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观察日记(15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植物观察日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植物观察日记1
X月X日 星期X 晴
在快放国庆长假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回家作业——种豆芽。因为这是我们大家第一次种植物,所以大家都很兴奋。
你别看那豆芽炒起来很简单,可种起来却要费好一番功夫!就让我们来尝试一下吧。书上说:先将洗净的绿豆浸水2~3小时。再另找一个底部有洞的桶,在底部放一些稻草,再将绿豆倒入之后,再盖一些稻草,并放一些小石块在上面,还要每隔3~4个小时,淋一次水,便于发芽。
我按照书上说的一一做着,并在早上,拿到阳台上去让他晒一会太阳,等到了晚上,天气变冷了,再将它转移进来。
让我们一起盼着它早日发芽吧!
X月X日 星期X 晴
经过前面的一番苦心照料,所有的豆子都终于发芽了,对我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喜讯。
豆子的外壳被撑破了,从里面长出一根毛线般粗的豆芽儿,近近地看,仔细地看,发现这几根细丝很像章鱼的触角,在“触角”上方,长出了两片又绿又嫩的叶子,这个就是小豆芽。
不过,虽说已经发芽,但还需要好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这一大片的豆芽才可以长成那有清新又爽口的豆芽菜,书上说一斤豆子至少可以长出5~6斤豆芽菜,说到一半的时候,我的口水也流了下来,真想吃吃自己种的豆芽菜。
通过这几天的辛勤劳动,让我明白了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
X月X日 星期X 晴
豆芽终于长成豆芽菜了!它以经不再是以前的豆子了,也已经不是豆芽了,它终于长成了那又有清新又爽口的豆芽菜了。
看着它,我便想起了饭店、酒店的招牌上的那一碗碗用豆芽做出来的招牌菜,白中带绿,绿中夹杂着一点儿红,让人看了就想流口水,真想马上吃一口。
经过前面的一番努力劳动,获得了现在的那一株株豆芽菜,随手称了一下,居然有半斤左右的产量,自己才用了一把豆子,xi心里面已经非常满足了。就是不知道它的味道怎么样,好不好吃?
这是我自己一点一点地种出来的。在我心中,它是无价的,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它。
植物观察日记2
9月12日今天,我拿了一块大蒜,把外表的一层白皮轻轻地剥去;然后找了一个空矿泉水瓶,把上边那一大块剪去,只剩下底下的一部分;接着倒了二分之一的水,再把大蒜放进去。知道我在干什么吗?对了!我在种大蒜。
9月13日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头儿上,冒出一点点绿色。大蒜要发芽了!我连忙换了一瓶水,发现的根长长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长长了一点点,大约有1毫米。
9月15日今天,我来看我的大蒜,啊,大蒜发的芽在前天才朦朦胧胧的一小点,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绿芽已经钻出来了,一共有两根,长约7毫米。我怕水中的.养分不够,又把水换了。
9月17日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长了,约有1厘米长,另外一根长的比较快,总共长1.3厘米。我换水时,经过测量发现蒜根长了4毫米,共长了5毫米。
9月19日今天,我给大蒜换了水。发现大蒜的底部经过水的浸泡,薄薄的一层白皮已和大蒜紧紧地贴在一起,是_的,而大蒜的上部没有水的浸泡,还是那样的白。但是我发现白色的皮突出了一点,我猜想可能是又要发芽了吧。
9月22日今天,我发现白皮突出的那一点点中,冒出了一根长约3毫米的小绿芽,我高兴极了,连忙换了水,生怕水中的养分不能满足大蒜的生长。我又发现那两根小绿芽又长长了1厘米,长得的有2.5厘米,长得有点矮的有2厘米长。蒜根也成了盘旋状。
9月23日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了3毫米,的有2.9厘米,中间的有2.3厘米,最矮的6毫米长。蒜根我无法用尺量,因为根是旋起来的,我估计有6毫米长。
9月24日今天,我发现这3根绿芽中又钻出了一根还不到1毫米的小绿芽,我又急忙换了水。我拿尺一量,最长的已有3厘米长,我想:这蒜芽怎么突然长得这么快?一天一看也长长了,到底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
9月25日今天,我发现大蒜芽中的又长了5毫米,那根刚刚冒出头的小绿芽长长了2毫米,中间两根长了3毫米。最后我又换了一次水。
植物观察日记3
人有两只眼睛是为了多看吗?有两个反方向的耳朵是为了兼听?一张嘴巴是为了让人慎说?
