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的读后感1
假期里读了两本书,但读过之后就似乎什么都忘记了,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倒是开学初我从张东方老师那里借来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每天睡前都会细细地品读一番。其实我早就听说这本书的影响力,有几次想买都没买成,后来也就没在意,直到接手一年级我觉得必须得读一读。翻了几页之后,居然爱不释手。
我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书名上“心平气和”这个词。我想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一年级是忙乱的、嘈杂的、紧张的,它很难和“心平气和”这四个字划上等号。可作者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于是怀着一分好奇,带着一分疑惑,走近了薛老师和她的孩子们,感受着属于一年级的“心平气和”。
书中薛老师用原生态的教育随笔,叙述了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教学点滴,真实地再现我们一年级教师面对的相似的日子。从初入学的闹到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生不害怕学习,进而到热爱学习。她领着孩子们听经典音乐,让孩子们阅读各类书籍,她号召家长营造学习型家庭。薛老师用朴素的言语传递着她的教育理念,平凡的事件中展示她的胸怀。书中没有大套大套空洞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而以一则则短小精悍的教育日记,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教学故事,折射着教育的真谛,让我感觉到有一个知己在与我敞开心扉的交流每天带一年级的心得。在这本书中,总能隐约地找到自己的影子、学生的影子、家长的影子,却也在书中看到了自己与薛老师的巨大差距。
不到一个星期就读完了这本书,而自己却无法做到心平气和,觉得自己许多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但许多不该做的事情却一直没有停,于是每天还是细细地读,书中的很多细节留给我的是感动和思考。
一、佩服薛老师那极具个性的思想。
薛老师说:“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让我们慢慢来吧。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薛老师的一年级语文教学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中从容而行的`。在语文教学中,她坚信课外阅读的滋养,坚信“混混”法,允许暂时的落后,允许落后学生的永远存在,因为每个人的发展是不可能步调一致的。“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优秀。”“只要我把分数和统考名次看淡,也就是树立了真正的责任观。对自己对学生的长久发展都有好处。”这是她的准则;“没有一个孩子不是抱着一颗学好向上的心来学校,只是各人的能力、悟性、基础、家庭环境所给的滋养不同。他们把无限的信任给了教师。教师应当对应他们的心愿,而不是根据他们呈现出来的优秀度,回报相同的信任。”这是她的公正无私;“能力的差距是天生的,好学的程度也不可能一致。教师要做的是,把哪怕一丁点的学习热情给放大,点燃了——而不是用怀疑的心态,扑灭上进的火花。”“或快或慢,或主动或需牵引,他们都在往前赶,所以在我眼里,我们二班没有差生。”我敬佩薛老师的“心平气和”!对照我们所追寻的整齐划一,及格率优秀率的一路比拼,心平气和也就自然逃离了。
一年级刚入学的常规教育很重要,当我面对一年级孩子的时候,希望他们急速地成长起来,恨不得今天上学明天就学会了怎样学习。但是开学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薛老师只强调“安静”一条,特别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氛围。“现在我们安静下来,我们变成了一块石头,我的头不动了,我的肩放平了,我的身子静下来了,我的手不动了,我的脚不动了,我像块石头。现在我点到谁的名,请你拿好自己的东西到门口去排队”。老师点名字的声音越来越轻,薛老师轻柔动听的声音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们个个都是轻声慢语、以礼待人。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适合孩子的成长。
薛老师每天还让孩子听音乐,培养孩子在音乐中修身养性。上课的时候,让孩子在音乐中朗诵;写作业的时候,让孩子以音乐来约束自己,不要让自己的声音盖过音乐;放学背书包时,午休看书时,都放些优美的音乐给孩子们听,音乐还真起到了检查吵闹的作用,在音乐旋律中做事的他们,确实比平时要安静多了!
