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4-28 14:35:54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合集十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合集十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幼儿园中班优秀教案:形状的稳定性

  活动背景

  在开展了《我们身边的科学》这个主题中的“圆圆和方方”、“会变的图形”、“拼图形”等活动后,幼儿对物体的形状产生了浓厚的观察兴趣。一天,我带领幼儿到园外的小公园散步,看门的爷爷将自动伸缩门打开,一个细心的孩子发现门上有很多平行四边形,随着门的开关而变大变小,于是就兴奋地嚷起来。经他一嚷嚷,很多幼儿都围了上来,对这扇门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记录活动,让幼儿感知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一种形状,而四边形等形状会变形。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培养细心操作的习惯。

  3.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就是利用了形状的稳定或不稳定性原理。

  活动准备

  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每组若干,筷子、橡皮筋、记录表若干,投影仪,自行车、大吊车、铁塔、照相机三角架的图片。

  活动过程

  1.以自动伸缩门的事例引出课题。

  “幼儿园的大门能自动拉长、缩短,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因为通电了。”

  “门有弹性。”

  “我看到门那边有个平行四边形,本来是大的,门开的时候就变小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试验,看看是怎么回事。”

  (幼儿还不能理解其中的原理,只有一个女孩子看到了门上的那些平行四边形。不过,对于伸缩门的好奇使他们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2.教师出示用橡皮筋绑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形状,然后进行拉、挤,看看会发现什么现象。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这个正方形我一拉就变成扁扁的了。”

  “我拉不动三角形,三角形很牢。”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初步感知了各种形状在拉、挤之后,有的会变形,有的不会变形,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奠定了基础。)

  3.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要求:操作后,在稳定的形状后面打勾,不稳定的'形状后面打叉。还可以运用老师提供的橡皮筋和筷子,制作不同的形状,看看这些形状是否稳定,也在表中记录下来。然后请幼儿操作,教师重点对幼儿在记录和绕线中出现的困难加以引导和帮助。

  (幼儿基本都能分辨出什么形状稳定,什么形状不稳定。幼儿普遍对制作各种形状非常感兴趣,但是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只有一小部分幼儿能独立地用橡皮筋将筷子连成五边形、六边形,而且发现这些图形也都不稳定。)

  4.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自己做了一个什么形状,是否稳定。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在讲述过程中,幼儿都认为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其余图形在拉挤之后都变形了。)

  5.引导幼儿讨论并操作:怎样可以使四边形、五边形等形状也变得稳固。

  (在探索中得出正确结论的孩子并不多,但是通过操作,孩子们增强了感性经验,这远比老师说一个结论来得印象深刻。后来在老师的暗示下,孩子们基本都知道只要添上几根筷子,让多边形变成若干个三角形,就可以稳定了。)

  6.请幼儿联系生活,说说什么东西构造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上次我们看到的自动伸缩门,上面有一个个平行四边形,开门的时候,平行四边形变窄,关门的时候又变宽了,非常方便。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三角形稳定、四边形不稳定的原理吗?”

  7.看投影,了解相关知识(自行车、大吊车、铁塔、照相机三角架等图片)。

  (看了图片,幼儿了解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东西利用了形状的稳定和不稳定性,感到非常好奇,为课后的延伸活动奠定了基础。)

  延伸活动

  1.请幼儿平时多注意一下,生活中还有什么物品的构造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在探索区提供筷子和橡皮筋,供幼儿继续探索形状的奥秘。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4添上1是5,5可以表示所有数量为5的物体。

  2、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水果图片、树叶图片若干

  学具:树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拍手游戏: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肖老师来玩拍手游戏

  2、师:小朋友,肖老师问你,1添上1是几?

  幼:肖老师,我告诉你,1添上1是2.

  师:小朋友,肖老师问你,2添上1是几?

  、、、、、、

  3、看数字做动作:教师出示数字1——4,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数量的

  动作)

  4、接着说数:教师随意说数字,幼儿接着说下去,如:教师说1,幼儿

  接着说2、3、4

  二、学习5的形成

  1、小朋友,秋天到了,看看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苹果树上的果实成熟了,今天小狗要去摘苹果吃。我们看看它摘了

  几个苹果,是怎么摘的/

  教师扮演小黄狗,摘苹果,先摘4个苹果。

  小黄狗的.苹果摘好了,我们来数数它一共摘了几个苹果?

