面对利益危机时,一时拿不定主意最终选择了逃避危机。虽然有他的逃避,但从本性上看,他有着趋利避害的人性使然,但那颗诚实善良的心还是值得赞同。叶晓明,从一开始就盘算着自己的小算盘,且有着小聪明面对困难,立马退避三舍,且是直流勇退。但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

  韩楚风:丁元英的好友,有着商业头脑和不下于丁元英的智慧。但形式适当合理,对待朋友很用心。是一个朋友值得珍惜的好朋友,同时可以和丁元英交换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哲理的看法等。

  肖亚文:职业女性的做法,让她很受朋友欢迎。话不多说一句,能够很快理解别人的用意。不对事情做过多的口头评价,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审时度势的洞察力。在别人选择退却的时候,她却迎难而上,既给自己带来不小的收益的同时,还巩固了与朋友的关系。

  通过通读全文,我觉得文章主要详细阐述了作者的以下几个观点:

  1、在本文中,阐述人吗在面对困难时人们可能面临的三种选择:

  1)迎难而上;

  2)果断退却;

  3)从中分析出事件发生的本质在作定夺。

  2、在本文中,深刻的阐述着道德、思想、人性三个话题,世界观决定了人性的本质,人性本质决定其品质的好坏。

  3、本文中作者阐述了关于关生命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

  1)平凡的活着活得是安静;

  2)高雅的活着是独孤求败的那种孤傲。

  4、在本文中作者阐述了对人的几种分类:

  1)深刻理解道的人。

  2)平凡而简单的人。

  3)奸诈狡猾的人。

  4)自作聪明的人。

  5)老实巴交但有着小算盘的人。

  5、在本文中作者阐述了关于文化之间的差异:高雅的文化总被少数人掌握,世俗文化被大多数所能接受。但很多时候,高雅文化掩盖了世俗文化的锋芒,且至始至终都是文化的主流,无可取代。

  6、在本文中作者阐述了关于救世主的理解:

  1)救世主本身并不存在,只是你的渴求心理造就了救世主在你的头脑里。

  2)真正的救世主是你自己,是你自己从世界观、人生观的改变,改变了你的人生态度,那么你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9

  翻完了《遥远的救世主》这篇作品。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丁元英在柏林私募基金分红会议上突然宣布私募基金解散,结束了他在法律真空地带利用文化密码对中国股市屠杀性掠取,孑孑一人回到中国某古城隐居下来。后其与女警芮晓丹相遇,擦出激情的火花,之后为了送给芮晓丹所谓的“得救之道”的礼物,以非常规的“劫富济贫”方式帮助王庙村扶贫,从而引发社会对于文化属性的思考。最终丁被渲染成传统文化的批判者,一个“得道之人”。大有“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的特立独行的个性。

  中定义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属于官本位即强权文化,属于救主救恩的文化,死结在一个“靠”字上。所以丁就是要反其道而为之,打破救主救恩的这种文化的束缚,因此在扶贫,也就是在帮助弱势群体上,规避了一些法律上的真空,采用一些不是传统文化所能接受的“非道德”的.手段,出其不意打败了大品牌企业乐圣公司,从而让格律诗公司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丁的方式,让我想起伟人的话:“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丁元英也让我想起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这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悲哉壮哉!

  丁元英这个形象的刻画也与现实的主旋律遥相呼应。中国要打破计划经济搞市场经济,势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传统的观念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点一点受到冲击,自然会引发文化属性的思考。

  那么丁元英得道了吗?无论是佛学、基督、道学,还是王守仁心学都是在强调内心的修为与平和。丁元英扶贫的动机源于是送给芮晓丹“礼物”;其已意识到中国股市是提款机,但为了芮晓丹,还是经常性的破戒,指点芮及欧阳雪买卖股票;芮在临死前给丁电话,丁显得淡然,而芮死后又口吐鲜血;对于乐圣林雨峰几乎是赶尽杀绝之势;对于杀富济贫,却又上五台山求个心安。从丁的所作所为,从未感受到丁的“空”,只能感受到丁犹如一个杀手般的“冷”,冷静冷血,为寻求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其所做的一切在冷上再添个利字。当然这个人把钱看得很淡,有时甚至有仗义疏财的感觉。但钱并不等同利。利可以有另一种说词:有目的性。这个人每一点每一滴都算计得很清楚,即使他当骂名也是为了日后混个先驱的声誉。

