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10 08:52: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化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1

  实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实验内容:

  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的测定

  实验器材:水槽、玻璃片、蜡烛、玻璃杯、红色的水、火柴。主要实验材料:大玻璃杯、蜡烛、火柴

  教学重点、难点:空气的成分测定

  实验对达成教学目标所起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更清晰的看清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简单易行。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

  主要教学策略:产生式教学策略

  实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演示实验:点燃蜡烛,用杯子罩上,观察有什么现象?(过一会儿,蜡烛慢慢熄灭。)

  2、讨论:为什么罩上杯子后,蜡烛会慢慢熄灭?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3、讲述:到底杯子里有没有空气呢?蜡烛究竟为什么会灭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空气的成分

  实验1:燃烧要消耗一部份空气

  (1)讲述:为了弄清蜡烛罩上玻璃杯后为什么会熄灭,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往水槽中倒入红色的水,水不要太多,能淹没蜡烛下部即可,倒水时不要弄湿烛心。②不点燃蜡烛,用杯子把蜡烛扣上,观察水能进入杯子吗? (2)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水一般不能进入杯子,即使进去也很少。) (4)讨论:为什么水不能进入杯子?(因为杯内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5)讲述:接着实验。把杯子拿起来(注意不要弄湿烛心),点燃蜡烛,再用杯子把蜡烛扣上,观察有什么现象? (6)分组实验。

  (7)汇报实验结果。(蜡烛慢慢熄灭,水涌进杯子。) (8)讨论:

  ①水涌进杯子的现象说明什么?(说明杯内的空气少了,“腾”出了一部分空间。

  ②为什么杯内空气会减少了?是空气跑了吗?你认为这与什么有关系?为什么?((通过与前一次“不点燃蜡烛,水进不了杯子”的实验相比较,可以知道空气的减少与蜡烛的燃烧有关系。)③杯内还有没有空气,是不是都烧光了,为什么?(杯内还有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水会涌进更多,占领杯内的.全部空间。) ④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燃烧与空气有什么关系?

  (9)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燃烧要消耗(或说用去)一部分空气。

  (10)实验2:燃烧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1)讲述:杯内燃烧剩下的气体有什么性质呢?火在这些气体中能不能燃烧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接着做实验。实验步骤是:

  ①一只手托住玻璃片,另一只手按住杯子,倒过来放在桌子上。 ②点燃火柴,把杯口的玻璃片掀开一个小缝儿,将燃烧的火柴伸进杯子里观察有什么现象? (2)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火柴的火焰顿时熄灭.) (4)讨论:

  ①以上现象说明燃烧剩下的气体有什么性质?(说明这些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②进而可以知道被烧去的气体有什么性质?(能支持燃烧。) ③根据以上研究,你认为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其中至少含有几种气体?他们各有什么性质?

  (5)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是支持燃烧的,只有这种气体在支持燃烧才能进行;另一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的成分

  (1)讲解: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不能支持燃烧叫氮气,此外,还有二氧化碳、水蒸气、氢气等在空气中,这些气体的多少是不同的。 (2)观察:看课本中的空气成分比例图。

  (3)讲解:组成空气的各种成分是混合在一起的而不是彼此分割的。

  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关于空气的成分(板书课题)的知识。提问:

  (1)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 (2)支持燃烧的是什气体?

  说明

  实验操作简单易行,学生小组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本实验与书上的演示实验不同,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化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催化作用。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科学品质

  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

  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

  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课时安排

  第1课时: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应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质部分)

  第2课时:酯化反应问题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过渡】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五粮液享誉海内外,国酒茅台香飘万里。“酒是越陈越香”。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板书】乙酸的酯化反应

  【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实验结束后,互相比较所获得产物的量。

  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二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水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三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强调:①试剂的添加顺序;

  ②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

  ③加热开始要缓慢。

  【师】问题①:为什么要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生】此操作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乙醇和浓硫酸相混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如果把乙醇加入浓硫酸中,热量会使得容器中的液体沸腾飞溅,可能烫伤操作者。

  【师】问题②:导管末端为什么不能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

  【生】防止加热不均匀,使溶液倒吸。

  【追问】除了采用这样一种方法防止倒吸外,此装置还有哪些其它改进方法?

  【生】可以将吸收装置改为导管连接干燥管,干燥管下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或其它合理方法)。

  【师】问题③:为什么刚开始加热时要缓慢?

  【生】防止反应物还未来得及反应即被加热蒸馏出来,造成反应物的损失。

  【师】所以此装置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那么,装置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蒸馏烧瓶?哪一部分相当于冷凝管?

  【生】作为反应容器的试管相当于蒸馏烧瓶,导管相当于冷凝管,不是用水冷却而是用空气冷却。

  【追问】开始时缓慢加热是不是在产物中就不会混入乙酸和乙醇了?如何验证?

