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时间:2024-03-28 15:31:0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1

  【选材】

  1.视频:《朗读者》(贾平凹)、《经典咏流传》(《陋室铭》、《梅花》);

  《感动中国》(耶鲁村官秦玥飞)

  2.故事分享:农村诗人余秀华、白茹云;

  3.美文欣赏:散文《百合花开》(林清玄)。

  【设计思路】

  本册教材属于新编教材,新编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又保证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训练,使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与训练更为清晰.本着这个原则和标准,所以我选取了《朗读者》、《经典咏流传》和《感动中国》这三个最能体现人文主题、渗透传统文化,也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素材作为《一棵小桃树》的课前准备素材,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语文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品味。

  其次,选取的这类素材与《一棵小桃树》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和要求学生习得的语文素养是一脉相承的。

  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是考试的重难点,它行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常常让学生陷入“读懂了却说不出、道不明,更不知如何下笔和表达感悟”的困境。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曾说,语文课不要局限于课堂上的几篇课文,要努力促进学生读书。课讲得好就是不限于课堂内的几篇课文,一学期让学生阅读上百篇文章。让学生更多的学习,更多的读书。

  所以面对刚步入中学阶段的七年级学生,我也选取了林清玄的《百合花开》这篇较浅显易懂的散文,遵循由易到难的、有层级序列的梯度结构来设计本课的教学,便于学生接受、理解和品读散文。

  再者,在教学中搭建适合学生交流、探究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这些能力将在“初读、研读、赏读、质疑、创读”这些环节得以体现),强调学生自主活动和体验,引导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中获得语力能力。

  这样的设计安排,旨在通过阅读、品鉴浅显易懂而又内涵丰富的散文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七年级下册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也是自读课文。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注意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常见事物来表达哲理感受的:前一课是教读课《紫藤萝瀑布》,作者由赞美眼前的藤萝花,到回想旧日的藤萝花,在比较中表现时代的影响和社会的变迁;而《一棵小桃树》中小桃树的成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展示事物发展的过程。两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对“物”的客观描摹和情志意趣的表达均不同,所以在教学中要依据具体文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点落实文本的教学重难点。

  接下来是《外国诗二首》,一首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首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两首诗语言浅易,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前者写于诗人被监禁时期,在这样的情景下,诗人仍然满怀生活热情,以劝告的口吻,热诚坦率地表达自己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后者诗人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意象,用象征的手法来阐发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学情分析】

  学生现在处于七年级下的阶段,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而本文很多内容是从儿童的角度叙述和描写的,因此容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本文是自读课文,学生运用在教读中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针对文章涉及的哲理方面,老师做好引导,要努力促成小组合作探究、共同研读,努力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小桃树的形象所寄托的感情并从文中感悟生活所蕴含的哲理。

  2.通过学习本文借所写之物来抒写自己的理想、情志的写作方法,感知“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品情感,感悟生活内涵。

  2.品味语言,体会本文平淡质朴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感知“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点拨深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前置学习】

  1.收看《朗读者》《经典咏流传》《感动中国》相关视频; 2.故事分享:农村诗人余秀华、白茹云; 3.美文欣赏:《百合花开》(林清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引用苏格拉底的话(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导入。(幻灯片展示)

  过渡语:今天我们将通过《一棵小桃树》这篇文章来了解作家贾平凹的为理想而战的奋斗史。

  板书课题:一棵小桃树

  【本版块设计意图:通过前置学习的氛围营造,达到“授之以欲”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用名人名言导入,以“语言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有温度”的学习氛围。】

  二、初读(4分钟)(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检查】(幻灯片展示)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自由诵读,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幻灯片展示); (三)谈谈初读感受。

  1.生:谈初读感受;

  2.师:引导学生分析小桃树这一形象;

  过渡语:究竟是怎样一棵小桃树能让人如此记忆深刻呢?(进入下一环节)

