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时间:2021-04-08 17:36:2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师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

  1.我坚定地认为,青少年中间发生的那些日益使社会感到不安的不良现象——酗酒、流氓行为、毫无意义地浪费时间等,产生这些东西的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在上学时代里,他们的智力兴趣就很狭窄和空虚,而在毕业之后,这种精神生活的空虚、狭窄和局限性就更加严重起来了。现代人的生活每日每时都涉及到他的生存的最精细、最敏感的一些领域,这就要求他在这些领域里受到经常的、最细心的教育,这种教育常常是采用最精细的手段——好的书籍、音乐、美术来进行的。如果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没有坚持进行这种细致的理智的情感的教育,那么任何对于酗酒、流氓行为、违法现象的斗争手段都将无济于事。但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时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如果一个青年工人不能每天在业余时间里,面对一本好书坐上两三个小时,那我就无法设想他的精神生活是完美的。如果在青年中间出现一批热爱书籍,把读书看得比从事其他(业余)活动都更加重要的怪人,那么,那些用其他的、似乎是强有力的手段也无法对付的问题就会逐渐消失。

  2.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

  3.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4.只有像监工那样有着一颗冷酷无情的心的人,他才会在给小学生打两分的时候,心里希望不懂教育学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粗暴的惩罚办法。我建议你,年轻的朋友: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最娇嫩的花儿。它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

  5.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上的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象低人一等。

  6.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7.请你任何时候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8.儿童是脆弱无助的。每当我看到第一次跨进校门的儿童时,我常会联想到那刚刚开放的带点紫红色的桃花,要使这朵花结出果实,园丁要付出多少心血和劳动啊!

  9.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正是在这一点上,即在人的表现上,应当加以深刻思考,并且朝着这个方向改革教育工作。

  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共产主义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

  10.教育就是形成“可受教育的能力”——使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就和挫折非常关心。这一点,在我看来,乃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最宝贵之点:使一个人想成为一个好人,想竭尽自己整个心灵的全部力量,在集体的眼里把自己树立起来,显示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完全合格的公民,诚实的劳动者,勤奋好学的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研究者,为自己的人格的尊严而感到自豪的人。这就是我们必须细心地准备的土壤。最聪明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最完善的教学方法——这一切都将化为乌有,如果我们只把希望寄托在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方法的话。我们现在必须认真考虑从根本上改革学校的全部教育工作。

  11.我的理想是:要毫无例外地使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儿童,特别是所有的少年和男女青年)都能热烈地爱科学、爱学习和爱学校,使书籍、科学、学校和智力财富成为学生的主要爱好和主要兴趣,使少年和青年把追求智力充实的、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当作自己最重要的理想,使每一个学生在从学校毕业的时候都能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12.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性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一个人表现自己的领域越狭窄,全体教师的关心越是局限在知识上,那么反而对知识越有害,人对自己在学习上的成就就越冷淡,他的学习愿望就越低落。

  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唯一地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因为上课、掌握知识、分数——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局部,只是许多领域中的一个领域。而偏偏在这个领域中,许多人会遇到巨大的困难和挫折。

  如果人的精神生活(而且是什么样的人啊,幼小的,非常娇嫩的,在兴趣、愿望和需要上都还极其脆弱的人)仅仅被局限在这个领域里,也就是说,他只能在掌握知识上、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会有失败和困难在等待他,使他的生活变成一种痛苦。

  13.人的头脑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迹。但是这种奇迹只有在教育的影响下才会出现。这是一种长期的、单调的、非常复杂和折磨人的艰难的播种,播下的种子要过好几年才能长成幼苗。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2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正读崔卫平的《正义之前》。一篇“谁是亚当·米奇尼克?”让我挣脱了失语的状态。崔卫平,亚当·米奇尼克,然后是对郭初阳渐渐明晰起来。