  另外从丁的身上,充斥的好斗的特性。在他的大脑里,利益的获得就是竞争,就是抢夺。股市一样,扶贫也一样。对于股市,丁的观点就是中国股市就是一台提款机,所以他赚的钱势必是掠压来的。对于股市这样的认识显得很偏激,从股市有人赚钱就必定就有人亏钱的这种想法,只能说丁的投资格局本身就不大。买卖双方对股票的炒作影响了股票的账面价值,超过真实价值,就是通常说的泡沫;也会有低于真实价值的时候,这叫低估。不论高估还是低估,股票所代表的企业价值是真实存在的,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个价值还会不断增长。所以不能简单以人赚钱就必定就有人亏钱的想法来衡量。对于扶贫,丁的想法,市场就那么大,所以就得以你死我活的争夺美其名曰竞争来实现。扶贫有很多种方式,但丁却将其引入已是市场红海的音像市场,并通过非常规的手段通过打击竞争对手以获得其市场地位。

  在丁的身上充斥着痞气,好斗,世俗的不满,愤青的激动,强烈的控制欲。他的心何曾有一点的平和。没有内心的安宁自然谈不上何等修为,尽管满嘴的得道与大悟。丁元英将一些传统的习俗观念与内心修为混淆起来。习俗观念只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基本反映,只是在修脑的层面,无关内心。修心是内心世界与外在客观世界的协同。这属于不同的境界。

  修心并不代表需要特立独行,并不代表一定要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芳自赏。人生处处皆在修心,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当内心不再受外界影响,并且与外界和谐一体,即是得道。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10

  十年前有人推荐我看《 天道》,我看了半集电视剧,没看进去。三年前有人让我写写读后感,我应承了,但是愣是没开始。我相信一本好书一部好剧需要因缘聚合的。否则你没兴趣你看不懂。

  我是在看电视剧的途中,搜索的原著小说《遥远的救世主》读的。我不敢说我看懂了,但至少这本书就好像肖亚文评价丁元英一样,它能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它会引我思考。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在刻画一类人。没有什么是圆满无缺的。

  聪明智慧如丁元英,他的境界接近于天,近似于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天道无情,这在他一手扶持的农民作坊背后的格律诗公司和乐圣公司争斗中可见一斑。

  本来是为一伙农民寻找出路,是扶贫。可乐圣公司董事长开车自杀,刘冰跳楼自杀。明明都是阳谋,但都以鲜血为代价。

  商场斗争血腥残酷。你说他是救世主他的确救活了一个贫困村,你说他是魔鬼,他算无遗策地要从别人嘴里抢肉吃,问题是这个别人只有屈从,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

  芮小丹(丁元英深爱的女警官)想要一个礼物,一个神话,一个贫困被改写的神话。也许深沉的爱意必须用某种残忍或者悲壮才能表达。所以芮小丹执行任务被毁容,失去双脚后选择开枪自杀。

  作者是拿捏人心的好手。一个美丽的高贵的女人,一个美丽高贵不恋慕虚荣充满正义道德的女人。一个美丽高贵不恋慕虚荣充满正义道德的女人,因为爱上了一个近乎于神,智狡如魔的极品混混(你不能称之为人)她除了被作者写死,成就这一场旷世奇恋,我想不到有别的方法可以让读者这么的心痛心碎痴迷。

  生死豁达是圣人的境界。神仙之爱如果落得和凡夫俗子一样结婚生子,那就不足以彰显爱情的伟大和独特。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古今中外,殊途同归。

  我们处在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矛盾统一。世上没有救世主。如果有就是你自己。你的观念你的性格你的道德你肉身承载的一切精神欲望都在影响塑造雕刻你自己。