  板书:易读错的字(摞、撂)

  【本版块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预习和初步感知,形成个体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研读(15分钟)(合作探究、点拨深化)

  (一)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幻灯片展示)

  过渡语:如此普通平凡的小桃树何以让作者牵肠挂肚啊?(进入下一环节)

  (二)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这运用了什么手法?(幻灯片展示)(合作探究)

  1.生:小组讨论后发言

  2.师:引导

  过渡语:诗言志、文亦言志。(进入下一环节) (三)作者想通过小桃树告诉我们什么?(点拨深化)(幻灯片展示)师引导:就你平时收集的资料,哪些人具有小桃树这样的特质?【亮点】

  过渡语: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了这篇文章,你还有哪些疑问?(进入下一环节) 【本版块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个人展示及教师点拨,适当补充相关有影响力的人物事迹,升华本文所传达的生活智慧和哲理。】

  四、学贵有疑(5分钟)(幻灯片展示)【亮点】

  (一)自由质疑,小组合作释疑

  (二)全班释疑(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过渡语: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哲理,必然在字里行间倾注了他的情感,所以我们的感触如此之深。(进入下一环节) 【本版块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学习本课的所得,生成自身的学习成果。】

  五、赏读(5分钟)

  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仔细体会语言上的特色,并谈谈你的感受。(幻灯片展示) (一)学生自由品味,小组交流合作,全班展示

  (二)师:引导总结赏析句子的方法〖内容﹢形式(方法)﹢情感〗

  【本版块设计意图:通过品味、体会本文平淡质朴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明确赏析句子的方法。】

  六、创读(10分钟)(交流合作)

  (一)搜集相关资料: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作的诗、文。(幻灯片展示) (二)课堂展示搜集的成果。

  (学生自由品味,小组交流合作,全班展示) 【本版块设计意图:通过分享积累的运用了托物言志方法写作的诗和文,感受“诗言志、文亦言志”的语言的含蓄美,为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做铺垫。】

  七、结束语【亮点】

  相信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对未来有所期待,送给同学们几句话:

  即使生活在阴沟里,也要记得仰望星空;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作者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

  教学难点: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贾平凹的资料,搜集与桃树、桃花有关的诗句,结合“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历代诗词中,题咏桃花的传世佳句多不胜数,大家课前搜集了与桃树、桃花有关的诗词,我们欣赏一下。

  桃之夭妖,灼灼(zhuó zhuó)其华。——《诗经》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苏轼《送别诗》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可以看出,古代诗人看到美丽的桃花、桃树,引发了许多人生的思索。今天我们看一下,著名作家贾平凹看到桃树、桃花时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呢?板书课题《一颗小桃树》。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1、介绍作者

  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1984年《腊月正月》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年《浮躁》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XXXX年《爱的踪迹》获全国优秀散文奖,1997年《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XX》获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2008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XXXX年《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马嵬坡(wéi)撂(liào)褪(tuì)矜持(jīn)忏悔(chàn)

  纤纤(xiān)

  点拨:可以从修辞手法使用的角度鉴赏语言,也可以通过具体的词句的品析,体会语言的魅力。

  “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

  (“哆嗦”一词使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小桃树遭受的磨难。)

  “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慌乱”一词使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桃花被打落在泥水里的悲惨景象。)

  “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委屈”一词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突出小桃树生活的很艰难。)

  “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细节描写,突出它的脆弱。)

  “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

  (“弯弯的”与“努力撑着”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小桃树的坚强。)

  “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桃树花的惨淡、柔弱,但又是那么坚强。)

  “花幸好并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

  (“孤孤”一词写出了小桃树的孤独寂寞。)

  “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

  (写出了小桃树遭受的冷落、不公平的待遇,让人心生怜意。)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

  (“挣扎”一词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小桃树虽然备受打击,仍然坚强。)

  “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展开全文阅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小桃树受到自然界摧残。)

  “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总结:

  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2、小桃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

  点拨:小桃树是在几乎被“我”忘却时破土而出的。一出世,大家都笑它,连奶奶也说它没出息。它在生长过程中被猪拱折过,险些被砍掉。它第一次开花就遭到经风雨的摧残。

  3、讨论哪些地方表现了“我”对小桃树的深情?