不,我不赞同。
同向的双眼,并不意味着毫无目的的多看,而是引导人全神贯注地观察事物。
春秋战国,战火纷飞。一声简短有利的“未可”,让大军追击的步伐戛然而止。沉默的智者注视着落荒而逃的齐国大军,目光像利剑一样穿透齐师的心脏。再是一声“可矣”,同样地简短有力,大军终于吹起追击的号角,像兽群一样汹涌地扑杀齐师。观察动植物的作文 是什么让曹刿在短短时间由怀疑转为肯定呢?是“视其辙乱,望其旗糜”。曹刿的目光集中到了齐师的旗和辙上,全神贯注的观察和思索让他顿悟:齐已完败,可以逐之!是专注,是观察使他走到最终的胜利,把握了最佳的时机。
双眼同向,我们正巧把所有的专注集中到一件事物读透他的内涵。观察,象征一种有目的专注的挖掘。
反向的双耳,并不意味着无所扬弃的兼听,而是惊醒人要懂得取舍地滤听。
世人常说阿斗,玄宗亡于听信谗言,而汉唐之初的一片昌盛则全赖于有明君明臣。此言差矣。难道刘后主满朝之中,竟找不出一个像样的精忠之臣?难道唐太宗皇宫之内,竟不存在一个阿谀奉承的卑鄙(注:原文“鄙”字写错)小人?言者有意,听着亦有心。明君的成就赖于他本身的`能过滤身边之言,懂得滤听,辨其真伪,取其所真。广开言路自然是原因之一,然而在繁杂的言论中过滤出真实有益的部分,才是重中之重。
双耳的反向,在于过滤。古人讽人以“左耳进,右耳出”,但在我看来,此话本意,应是取左右耳反向之形,述过滤言论取其所需之理。
唯一的嘴巴,并不意味着胆小怕事的慎说,而是倡导着人要大胆地巧言。
试想,如果少了邹忌以自身与徐公竞美的暗讽,怎么会有齐王最后的广开言路,振兴齐国?如果少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暗中激励,怎又有楚国的抛弃酒色,成就霸业?
一张嘴巴注定了不能多说,但正因如此,我们才应尽其所能,巧言以达奇效。
观察、滤听、巧言,三者结合,便是一种睿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如果我们能看透三者的妙用,谨慎施行,也必将提高人生攀登的海拔,不负上天造出眼耳嘴三者的良苦用心。
植物观察日记4
6月30日
今天早上,我去市场买了一盆小(转载于:连续观察日记吊兰)吊兰,它特别小,只有一点点小苗。回家后,我给它浇了水,沾满泥巴的它顿时变得生机勃勃,真是太有趣了。我保证一定要好好照顾它。
7月2日
我一觉醒来,匆匆忙忙的往阳台上赶,两天没看到,感觉它似乎长高了一点儿,正昂起头,向我炫耀呢!我量了一下,已经有十厘米了,比刚买时高了一些,希望它能早点长大。
7月3日
发到这个月的零花钱后,我买了一些肥料,往小吊兰里放,我想:也许这样这盆小吊兰能长得更高、更快呢!哈哈!
7月5日
小吊兰又长高了一点儿,在叶子上面竟然发起了小芽,这也许就是课上所说的繁殖吧!有了肥料,他长得更快了。
7月16日
oh,no!这几天我去了少年宫,忘了给它浇水施肥了!有些部位已经枯黄。快浇,接下来几天只能暂时让我奶奶培养了。
7月17日
我又和昨天一样,急急忙忙地去奶奶家看小吊兰,此时的它变得健康多了!我感到十分欣慰。
8月18日
今天我又早早地观察小吊兰,并上网查了资料,原来每个植物都需要充足、适当的阳光、空气和水呀!我明白了这个深刻的道理。我以后一定会按照上面说的去做的。
7月19日
这几天我一直在守护着可爱而又富有生机的`小吊兰,因为接下来的几天我要去少年宫了,没时间照顾它了。不过我按照资料上的话去做了以后,效果十分显著,可谓是越长越壮,老天保佑它快点长大。
7月31日
以为去少年宫的原因,有十几天没见小吊兰了,今天去了奶奶家,一看,哇,长得真旺盛,叶子上又爆发出许多小芽,似乎要快点长大。
8月20日
快开学了,马上没有时间浇灌小吊兰了,还是让奶奶培育吧。此时小吊兰已经是大吊兰了!只见吊兰长得十分旺盛,好像吃足了养分全身绿油油的,叶子可嫩了,太棒了!