  在此之前,我曾一度将阿啃1919(蔡朝阳)误当是郭初阳。这里面有是由于他们两个的名字都带“光亮的阳”的缘故,更重要的是认识阿啃在先。阿啃的文字震憾了一批教师,那篇引人注目的《魏书生: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末路》让我见识了文字的力量。对名师建立一个恰当的学习态度,阿啃在《一个中学教师的阅读史》坦承,书籍是其理性的秘密发源地。

  谁,此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阴道上来回不安的,游荡

  《秋日》,里尔克的。

  于是受着头上一颗小星的笼罩

  《自己》,穆旦的。

  里尔克,穆旦。前者是阿啃(蔡朝阳)的BLOG行动,后者是高卢韦(郭初阳)的BLOG言说。于是,我不能不再次感慨:这个地球村真小啊。左,遇到了一个阳。右,又遇到了一个阳。

  在第一线见到了郭初阳的课堂,那天晚饭吃完可是忙得连碗都没洗呀。这郭初阳可是荣获全国中小学“个性杯”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第一名的。就算看在里尔克、穆旦、崔卫平还有阿啃的面子上,也不可错过。就这样连端凳子带吆喝地硬拽着先生,那天刚刚好他没有晚自习。我怎么能放过任何一个难倒他的机会呢?平时的天问常常是冲向他的。他在中学里还算是比较出色的语文老师。

  《套中人》,整个看起来挺平静的。即使是讨论,大家也都是比较温文尔雅的样子。不是激辩,没有激动人心。相对于小学里小脸发红,小嘴直张,小手直举的公开课堂,很明显那不是“高音区”。难怪新教育在成都之时,有人回来后叹息,不过瘾啊。甚至心生质疑,这是公开课吗?

  “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教学?”就成了那晚我打击先生的话题。

  就在争论声中,郭初阳将自己的课堂辑成一束,出了一本课堂实录——《言说抵抗沉默》。在言说与沉默之间,大大的言说抵抗大大的沉默,古朴的言说抵抗的是即将逸出封面的沉默。大片混沌的黑色,边缘则出现了一轮眩目的光亮。初阳。一声惊雷。康德的一个出口或出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一种转折。“仿佛从遥远的深处传来,是在幽暗黑暗的隧道中凿出的一线光亮。”, “将一种幽暗带到光亮之中”,“在你犹灭欲明的画面上醒醒”,“一瞬间,那白亮的秘密击穿你”,“请将这当做一个沉默的呼唤”……一个饱满的有着无穷意味的空间,这个封面的设计实在不错。

  书拿到手中之时,已经是书店的书架上最后的一本。有些破损,随书的课堂录像碟子也不见踪影。看来,我所处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县城里,郭初阳热早就悄悄掀起。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3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 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 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2.

  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不仅仅老师要读书,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学期来读书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龋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简言之,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4

  一、什么要记读书笔记呢?

  首先,它可以帮助记忆。知识越丰富越好。知识的丰富是由积累而形成的;读了就忘,知识是丰富不起来的。必须记住,读书笔记便是帮助记忆、积累知识的最好途径之一。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就说明记笔记能帮助记忆。

  其次,记笔记也是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式。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阅读时必须记笔记,才能积累知识。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就是一部读书笔记式的作品。

  第三,记读书笔记还能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归纳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是一种手脑并用、阅读和写作结合的综合训练。

  从以上三点看,同学们都应重视学会写读书笔记。

  操作指导

  二、怎么写读书笔记呢?

  首先,应了解读书笔记的类型。读书笔记一般有批注、摘录、提纲、心得四种。写读书笔记时,应根据写笔记的目的、书的类型及自己的习惯,确定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

  批注笔记。是边读边把自己的看法、疑问等或在书上划出表示重点、次重点、疑问等等的符号,或在书的天头、地脑作些评语和注释。这种读书笔记简单易行,但首先得书是自己的,别人的书,不能乱画;即使是自己的书,下批注时也应先多想想:自己的看法对不对?怎么表述才简明,然后才写。因书上的空白处不多,想到就写,写了又感到不合适,那就把书划得乱七八糟了。