而我们平时用什么来让孩子安静的呢?从大声喊“安静”到拍手坐坐好,我竟从来没有想到用自己的安静来传染给孩子。或许,急噪就是我们一年级教师常常出现的坏习惯。放下身段,弱化师者尊严,放大孩子们身上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温柔以待,我们才能心平气和。
二、感动薛老师强烈的反省与思考。
在书中经常可以看到看云忏悔录式的自我控诉。有让学生罚站以后的愧疚,有拍桌子后的后悔,有拧了学生后的自责,毫不掩饰的自我暴露,将一个一线教师面对了生活和工作的重压而滋生出的烦躁与扭曲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平实语言的背后是一位时时注意、时时反思的可敬的师者。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注意从细节处提高自己的修养。她在这种不间断的反省中,一天天地由浮躁走向了心平气和。这种严格自律的背后,是一种道德,更是一种责任。因为只有视所有的孩子都是最优秀的,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孩子,才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我们的心才会平和下来,我们的声音也才会动听起来。孩子们眼中的老师,才会是温柔的。
三、感动薛老师从不间断的阅读。
她已经将读书当作生命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以至于一日不读书就好像缺了什么,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生出浮躁之气,这也是薛老师成功的要素之一。阅读,使她的思想趋与成熟。而成熟,又促使她用自己的思想来认识教育。她认为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家长如此,教师更要如此。语文原可以无师自通,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多读书,读好书;因为袖长方能善舞,当教师自己就不爱读书或者根本就不读书时,再多再好的教学方法也只能是茶壶里面斗波涛,空玩花样而已。因为有了广博睿智的人文视野,所以读教育著作时她才能读出了与我们不一样的感受与价值,对大师的理论潜心揣摩和领悟,给了她 “心平气和”支撑的理论来源。
心平气和,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在平静的外表下,心依然执着,因为平和,所以更能持久,心情也更坦然。我知道要真正做到“心平气和”的境界还需要不断去修炼,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反思、总结来提升自己。
时间如流水,不知不觉一个学期过去了,虽然我没有薛老师那般地得心应手、丰富的学识、宝贵的实践、深邃的思考,但我那帮小家伙,在我的眼里是如此的可爱。但有时仍不免有陷入烦躁当中。我渐渐明白了薛老师为什么能那般地心平气和,最主要是你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一年级,又是否能用一种从容的心态去面对一年级。
虽然,这所有的一切,我根本无法一一效仿,但却实实在在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教育是润物无声、美丽缓慢的事业;从容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心态。这本书告诉我:学会从容,心平气和。在这里,也把这句话送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学会从容,心平气和。
一年级的读后感2
一年级学生的古诗词读书之路,是一条博大精深的文化之路。在这条路上,他们会获得丰厚的文化滋养,感受到深厚的民族情感,锻炼着自己的文化素养。在我为期一年的古诗词学习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古诗词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和感悟,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第一段:古诗词开启了我的诗意之门
我上小学时,学过很多儿童诗歌和歌谣。但这些内容多少有些平淡,没有太多的艺术魅力。直到我读到了《古诗词鉴赏》这本书,才真正领略到了古诗词的妙处。我喜欢上了古诗词中那优美、优雅的旋律,那句句造句精炼,意境深远的文字,让我拓宽了视野,也激发了我的写作欲望。在我的课外阅读时间里,我也开始关注起了诗歌和文学类的书籍,获得了更多的阅读意愿。
第二段:古诗词培养了我对文化的.敏感度
古诗词涉及到的历史、文化知识,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我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对中国人民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这些古代先贤们的智慧和经验,为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指导。古诗词中传递的文化,让我养成了对文化内涵的敏感度,也提高了我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聚焦。
第三段:古诗词提升了我的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
古诗词的语言格调高雅,给人以很美的感觉。而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也必须了解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所以对语文学科各个方面的提高都有所帮助。在学习中我还通过背诵、朗读、分析这些诗词的形式、结构和意义来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并且在写作方面也有了更多的灵感和感悟。
