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化学氯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氯教案1
教学目标
1、介绍氯元素被发现的历史,以及目前的应用。
2、熟悉氯原子的机构特点和化学特性,掌握氯和金属,氯与氢气,氯与水发生的反应。
3、熟悉燃烧的新的定义,掌握液氯与氯水的区别和成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氯气、氯水的化学性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氯水的性质及漂白原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工具
实验仪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引入]我们在生活中所说的盐和我们化学中说的盐含义一样吗?
点评:不一样,生活中的盐主要指食盐氯化钠,化学上的盐指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阅读思考1]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很容易一个电子而形成,具有性。在自然界中以态存在。
[板书]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引导]阅读教材“科学史话”,了解氯气的发现过程。完成讲义。
[阅读思考2]氯气是于年,有瑞典化学家发现的,并在年,由确认。舍勒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从氯气的发现和确认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思考与交流]1、试写出舍勒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由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大家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提示:氯气由发现到确认所用时间、原因,戴维确认氯气的依据)
[引导]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具有那些性质?
[探究1]氯气的物理性质
展示刚收集的一瓶氯气,观察氯气的颜色和状态。
[板书]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能溶于水(氯水)、易液化(液氯)
[引导]在初中时曾经学过有关氯气与钠的反应,回顾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2.化学性质
a.与金属反应
2Na+Cl22NaCl
[设问]氯气能否与不活泼的金属如铁、铜等反应?
[探究2]视频播放氯气与铁的反应
[板书]2Fe+3Cl22FeCl3
[总结]氯气不仅可以和Na、Fe反应,还可以和Al、Cu、Mg等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如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
[板书]Cu+Cl2=CuCl2
[结论]氯气具有很强的性,可以和绝大多数的`金属在或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金属。
[设问]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会有什么现象呢?
[探究3]氯气和非金属反应
实验4-3在空气中点燃H2,然后把导管缓缓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板书]b.与非金属反应H2+Cl22HCl
现象总结“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生成”
[探究4]氯气和水反应
在收集的两瓶氯气中,分别加入干燥和湿润的两片红色布条,观察现象。
点评:干燥的布条没有褪色,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提问]通过这一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使布条褪色的是氯气吗?
[归纳]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溶于水才具有漂白性,是因为氯气和水发生了反应,产生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板书]c.氯气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
[结论]氯气无漂白性,溶于水的氯气可以部分和水反应生成和,具有漂白性
[阅读思考3]次氯酸的性质:
①氧化性:次氯酸具有强性,可以用来杀菌消毒和漂白;
②酸性:次氯酸是一种酸,
③稳定性,次氯酸不稳定,在下可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5]氯气和碱的反应
往盛有氯气的塑料瓶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盖好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板书]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结论]氯气可以和氢氧化钠等碱反应生成盐酸盐、次氯酸盐和水。
[阅读思考4]工业上制取漂白液的反应方程式是,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制取漂白粉和漂粉精的反应方程式是,漂白粉和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氯气的主要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氯气与金属、非金属、水、碱的反应。
化学氯教案2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能正确书写和配平简单化学方程式。
2、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3、追求实事是的科学态度。
内容简析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写书和配平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因此,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是本节学习的重点,而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两个原则是学好本节内容的关键。学习时,注意按照化学方程式的涵义(质和量的涵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注意各种符号的意义和书写步骤。
重点:
明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命题趋势
1.考查正确书写初中课本中常见的重要的化学方程式一.
2.能够根据提供的条件,结合有关知识.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核心知识
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三、书写步骤:
1.左写反应物化学式,右写生成物化学式;
2.配平;
3.注明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
四、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2.观察法;
3.奇数配偶数;
4.待定系数法.
五、表示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六、读法:
例如S+O2SO232∶32∶64从质变读法: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从量变读法: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七、书写化学方程式常见错误:
1.定错物质的化学式.
2.随意臆造生成物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4.写错或漏写反应必需的条件.
5.漏标了气体生成物(↑)或沉淀生成物(↓).