  小狗刚想走了,想起了要送一个苹果给小花狗吃,于是又回去摘了1个苹果,现在我们来看看小黄狗一共摘到了几只苹果吧!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说4个苹果添上1个苹果有5个苹果。

  小黄狗一共摘了5个苹果。

  3、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也慢慢地变黄了,黄了的树叶会掉到地上去,

  成了落叶。

  教师演示一棵树上落下来了4片树叶。

  接着又落下来了一片。

  引导孩子说出4片落叶添上1片落叶有5片落叶。

  4、以相类似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5的形成。

  5、小朋友,4片落叶添上1片落叶有5片落叶,那我们就知道了4添上

  1是5.

  三、拾落叶

  1、小朋友,秋天到了,你们也想去拾落叶吗?

  2、教师为每张桌子发放好一定的落叶。

  3、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拾落叶吧,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小朋

  友听老师的指挥,老师请你先拾几片,你就先拾几片,然后拾几片,还

  要边操作边说你是怎么做的。

  四、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学习了4添上1是5。

  请小朋友下了课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数量是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和椭圆,能从许多图形中找出这两种图形,并能点数其数量。

  2.能从活动中体验圆与半圆、椭圆之间的异同,拼出自己感兴趣的物体。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圆,半圆,椭圆,数量若干(每种同类图形的大小,颜色有区别,如有红圆,绿圆,大圆小圆等)。

  2.用几种图形拼成的金鱼、熊猫等。

  3.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半圆和椭圆,区分他们与圆的不同。

  1.认识半圆,并与圆做比较。

  (出示圆)这是什么?圆宝宝会变魔术,看看他变成了什么?半圆和圆有什么不一样?

  2.认识椭圆并与圆做比较。

  圆宝宝又要变了,现在又变成了什么?

  (出示椭圆)谁知道这个图形叫什么?椭圆和圆有什么不同?

  二、游戏:看谁拿的对。

  游戏:每个幼儿手拿一个圆形(圆、半圆或椭圆)。

  例如:教师说圆宝宝,手拿圆形的小朋友把手举高并大声说我是圆形。

  三、在拼贴的图形中找出半圆和椭圆,并用电子表现其数量。

  1.出示拼贴好的`金鱼,让幼儿找一找哪里是半圆和椭圆,并能数出他的圆、半圆和椭圆的数量,并用数字来表示。

  2.出示拼贴好的熊猫,让幼儿找一找哪里是半圆哪里是椭圆形,并能数出他的圆、半圆和椭圆的数量,并用数字来表示。

  四、幼儿操作,展示幼儿作品。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过程:

  1、以游戏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我们班的饼干超市马上要开业了,我们来看看超市里有些什么饼干?(出示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图形),仔细看看这些饼干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次操作:(出示包装袋)装一样的饼干

  提出要求:每个小朋友那一张包装袋,四人一组到后面的桌上去装饼干,只能装一种相同的饼干。

  讨论:你装的是什么饼干,怎样才能让别人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饼干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录?(标记)

  评析:首先以游戏的情景导入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同时也是一个复习几何图形的过程,接着我通过第一次操作“装一样的饼干”为后面的制作产品说明书打下伏笔。

  出示包装袋,学做“产品说明书”,并学习按说明书上的标记顺序说一说这是什么饼干,如(黄标记、三角形标记)“这是黄色的三角形饼干。”

  评析:“产品说明书”贴近幼儿的生活,它能为顾客带来方便,通过集体学习制作产品说明书帮助幼儿分析图形特征,并学习用语言表达,为后面的幼儿第二次操作做了准备。

  2、设置游戏情境,提出操作的要求。

  师:刚才小朋友帮忙装好了饼干,我们要送到超市里去呢,在送去之前请你们再帮忙在包装袋上用标记来做产品说明书,这样就可以让顾客一看包装袋就明白里面是什么样的饼干了,好吗?