  点拨: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更痛苦而又无可奈何了。最后看见小桃树勇敢地与风雨搏斗,保留下一朵欲绽的花苞,“我”受到感动。

  4、这篇散文借小桃树抒发了自己的情志、理想,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倾向的句子。

  点拨: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二)比较阅读,体会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进行比较,体会作者要抒发怎样的真挚情感?21教育

  1、圈点勾画出文章中表达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的语句,然后填写表格进行比较。

  小桃树我

  成长环境生长在院子的角落里,见不到阳光,被猪拱折过,还险些被砍掉。生长在农村,到城里后才发现自己的渺小——可以推测我最初在城里的成长环境不尽如意。

  成长经历小桃树开花时,即遭受了风雨的摧残,枝条被摇撼,花瓣一片片落下,容颜褪尽。我满怀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但却“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经受这人生挫折。

  面对挫折的态度小桃树虽然遭遇不幸,它却不屈不挠,以其特有的生命力,顽强地生长着。我的脾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暮老了”。

  2、“我”为什么如此爱恋它小桃树?

  点拨:补充贾平凹的经历: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青年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小桃树的坎坷生长经历又和“我”的生活道路相似。小桃树寄托着“我”的梦想,也承载着“我”幼年的思想感情。

  3、作者仅仅在写花吗?

  点拨:作者不仅仅是在写花,也是在写自己的坎坷经历,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不仅仅是在

  4、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点拨:小桃树的顽强生命力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念。尽管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是,坚信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三)合作交流,理解文章写法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点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明线是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儿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被猪拱折,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暗线是我的经历:“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小院,从小有梦想——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复杂,社会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了,遭受种。种磨难——像小桃树一样,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是一篇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借小桃树揭示了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的“小桃树”开出灿烂的桃花。

  六、布置作业

  1、搜集并默写描写桃花的古诗词名句。

  2、课外阅读贾平凹的散文《丑石》。

  板书设计:

  我的小桃树

  小桃树:(明)饱受风雨险遭砍伐冷落挣扎

  我:(暗)孩提存着梦想进城感到渺小长大发现幼稚

  托物言志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领会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读出小桃树的特点,并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寻找小桃树和“我”的成长过程中的共性,体会作者寄寓在小桃树中的独特情思。

  2、学会运用教读课文所习得的方法,借用助读系统自读课文,提升自读能力。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棵小桃树》,课前大家进行了预习,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与第五单元中哪篇课文是一样的呢?(《紫藤萝瀑布》,托物言志)

  哪位同学能结合《紫藤萝瀑布》的内容说说什么叫托物言志吗?(托物言志: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某方面的特点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志趣。)

  我们应该怎么来读托物言志类的文章呢?(板书:抓住事物特点,品悟物中情志)《一棵小桃树》也是托物言志类的文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品读小桃树的特点,体悟其中蕴含的情志。

  二、品读赏析,把握形象

  思考:你眼中的小桃树具有怎样的特点?

  我们怎么读出事物的特点呢?哪位同学能够回顾一下,我们怎么读出紫藤萝的特点的?