典型例题例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OH2+O
B.CuO+H2Cu+H2O
C.4Fe+3O22Fe2O3
D.2KClO32KCl+3O2↑
E.CH4+2O2CO2↑+2H2O
分析
(A)氧气的化学式书写出错,应写为O2,反应物水为液体,故生成物中出现气体均要标“↑”,还须配平.放正确应为:2H2O2H2↑+O2↑;
(B)漏写反应条件,改为H2+CuOCu+H2O;
(C)不符合客观事实,Fe+O2中燃烧应生成Fe3O4,而不是Fe2O3。另外方程式没配平,改为3Fe+2O2Fe3O4;
(D)是正确的;
(E)反应物有气体,故生成物气体CO2不应标上“↑”符号。解答选(D)
例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KClO3KCl+O2↑
(2)C2H2+O2CO2+H2O
(3)Fe2O3+COFe+CO2
分析
(1)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观察: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不相等的一种元素氧元素;求它的最小公倍数3×2=6;由最小公倍数确定系数=2=3KClO3KCl+O2↑再配平其它系数2KClO32KCl+3O2↑
(2)用奇数配偶数法配平观察:找出在方程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O;找出氧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配成偶数.C2H2+O2CO2+H2O配平其它系数2C2H2+5O24CO2+2H2O或用待定系数法:C2H2+xO22CO2+H2O氧原子左、右个数相等,即有x·2=2×2+1∴x=代入,再将系数扩大2倍即可。
(3)用观察法配平:方程式左边CO前系数与右边CO2前系数一定是相同的,找出方程式中比较复杂的化学式Fe2O3,令系数为1,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Fe2O3+3CO2Fe+3CO2例3求出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加执制备O2,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解答2KClO32KCl+3O2↑2(39+35.5+16×3)∶2(39+35.5)∶3×(16×2)2×122.5∶2×74.5∶3×32245∶149∶96
例4写出实验室加热碱式碳酸铜使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三个步骤。
第①步: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Cu2(OH)2CO3----CuO+H2O+CO2
第②步:用观察法将其配平.在CuO前配系教“2”
第③步: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加热“△”和生成物的状态符号。
由于生成物CuO和反应物Cu2(OH)2CO3都是固体.所以CuO右边不要注“↓”号;生成物中CO2是气体,而且反应物中无气体参加.所以CO2右边要注“↑”号。解答Cu2(OH)2CO32CuO+CO2↑+H2O
化学氯教案3
第1课时 认识海水资源 氯气的生产原理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海水中的丰富资源,体验收集资料、自主学习的乐趣。
2.了解氯化钠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主要用途,初步感悟工业生产的原理。
3.知道海水晒盐的方法,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4.掌握电解饱和食盐水和电解熔融氯化钠的反应原理。
5.初步了解电解反应,感悟化学实验的精妙。
6.描述、分析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现象,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原理。
三、设计思路
以海水图片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通过资料分析海水中的丰富资源,进而围绕海水中储量丰富且价廉的氯化钠展开教学线索,探究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的方法以及氯化钠的主要工业用途。
四、教学过程
[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几张海水的图片,带领学生进入本专题的研究主体――海水资源。
[板书]一、认识海水资源
[思考与讨论]根据“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表”解决下列问题
(1)从表中数据来看,含量排前十位的元素依次是什么?
(2)海水中含量很低的元素是否意味着对人类的用处不大?为什么?
(3)海水中的元素以何种形式存在?
(用过问题解决,学生能体悟到由于海水储量巨大,其蕴藏的各种元素资源对人类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元素会有不同的开发、利用方法。结合书P40的图2-1明确海水中的主要盐类,以及开发海水中的盐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将本节课的重点转到氯化钠的开发和利用。)
[交流]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的方法。
[思考与讨论]学生根据海水晒盐法的“海水在浓缩过程中析出盐的种类和质量”的资料分析得出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的适宜海水密度范围,并能解释其中的原因。能够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指出析出氯化钠后所得的.母液仍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过渡]从盐田法提取食盐的方法和得到食盐的样品推知,此法得到的氯化钠与生活中使用的食盐有很大差异,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为日后学习粗盐的提纯埋下伏笔)
在粗盐提纯后得到的氯化钠,都有哪些用途呢?观看一段有关氯化钠用途的录像。
[设问]为什么氯化钠会成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呢?
[回答]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可能会列举如下理由:价廉、储量大、取用方便等。
[过渡]那我们接下来就具体的探究一下录像中所提及的两种氯化钠的主要工业用途。
[板书]
二、氯气的生产原理
1.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氯气和金属钠。
2NaCl 2Na+Cl2↑
电解熔融的活泼金属盐类是制取活泼金属常用的方法。
[过渡]如果我们改变反应条件,将氯化钠溶解在水中,电解时就会不会有不同的产物生成呢?