  提出操作要求:先将自己包装的饼干作说明,完成后可以再到篮子里选不同的饼干作说明,先看清楚里面装的是什么饼干。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能干的小朋友多做几张说明书。

  回座位,介绍自己的“产品说明书”,“谁愿意上来介绍自己制作的说明书?”先数一数该幼儿做了几张,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评析:为自己包装的饼干制作说明书,幼儿显得更为兴奋,这一环节中孩子不仅分析记录了第一次操作的图形,我还为幼儿充分提供了更多包装好的“饼干”,旨在让幼儿接触更多不同种类的`几何图形,让幼儿体验成功感。

  还有很多小朋友也想来介绍,这样吧,请你们和旁边的小朋友相互介绍一下,如果你发现别人做错了,可以帮他指出来(相互介绍)。

  评析:这一环节不仅能满足孩子的讲述欲望,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同时这也时孩子自己的一评价方式,通过相互介绍、观察,相互学习并发现别人的错误,帮助指正。

  3、游戏:送饼干

  师:“谢谢你们包装好了这些饼干还制作了产品说明书,现在请你们把这些饼干送到超市里去,还要把饼干放整齐,瞧:这里应该放什么样的饼干(篮子上有标记)

  幼儿上来送,送完后请5个小朋友分别当服务员检查是否放对。

  评析:通过这一游戏,不仅复习巩固了图形分类,也自然地将孩子的操作材料进行整理,请5个幼儿当服务员目的是让幼儿自己检查操作结果,充分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

  4、游戏:找饼干

  师:刚才小朋友包装饼干可起劲了,老师也帮忙包装了一些饼干,可是我制作了说明书却忘记装饼干了(每位幼儿发一张)请你们拿到后帮我想一想应该装什么样的饼干,也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饼干在后面的听课老师手里,请你们去找一找哪位听课老师的饼干应该装载你的包装袋里?如果找对了,听课老师还会给你一个小奖花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尝试用语言、多种身体动作表现排序方法。

  2.通过操作活动表现物体排序的多种规律。

  3.能与同伴交流自己排序的方法,体验成功感。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操作材料:不重样的四种图片若干。

  3.音乐:郊游、操作音乐。

  活动过程:

  (一)郊游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今天呀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动物幼儿园。(点击课件图一)。

  2.教师:你去过动物园吗?看到了什么?

  (二)创设情境,学习排序。

  1.点击图二,发现彩旗间隔排序规律。

  教师:动物幼儿园可漂亮了,看,还挂上了彩旗欢迎我们呢?彩旗呀很漂亮,它们排队有什么规律?

  (a)幼儿观察,讲出彩旗的排序方法。如:红黄蓝,红黄蓝。

  (b)幼儿用动作来告诉我们彩旗的排序的'方法。如:拍头、拍肩、拍腿。

  3.点击图三,发现小动物的排序规律教师:小动物们也出来迎接我们了,瞧,它们是怎么来的?

  (a)幼儿观察,讲出动物的排队,如:一只老虎,两只兔子,一只老虎,两只兔子。两只小狗。(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设置填空的方法巩固幼儿的排序知识,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

  4.点击图四,分组自主学习小动物的排序规律

  (a)教师:又来了小动物呢,看看它们是谁?它们的排队有什么规律?两只小羊,两只小狗,两只小羊……

  (b)幼儿分组自主学习,说说小动物的排队规律,并用身体动作表现教师小结:动物幼儿园的小动物很能干,有规律的排好队,这种有规律的排队就是排序。我们可以用儿歌语言、动作来帮助我们学习排序。

  (三)幼儿操作,巩固排序。

  1.教师:动物幼儿园里还有许多的小动物,它们都非常欢迎我们小朋友,但是小动物们才刚刚上小班,还不会排队,它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助它们,你们愿意吗?(点击图五)

  2.教师出示操作材料,讲解操作要求::小动物们按一定的顺序,排出规律来。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

  (四)互相介绍,体验快乐。

  1.操作好的给老师、好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排序的。

  2.教师:今天呀小朋友表现的真棒,会给小动物们有规律的排队,小动物们很高兴,谢谢你们!