  摘录笔记。就是将书中的精彩观点、新颖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以备将来选用。这种读书笔记是大量的。做摘抄笔记时,最好让每段摘录自成一段。后面还应写上摘自什么书,多少页,该书的作者是谁,出版者是谁,哪一年出版的,都应写在摘抄的后面,以备将来查验、核对。两段摘录之间留下较大空白,这样做一是使摘录的眉目清楚,二是留下空白便于将来翻阅、运用时可以作批记。

  提纲笔记。就是将读过的书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等,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出来。

  心得笔记就是阅读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

  不同的读书笔记有不同的作用,应根据实际去选择、确定。

  其次,不论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有几点是共同的,也是应注意的。 ①必须认真地读懂原作。这是写好读书笔记的前提。提纲笔记、心得笔记要以读懂原作为基础。就是摘抄笔记,也应细读原文。否则,你的摘抄就可能断章取义,就可能抄破了句。

  ②态度要严肃、认真、细致。严肃是尊重原作,不要有意歪曲原作的意思,更不要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故意断章取义;认真,指应该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力求抓住原作的要点、重点、精彩的地方,不能马虎从事;细致,指摘抄原文后一字一句校对,不能有误差,连原书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等也要记得详细,不要怕麻烦。因为这时的任何粗心,都会在以后付出更大的代价。如多少年后,你想引用这段名言,却因没记原作者名字,你想查出名言的出处,那时恐怕连书也找不到了,想用也不好用。如果摘抄时记得细致,就不会有这种麻烦了。 训 练

  请你写一则摘抄笔记。可以写名言警句,也可写一段有趣的材料,但必须做到:

  ①原文的抄录连标点也不能错。

  ②在抄录的下面一行,写明:“摘自×××”著,书名是什么?多少页?哪里出版?什么年月出版的?

  读书笔记是人们在读书时为帮助记忆而写的一种应用文体。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学者都很重视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既是消化书本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积累有用的材料,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书笔记,它不重在于你写了多少篇,写的怎么样?关键是你是否在读书时善于做读书笔记呢?明确做读书笔记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你的目标是什么?因此,我们在检查教师读书笔记的时候,不仅检查教师写了多少篇?更重要地是看教师读书笔记的内容,所表现出来的读书反思、读书方法、读书经验和读书目标等。

  读书笔记不是把一本书的要点记下来就算。先记下这本书有多少篇,内容主要讲什么的。再记下其中的要点是什么,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写出自己的意见。还摘出其中精彩的话,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提到改正书中文字的脱误。从“三读其辞而悲之”看,“三”字虚数,表示反复读。可见韩愈碰到其中精彩的话,不是看过就算,是要反复读的。这就是韩愈写的摘要的读书笔记。里面确实摘记了要点,但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包括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还要对全书的内容作概括的说明。那就不光把一本书读过就算,读后还要思考,从全书的内容到精彩的篇章,到精彩的话都要考虑,直到对书中的错字都不放过。从这里,我们既可以学习怎样写摘要的读书笔记,还可以学习他是怎样读书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5

  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知道了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规范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要做一位能传递幸福的教师

  教师是个与众不同的职业,要在自己幸福感提升的前提下,更要学会传达让别人幸福的信息,成为幸福的播种机,如果老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撒幸福种子,就是为他们开花结果筑下良好根基。 一位名人说:“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如星,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当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 ‘照亮’自己……”只要我们以欣赏、审美的眼光去看学生;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往。这样既会使学生感到幸福,同时,我你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净化。

  二、要做一位爱学习爱读书的教师

  做为一名教师,应该不仅仅是一名教师,要多一些书生气。据统计:我们有20%的教师认为“没有时间读书”。“有时间的,但没有用于读书”的占17%。 “时间不多,偶尔会看一下,或者放假才有时间读书”占7%。只有“18%“认为有足够时间读书”。是否愿意读书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而是教师是否有想读书、是否有动力去读书的问题。30-50岁的教师读书更少。中小学教师读书面甚至比学生还窄。教师与教师的差别,不在于学历,也不在于教龄和水平,而是在于一个教师有没有研究的精神。苏霍姆林斯基也提醒我们:“如果你想给自己的教育生活增添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一种枯燥而单调的义务和程序,您就要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路。”如果不学习,不读书何谈教育科研呢?