植物观察日记5
3月21日星期六
今天,我从学具袋里拿出凤仙花的种子,在透明的杯子里把凤仙花种了下去,然后,倒了20毫升的水,便把杯子放在较暖的室内,让它的发芽速度更快一些。
3月26日星期四
我回到家里,发现凤仙花长出根和芽啦!我用放大镜观察了一下它的根,发现有几点红斑。它的芽儿上有一对叶子,是圆形的,叶子的边有点向内卷。芽儿的茎是微红色的。
3月28日星期六
我在玩电脑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凤仙花又长出了第二对叶子。叶子的外边上是齿轮状的,和第一对叶子有明显的不同。
5月10日星期一
我在给凤仙花浇水的时候,发现它的`根已经长得比较长了,凤仙花的高度已经超过了20厘米。我满心欢喜,但我觉得它已经长的比较大了,该把它移植到花盆里。于是,我用铁勺把8平方厘米的土都挖出来,把根埋进装有肥沃土壤的花盆里。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我成功了!”
植物观察日记6
9月9日 晴 开心
今天,我和妈妈在我们的小花园里散步。突然,我和妈妈看见了一种很大的植物,像葫芦。可它大大的,圆圆的,我用手掂了掂,感觉沉甸甸的。这种又沉又大又圆的东西怎么会是葫芦呢?我们带着疑问上了网,网上说这种东西叫葫芦瓜。近看,发现它的花是白色的,茎像螺丝一样缠在栅栏上。
9月10日 晴 开心
今天放学回家,我迫不及待地来到种葫芦瓜的.地方,我发现了一个特别大的葫芦瓜,长26厘米,宽18厘米。仔细看看叶子,上面是绿色的,下面颜色较浅,形状是心形。摸起来叶片质硬,挺立。叶脉两面均有糙毛。通过这些观察,我进一步了解了葫芦瓜。
9月11日 晴 开心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摘了一个葫芦瓜回家。我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可是我怎么切也切不开,只好找爸爸帮忙,爸爸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把它切开,里面是白色的,很软;而外面包着厚厚的皮,很硬。还有一些白色的籽。葫芦瓜里的所有东西都不能吃。以前姥姥把葫芦瓜里的白瓤晒干用来搓澡。可是冬天要到了,葫芦瓜的叶子枯萎了。希望葫芦瓜像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植物观察日记7
有一回,我要种黄豆,观察黄豆的生长过程。
我先准备好透明的塑料杯、泥土,还有纸巾和黄豆种子。然后在杯子周围铺好纸巾,并把泥土放一大半在杯子里,接着,我在杯子和纸巾的中间放一颗种子。最后再用手抓起一把泥土,放在杯子里,又浇了一些水,使纸巾完全湿透。这样就种好了。
过了几天,我来到窗台前观察种子。我发现,种子的颜色有些变化:本来种子的颜色是黄色的,但过了这些天,种子的颜色有些淡了,而且有些透明,种子显得十分饱满,连种皮都有点裂开。
又过了两天,我又来到窗台前观察种子。惊讶的`发现,种子竟然发芽了。种子外表的壳裂开了,从里面钻出了嫩芽,嫩芽的颜色是淡黄色的,稍带点青,芽的顶端尖尖的,看上去嫩嫩的,这就是芽头,它正在向下生长。奇怪,芽头为什么向下生长?