  丁元英不是救世主,他只是在用智慧寻求到一种平衡。村民们有路走了,乐圣的董事长死了。格律诗成势了,乐圣公司分出了自己的份额。此消彼长,轮回更迭。这符合客观规律,是道。

  丁元英是救世主,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你会对文化道德制度有更深的思考。造势,打官司钻法律的空子,看透人性以白纸相诱扫清了合作障碍,促成了两家公司的合作,让王庙村的村民以独立商户的方式成音箱加工基地,的确是让这个贫困的几十年的村庄搭上了致富的便车。哪怕这便车是抢来的。

  说抢并不太客观。丁元英用的都是阳谋。大开大合挥洒自如,这需要极高的境界,如同神袛俯视人类。他能用什么能做什么,信手捏来。

  他的确是对刘冰撒谎了。可刘冰这个人毫无底线。对待无底线的人就不必太真诚。如果刘冰但凡安分点儿,不至于跳楼自杀。

  丁元英一再交代,这里头的文件只有当刘冰在公司待不下去才可以拿出来保前途。

  可刘冰呢没有规矩,想着吃两头,拿着要挟自己的公司,拿着去跟合作公司谈筹码,又蠢又坏。公司遇到诉讼危机刘冰退股减少损失,觉得公司或许能起死回生又赖在公司打工。公司胜诉憋屈,元老变成边缘人。所以一听到有份文件能决定公司的前途,就立马露出来可恶的嘴脸,要两头吃,吃相难看。

  人心太贪,就会愚蠢。佛教让人戒贪嗔痴,修戒定慧是善巧法门。神既道,道法自然,如来。万法同宗,道法同源,无论名词叫儒释道,还是佛道主,它们的背后都是个一。有一才有了这世间的各种主义和文化。

  天道。天的道是规矩,既有所能必有所不能。这就是因果的本质。如是因如是果。

  纵观全文,虽未大篇幅说因果,但因果一直贯穿其中。

  这旷世爱恋,这改写贫穷的神话,这背后的人命。

  芮小丹必须死,改写历史要承担代价,她是这所有的源起。她有善因,她抓捕歹徒受伤自杀。她活在了丁元英欧阳雪肖亚文心中,活在了所有阅读过这本书的大众读者心中。

  她也有恶因,她放弃一个女人的矜持,为爱扑火,裸体勾引丁元英。虽然文中丁元英并未像饿狼一样扑过来好像拔高了他们爱的境界,可你知道的'爱一旦落入床上的妖精打架本身就失了境界。你可以说灵肉交融,但失了境界,参考林黛玉与贾宝玉。

  万恶淫为首,是劫是缘亦是因果。

  丁元英本意是爱的礼物,是扶贫,可他知道背后的血腥所以才有公司开始前去五台山谈经论道,合国法合佛法,他求的是心安。这是他爱的代价。

  老和尚说以丁元英的参悟,心做心是,何来讨心安之说。老和尚也说他到了得道的门槛,进一步是净土,退一步是凡尘。这一步就难如登天。大抵只有爱才是这一步的需要越过的关卡。

  能做什么愿意做什么,这是选择问题。众生无明大抵是一缕情丝割舍不下想要了缘,所以几入轮回想弄个究竟,一究竟就我执,最后连初衷都忘记了。

  丁元英得了老和尚大爱不爱四个字。大概是物极必反吧,凡事太过圆满就不好。比如太爱别人,别人会被这爱窒息,爱的本质是自由而不是枷锁。比如你爱一伙人势必就得冷落一些人。

  这矛盾嘛,并不,这也是天道。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正如文中所说,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在其中。

  这个社会没竞争没活力,有竞争自然产生阶级,贫富分化。人生在世,没钱万万不行,为了钱不择手段如刘冰之流,也段然不行。利和同均,不平等已在其中。佛知世人心苦,教人修一个平常心。