  三、要做一位受学生喜欢的教师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会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比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的老师。我们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魏书生老师说“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学会把平凡、实在的事情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如诗如画、如舞如歌。”

  总之,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切实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师风塑造人,用扎实的知识储备教育人。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我会时时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6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我对中国近二十多年的`教育改革政策是在从一名学生到一名老师的漫长转变中有所感受的。上初中时国内的一些学者专家就已经提出了素质教育,并在积极为此努力,然而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素质教育一直都仅限于表面上,到我高中毕业时,所有的改革都在无奈的为学子们最终的高考让路,“三好学生”的标准提了很多年,可我只知道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德育、体育我们总在提,可真正把它们放在和智育相等的位置上的行动少之又少。就我自己而言,我发现步入了社会,做了老师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素质教育对于一个人成长多么重要,教育改革的迫切其实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所致,可是任何的变革都是需要时间和实施者辛勤的付出的,我很荣幸在我可以投入到这一场改革的行列中去,并真诚的希望我的学生在数年以后不会像我一样有遗憾。

  《纲要》再一次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工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必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目前正在进行高中课改,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纲要》明确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间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现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的交流。实行优质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总之,《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非常突显,要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和发展任务,对我国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纲要》对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树立新的科学质量观,我国教育必将跨入更加注重质量的发展新阶段。

  总之,我认为教育思想的转变决定着改革的成效,所以要努力改变大家的认识,了解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是什么样的,实现多元化录取,综合评价,让专才有用武之地,让通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上是我学习《纲要》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在我们的不断探讨和努力之后,我们的学生在结束高中学习的时候已经在学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了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更能学会做事做人。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7

  刘良华教授在《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智慧》里的授业部分提到学生迷恋上网络游戏的原因是网络游戏能及时反馈,让学生从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成就感,不断让学生看到下一步的期望。他的这个观点对我触动很大,也使我反思: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做到及时反馈,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接下来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我的看法。

  首先,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作文、试卷,给他们一个评价。正如刘教授在书中提到的:经过这种及时的反馈,能够帮忙他们及时反思自我做对、做错的原因,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热情,推动他们朝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前进。

  其次,教师要会问课。很多教师在每次教学后也有过问课,问自我上课有哪些不足,哪些地方处理得比较满意,问问同事对自我上课的意见,想要经过这样的问课,来改正自我的教学,以求精益求精。但我认为单在课后问、单向自我及同行问是不够的,我们应“课前问、课中问、课后问”,应问学生。

  1、课前教师要问自我“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上课?”“应当怎样上好这堂课?”“这样上是不是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可能会有哪些突发性事件,该如何调控?”如此等等,经过这样问课,我们就能够明白自我要给学生一个怎样样的课堂,应当怎样上这堂课,如何科合理地使用教材。

  2、课中教师要不断问自我:我实现教学目标了吗?我控制教学节奏了吗?我处理好突发事件了吗?教师只要在课堂上学会了“扪心自问”,就能够适当调整难度和节奏,游刃有余地调整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让课堂教学随时并发出智慧的火花,充满生机和活力。我觉得自我在这一点做得不够,今后我应加倍努力。

  3、课后教师要及时反省、反思本节课的效果,不断询问自我:语言精彩生动吗?让知识走进课堂了吗?教学效果达成了吗?学生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构成了哪些本事?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和败笔之处在哪里?对于成功之处,我们要及时捕捉瞬间的灵感,抓住智慧的火花,以构成自我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对于败笔之处,我们要认真思考、回顾、梳理,并对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寻找补救和改善措施。

  4、问学生就是在下课后不要急着走,找几个学生聊聊,向他们询问从课堂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准备是否充分,课堂感觉如何,还有什么样的问题以及期望教师以后怎样上课。经过向学生求教,下一步该怎样做,教师的心里就有谱了。