  【生】用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如果变红,说明有乙酸;乙醇可以用红热的铜丝与之反应后显红色来检验。

  【师】①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不能用石蕊来检验是否含有乙酸,其实只要将试管振荡一下,看是否有气泡逸出就可以了;

  ②接受试管中有大量的水,其中溶解的.少量乙醇可能无法通过CuO与乙醇的反应来验证,但可根据有乙酸挥发出来,推知也会有乙醇挥发出来。

  【师】接受试管中有什么现象?所获得产物的量多少如何?

  【总结】第一组接受试管内无明显现象,第二、三组实验中接受试管内有分层现象,并有浓厚的果香气味。从对比结果来看,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收集到产物;第二组做法得到一定量的产物;第三组做法收集到的产物的量最多。

  【布置课后讨论题】

  ①为什么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得到乙酸乙酯?

  ②第二组做法比第三组做法得到的乙酸乙酯的量明显少,试分析原因,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分析是正确的(欢迎大家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③你对酯化反应有哪些方面的认识?请查阅相关资料后回答。

化学教学设计3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 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 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⑴把时间留给学生;⑵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⑶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⑷把交流与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六、教学设计

  1. 课题引入

  ⑴从新科技材料引入

  ⑵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引入

  ⑶从实验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程学习状态.

  2.实验研究

  确定主题:(供给学生实验学习)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设计与实施: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可摆放一些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自由联想,从而设计出富有创造性、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⑵确定方案、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释疑、处理偶发事件。

  交流与评价:

  ⑴各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设计方案和展示实验成果。

  ⑵同学自评和互评价。

  教师组织交流并适当的提问,使学生的总结更加完善,从而使研究学习顺利完成。

  3.引申与提高

  ⑴电子板书将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和构成条件展示给学生

  ⑵电子动画模拟原电池和干电池电流形成的微观电子的运动

  4.结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巩固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电池和电池与环保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作业设计

  指导学生登录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各类电池介绍(水果原电池、自制电池等),科学家或科普文章,环境与电池等介绍;并亲手制作一个水果电池。

化学教学设计4

  1.教学目标

  是否明确而恰当?

  教学目标明确、恰当。

  2.内容聚焦

  是否聚焦核心知识?是否突出重点难点?是否详略得当?

  是的,聚焦核心知识,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

  3.建立结构

  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

  知识间的纵横向的联系串联的较好。

  4.关注联系

  是否关注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是否体现与学生实际、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密联系生活实际。

  5.学科特点

  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与本质?

  记忆会学是学好化学的最好方法。

  6.教学资源

  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合理充分使用教材,采纳校内外可用资源。

  7.学法指导

  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学法恰当

  补充视点

  理清化学式的学法和读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改进建议

  利用多媒体

  教什么:学习效果如何观察者: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先学后教

  是否通过预习,摸底诊断等暴露学习中的'问题,为新知识教学打基础?

  通过自主学习,暴漏问题,提高认知。

  2.以学定教

  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

  针对性教学

  3.教学方法

  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是否恰当采用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意义提问的次数)?是否恰当采用直观、示范、体验、变式等方法?是否恰当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

  导入,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小结

  4.技术手段

  有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借助多媒体

  5.教师行为

  是否态度亲和、善于倾听、言行规范?生成的问题或以外的事件处理是否得当?是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并灵活积极地回应?

  注意激励性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当堂检测

  是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

  当堂检测,评价及时反馈。

  7.平衡教学

  是否将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

  采用启发式教学

  补充视点

  可以扩大教学的容量

  教学改进建议

  增加拓展知识

  怎么学:怎么学观察者: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情绪状态

  学生是否对学习内容或教学活动表现兴趣?

  是

  2.注意状态

  学生面对教与学任务时是否保持注意力集中?

  注意力集中

  3.参与状态

  需要学生参与的活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是否人人参与?

  人人主动参与

  4.合作状态

  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任务,学生是否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做,热烈交流、相互配合?

  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5.思维状态

  学生是否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是否思维活跃灵活,能够举一反三,求异创新?

  是

  6.学习方法

  学生是否能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标记、做小结、做对比等?

  是

  7.活动作业

  学生是否有自主活动、作业练习或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是

  补充视点

  练习可以多一点

  教学改进建议

  采取举一反三方法

  怎么学:学得如何观察者: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目标达成

  有无当堂检测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有

  2.各有所得

  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各有所得?

  是

  3.特殊需要

  是否满足个别学生的特殊需要?学困生是否得到个别帮助?独特的思考和创见是否得到鼓励?

  是。学困生得到帮助。独到之处及时进行鼓励。

  4.问题解决

  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各层次学生是否都能顺利完成?