一天后,我再来观察种子。种子现在和发芽时有很大的变化,发芽时,种子的壳只是破裂了,可现在大部分已经脱落了。种子里的叶子离开了本来的位置,离表面近了,有两棵已经钻出了泥土,本来合拢的,现在已经展开了,中间还有一个小芽。我还发现每根芽的叶子都有两片,一片当中细藤。像一个爱心的形状。叶子下部有些弯曲,像一个驮背的老公公。
五天后,当我再次来到窗台时,杯子中有好多棵嫩绿的小豆苗了。有的是两片叶子,有的已有四片了,不过中间两片比较小。我还发现它的叶子都是两片两片对生的。现在知道这种子刚长出来的芽为什么向下生长了。那是因为刚长出来的不是芽,而是根,所以它要向下生长。当我又一次来到窗台观察时,黄豆已经从一个种子变成一个豆芽,再由一个豆苗慢慢长大……
通过这观察我得到了不少知识:黄豆的种子由种皮、胚、子叶组成,胚可分成胚根和胚芽,胚根发育成黄豆的根,胚芽发育成黄豆的茎和叶,发芽时先长出来的是根,黄豆的叶子都是两片两片对生的。
植物观察日记8
暑假的一天,在水果摊上我竟然看到了橘子,颜色有的亮黄,有的青绿,有的'半黄半青。这个时候橘子还没有下来,一定很酸,但我还是忍不住让妈妈买了几个,要亲口尝橘才知酸甜吗?
我拿了一个黄澄澄的橘子一看,它的表皮不像苹果那么光滑,也没有荔枝那么粗糙。我迫不及待地剥开果皮,一股浓烈的酸溜溜的气味直钻鼻子,一个不小心,那橘皮汁还挤到了我的眼里,眼睛顿时酸楚难忍,眼泪刷的就流了出来。后来我上网一查才知道,那是果皮里渗出的橘油,下次再剥橘子我可是要离眼睛远远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剥下果皮,里面纵横交错、粗细不一的白色细线映入眼帘,那是橘络,有一些被橘皮扯断开来,但大部分还附着在橘肉上。橘肉其实是一瓣一瓣的橘瓤,把一瓣儿橘子放在嘴里,说不出的醇香甜透了我的心,这蜜橘果然不酸。
吃着橘子,我仿佛看到了那郁郁葱葱的橘子树上挂满了一个个小灯笼,我知道,那一定是橘子红了。
植物观察日记9
像花不是花,圆润又饱满,姿态多又美,号称干旱王!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哈哈,告诉你们吧,它就是不怕干燥的多肉植物。
今天,我和好朋友张子轩、金赛一、华钰阳一起来到夏溪花木市场欣赏多肉植物。走进阿姨的花房,只见这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植物:长得郁郁葱葱的绿萝、开着鲜艳话多的红掌、结着果实的柠檬树,还有很多千姿百态的菊花……而最吸引我的便是那一盆盆可爱的多肉植物了!有的碧绿的肉片晶莹剔透,如翡翠一般;有的披着红外衣,就像一位在风中舞蹈的姑娘;有的一串一串倒垂下来就像绿葡萄,可爱极了;还有的全身泛着紫红色,高贵典雅……看着这么多美丽的多肉植物,我们心里痒痒的.,也想种一盆多肉植物。
于是在花房阿姨的帮助与指导下,我们四个小朋友挑选了最美丽的花盆,上面有两只正在载歌载舞的小鸟,便开始精心打造我们的多肉小天地了。我拿起了小巧玲珑的小勺子,一勺一勺地往花盆里填土,不知不觉土满了。接着我开始选择多肉了,我挑选了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八种多肉植物,他们有的如鲜花盛开,有的如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如一丛下垂的藤蔓……我小心翼翼地把他们种到泥土里,填好土按紧,撒上了许多肉色的小石子,还浇上了一点水。
最后还摆上了一个栅栏和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哈哈,这样一盆多肉植物就丰富了!这么可爱的一盆植物,给它取什么名字呢?我冥思苦想了很久,就叫“春色满园”吧!妈妈看了微笑着说:“宝贝,现在是秋天,秋色满园比较合适哦!”“好的,就叫秋色满园了!”我开开心心地把多肉抱在了怀里,舍不得放下!
今天,我走进了多肉的世界,欣赏了姿态各异的多肉,了解了它们的生长习性,还亲自栽种了一盆“秋色满园”,真是太有意思了!