  我认为只要教师能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能把问课当成习惯,教师就能够营造出一个亲切、和谐、生机勃勃的课堂,课堂就会成为学生喜欢的阵地,课堂的有效性也就提高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8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感触很深。读时的心情是随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命运而起伏。细细品味着这本书,品味着保尔的精神。越发觉得我们应从保尔精神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记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小说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保尔既是一名革命斗士,又是一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青年人。保尔是苏联第一代共青团员的缩影。他的个人命运与十月革命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保尔精神的主要之点在于他对革命理想的无限忠诚、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也做过傻事`错事,犯过军纪,在生活中、爱情上也有过失望和悔恨,在陷入绝境的时候,他也曾一度动摇绝望。但正如保尔自己所说,“这都是由于缺乏经验,由于年轻,然而多半是由于无知造成的。”保尔.柯察金这一形象可敬而尤可亲。(读后感)他既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革命英雄,又是一个超越时空局限的人性英雄,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永恒强者。保尔.柯察金关于人生意义的许多哲理性思想已成为我的人生箴言,特别是他那段关于“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以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全部经历,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名句将成为我的座右铭和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坐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9

  老师们!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0

  本学期,我认真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写得很实在,里面讲述的一个个案例更是折射出了李镇西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上的无穷智慧。

  对于我而言,要学他的“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我曾担任了20多年的班主任,虽说在常规工作方面应该是得心应手,但是如何处理好繁杂琐碎的常规管理工作,如何把一件件小事做出艺术来,这是我工作20余年以来不变的追求。

  现在推广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教师,首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从他的教学中,感受最深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

  平时在校,孩子经常犯错误。但是大多数班主任会气急败坏地将孩子数落一番。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有用吗?所以我学会了放平心态,找准教育的契机。在成长的过程中,哪个人不犯错误呢?关键是要区分错误的类型,找好教育的切入点,对琐碎小事处理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培养的过程。

  谈到教育的契机,我又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班主任的工作重点要突出,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新的学期刚开始,许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无忧无虑的寒假生活向开学后紧张的学习生活的转变,产生了鲜明反差并导致的心理和身体一系列问题,尽管开学了,还有部分学生仍沉迷于舒适自在的假期生活中,注意力降低,疲劳、迷惘、胆怯;有的学生因上学期的不专心学习而导致这次成绩较差而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更加讨厌学习,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心态,收拾心情,学生将会在开学的一段时间内情绪低落。如何尽快让学生收心,做好学生假期向学期的过渡,让学生赢在新学期的起点上,是班主任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找出了工作的重点,接下来就是要把这项工作夯实,花上大量的精力,去好好处理,解决一个是一个,由此及彼,扩大战果,情况就不一样了。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做到,培养一个,巩固一个。切忌蜻蜓点水,虎头蛇尾。

  实践出真知。我们必须在常规工作中学会常规工作的方法和智慧。这样班主任工作的路就会越来越宽。看完《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优美的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细腻、认真的精神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身上应该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1

  “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有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边得越来……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语)”

  又一次捧起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刚出学校的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教了近十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那样的少。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轻松的活,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就简单的读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己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教科书的背景越发宽广,学生的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的通畅。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有交流的基础,从而也可以从学科知识的背景中取得相应的知识给予学生富有成效的启发。

  西汉的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可以让你充满内涵;可以让你变得深刻。读书,使你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你站得高看得远,使你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面对学生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感到不足,读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2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苏霍姆林斯基语)”

  很多时候在琢磨“后进生”这个词语,细细想来不得不佩服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用词的准确在于含蓄地给了差生一个称谓。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不安和羞愧。且不说加德纳提出的七种智能,就每一个学生而言,他是一个生命,是生命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我们非得给他们画上一条线,再打上一个印,末了还起个好听的名字。