  疑难问题得到解决

  5.作业完成

  学生是否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是否思维活跃灵活,能够举一反三,求异创新?

  学生能顺利完成作业

  6.反馈辅导

  学生作业或测验结果是否得到反馈?并得到矫正或改进指导?

  反馈并进行指正

  7.新的期待

  学生对下一次课是否表现期待?

  是

  补充视点

  无

  教学改进建议

  加大练习的强度和力度

化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知识:了解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严谨求实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法。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试管、试管夹、铁架台、铁环、滤纸、酒精灯、药匙。

  药品:硝酸钾、氯化钠、明矾、胆矾。

  其它:投影仪、火柴、粗盐、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有XX、XX、XX,使用的主要仪器有XX、XX、XX、XX、XX、XX、XX、XX、XX、XX。

  2.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将浑浊液过滤,留在滤纸上的是XX。

  3.欲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的.剩余固体物质中提取氯化钾并得氯化钾晶体,实验步骤有①加热蒸发,②过滤,③溶解,上述操作正确顺序是XX。

  附2:课堂练习二

  4.把食盐水放在敞口容器中,让水分慢慢蒸发,溶液先达到XX,继续蒸发就会有XX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就用XX的方法得到固体。

  5.多数物质热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有XX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固体物质,要得到晶体一般就采用XXXX的方法。

  6.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XXXX溶液。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溶解、过滤蒸、发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药匙、量筒、天平、砝码、蒸发皿、酒精灯

  2.碳酸钙

  3.3 2 1

  4.饱和晶体蒸发溶剂

  5.晶体冷却热饱和溶液

  6.饱和

  附4:随堂检测

  1.某温度时,从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一般有两种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一般采用XXXX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一般采用XXXX的方法。

  2.采用XX方法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

  3.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一瓶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钠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则[ ]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D.溶液中溶剂质量不变

  4.能用结晶方法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B.食盐和硝酸钾

  C.氯化钠和氯化钾

  D.铜粉和铁粉

化学教学设计6

  一、设计思路

  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化学式”这部分内容属于化学用语教学,在研究物质组成、构成的基础上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连接而成的式子即化学式。

  本节内容即是对前一部分知识的总结,同时也为学好化合价打下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在教学时采取分散法完成该内容的教学,对于化学式的定义较容易理解,因此可将其放在预习中自主学习,为了更好的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可借助模型,通过形象的事物加深学生的理解以便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利于突破化学式的意义这个教学重点。对于单质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可通过书写常见单质的化学式进行分类总结。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式及其意义。能用化学式表示一些物质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展示,理解化学式及数字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对物质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科学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化学式的写法、读法、意义。

  2、难点: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实物展示启发、归纳分析

  五、学情分析

  本课题的内容比较抽象,教材首先讲述了化学式的概念,以学生最熟悉的纯净物——水为例,介绍了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具有了有关元素符号的知识,用元素符号来表示某种元素,学生兴致很高;但是,对于物质能否用专门的符号来表示呢?学生比较茫然,因此通过实物展示以及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更易接受。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钠铜锌铝镁铁 硫磷碳氦氖 氢氧氮氟

  2、请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符号。

  (1)红磷

  (2)硫

  (3)二氧化碳

  (4)氧气

  (5)水

  (6)过氧化氢

  (7) 氧化汞

  (8)四氧化三铁

  (二)课堂探究

  新课导入:同学们刚才写的这些化学符号像CO2、H2O等就叫化学式,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化学式。

  活动与探究一、化学式的定义:

  师:请同学们结合老师刚才介绍的和教材中83页1、2自然段内容总结出化学式的定义并完成导学案中的讨论

  生:完成导学案中的内容。

  1、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讨论:

  ①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吗?

  ②同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化学式吗?

  3、练习:用你手中的气球可以表示出哪些物质的化学式?

  活动与探究二、化学式的意义。

  师:回忆元素符号有哪些意义以Fe、O为例。那么化学式有哪些意义呢?以H2O为例看看你能说出几条?

  生:总结归纳。

  师:请用你手中的气球表示出水的化学式,看看能否帮到你呢?

  生:总结出化学式的意义。

  化学式能表示:

  ①某种物质

  ②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③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还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构成。

  师:请用球摆出CO2的化学式,并说出有哪些意义。

  生: 回答

  知识补充:Fe、NaCl 这两个化学式有哪些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活动与探究三、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

  师:用你手中的球还能摆出哪些形状,它们有什么意义呢?

  生:练习,然后摆出H、2H、H2、2H2并说出意义。

  巩固练习:说出屏幕上显示的图示表示什么?