植物观察日记10
3月1日今天,我拿了一块大蒜,把外表的一层白皮轻轻地剥去;然后找了一个空矿泉水瓶,把上边那一大块剪去,只剩下底下的一部分;接着倒了二分之一的水,再把大蒜放进去。知道我在干什么吗?对了!
我在种大蒜。
3月2日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头儿上,冒出一点点绿色。大蒜要发芽了!
我连忙换了一瓶水,发现的根长长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长长了一点点,大约有1毫米。
3月4日今天,我来看我的大蒜,啊,大蒜发的芽在前天才朦朦胧胧的一小点,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绿芽已经钻出来了,一共有两根,长约7毫米。我怕水中的养分不够,又把水换了。
3月5日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长了,约有1厘米长,另外一根长的'比较快,总共长1.3厘米。我换水时,经过测量发现蒜根长了4毫米,共长了5毫米。
3月6日今天,我发现大蒜长得好软弱。可能是营养不良,我便给它加了二颗复合肥,希望它能快些长大,希望它能长得健壮.
3月8日今天,我发现大蒜的小绿芽真的长高一些了,而且也比较健壮了,我高兴极了,连忙再加一粒复合肥去,生怕水中的养分不能满足大蒜的生长。我又发现那两根小绿芽又长长了1厘米,长得最高的有2.5厘米,长得有点矮的有2厘米长。蒜根也成了盘旋状。
3月9日今天,我发现大蒜的绿芽长了3毫米,最高的有2.9厘米,中间的有2.3厘米,最矮的6毫米长。蒜根我无法用尺量,因为根是旋起来的,我估计有6毫米长。
3月10日今天,我发现这3根绿芽中又钻出了一根还不到1毫米的小绿芽,我又加进去一粒复合肥。我拿尺一量,最长的已有3厘米长,可还是太软弱了,可能是营养不良和阳光不足的原因罢于是我把它栽在花盆里,放在阳台上能晒太阳的地方,让它能有足够的养分和阳光.有了坭土和足够的阳光,它一定会长得更快更好!
植物观察日记11
九月十四日
昨天,我把一小把绿豆放进温水里,准备做绿豆生长的观察记录。今天,我去观察绿豆的情况,看见绿豆已经脱下了厚厚的“外衣”,露出了白白的豆肉。
九月十五日
我依然观察绿豆,发现已经脱皮了的绿豆开始裂开了,在裂隙中,长出了一根根白白的、尖尖的小根。水边漂浮着已经脱落下来的绿豆外壳。
九月十九日
今天,我想起了长长的绿豆芽,到了客厅,我被震惊了,那芽已经长出叶子了,叶子是椭圆形的,头很尖,叶脉还是十分的'淡,几乎看不见。也许是温水帮助它长大的原因吧?那翠绿的颜色,令人心旷神怡。根长在绿豆的背后,不停地吸收水中的矿物质,帮豆芽一天天长大。
九月二十三日
今天,我又换了两次水,根已经完全缠在一起了,茎长得弯了下来,也缠在了一起,看不出哪个是哪个。但叶子还是小小的,像麻雀的小嘴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更多的叶子来呢?我也十分期盼!
最终,我还是没能看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看到的反而是叶子慢慢地枯黄了,茎也开始萎缩了。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我要把它放在家里,没了充足的阳光,没了土壤,它就不能健康长大了!这可能就是植物生长的本质吧!
植物观察日记12
今日阳光灿烂,大街上,鲜红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人们脸上依然洋溢着过节的喜悦,我的小蒜好像也在跟着人们一齐欢乐——以它那出人意料的速度飞长着。长得最好的'那一个蒜头的长度已经长到了大概十一厘米,形状好像一把出鞘的宝剑。这根小芽芯比昨日更舒展了一些,但依然没有完全绽开。在它那半绽开的空隙里,我隐隐约约地看见了另一根新生的小芽芯。最“坚贞不屈”的那一个蒜头的小芽居然一下子就长到了两厘米半。它的生长规律与前两个蒜头不一样,它是先长出小芽芯并半绽开,再长出像襁褓一样的支撑芽。它长得飞快,好像想之后居上呢!根也长到了三厘米以上,它们越来越强壮,把蒜头立得直直的,再也不东倒西歪了。
我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大,小蒜,这清水里到底有什么营养,会让你长得如此神速?