  我们经常说平常心是道,我到今天才有一个新的认识。以前这句话只是一句文字和你吃了吗一样的。现如今大概和你吃好了吗?差不多。具体吃得是什么,还需要实证实修。

  读后感写到这里基本就接近尾声,我从一部书里领悟到多少就分享多少,这于我是复盘学习的过程。我还有很多关于文化的东西没读懂,我写的也很肤浅很表面。

  有人说芮小丹是丁元英求道的化身,这么想是有道理。了正如文中所说的,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就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深以为然,也许几年后我再看这部书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到时候也许会有这方面的思考的角度也未为可知。写出来是为了佐证,人只要学习,你的思想灵魂是可以超越以前的自己的。

  丁元英说,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老和尚说。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务取真经,一生一灭一枯荣,皆有因缘注定。

  丁元英私募基金的残忍血腥让他终有点儿不相信道。你看着他嘴里说道,但他并不太相信主相信救赎。但他认为这世界存在规律。老和尚就信因果,信成住坏空是因也是果。这是个人的信愿问题,作者也没想着为佛教站台,所以才有老和尚口中的,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结尾用文中的词自嘲,一算见贤思齐,二算致敬那些鲜活的人物,让我对生命与文化有不一样的体悟。

  本是后山人,偶做堂前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如果这文中有一句半句让你或者化缘或者坐禅,那是因缘注定。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11

  这本书是家人推荐的,想着暑期带小朋友出去玩带在路上,刚刚好,在回来的途中阅读完了整本书。

  我总感觉自己不太适合阅读小说,觉得投入了很多,但能体会的东西很少。可能就像看电视剧一样,别人沉浸在里面的是跌宕起伏的剧情,而我总想着从里面能领悟一点东西,如果没有,就好像失去了对自己的价值。

  家里人阅读完这本书很激动,盛赞这是一本好书。我阅读的过程中总想从中找出一点能吸引自己的东西。

  这本书是围绕“丁元英”这样一个男性角色展开叙述,然后从周边人的视角以及他与人的谈话来描述他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那时候我还很小,无从体会。长大了,对这一代人的思想多少有点了解,给我的阅读感觉是,故事确实像发生在那个年代,那时候国家刚刚发展,国民大多还比较贫困,有一股主流思想就是慕强。书的出版时间是2005年,那时候阅读正合适,现在2023年阅读起来,就显得有点过时,或者是里面的观点不再那么引起共鸣了。

  故事情节就不描述了,除了故事性,书中谈论的'比较多的是“文化”,“杀富济贫”。关于这两个词,下面丁元英的两句话可以总结书中的这个角色,第一句话是丁元英的观点,以及在此观点下他的人物性格形成,第二句话是他的从事方式。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任何一种命运归根结底都是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就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无论做什么,市场都不是一块无限大的蛋糕。神话的实质就是强力作用的杀富济贫。”

  除了上面两句话,再摘抄下面三句,挺有意思。

  “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叶晓明他们就是例子。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很有意思的一句话。

  “黑道不是万能的,道就是规矩,既有所能就必有不所能。争凶斗狠的那不叫黑道,那叫地痞流氓。”——人性,在哪儿都是一个理。

  “这是文化属性,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加深了我对“人性”问题的认知。

  我不太确定自己有没有读懂这本书,是不是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自己没能领会,但学到上面几点,也算值了。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12

  人生这条路描绘起来很简单:空间上遥远,时间上短暂。远到看不见终点,短到来不及细看。于是多数人就一句话:走就是了。殊不知听天由命的走,待到人生暮程静心去品味早年和今日的自己,环顾左右与他人的不同时则终将感慨:决出后来这天壤之别的,原来也恰恰就是当年的那几个"一念之差"。

  说到底,人生之路不过两个命运节点:机遇处择天堂地狱,坎坷处决成王败寇。在人生全程之上的某一点上,看上去只是区区的一念之差、一奋之力,然而人若于此当仁之刻不把自己的心与力用到极地,待到路尽处时既扼腕不曾历高山大河之壮阔,又不得柳暗花明之优裕时,又何以怨天尤人而不思己呢?