  ①元素符号前边的数字表示 原子的个数

  ②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 分子的个数

  ③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 一个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

  ④化学式周围的数字只要大于1时就只具有 微观 (填“宏观”“微观”)

  活动与探究四、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给出一些常见的单质引导学生总结其读法与写法

  有些单质由原子构成 写法:用 元素符号 直接表示

  读法:直接读出元素名称。

  由分子构成的'单质 写法:用“Xn”表示

  读法:元素名称后一般加“气”字

  根据HgO、 SO2、 Fe3O4 NaCl KCl 的写法和读法总结出化合物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氧化物 氧在后 ,金属左 非金属右 ,原子个数比为1时“1”省略 读法: 某化某

  练习:请摆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同桌写出并读出该化学式。

  生:完成屏幕上显示的题。

  (三)课堂小结:

  通过对化学式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四)课堂检测:

  检验一下你真的收获这些了么?

  完成屏幕上显示的内容。

  (五)挑战中考:

  展示近三年的中考题,看看学生是否能挑战成功

  (六)布置作业:

  “我”的化学式是H2O,向不认识“我”的人介绍一下“我”自己。

  七、板书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八、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时碰到的一个难点,很重要但难掌握、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保证教学三维目标完成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为了降低初中化学难度,让学生用气球摆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这样更容易表述其意义。

  九、教学点评

  本节课的优点:采用了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引导。应用了自制的教学工具,气球上标注了元素符号,并用气球摆出了一些物质的化学式。突破了难点,突出了重点。缺点:设计的内容过多,时间安排上前松后紧。

  学生互动的较多,课堂比较活跃,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作用,做到了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缺点讲解习题时应更深入一些,争取使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

化学教学设计7

  【课程目标】

  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会应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原电池。

  【教材分析】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学情分析】

  中学生对“电”的内容的认识不仅来源于生活经验,而且来源于学科学习。在生活经验方面,不仅接触了火力发电(或水利发电),而且接触了干电池等化学电源;在学科学习方面,学生不仅接触了摩擦起电,而且还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了电能,此外还学习了关于电的初步知识(如电源的正负极、电压和电流等内容),因此对电并不陌生。此外,高中《化学1》已较为系统的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也学习了钠、镁、铝、铁等有关的金属知识,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内容。这些经验基础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为本节的学习做了知识、能力上的准备。

  同时原电池是高中化学学科体系的核心知识之一,它的教学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延伸与应用,也是后续电化学知识的基础。原电池的教学是体现学科交叉,科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学生在第一节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关系,本节课则学习化学能转化为另外一种能量即电能,由于电化学知识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新领域,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陌生感,因此一个好的开端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2)通过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

化学教学设计8

  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化学2》

  2.年级: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章第三节第1课时

  5.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了解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增强学生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2、理解离子键、共价键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理解化学键的内容。

  2、关于离子键的形成,通过对NaCl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注意离子键的形成特点:(1)成键的主要原因——得失电子(2)成键的微粒——阴、阳离子 (3)成键的性质:静电作用,当吸引与排斥达到平衡时形成离子键。

  3、通过电解水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的介绍,搞清共价键的形成原因和存在情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重新认识已知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入手,思考化学反应的实质,通过对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形式,关注学生概念的形成。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应用”的学习,提升学生对化学反应的价值的认识,从而赞赏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离子键、共价键的的含义,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对离子键、共价键的成因和本质理解。

  (二)方法上突破点

  针对共价键和离子键,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要以某一实例出发,展开剖析,从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联想质疑,形成概念。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预习“离子键、共价键的内容及化学反应实质性问题”

  (二)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

  前边通过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学习,知道目前已知的元素种类只有一百多种,可这些元素却构成了已发现或合成的一千多万种物质,元

  素的原子能够相互结合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说明形成这些物质的原子间一定存在着相互作用。下面以电解水为例:

  【投影】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2H2↑+ O2↑

  【思考质疑】

  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够发生分解,为什么要通电?

  【归纳】

  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用,要破坏这种相互作用就需要消耗能量,通电正是为了提供使水分解所需要的能量。

  【分析归纳】

  水在通电时分解成H2和O2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水分子中

  氢原子和氧原子间的化学键断裂,形成单个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和氢原子间、氧原子和氧原子间分别又以新的化学键结合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投影】

  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过渡】

  而我们目前元素有一百多种,这些元素从大的角度分两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容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容易得电子。我们发现非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之间都可以通过化学键构成物质,他们之间的化学键是否一样?下面我们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和钠在氯气中燃烧为例。

  【联想质疑】

  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形成氯化氢和钠在氯气中的燃烧形成氯化钠,在形成化学键方面是否相同?