第四段:古诗词让我有了情感共鸣和体验
读古诗词不仅仅是辨认字词和理解意思,还有很多情感体验。一些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如爱情、离别、怀念、乡愁等等,都会使我产生共鸣,让我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变得更敏感,也让我在生活中体察汲取更多的“诗意人生”。
第五段:古诗词为我打开了艺术之门
古诗词中展现的美和意境,是人们能够感受到的最高艺术形式之一。在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中,形式与意境的并重使艺术效果更为突出。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我逐渐理解了一些常识性的诗学概念,如形如神、情境交融等,也开始对其他文学类作品,包括典故、歌词等艺术形式更有了欣赏与鉴赏的眼光。
总之,我认为学习古诗词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一年的古诗词学习中,我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都得到了提升。我喜欢古诗词中那美好的意境和富有感情的艺术表达,这也为我将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作品,有了更强的兴趣和信心。我也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古诗词的精神将一直照耀着我们。同时,我也期待着以后能够持续不断地学习古代文化,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为自己的成长打下更为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年级的读后感3
在我从小的学习印象中,语文像一位沧桑的老者,诉说着不同的人情往事;语文像一部厚重的字典,珍藏着无尽的知识财富。但通过阅读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之后,我明白语文更是一股生命之流。她说:“语文不光是课,语文是一股美丽的生命之流。”作为一名年轻语文老师,当看到这样的语句时,心头为之一颤,原来我做得是有关于生命和心灵的神圣事情,而这也恰恰是现代大语文观的突出表现。
每一位语文老师应该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们一片生长的开阔地带,绝不能让白热化的竞争过早戕害了孩子们的心。同时还要给孩子提供光,使其茁壮成长,光是好的朋友、好的书,光是童稚气十足的读书声。在阅读薛老师的做法中,更令我为之惊叹的是她非常反对组词,而这也是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误区。她说:“除了作业中出现的`组词,决不搞遇到生字就口头组词,书面做更是无论魏晋。因为组词、造句、分析……这些无中生有的破事,就如盐粒子,只要书读得够多够熟,统统不是问题。你的组词提问,对于那个发言的孩子,只是在展示固有的词汇量;对于其他孩子,更是春风未必过驴耳,纯粹的浪费时间。那么课堂上,我们的精力就集中到读书、认字、写字、做题上了。
的确,语文语文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课堂,更是语文素养的渗透过程。如倾听的语文素养,这也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重难点。会倾听是孩子会说的依据和前提,也是会学习的关键。没有了静听和沉思为前提,所谓“积极发言”,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效闹腾而已。课堂发言,应当是海面上起舞的美丽浪花,大海则是学生内心的优雅宁静。再如阅读的语文素养。只有多读书,孩子们才能接收到新时代的新名词;只有多读书,孩子们才能理解感悟长文章的深感情;只有多读书,孩子们才能感受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的含义。读书对于孩子们重要,对于来说亦如此,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曾记得在一次培训中,老师说:“读书是教学的姿态,写书是教师的境界。”读书能澄净内心,读书能感知精神世界。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于我,读书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此时此刻,我才恍然大悟,语文确是一股美丽的生命之流。它关乎人的涵养,它关乎人的价值观,它关乎人的学习习惯,它关乎……就像文字是心灵开出的花一样,语文是宇宙里一个个鲜活的细胞,为每个人注入能量,注入生命之流!
一年级的读后感4
读了(拥抱幸福的小熊)这本书,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拥抱幸福的小熊)这本书是伍美珍写的。书中有一个主人公叫许小念,她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女生。因为她没有爸爸,所以小念天天被同学嘲笑,被欺负。幸运的'是,在小念的幻想中有一个茶色熊公仔一直陪她聊天,陪她生活。直到有一天,小念出车祸了,那个茶色熊公仔也离她远去了。但是,在小念住院时,她认识了林医生,林医生是一个善良的医生,他告诉小念:“拥抱小熊就是拥抱幸福!”或许是这句话,给了小念心灵上巨大的安慰。
于是,在林医生和朋友霍雨欣的帮助下,小念开始坚强起来了。后来,小念的妈妈得了癌症,于是小念开始支撑这个家了。为了给妈妈治病,小念白天认真读书,晚上打工挣钱。在小念的精心照顾下,妈妈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可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小念的妈妈去世了。在小念妈妈去世的同时,小念变的越来越坚强了,并收获了幸福和成功。
是啊,拥抱小熊就是拥抱幸福。这句话永远刻在了我的心中,让我学会了坚强!