  (板书:品读描写语句,抓住关键字词)课前我们预习了这篇自读课文,对文中的重要词句进行了品析,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展示课前的自主阅读成果。

  1、教师品读示范:在大家上台展示之前,老师先来给大家品读文中的一个语段。

  第2段:“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

  品读:“慌乱”“老”和“瘦”这三个词语赋予了小桃树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小桃树在风雨中左摇右晃、苦苦挣扎的样子,枝条“慌乱”,在风雨里“哆嗦”,花儿片片落地,褪尽了“楚楚容颜”,小桃树瘦了,老了,这是一棵瘦弱的小桃树。(板书关键词:瘦弱)

  2、学生品读预设:哪位同学上来试一试?注意不重复老师讲过的段落,并板书关键词。

  第4段: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点评:“瘦瘦的”,“黄黄的”,一碰似乎就断的样子,夸张地表现了小桃树的脆弱。

  第9段:可我的小桃树儿,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点评:你抓住了比喻和叠词,从花色和瓣片的特点中,读出了一棵柔弱中带着坚强的小桃树。

  第13段(2):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点评:你抓住了“千百次”和“一片”这两个反复出现的数量词和比喻的手法,让我们看到了一棵被风雨摧残却依然挺立的坚韧顽强的小桃树。

  第13段: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点评:风雨中摇摇欲坠却坚强地挺立的花苞仿若指示灯,闪着“嫩黄”“嫩红”的光,不复以往的苍白,这顽强的生命力可真叫人叹服!

  第6段: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

  点评:你关注到了形容词“猥琐”,副词“才”“极”“很”,看到了小桃树成长的缓慢,读到了一棵可怜的小桃树。

  第8段:一抬头,却看见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

  点评:“弯弯”和“撑着”这两个词把小桃树把小桃树艰难但努力向上生长的姿态描写出来了,这是一棵坚强的小桃树。

  第10段:花幸好并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

  点评:“孤孤”这个叠词把小桃树无人理会的孤单写出来了,小桃树真是可怜。

  小结:谢谢同学们分享,大家关注到了文章中描写小桃树的语句,抓住其中的关键词细致地品读,让我们看到了一棵瘦弱自卑、孤单可怜的小桃树,也让我们看到了一棵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小桃树。

  (预习质疑:文章出现多次“我的小桃树”,作者为什么不称小桃树为“它”,却称其为“我的小桃树”呢?――郭钰璇,沙希衡,王鹏,陈睿)

  这样的一棵小桃树,“我”喜欢怎么叫它呢?这些同学是有心人,发现了文章中多次出现的“我的小桃树”,文中第个旁批也提醒我们阅读的时候要多关注文中反复提及的词句。作者为什么称小桃树是“我的小桃树”呢?(课后阅读提示:这棵小桃树和“我”有着特殊的联系,小桃树就是“我”自己。)既然如此,“我”和小桃树之间应该是有着相似之处的。

  三、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思考:“我”和小桃树有哪些相似之处?

  通过品读描写小桃树的语句,我们读到了一棵瘦弱自卑、孤单可怜、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小桃树,接下来请同学们在文中圈画能体现作者成长经历的语句,小组内部合作交流,然后请代表来说说“我”和小桃树有哪些相似之处。

  1、小桃树――瘦弱,孤单,不被重视,不被关注

  “我”――渺小,幼稚,天真,孤独

  第7段: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儿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儿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了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儿便再没去想了。

  第8段: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明确:缩在角落的卑微,身处城市的“渺小”,“我”和小桃树的成长环境都是这样的恶劣;“一个人坐着发呆”,无人关注的落寞,“我”和小桃树都品尝过孤独的滋味;慢慢发现了自己的“幼稚”、“天真”、“无知”,“我”和小桃树成长的经历如此相似,都承受着风雨的打击和生活的磨难。

  2、小桃树――期待开花结果,不屈不挠

  “我”――渴望梦想成真,坚强执着

  第3段: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都认真起来,全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肯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浇的土里,想让它在那蓄着我的梦。

  明确:小桃树一个在角落里等待着破土发芽的桃核有一个开花结果的梦,而“我”怀着“幸福一生”的憧憬,蓄着“幸福一生”的梦,结合背景可以知道作者蓄着的或许还有文学梦。(提醒关注阅读提示:小桃树是梦的化身,梦的精灵。板书:心怀梦想)