  【点评归纳】

  在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中,由于钠是金属元素很容易失电子,

  氯是非金属元素很容易得电子,当钠原子和氯原子靠近时,钠原子就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钠阳离子,氯原子最外层得到钠的一个电子形成氯阴离子(两者最外层均达到稳定结构),阴、阳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化学键——离子键,构成氯化钠。

  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氢分子和氯分子获得能量,化学键分别断裂,从而形成氢原子和氯原子。由于氢和氯都是非金属元素,都有得电子的趋势,最终谁也不能把对方的电子完全得到,氯和氢都没有完全得失电子,而是氯原子和氢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组成共用电子对,从而使两者的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并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这样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媒体展示——板书】

  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一般存在于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一般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

  【归纳比较】

  键的类型 离子键 共价键

  定 义

  成键原因

  成键微粒

  成键方式

  成键元素

  判断依据

  【课堂练习】

  请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物质中分别存在哪些类型的化学键?

  ⑴ NaF ⑵ CH4 ⑶ H2O ⑷ CaO

  ⑸ KBr ⑹HF ⑺ BaCl2 ⑻ O2 ⑼ CO2 ⑽ MgCl2 ⑾ Ar ⑿NaOH

  【过渡】

  我们已经学习过物质的分类,知道物质分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又分单质和化合物。通过化学键的学习,我们知道构成物质的离子(或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也是有区别的——又分为离子键、共价键等。于是,人们根据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的不同,把化合物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媒体展示——板书】

  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设问】

  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讨论回答】

  关键在于化合物中是否存在离子键?若有离子键时,该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练习】请判断下列物质中哪些分别属于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⑴ NaF ⑵ CH4 ⑶ H2O ⑷ CaO

  ⑸ KBr ⑹HF ⑺ BaCl2 ⑻ O2 ⑼ CO2 ⑽ MgCl2 ⑾ Ar ⑿NaOH

  【归纳强调】

  (1)当一个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2)当一个化合中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时,以离子键为主,该化合物也称为离子化合物。

  (3)只有当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称为共价化合物。 (4)在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 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NH4+例外)

  【课堂练习】

  指出下列化合物内部的键型和化合物的分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化合物 H2O NaCl NaOH CaCl2 KNO3 H2SO4

  内部的键型

  分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化学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掌握Na2O Na2O2 和 Na2CO3 NaHCO3 的性质。

  2.了解焰色反应及常见金属的特征焰色。

  【学习重点】

  Na2O Na2O2 Na2CO3 NaHCO3性质。

  【新授知识】

  阅读教材55—57页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实验3--5】

  把水滴入盛有少量Na2O2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现象 ;用手轻摸试管外壁,感觉 ,说明反应是 热反应;向试管中溶液滴入酚酞溶液,现象 。

  性 质 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

  制备

  色、态

  氧元素的化合价

  与水反应

  与CO2反应

  用途 不作要求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物质 Na2CO3 NaHCO3

  俗名

  色、态

  水溶性

  水溶性大小:

  酸碱性

  酸碱性强弱:

  热稳定性

  稳定性强弱:

  与HCl反应

  同浓度的溶液与盐酸反应速率比较:

  与NaOH反应

  相互转化

  三.焰色反应

  1.定义:很多 或它们的 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焰色反应。

  2.实验步骤:

  (1)将铂丝(或光洁无锈的 )放在酒精灯外焰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 时为止。

  (2)用铂丝蘸取Na2CO3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为 色。

  (3)将铂丝用 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K2CO3溶液作同样的.实验,此时要透过 观察。

  3.应用:离子检验(鉴别钠,钾等金属或其离子)节日燃放的烟花。

  【限时作业】

  1.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水中溶解性:Na2CO3

  C.同浓度溶液与足量酸反应的速度:Na2CO3

  D.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转化为Na2CO3

  2. 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

  A. Na2CO3溶液 B. NaOH溶液 C.硫酸 D.稀盐酸

  3.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虫害.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因此,买来的蔬菜在实用前最好用稀碱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可加入适量( )

  A .纯碱 B.白酒 C.白糖 D.食醋

  4.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生成NaOH的是( )

  A.Na和H2O B.Na2O2和H2O C.Ca(OH)2和Na2CO3 D.Ca(OH)2和NaCl

化学教学设计10

  一、课题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新课标中要求达到“理解”的层次,本课题教学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并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质量守恒规律”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探究的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质量守恒定律”的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主动参与各项学习的探究者。并学会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品质。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准备。同时为全部初中化学的学习,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

  4、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使学生能用实验定量研究化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和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的猜想,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重点,难点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它的含义和应用

  2、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微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实现以观生趣、以趣激疑、以疑导思、以思求知、以知增能。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释反思—交流应用”的程序来探究。整个设计不仅注重了科学知识的获取,更注重了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以实验探究为主,多次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本节课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每位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融入到课堂中,体验化学的再发现过程,学习化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真正做到