一年级的读后感5
这个星期我看了一本书。你们想不想知道它的名字?它就叫《一年级的小豆豆》。作者讲了小豆豆上了一年级了,把小豆豆写得可爱、活波、开朗、甚至很搞笑。他就像我的同桌。
我最喜欢狐狸姐姐。他是这本书的.作者。狐狸姐姐还会做狐狸脸,就是把眼角下垂,捏住鼻子,嘴角向上。
我也希望能写一本书。
一年级的读后感6
打开书,我就被书中优美的词句深深地吸引住了——“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阳光就穿过红叶林的枝叶,一束束阳光就像一根根闪光的琴弦,好像谁一碰,就会发出丁丁咚咚的声响、”多么美丽的红叶林呀!文中有一只叫唧唧的小鸟每天都在动听的晨曲中醒来。还有一只蓝蝴蝶也在红叶林里住下了,像一朵蓝色的宝石花盛开着,飞舞着。还有红叶灯笼、红叶风筝、会走路的.小树、红兔子……每一篇后面都有一个动听的故事。
住在红叶林里的小动物们是可爱的、友好的、快乐的,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它们就是一群可爱的森林精灵呀。在红叶林里为刺猬老爷爷举行生日晚会,红叶树帮助迷路的小姑娘回家,救回受骗的小猴子佳佳,热热闹闹的红叶林音乐会……这么美丽的地方,还有这么多可爱的精灵,我真想自己也能加入它们……“当一片片树叶边红了时候,大地上就有了一道最美的风景,在白天,红叶像一朵朵花,在夜晚,红叶像一盏盏灯。红叶小树可以在地上行走,红叶飘飞可以变成风筝。走啊,我们相约去红叶林,会遇到许多可爱的小精灵。”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呀,飞呀,飞到了红叶林……
一年级的读后感7
读了这本《小王子》,使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个小男孩,他妈妈生下他几个月后,因为经常和小男孩的爸爸吵架而把小男孩送人了。后来她后悔莫及,成天在角落中哭泣,希望能找到孩子,最后才找到那个小男孩。
我希望人们能够好好珍惜跟朋友相处的'时间,或许下一刻他们都离开你了。要在有的时间里珍惜,不要失去了才后悔。
一年级的读后感8
开学后一个多月的一天下午,正赶上心兰老师去开会,心兰老师在离开教室之前,特意在黑板上留了作业:写拼音、写草算以及背诵古诗。临走时还强调放学之前回来检查作业,如果完不成就要挨留了。
正赶上学校鼓号队要参加全市的鼓号队比赛,小蜜瓜的邻居安籽姐姐就在这个队里。小蜜瓜非常羡慕安籽姐姐,因此,乐器声响起时,小蜜瓜的.心早就飞了出去,好不容易等到下课,小蜜瓜干脆跑到操场上近距离观看。排练足足进行了一下午,直到心兰老师回来,小蜜瓜才想起作业还没写完,此时写已经来不及了。小蜜瓜是全班唯一一个留下的人。
一开始,小蜜瓜还不以为然,因为有值日生,直到值日生走后他才着急了,写拼音很快就完成了,小算草上有十道题,前八道很顺利,到第九道题时他被卡住了。心兰老师一眼就看出小蜜瓜的窘境,小蜜瓜羞得满脸通红,硬着头皮向心兰老师请教,心兰老师没有为难小蜜瓜,而是很耐心的给他讲了一遍。
最后是背诵古诗,小蜜瓜举着语文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可是他的注意力不集中,怎么也记不住。天渐渐黑了,小蜜瓜怎么也背不会,背不会就回不了家,想到这里,他的眼泪就噼里啪啦的掉下来。后来,心兰老师通融了一下,同意小蜜瓜第二天来学校背诵古诗。
说实话,我也因为多嘴说话,让老师留过,现在想想都后悔死了,我想妈妈和老师承认了错误。我保证同样的错误绝不犯第二次!妈妈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好子!”