  3.教师: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我们也回家吧。在“郊游”音乐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数学区投放多种排序的操作材料,帮助幼儿进一步学习排序。

  2.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有规律的排序,欣赏享受规律美。

  课后反思:

  我本来想达到这样的目标,让孩子主动发现ABAB和ABBABB的排序规律,于是我依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以“快乐地动物园”为线索,巧妙地渗透各种具有规律排序的事物,让孩子在运动会布置的会场和动物排队进场的规律,让孩子去发现其中的规律,达到教学活动的目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进入中班的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也日益增强;而送外卖是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生活情境,多数孩子在生活中都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为了丰富幼儿的交往能力,将送外卖和认识门牌号码相结合,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已帮助海绵宝宝送外卖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让孩子在帮助海绵宝宝解决问题的同时,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准确认读门牌号码、解读门牌号码的意义;从而促进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难题。

  二、活动目标:

  1.在理解5以内序数的基础上,根据门牌号码找到相对应的房间。

  2.理解门牌号码中横向与纵向的序数关系,掌握横向、纵向数字与房间的对应关系。

  3.体验同伴合作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乐趣,学会相互帮助。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正确解读门牌号码,理解门牌号码的实际意义。

  2.活动难点:根据食物图片上的门牌号码送食物到指定房间。

  四、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对横向或纵向的序数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楼房纵向的排列顺序。

  2.在家长的引导下部分幼儿已认识了自己家的门牌号码,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二)物质材料准备:

  1.教师操作:多媒体课件、门牌号码

  2.幼儿操作:(1)两种房子,(一种是五层楼高的楼房,一种是有五层四个房间的楼房),门牌号码、记号笔、双面胶。

  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海绵宝宝是蟹堡王餐厅里大名鼎鼎的厨师,它做的蟹黄堡有很多人订购,现在餐厅里人手不够啊可把海绵宝宝急坏了。

  2、设置情境:海绵宝宝给老师打电话请求帮忙。

  教师:喂,你好!哦是海绵宝宝啊!有什么事吗?请小朋友们帮忙送外卖啊?我问下小朋友愿不愿意啊,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吗?好的,那你赶快把订单送过来吧.

  3、教师接过订单并讲解订单内容。

  教师:每个订单上都有一个表示房间号码的数字,根据数字找到正确的房间将蟹黄堡送给小动物们。

  (二)游戏:大家一起送外卖。

  1、教师出示5个房间的平房,引导幼儿"送外卖"。

  (1)师:我手里的订单呢是海绵宝宝让我们送给森林小屋的小动物们,我们先去看看森林小屋里有哪些小动物啊!

  (2)师:第一个房间住着谁啊?哪个是第一个房间啊?是这间吗?(不是)师:这是第一个房间啊1、2、3、4、5(重复点数),哪里不对?

  师:为什么是这边?这边是哪一边?你是怎么知道的?(要跟着剪头的方向数)师:跟着箭头的方向怎么数?(跟着箭头方向从左到右一个一个的数)

  (3)那我们看第一个房间住着谁啊?第二个呢?

  2、开始派送,巩固幼儿对横向序数的了解。

  (1)师:好啦!小动物的家我们已经找到了,那我们来送外卖吧!给小兔家送1个汉堡,小兔家在第几间房啊?(第五间房)

  (2)这份订单是给第三个房间小狗家送1个汉堡。

  (3)接下来这份是给第一个房间小猫家送1个汉堡。

  (4)最后一个订单是给第二个房间小熊家送两个汉堡。

  3、教师:小朋友们太能干了,一会儿就把海绵宝宝的订单给送完了。

  (三)海绵宝宝电话通知小朋友给青青草原送订单。

  1、情境对话:

  (1)师:是海绵宝宝啊我们刚派送完呢,还有啊?去哪里派送啊?去青青草原啊,好的,我们马上去。

  (2)教师:海绵宝宝现在又要我们去青青草原送外卖,我们可千万不能送错地方啊,要不然我们就会被灰太狼给抓去了。

  2、播放课件出示5层楼每层只有一间房间的房子。

  (1)理解纵向数字与房间的对应关系。

  师:这栋楼房每层楼只有一间房,外卖又怎么送,我们还是先看看这栋楼里都住着谁吧?千万不能送到狼堡里去了。(引导幼儿思考并发现平放于楼房的不同之处)

  (2)请一个小朋友快速完成海绵宝宝的任务师:请给第三层送一个外卖,第四层送一个外卖,第二层送三个外卖。

  3、教师:哦,原来数楼房要从下往上数,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第一层楼,第二层楼,第三层楼(巩固幼儿由下往上数的.知识经验)