  投身惜命,用力惜身者的处世哲学无外乎机遇前避险为明,坎坷前节力为智。最终能图个平安是福,岁月静好,宽心处也未失一个自望所归的心满意足。遍观当今世上,"名利地位、富贵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从来都不足以介入我心。"这类的话听着人海处处、经久不衰,说着风流潇洒、脱俗豁达。只可惜,若要真的去透视世人,其结果十分冷酷:这世上哪有什么清心寡欲竟能到了不感怀于人情冷暖,不纠结于成败荣辱,也根本就不介意富贵贫穷的神级心质呢?

  人性的本质早就死死地卡住了人格的上限,那就是再高尚的人也高尚不到无欲的境界。理论上说,人可以做到无求,但是永远也做不到无欲。因为人可以左右"人为",但无法左右"人性"。实际上人只要有欲,就难免有求。

  我喜欢那种在人生道路上穿过风霜雨雪、踏过起落沉浮后淡定割去了拖泥带水的虚荣、抛弃了乔装的'清高和虚张声势的豁达,进而步入能自我汰杂向澈的心灵。在我眼睛里,这样的心灵不只是因稀少而珍贵,更因其难能而高贵。因为这样的高度早已经走出了清原大师所说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且也越过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进而最终进入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归真高界。我敬佩那些有欲则敢于言求,有求则敢于力为的坦荡人格。敬佩那些挫而愈坚、败而再起的笃实心性。更何况人生在任何时候,开始都不为晚。机遇,永远是未来的比过去的更有价值。所以,开始处岂有迟到的时间?起点处岂容后悔有地?人生若是自废了激情,若是放弃了追求,一生下来就已经"晚了"。

  我知道这部《遥远的救世主》书中的丁元英、芮小丹、韩楚风、欧阳雪以及包括林雨峰等在内的一众人物形象已经是理想化后的文学造型。然而当文学汲取哲学价值的时候,它贡献给人类的就不应该只是对现实及情感所进行的单纯描绘,还应该给出一个能看懂世界的视角和一个修炼灵魂的高度。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13

  豆豆的几本类似作品中,《遥远的救世主》应该是其中最为成熟的一部作品,讲述了在中国工业化初期,丁元英作为一名金融市场的投机者,因为一份意外的爱情,答应了芮小丹一个礼物,给她一个扶贫的神话——帮助王庙村这个贫困县里的贫困村。书中描绘了一个引人入胜地商业故事,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对那些喜欢商业或文化的读者具有十足的`魅力。

  本书以上世纪末的中国为背景,当时中国人的生活模式发生快速变化,传统思想也在进行激烈碰撞,在这个狭窄的历史缝隙中,书中人物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特征。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大量的村庄开始发展手工业、轻工业,并逐渐富裕起来;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不同人物的命运变得跌宕起伏。当你阅读本书时,仿佛重新经历了那个时代。

  书中丁元英和几个音乐发烧友,以音响制造对王庙村进行扶贫,以村民的低人工制造成本打入市场,迫使音响巨头低头合作。虽然重在商业故事,但其中对于音乐发烧友的细节描述,也颇具吸引力。

  与产业扶贫交织的文化扶贫,这是本书独具魅力之所在。丁元英像通过这场扶贫,想告诉一些人:救世主、老天都是不存在的,需要自力更生去争取,需要掌握世界的客观规律去发展。这也就直指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毛病:天人合一,主客观不分,封建迷信仍旧存在。书中试图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并为其寻找一个出路,比如,如何剥离出佛教的三界六道,仍旧保存佛法中不可思议的智慧?只是这个问题不是一个人或一代人可以完成的。

  总体来说,《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有趣的小说,商业和文化互为表里,对于当下的扶贫工作也是有一定的启迪意味。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14

  电视剧《天道》就是从《遥远的救世主》改编的,电视剧已经很老了,小说完稿于20xx年,但现在读来,小说依旧让人有很多思考。整本书,从佛教、人生价值、强势弱势文化以及在市场、职场、人心等等方面的描写,都刻画的非常深入,这是我第二次读,但这一次我没有把它当成小说,而是当成一场修行。