一年级的读后感9
这个童话故事,揭示了人类在危险的时刻,表现出来的`既本能、又天职的做法,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人。这是崇高、本能、原始的爱。
“教授”就是这样一个被父亲解救的人。他的愿望是象他父亲一样,成为一个气球驾驶员。经过百般磨难,“教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童话大师安徒生在这里告诫我们:办任何事情,只有经过磨难才能成功。
一年级的读后感10
今年我读完了《一年级的小豌豆》。这本书由三十一个故事组成。书里的小豌豆聪明可爱、坚强又勇敢,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小豌豆这本书讲述的是发生在她和她的`朋友吉布、阿隆、青果、蓝草身上的有趣的故事。
让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生一场幸福的病》。这个故事讲的是吉布生病了,小豌豆去看他,发现吉布生病不用写作业,不用弹钢琴,什么事都可以不用干,还有好吃的和礼物,小豌豆也想像吉布一样生一场幸福的病。就故意吃脏东西,晚上睡觉故意把被子踢开。做了很多可以让自己生病的事情。终于小豌豆生病了,她感觉自己的身体很难受,什么也吃不下去,这才明白生病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但小豌豆也有让我向她学习的事情,比如在《监督阿隆减肥》这个故事中,讲了小豌豆想了很多好方法来帮助阿隆减肥,也陪着阿隆跳绳、跑步…… 小豌豆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是我认为最宝贵的。
读完《一年级的小豌豆》这本书后让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也学会独自解决和处理问题。我非常喜欢小豌豆这本书,也想读更多这样的作品。
一年级的读后感11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一年级的小蜜瓜》。这本书讲述了一年级男生的心理成长和生活的`故事。这本书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一边看,一边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本书里有许多事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亲身经历。
比如说“第一次挨留”讲的是小蜜瓜在下午自习课的时候看鼓乐队排练,而没有完成应该完成的作业,因此被心兰老师留下来的故事。
“自己睡”讲的是小蜜瓜第一次一个人睡小房间很害怕,他数了绵羊,数了壁纸上的小花,玩了玩具,看了画册,做了俯卧撑,最后不知不觉睡着了的故事。
“怕羞的成绩单”讲的是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小蜜瓜做完题目就开始玩铅笔和橡皮,最后因为没有检查,成绩不理想的故事。
故事里的小蜜瓜和我真像呀!
一年级的读后感12
每天晚上最习惯的事,莫过于在月光下静静地翻开《伴随女孩成长的好故事》。我喜欢翻书的声音,每一页地舞动都像精心打造的视觉盛宴,一个个新鲜的故事展现在我的世界里,它带给我智慧与坚强、勇敢与自信、善良与友爱、诚实与礼貌,伴随着我一路健康成长。每晚床前洒落的月光,总会从书里带给我惊喜。有时是灰姑娘的金舞鞋,装满晶莹闪亮的平凡女孩变公主的童话;有时是小红帽手中采来的鲜花,片片花瓣落在女孩幸福的童年里;有时是女孩衣裙上轻盈跳动的蝴蝶结,伴随成长的脚步翩翩起舞。在这些优美动人的故事中,我一点点感受到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爱,那真、善、美、爱就是一串悬挂在我窗前悦耳的风铃。那些美妙的文字变成了清澈的小溪,在我心间流淌;又像调皮的月光,在我的房间里律动跳舞。
书中会有与我互动的《成长的智慧》,那些问题会让我在故事里慢慢长大的,它给我记忆,然后影响着我。爸爸说,它或许会影响我的一生,至少现在打动着我的.心灵。太多的故事,不同的情景,为人的迥异,做事的差别,融入我的成长轨迹,让我快乐和感动,我的微笑和眼泪都是你——《伴随女孩成长的好故事》带给我的最珍贵的童年礼物。我爱读书,我喜欢读书,我会微笑着伴随着读书健康成长。
一年级的读后感13
《父子》是一本漫画书,讲述了父子之间的故事,如:射靶、生发、易处理等。
下雨天,父子俩都没带伞。他们面前有一个人拿着伞。父亲走过去,把那个人放在他的肩膀上,这样父子俩都能拿到伞。
这个小故事生动生动,充满了温暖和欢笑。这是一本值得我们阅读的好书,融入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一年级的读后感14
我读了《一年级的小朵朵》这本书。我觉得毛毛虫老师她特别好,她关心小朋友,还可以理解小朋友。