  (四)情境设置-海绵宝宝的大难题

  1、播放课件,出示5层4间的楼房。

  师:刚才海绵宝宝又给接到一个订单,让我们帮他把这份外卖送到这栋又高又大楼房的这个房间去

  2、出示门牌号码,引导幼儿解读门牌号码。

  (1)师:没错那我们应该怎样去找呢?这是第四个房间,这也是第四个房间,为什么不是这个呢?(指着2-4,设疑,巩固正确门牌号码的含义,因为前面是3)

  (2)师:哇,你的思维非常清晰,原来找房间,要先找到几层楼,再找第几层楼上的几个房间(再次解读门牌号码)

  (3)师:304表示第三层楼的第四个房间,我们先由下往上找到第三层楼,再找在第三层楼上从左往右数找到第四个房间,这样就不会送错外卖了。

  3、请两个幼儿继续帮助送外卖要求:大声解读门牌号码,再找与其相对应的房间。

  4、发现问题,解读门牌号码

  (1)出示门牌号码,将幼儿分成男女两组,解读门牌号码(巩固已有经验,复习解读门牌号码)

  (2)指导个别幼儿解读

  5、游戏:你说我找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口述门牌号码,幼儿根据说出的门牌号码找到相对应的房间。(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

  (五)操作活动:外卖高手(海绵宝宝现场来让小朋友送外卖)

  1、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三个操作单(海绵宝宝发订单)教师:这里还有很多的外卖订单,下面我把小朋友分成四组,我看哪组能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客人手中

  2、教师讲解三种操作业的方法。

  师:有的外卖需要用连线的方法完成,有的外卖需要粘贴,还有一种超级外卖则需要书写门牌号码,方便海绵宝宝下送次外卖。

  3、三组作品。

  六、活动结束:海绵宝宝的谢礼。

  师:今天小朋友们真是太厉害了,帮海绵宝宝送了那么多外卖,海绵宝宝非常感谢你们,现在他要请你们去蟹堡王餐厅去吃汉堡,你们想不想去啊?走!吃汉堡咯!(海绵宝宝音乐响起幼儿随海绵宝宝会活动室)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8,知道它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在操作目测等过程中,正确感知8以内数量,巩固对8以内数字的认识。

  新经验:认识数字8,知道它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幼儿已有经验认识数字“8”是在幼儿认识“8”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认识数字在数学活动中是比较枯燥的。于是我就以幼儿平时最喜欢的动物形象作为该活动的中心,将整个活动与小动物贯穿起来,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认识数字“8”,从而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重难点重点:认识数字8,知道它所表示的含义。

  难点:手口一致的点数。

  活动准备:

  Ppt原活动方案调整理由

  新活动方案、

  环节解读

  一、引入:设计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蝴蝶,蝴蝶来我们班做客了,数数看一共来了几只蝴蝶。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边数边出示数字。

  2、这些蝴蝶飞来干什么呀?是的,是来找小花玩的,那我们帮蝴蝶数一数红色的'小花有几朵。

  3、树下还有什么?(蘑菇)蘑菇有几个呢?(8个)①通过观察法、提问法、操作法激发幼儿兴趣。

  二、认识数字8

  1、蘑菇、蝴蝶、红花都是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8)8像什么呢?集体认读8。

  讨论8还可以表示什么。

  小结:所有数量是8的东西都可以用8来表示。通过讲解法、观察法认识数字8.知道它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达成重点目标。

  三、进一步认识数字8

  1、看图画中还有哪些动物,分别有几只,谁一起来数一数。

  2、游戏“开花”请幼儿根据老师说出的数字自由组合相应的人数。通过游戏法、点数,巩固对数字8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基本特征。能找出两个图形之间相同的特征。

  2、进一步认识、熟悉多种梯形,掌握梯形的基本特征。

  3、能用语言清楚的介绍图形的相同特征。

  活动准备:

  1、教具:画有蛤蟆和青蛙的信封一个、图形一张(上面画有两组图形,一组有有红圆和红的梯形)、彩色笔一支。

  2、学具:幼儿用书29页、蜡笔每人一份、正方形纸若干、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1、找图形的相同点⑴教师:蛤蟆收到一封信,上面都是图形。幼儿观察并说说有哪些图形,讲述它们的颜色和大小。