现在大家仔细观察我将做的这个实验,注意实验现象,推测可能有什么物质生成。
(P40观察与思考)
[演示实验] 电解饱和食盐水。
学生观察、思考,描述实验现象,得到结论。
2.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
2NaCl+2H2O 2NaOH+H2↑+Cl2↑
[过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氢氧化钠和氢气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依次为基础的工业被称为“氯碱工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对金属钠、氯气和氢氧化钠等物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结论
通电后铁棒和碳棒上均有气泡产生 通电后有气体物质生成
将铁棒上方收集到的气体靠近火焰有爆鸣声。 有氢气生成
用手轻轻扇动在碳棒上方收集到的黄绿色气体,闻到有刺激性气味;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有氯气生成
插入铁棒的溶液先变红色。 有碱性物质生成
[交流与讨论]学生根据书本P41图2-3中,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图,讨论装置中每个部分的作用,树立有毒气体的尾气处理意识,初步学习氯气的处理方法。可初步整合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几种装置。
[交流]学生交流氯化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其他用途。
[课堂小结]海水资源的利用及氯气的制取。
化学氯教案4
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氯水的成分,知道氯水的漂白作用及其起作用的漂白物质
2、掌握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碱的反应以及漂白粉的制取和漂白原理
3、通过对氯水成分和氯水漂白作用的探究,再次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并能运用初步形成的观察方法进行全面观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判断、不断地揭示矛盾和解决矛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开发学生智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氯气与水反应,氯气与碱反应以及漂白粉的制取与漂白原理
教学难点:氯水成分的探究推理、氯水的漂白作用
教学工具
教学用具:氯气、蒸馏水、NaOH溶液、集气瓶、干燥的红纸、紫色石蕊试液、AgNO3溶液、稀HNO3探究实验:
①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观察氯水的颜色
②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加入AgNO3,再滴加稀HNO3,观察现象
③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探究其成分及其作用
④分别将干燥的和湿润的红纸条放入盛有干燥的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探究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⑤把少量的NaOH溶液注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体会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氯气的物理性质、氯元素的原子结构、氯气与非金属和金属的反应
导入新课:利用一则报道,消防员用水驱散泄漏的氯气的事实引入新课
二、氯水成分、漂白性物质的探究和Cl2与H2O的反应
1、实验探究
实验(1):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观察其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氯水颜色变浅,呈浅绿色
实验结论:氯气少部分溶于水,氯水中含有Cl2分子
实验(2):往盛有氯水的试管中先滴加AgNO3溶液,再滴加稀HNO3,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氯水中含有Cl-
实验(3):往盛有氯水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溶液出现红色,但后来红色又褪去
实验结论:氯水中含有H+和漂白性物质
实验(4):分别将干燥的和湿润的红纸条放进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干燥的红纸条不褪色,湿润的红纸条褪色
实验结论:干燥的Cl2不具有漂白性,Cl2与H2O反应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2、Cl2与H2O反应的分析
化学反应方程式Cl2+H2O===HCl+HClO分析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HClO的性质和用途:
a、弱酸性,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还弱
b、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杀菌、消毒
c、不稳定,容易分解放出氧气
总结:氯水的的成分(三分四离):H+、Cl-、OH-、ClO-、Cl2、H2O、HClO
思考:实验室为什么用棕色瓶盛装氯水?
三、氯气与碱的反应
1、补充实验:把少量NaOH溶液注入一瓶盛有Cl2的集气瓶中,观察其变化
实验现象:黄绿色全部消失,所得溶液为无色
2、从Cl2与H2O的反应来分析、理解Cl2与NaOH的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
漂白液的主要成分:NaCl、NaCl0,其中有效成分:NaClO
3、从Cl2与NaOH的反应,写出Cl2与Ca(OH)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工业制备漂白粉的原理)
漂白粉精的主要成分:CaCl2、Ca(ClO)2,其中有效成分:Ca(ClO)2
总结氯气与碱反应的规律:氯气+碱====氯酸盐+次氯酸盐+水
思考:(1)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为什么不直接用次氯酸漂白,而要将氯气转换成次氯酸盐制成漂白粉来漂白?
(2)制成的漂白粉进行漂白时,如何体现漂白性?
漂白粉漂白的原理:
Ca(ClO)2+CO2+H2O====CaCO3↓+2HClO(家庭漂白粉的漂白和失效的原理)
Ca(ClO)2+2HCl====CaCl2+2HClO(工业上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思考:漂白粉应怎样保存?
四、氯气的用途
根据氯气的性质,结合课本阅读、总结氯气的用途
五、小结
六、学生练习
七、作业
【化学氯教案】相关文章:
溶液初中化学教案05-11
化学教学反思04-02
化学教学反思04-29
化学教学总结05-15
化学说课稿10-19
化学教学设计04-10
化学说课稿范文08-25
化学教学计划01-02
化学教学培训心得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