  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设计思路

  xx

  六、教学准备

  1、白磷燃烧前后物质质量的测定的视频,用flash动画模拟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的课件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简史的录音。

  2、学生实验用品:铁钉、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稀盐酸、镁、氢氧化钠溶液、酒精灯、坩埚钳、烧杯、试管、托盘天平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

  思考: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何变化?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根据实验结论推导质量守恒定律

  学生观察实验

  讨论

  通过几组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都是遵守质量守恒的。

  板书:

  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强调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总质量

  ②气体的质量不能忽略

  ③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讨论并解释化学反应后质量变化的原因。

  通过不同的事例让学生注意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注意事项。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意义

  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了解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思考并讨论: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化学反应前后为何质量不变。

  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观察整个过程并推导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许多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由于学生们的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了定量研究的重要性,形成和发展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节课采用电脑动画模拟出在化学变化中,原来的分子被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这一过程,使得学生看到整个过程中原子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原子种类也没有改变,十分直观地引出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增强了本节课的色彩,教学效果明显。

化学教学设计11

  教学要求:

  认知目标:

  1.知道中国环境保护标志,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2.了解大气、土壤、水污染的现况,以及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

  3.通过探究,掌握酸雨的成因及危害和污水净化的基本原理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对环境污染的成因,做出初步的设想来改善及防护;

  情感目标:

  通过对环境污染现状及危害的了解,使学生珍爱自己身边的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空气污染物及其主要来源,硫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酸雨的形成;

  2.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废水净化的简单原理。

  探究实验:

  通过硫的燃烧了解酸雨形成的原理

  知识整理:

  预备知识: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清山、绿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环境标志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一.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空气污染物:

  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可吸入颗粒等;

  2.空气污染的来源:

  (1)化石燃料的燃烧(主要是含硫燃料燃烧产生SO2、燃料燃烧排放的粉尘、CO等);

  (2)工厂废气的.排放(主要是NOx、SO2等酸性气体的排放);

  (3)汽车尾气的排放(主要是NOx、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4)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如裸露地表、工地沙土等造成的粉尘;燃放烟花爆竹等引起的SO2等气体);

  3.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

  (1)NOx、SO2等气体形成酸雨(主要成分为HNO3、H2SO4等)

  A.实验:模拟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在空气中被点燃

  在氧气中燃烧硫与氧气发生反应在燃烧匙被加热,硫先熔化为液体,然后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硫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S + O2 点燃=== SO2用注射器抽取40mL的SO2与10mL水混合如水中滴有紫色石蕊试剂,则液体变为红色。

  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亚硫酸,水溶液呈酸性 SO2 + H2O == H2SO3将少量混合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pH=4酸雨的形成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含硫物质的燃烧产生二氧化硫:S + O2 点燃=== SO2

  (2)在空气中,尘埃等催化作用下,SO2逐渐转化为SO3:2SO2+O2 尘埃=== 2SO3

  (3)SO2、SO3溶于水形成对应的酸: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2)酸雨的危害 主要为腐蚀建筑设施(如大理石雕像,钢铁设施等);影响植物的生长,使农作物减产;土壤及水体的酸化;影响人体的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等。

  (3)其他污染物造成的危害 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的释放,加速臭氧分解;——防治:使用无氟冰箱等 全球性气候变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CO2不属于污染性气体)。

  4.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1)减少直接燃烧化石燃料,改进燃烧方式

  (2)开发新型清洁能源

  (3)工厂废气的排放,严格遵循“先处理后排放”的原则

  (4)对汽车尾气的安装催化净化装置

  (5)对于化石燃料进行脱硫

  二.保护水资源

  1.水污染的来源:

  (1)工业上: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

  (2)农业上:农药、化肥的滥用及不合理使用;

  (3)居民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水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被污染的水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中;

  (2)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当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造成“水华”、赤潮等现象;

  (3)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

  3.净化水装置

  实验步骤:取污水→测定污水pH值→选择适当的试剂调节污水pH值至中性→加入少量明矾,吸附小颗粒→过滤沉淀→消毒→处理后的水其中,消毒这步骤肯定为化学变化。

  4.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1)实现化工产品的无污染生产,工厂的废水先处理后排放;

  (2)研制无污染的化肥与农药,研制无磷洗涤剂,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

  (3)不随意向河道中丢弃垃圾,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4)研究高效率、低消耗的污水处理技术。

  三.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1)垃圾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2)埋入土壤的垃圾会破坏土壤;

  (3)丢入水体的垃圾会污染水体。

  2.垃圾的处理方法:

  (1)主要有分类回收、填埋和高温堆肥等;

  (2)可燃性的垃圾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等。

化学教学设计12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等对物质分类的方法

  2、知道氧化物的分类依据、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并认识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