  “后进生”对应“先进生”是不言而喻的两群人。是什么让他们不同,做教师的都心知肚明就是成绩,就是分数。尽管我们批评了很多年唯考试和成绩论,而且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但考试依然是考试,分数依然是分数。“语文数学考高分就一定能做一名好厨子?”“语文数学不好就肯定妨碍他成为出色的修理工?”钱钟书的数学不及格,他同班数学好的,有几个写出了《围城》?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但我们每个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每个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考试规范大家,我们不允许不一样,不鼓励不一样。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缺陷。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必须有特色。

  “鹤善舞,牛能耕,老鼠生来就打洞。”我们生活在一个健全的社会,我们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负责的送奶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人一个发展的空间。尽管这是一份梦想,但我依然坚持。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3

  20xx年5月份,我荣幸地被建议为广东省骨干教师,6月底在华师第一阶段的培训期间,第一次领略了刘良华教授那幽默、睿智的讲演风格。因为很喜欢他的课,所以当我看到一位素未谋面的教师手里刚好捧着刘教授的一本叫《教师专业成长》的书时,我情不自禁地跑过去冒昧地问他借看了5分钟(不好意思让人家等着我看书)。然仅此5分钟,“专业素养”或叫“专业智慧”和“人格魅力”这两个概念就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因为刘教授在书中说这两样东西塑造了我们心目中所期待的好教师的形象。也许自我正是很想做一名真正的好教师,并且一向在努力着,所以我十分赞同刘教授的这个观点。

  20xx年10月份,当我们兴奋地来到深圳沙头角中学李绍平名师工作室参加第二阶段的跟岗学习时,没想到李教师送给我们的第一份礼物竟然就是刘良华教授的这本《教师专业成长》!当有机会再度拜读刘教授的大作后,我对他的风格越加喜欢了,读他的讲演录,仿佛就在听他现场演讲,语言很朴实,案例很详实,语句中透露着幽默、饱含着真情,一个个的理念不断地飞入我们的脑海,一口气看完整本书,越是对刘教授个人渊博的学识、教学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不就是我心目中的一位好教师么!虽然我根本无法与他相比,但我觉得我也适合构成跟他类似的教学风格,所以我会一点一点地慢慢地学习,经过自我在教育教学上的行动研究,促进专业成长,所以我一向在学习、我此刻正在行动、不久的将来我还要发表!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4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明白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当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提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提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忙,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1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仅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教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仅有24小时,每一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仅有8小时,并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本事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此刻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当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我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我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我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坚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当首先研究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我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我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我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提议》,我想对自我及教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5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可以为教师们定下一则金科玉律。在可能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智慧的开端当然不仅止在学习事物的名目,而在真正知觉事物的本身。”教学的直观原则的提出是教育史上一个进步,但一开始只是停留在感觉论、经验论的水平上,随着教学实践不断丰富,心理学研究的进展,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产生,人们才逐步对这一原则有了全面的解释,使它得到正确的运用。

  现代教学论认为直观之所以必要,是由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总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学生特别是青少年缺乏直接经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容易犯抽象、空洞、形式主义的毛病;还由于青少年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是沿着由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向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的趋势发展,教学要适应和促进这个过程。教学富于直观性,有助于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助于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直观材料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提供真实的事物本身,运用经过精心设计、改造和典型化的模拟物、代替物和象征物,例如标本、模型、图片、图画、图表;在特定条件下由教师用形象化口头语言描绘,或用比喻及其他方式唤起和改造学生已有的表象,等等。这些直观材料和方法,要按照当前的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直观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形成学生的生动表象并借以形成概念,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教师采用直观教学的原则,要跟运用语言讲解和启发思考结合起来。教学中词和直观的相互作用几种结合形式:教师用语言来指导学生观察;口头解说提供学生不能观察到的东西;用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通过语言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直观被用来作为例证。贯彻直观原则,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引导他们对直观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0 世纪以来,由于广播、幻灯、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发展和应用,使直观对象本身和人的感官本身的局限有了重大的突破,这为直观教学原则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的前景。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小学教师辞职报告

2.小学教师数学教学随笔

3.《边城》读书笔记

4.教师读书笔记

5.《礼物》读书笔记

6.简爱读书笔记

7.史铁生读书笔记

8.目送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