  ⑵教师:原来是一道智力题,青蛙让蛤蟆找一找每排中的两个图形,有几个地方是相同的.,就用几条线来表示,蛤蟆觉得有点难,请小朋友来帮忙。

  ⑶引导幼儿观察红的小圆形和红的小梯形,找出它们的相同引导幼儿画一条线把它们连起来,表示它们有一个相同特征。

  2、幼儿操作活动⑴找相同: 请幼儿观察每个方框里的图形,说说图形的颜色和形状特征,比较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然后画几条线表示。

  ⑵变梯形: 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把正方形变成不同的梯形。

  ⑶按要求涂色: 请幼儿看看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图形并很具标记提示,给梯形涂成绿色,个长方形涂成蓝色。

  3、活动评价展示幼儿找相同的操作情况,请幼儿教师每条线表示那哪个特征相同。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9

  一、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动物图片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部分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有一定的了解。

  二、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自定分类标准

  2、指导要点:指导幼儿进行多角度的分类,老师做简单的记录。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我喜欢的小动物园。(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每人一张)

  反思:幼儿拿到动物图片时都非常兴奋,同时也有个别幼儿因为没有拿到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图片有些沮丧,不过在老师的协调下,幼儿情绪稳定。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将做好调整,增加同类动物图片的数量。

  2、请幼儿随意把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说说动物的名称和它们的外形特征。

  (1)教师可以先为幼儿做一次示范,例如:“我喜欢海豚,海豚生活在大海里,它会唱歌,是人类的朋友。”

  (2)幼儿轮流进行讲述,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反思:在图片的选择上我都是选择幼儿比较常见的动物,例如:海豚、小猫、小鸟等。并且在课前巩固过这些动物的生活形态,幼儿讲述时对动物的外形、生活环境以及喜好都描述到了,不过在语言的组织与流畅性上还稍微欠佳。

  3、引导幼儿自订分类标准,把上述的动物分类。(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只要幼儿言之有理便可。例如:可以按动物的生活环境、有没有毛、会不会飞等特征来分类。)

  (1)教师小结,将话题导向分类环节。例如:这么多动物能生活在一起吗?为什么?该怎样分类呢?

  反思:老师对幼儿在黑板上无规律贴出的动物进行提问,幼儿马上回应所以的动物不能生活在一起,可是有个幼儿却说“他们都生活在地球上。”我首先肯定这名幼儿的回答,同时也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到动物的生活环境中来讨论,例如:“海豚和小鸟能在一起生活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幼儿的注意力一下被问题拉了回来。“我们来替它们分类吧,可以怎么分呢?”幼儿首先提出按生活环境分起。这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分法,分好后,我重新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还能怎么分呢?”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讨论分类标准。例如:可以按动物的生活环境、有没有毛、会不会飞等特征来分类。

  反思: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又从其它方面进行分类。刚开始还需要老师启发,后来孩子们的想法越来越多,有的幼儿提出可以按它们吃什么东西来分类,还有的幼儿提出按身上有没有毛来分类等等。

  (3)请幼儿按讨论后的标准进行分类,老师帮助幼儿划分分类区域,并为幼儿示范记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学习基本的统计方法,初步感知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分工合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 数学》、各班男女小朋友人数统计表、统计图各一份;每组一张空白统计图表、笔。

  活动过程:

  一、了解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1.出示统计表

  之前我们去各班统计了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曹老师把统计出来的结果做成了一张统计表,请你来看一下。

  你在这张表格里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

  2.出示条形统计图

  我把统计表上的数据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出来了,你在这张表格里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

  二、对比两张表格

  你更喜欢统计表还是统计图?为什么呢?

  教师小结:统计图更方便我们直接看出哪个班级的男生人数最多,哪个班级的女生人数最多。

  三、展示空统计图,集体探索如何使用统计图进行统计

  1.出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提出要求

  曹老师想要统计一下班级里电风扇和电灯的数量,怎么来画统计图?

  四、小组操作统计

  1.确定统计对象

  除了刚才统计过的东西,我们还可以统计什么?

  2.分组操作

  请每个小组完成一张统计图

  3.各组分享、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2-13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5篇)03-20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选15篇04-0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5篇03-19

精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四篇05-08

【热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3篇04-20

【精品】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四篇04-21

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四篇04-29

【实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3篇05-01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4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