  3、学会用观察、实验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体验分类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5、发展学习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难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当你进入书店时,你能一下子找到你所要的书,书店中除了指示的标志之外,书店的分类给予我们的信息非常重要的,现在你能把第一组的同学按照你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生讨论,以两人为一组,谈谈自己的一种分类方法及分类结果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1:根据有没有戴眼镜的将学生分为戴眼镜学生和不戴眼镜学生学生2:根据性别将学生分为男同学和女同学……

  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结论:

  1.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

  2.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学生3:根据学生是否戴眼镜对男、女生进行分类。

  学生4:根据学生的身高进一步分类……

  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另一种结论:

  3.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

  教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分类?根据你的猜想,你认为分类的关键点是什么,它有哪些意义?

  生答,教师出示图,并进行说明意义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教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不自觉地运用分类法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用品进行分类。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同样要研究不同物质性质,同样也要进行分类,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二章第4节物质的'分类。

  目前,在自然界中,人们已知的物质有1000多万种,它们的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我们也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展示: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

  问题: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如何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请同学们利用自己的方法将这些物质分类,并将分类的标准及分类的结果写在单子上,进行展示。

  学生活动: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并将学生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实物展示台上,学生进行汇报,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说明:在这个活动期间,学生肯定会出现把物质分类进行到底的情况,教师在此可以给充分的肯定,这样可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科学?

  学生思考:略

  教师: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而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组成的所决定的,所以科学上的分类标准是物质的组成。

  活动:请你写出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并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对这几种物质进行归类。

  学生活动: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并让学生讲讲这些物质归属于哪类物质?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几种物质的概念

  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单质中有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

  教师:你能对应这些概念对写出的这些物质进行正确归类

  学生归类:略

  教师:其实对化合物的分类还可以进一步,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氧化物的分类和化合物的分类,讨论:

  (1)请你说说氧化物可以分成哪两类?

  (2)无机物和有机物在组成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3)有机物有哪些相似的组成和性质?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说明:

  1.两者在组成上的不同点:无机物一般指由碳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机物主要指含碳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因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在分类上仍把它们归为无机物)

  2.有机化合物的相似组成:含碳元素,相似的性质:大多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碳产生;大多数难溶于水。

  学生活动:请你把刚才的物质归类进行修正,并根据你的学习成果把下列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水、酒精、石蜡、面粉、食盐、糖、生石灰、色拉油、油漆、米醋、天然气、汽油等。

  活动3【活动】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要求将物质之间的分类写成一个图表进行总结。

  活动4【练习】当堂作业

  完成课本57页练习1(写出物质化学式及注明物质的类别)

化学教学设计13

  授课时数:3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种类、基本结构及主要特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熟悉: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各种氨基酸的结构;蛋白质的分类。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蛋白质元素组成及其特点。氨基酸的种类、基本结构及理化性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高级结构,肽键、肽单元、肽平面的概念。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组学概念,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及其应用。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难点: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空间结构测定。

  授课内容

  绪论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化学就是生命的化学。它是研究活细胞和有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化学分子及其所参与的化学反应的科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及其基因结构、表达与调控机制的科学。

  一、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二、生物化学研究内容

  1.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2.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3.遗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

  三、生物化学与医学

  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生物化学的理论与技术已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各个领域

  3.生物化学的发展促进了疾病病因、诊断和治疗的研究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形成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

  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功能最多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几乎在所有的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作为生物催化剂,2)代谢调节作用,3)免疫保护作用,4)物质的转运和存储,5)运动与支持作用,6)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

  二、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有C、H、O、N和S,各种蛋白质的含N量很接近,平均16%。

  通过样品含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的公式:蛋白质含量(g%)=含氮量(g%)×6.25

  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L-a-氨基酸:种类、三字英文缩写符号、基本结构。

  分类(非极性脂肪族氨基酸、极性中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理化性质(两性解离及等电点、紫外吸收、茚三酮反应)。

  3.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的a-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a-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

  肽、多肽链;肽链的主链及侧链;肽链的方向(N-末端与C-末端),氨基酸残基;生物活性肽:谷胱甘肽及其重要生理功能,多肽类激素及神经肽。

  三、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蛋白质一级结构

  概念: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主要化学键——肽键。二硫键的位置属于一级结构研究范畴。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概念: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主要化学键:氢键

  肽单元是指参与组成肽键的6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又叫酰胺平面或肽键平面。它是蛋白质构象的基本结构单位。

  四种主要结构形式(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及影响因素。

  蛋白质分子中,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空间构象,被称为模体(motif)。

  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概念: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主要次级键——疏水作用、离子键(盐键)、氢键、范德华力等。