植物观察日记13
前几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回家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我想到了种豆子,一回到家,我就向妈妈要了一把绿豆,精心挑选了十几颗又大又圆的,把它们种进了一个小花盆里,静静地等待着它的变化。
每天,我早上看晚上观,一日看上七八次。连续几天,它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这下我可着急了,恨不得把它们踩成绿豆饼呢!
但我依旧每天给它浇水、晒太阳,功夫不负有心人,奇迹终于出现了,绿豆成功地发出了一个个小嫩芽。我欣喜若狂,捧着花盆将这个惊人的消息告诉了家里每一个人。
又过了两天,从细细白白的豆芽中间抽出两片嫩绿的叶子,叶子尖尖的`像一把把剪刀。
每天放学一回家,我便迫不及待地先看看我那既可爱又淘气的小豆苗。我用尺一量,哇,它已经长了三厘米。我双手合十,默默的在心里为他们虔诚地祈祷,保佑我的小豆苗越长越壮。
果然它们不负众望,昨天它们居然长到七厘米高了。我对它们更加细心地照料,常给它们浇水施肥,还让它们舒舒服服地在温暖的阳光下睡午觉呢!
渐渐地它们越长越茂盛,我的心里乐开了花。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对我们又何尝不是同样的心境呢!
植物观察日记14
上完语文课,老师要求我们回家种一种植物,观察它的生长过程。一回家我就找外婆要了几粒黄豆,小心翼翼地把豆子埋到土里,外婆告诉我,种黄豆要足够的水。我把黄豆种下以后就开始给黄豆浇水。几天过去了,没发现什么变化。
一个星期以后,我发现种黄豆的地方,土比别处的高出一些,轻轻扒开土一看,原来是黄豆长出了淡黄色的小芽,出土没几天,小芽又变成绿色的了。又过了两天,淡黄色的小?里长出了几片叶子,嫩嫩的,绿绿的',非常惹人喜爱,我天天都要去看它。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芽渐渐长高了,我拿来几根棍子插在土里,黄豆的藤就绕着木棍向上爬,没过多久,居然爬到了棍子的顶部。
半个月后,藤上长出了豆荚,豆荚上有一层细细的毛,摸起来软软的,很有意思。豆荚也由开始的浅绿色渐渐变深去。外婆告诉我,这就是我最爱吃的毛豆,我看着它一点点长大,心里充满了喜悦。等到豆荚变黄以后,就可以把豆子摘下来了。我把豆荚从藤上摘了下来,嘿,收获还真不小。一个豆荚里至少有两颗黄豆,我总共收获了10来个豆荚,竟然有20多粒黄豆呢!
植物观察日记15
9月20日
红萼茼麻的种子发芽了。
放学,妈妈买了俩盆红萼茼麻,放在了外婆家,妈妈说种子已经在泥土里了,就等它发芽长叶了。周末我去外婆家吃饭,看见红萼茼麻已经发芽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10月1日
红萼茼麻长出叶子了。
国庆放假,我迫不及待地要去外婆家看红萼茼麻有什么变化。我到外婆家看到红萼茼麻欣喜若狂,因为红萼茼麻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我对着红萼茼麻说:“你们快点儿长大吧!”
10月19日
红萼茼麻开花结果了。
又一个周末到来了,我去外婆家看红萼茼麻,发现它已经开花了。开出了一个红彤彤的小灯笼,小灯笼下有5片黄花瓣,看着就像小灯笼的.灯穗,可爱极了!
10月20日
我是怎么知道红萼茼麻的。
其实,我刚开始也不知道红萼茼麻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个名字,我是用了形色APP才知道的,这上面还有关于红萼茼麻的诗“一朵风铃绿叶间,飘飘然间露芳颜。红心吐金醉美色,四季常开花满间。”还说红萼茼麻的花语是坚持不懈、无私奉献。我还知道红萼茼麻的又名是蔓性风铃花。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耐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植物观察日记】相关文章:
观察植物的日记08-12
观察植物日记06-24
植物观察日记12-12
【热门】植物观察日记10-21
植物观察日记【推荐】10-03
【荐】植物观察日记11-11
植物观察日记(15篇)07-16
精选植物观察日记三篇11-02
植物观察日记(精选15篇)08-04
植物观察日记精选15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