  由小说的立意来反思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从佛学和价值理论来思考我自己的未来。

  比如“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跟佛经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再比如“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如果说,过去上学读书,是一场文化救赎,那经历了市场和人生洗礼的'现在,就该要思考继续等待被救赎(上班、打工等),还是努力寻找自救的问题了(理想、理财等)。如果想从弱势上升到强势,不仅是经济独立这一个方面,还要从思想上上升一个台阶,看问题要本质,多往前看三步。要继续学习,继续用功,才能把丢失的时间找回来。

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15

  近期无意间看到电视剧《天道》的片段,很感兴趣,就找到了原型小说,也就是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电子书,看了一遍以后还感觉意犹未尽,又买了纸质书,重新阅读了一遍,让我感触很深的是芮小丹对于丁元英王庙村“扶贫”的思考:原来能做到实事求是就是神话,原来能说老实话、能办老实事的人就是神。

  回顾整个事件,从丁元英一开始埋头在屋子里连续一周的资料搜集和市场了解,完成一整套市场化运作方式的设计,再到在王庙村的实地走访调研,以及对格律诗公司运作、农商户个体生产的思想动员,再到公司从生产、注册、知识产权保护、认证、宣传,最后在国际展会上降到成本价进行促销,和乐圣公司对簿公堂,过程中给格律诗找到实质掌门人,未费吹灰之力做了巨大宣传,都是基于对市场、文化属性的认知,采取的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行动,最终促成了格律诗公司和王庙村个体商户成为乐圣公司生产体系的一部分,构建了两者阶段性长足发展的基石,乐圣公司也从中整合了资源,降低成本造价。

  在格律诗公司运作方面,一方面逐步构建了核心管理班组,同时通过现实的选择逐步筛除了不合格的管理班子(如刘冰),一方面通过和个体商户的合作,以及音箱的低成本、高音质的实践、国际认证,逐步打造出格律诗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在王庙村农民的生计方面,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的输出、实践,农民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形成内部自生、自循环的生产、供销体系,同时基于格律诗公司的音箱需求,逐步扩大供销网络到乐圣公司,既为个体商户提供了造血之道,又创造了市场。

  在决定格律诗公司和王庙村个体工商户关键的乐圣公司官司方面,从公司设计之初,丁元英就设计出了一整套可抵抗届时低价竞争法律空白的生产体系,低成本、商户和公司无实质从属关系,唯一置之事外的就是他的个人荣誉甚至生死。

  以上设计、实践,都体现出实事求是。从设计者、参与者到实践者,无不是一步一个脚印,拼尽个人的全力,充分应用市场运作的规律,最终造就了王庙村、格律诗公司的“神话”。

  通过以上整体事件的阅读,沿着主人公的思考,让我引申到工作、生活甚至育儿上,关于实事求是方面的启发。

  首先,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丁元英在这套生产体系设计之初,利用个人的知识和法律储备,充分了解音响市场的资料,以及王庙村村民的实际,构建出一整套生产体系,及未来可能出现诉讼的.资料、行动准备,并动态根据事件发展提出调整建议或应对措施(如刘冰等的倒戈、肖亚文的出现等)。这说明在做一件事前,既要有理论基础,又要结合实践,在做事之前要提前筹划、未雨绸缪,甚至走一步看十步。

  其次,付出多少,收获多少。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能实现最初的初心。想想看,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和实际的付出是否配比:如工作中,想要达到A效果,但是时间却都大量花在B事件,怎么能够达到A效果呢?又如学习中,希望在某方面卓有成效、获得知识储备和提升,但是时间却花在学习以外,如何能够提升呢?又如在育儿方面,希望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却缺少对孩子的陪伴、观察和付出,如何能影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充分的爱呢?

  第三,不管做任何事情,如果从一开始能够进行整体的规划,同时付诸实践、付出时间、想尽办法组合资源,又有什么干不成的呢?说干不成的,肯定是哪方面没有做到、没有做好。

  最后,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如果一开始就考虑清楚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运作模式、市场,所有的生产、经营、管理动作都围绕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市场拓展,公司才能逐步立足于市场之中,才有长足发展的基础。

  整体来说,《遥远的救世主》是一本非常让人有启发的书,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思考和观察,而关于实事求是这一点,更是可以不断实践,充分应用于自身的行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