  结构域(domain):大分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迭得较为紧密,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分子伴侣:通过提供一个保护环境从而加速蛋白质折迭成天然构象或形成四级结构的一类蛋白质。

  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每条具有完整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亚基(subunit)。

  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各亚基之间的结合力——疏水作用、氢键、离子键。

  5.蛋白质的分类:根据组成分为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根据形状分为球状蛋白质和纤维状蛋白质。

  6.蛋白质组学

  基本概念:一种细胞或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即“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研究技术平台

  研究的科学意义。

  四、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一级结构相似其高级结构与功能也相似;

  氨基酸序列提供重要的生物进化信息;

  氨基酸序列改变可能引起疾病。

  2.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功能依赖特定空间结构;

  肌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血红蛋白结构、运输O2功能,氧饱和曲线。

  协同效应:一个寡聚体蛋白质的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结合能力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

  变构效应:凡蛋白质(或亚基)因与某小分子物质相互作用而发生构象变化,导致蛋白质(或亚基)功能的变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蛋白质构象改变可引起疾病如疯牛病等。

  五、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

  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2.胶体性质

  3.变性、复性、沉淀及凝固

  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分子的特定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变性的本质: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造成变性的因素:如加热、乙醇等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及生物碱试剂等。

  蛋白质变性后的性质改变: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活性丧失及易受蛋白酶水解。

  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称为复性。

  蛋白质沉淀:在一定条件下,蛋白疏水侧链暴露在外,肽链融会相互缠绕继而聚集,因而从溶液中析出。

  变性的蛋白质易于沉淀,有时蛋白质发生沉淀,但并不变性。

  蛋白质的凝固作用(proteincoagulation):蛋白质变性后的絮状物加热可变成比较坚固的凝块,此凝块不易再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化学教学设计14

  一、设计思想:

  根据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探究和交流活动,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应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探究和教师引导总结得来,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课程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尽量把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中去,充分利用高中生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和自然界真实问题。

  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苏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专题二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学生对“电”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电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入手,通过各种电池的展示,提出疑问:这些电池是如何产生电流的?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积极性。再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整个中学化学体系中,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的重要知识点。因此,原电池原理教学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在本章教学中,原电池原理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因为原电池原理教学是对前三节有关金属性质和用途等教学的丰富和延伸,同时,通过对原电池原理教学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从而从本质上认清金属腐蚀中最主要的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为后续金属腐蚀的原因分析及寻找金属防护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从实验入手,通过观察实验,而后分析讨论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揭示出原电池原理,最后再将此原理放到实际中去应用,这样的编排,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学情分析:

  原电池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该内容比较抽象,教学难度大,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引入新课时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入手,通过各种电池的展示,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电流的原因,再通过锌、铜与硫酸的简单组合,实验探究体验电流的产生,引出原电池的概念。再利用分组实验的方式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同时从电子转移的方向确定原电池正极、负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并写出电极反应式、电池总反应。认识到可以利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设计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所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电源,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和构成条件,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并能设计较简单的原电池。

  通过探索实验、现象比较、设疑诱导、知识讲授和巩固练习,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通过对实验的探索,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并且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通过多媒体画面,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各种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使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生活、关注环境,增强主人翁意识。

  五、重点难点:

  原电池的原理和构成条件。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情景设计、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化学教学设计1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

  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

  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

  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如下:

  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2.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展示一杯水,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3.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

  好学教育:

  究性的问题,引出水的组成这个重要知识点。因此,作好演示实验尤其关键(展示实验),书第48页,这是未改进的演示实验,实验效果不直观,效果不好;这是改进后的实验,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更便于学生主动根据实验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水的电解产物――氧气和氢气,然后学生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也很容易探究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属于化合物,重点知识得以解决。

  (展示课件)分析了水的组成后,接着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从讨论中发现,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难点也得以突破。

  4.课堂练习巩固,达标检测

  5.观看录相:有关水资源及其污染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织,并体现以下特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重点改进了演示实验,利用实物投影将实验投在屏幕上,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通过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水属于哪类物质?水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结论。自制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从而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

  3.加大教学密度: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做到高密度的学习知识,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利用文字闪动,图象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为了增强学生对水的分布和水的污染的感性认识,课上选择一段“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录像,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4.优化教学过程:

  计算机以其独特的功能创造良好的思维情景,培养探究能力,发展智力,教师、计算机、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通过计算机不仅能学懂、学会、学活、学精,而且能促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活学,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最佳状态,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总之,我在设计本课教学程序时,力求符合探究学习的三个特征:(1)学习者由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2)

  好学教育:

  学习者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释;(3)学习者通过表达和交流,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解释

【化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04-25

化学教学反思04-02

化学教学计划01-02

化学教学培训心得03-02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26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01-27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07-18

化学实验教学反思04-03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