我觉得小朵朵帮助同学,还可以原谅同学,可是她有点胆小,我希望她能再坚强一些。
我觉得江明明很聪明,他还很勇敢,就是他能不能别再给同学起外号了。我希望他能改掉这个毛病,大家就更喜欢他了。
一年级的读后感15
当我有幸能担任一年级教学时,我有些胆颤,想孩到子们那种自由散漫,毫无章法可言的样子。终于开学了,我将面对着32个孩子。由于孩子们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他们的眼里充满天真无邪,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半点规范的行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上课了,也不知道上课了又该做些什么。从老师口中说的最多就是“快坐好”“小眼睛看老师”“小小手要放好”等“专业”术语,其次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跟他们强调日常行为规范。几天下来,我害怕走进一年级的教室,甚至有点绝望。就在这时,《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让我看到了希望,就象抓住一根救命草,三五天反复的拜读。
作者薛瑞萍,她只是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但她却有着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开阔睿智的人文视野。从她的字里行间我看不到丝毫的烦躁、郁闷。而是处处充满着和谐、轻松愉快。本书分为四大部分:走向平和、请跟我来、平和也辐射、聆听大师。
第一部分“走向平和”,薛老师把这一学期分为五个月分别来记载。第一个月,薛老师对于刚入学孩子的无序、扰嚷早有准备,虽然工作起来也是非常艰辛繁琐的,但她一直提醒自己要心平气和的去面对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她首先强调的是一个“静”字,老师讲课声音尽量小,学生读书要求用心但轻声,反复表扬完成任务之后安静看书的孩子。而我们的老师却做不到这一点,在三楼都能听到一楼一年级老师上课的声音,而学生读书的声音也是声声入耳,甚至有些刺耳。
后来我慢慢地发现老师说话的声音大,未必所有的学生都能听得很清楚,我也尝试着声音稍微小一点去上课,也让学生轻声的.去读书,发现学生也越来越用心去听老师讲了。薛老师把开学第一个月每天以日记的形式把学生的点点滴滴,把班上所发生的一切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起来,那些做的好的地方,存在那些不足之处还需订正以及这一个月以来的亲身感受,都有详细的记载,这一点很值得我们老师学习。
后面的四个月里,从薛老师的字里行间看到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家长的和谐,学生与学生的和谐,教书与育人的和谐。其中有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家长都希望教师多提问自己的孩子,惟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别人少。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在我的教育工作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现在很注重培养学生如何用心去听别人回答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各科都需要考试了,刚开始时有的学生还不适应,所以成绩不太理想,这时有些家长就开始有点毛躁,其实一次考试的分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通过家长会,很多家长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喜欢读书,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教师如此,家长也是如此,薛老师几乎每天都要读书,既使有一天不读书,都会感觉不安,而我们的老师、家长又有几个每天坚持读书了呢?值得我们反省。
【一年级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一年级日记03-20
一年级日记09-16
小学一年级日记09-10
一年级《秋天》教案07-31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08-30
一年级教学反思09-15
一年级日记【热】06-23
一年级日记【热门】08-24
一年级日记【精】10-04
【荐】一年级日记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