  第4―8段小桃树:“在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儿”,“它却默默地长上来了”“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

  我:“我却不大相信,执着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的。”

  明确:不被关注、不被看好的时候可能恰恰是为梦想蓄积力量的时候。“我”和小桃树一样,都没有停下追求梦想的脚步。(板书:执着追求)

  第9―14段小桃树:“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我:“我心里稍稍有些了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明确:一棵历经风雨仍然昂头抗争的小桃树,一个不屈不挠追求梦想的“我”。

  总结:心怀梦想、执着追求是“我”和小桃树精神的共鸣、灵魂的交响。其实,卑微中蓄积的梦想更为难得,弱小者的坚强更加可贵,饱经磨难后的执着更令人动容。

  链接材料:

  “我很瘦,有一张稀饭灌得很大的肚子,黑细细的脖子似乎老承负不起那颗大脑袋……”

  “当我读完小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初中后,便又开始了更孤独、更困顿、更枯燥的生活。”

  当作者其他《月迹》获《散文》杂志优秀散文奖后,他回来对朋友说:“那朵桃花才开。”

  执着追梦的情志其实也可以借其他的事物来寄托的,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借小桃树来诉说自己的心声呢?

  (生答)不仅因为作者瘦弱单薄的外表、充满磨难的成长经历跟小桃树是相似的,更因为作者在艰难的处境中执着奋斗最终开出了梦想之花的精神与小桃树的内在品格是相契合的。所以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我们选择寄托情志的事物不仅要外形、经历方面与我们相似,而且应该在精神上与我们高度的契合。

  四、以物寄志,抒写心梦

  作者的梦,是那棵瘦弱的小桃树,饱经风雨仍然昂起头执着地追梦。

  如果要抒写你的梦,你会选择什么事物呢?请依照下面的句子进行仿写。

  我的梦,是那片青翠的爬山虎,从不停下向上攀爬的脚步。

  我的梦,是 , 。

  五、课后作业:拓展阅读

  必做:读《每日一篇》最后一页《丑石》,说说作者借一块丑石表达了怎样深沉的感慨。

  选做:拓读散文集《月迹》,试着比较作者和宗璞的散文在语言风格和写作手法方面的异同。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积累字词;

  2、细读全文,理解精辟的语句;

  3、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了解文章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细致描写来表现主题的特点;

  2、 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

  3、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

  积累词汇,小桃树的特点及顽强的生命力,培养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手法。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自己喜爱的植物呢?说一下自己喜爱的理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在逆境中成长,那它的命运和结局怎样呢?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了解人物。(课前安排学生在早读课朗读课文。)

  1、 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1)识记下列汉字。

  伫孱 嵬 懊丧 执着 颤抖 矜持 赤裸 猥琐 轰轰烈烈

  (2)理解下列词语。

  伫立 孱 踏青 垂垂暮老 血气方刚 祸不单行 矜持

  2、 简介作者。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青年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革,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感受小桃树生命的成长,并思考问题:

  课文围绕“小桃树”写了哪些情景故事?记叙的顺序是什么?(理清文章的思路)(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指导:(1)抓住线索,整理结构,注意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插叙:现在—————过去—————现在

  分组汇报情况,得出结论,注意用语要简洁。

  (三)深层探究:(小组讨论,最后归纳结论。) 1、 第1段中说:“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讨论明确: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2、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讨论明确: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四)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小组讨论,分析归纳)

  1、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世比作大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人世的认识还非常的肤浅,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和自己的幼稚天真。将自己的命运和小桃树的命运联系起来。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2、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讨论明确:

  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文章在歌颂小桃树的过程中也暗含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五)把握手法,拓展探究。

  1、 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联系《陋室铭》分析)

  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顽强同命运作斗争时,“我”不由对它产生赞美之情。文章由物及人,就是托物言志的手法。

  2、 你从小桃树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自由发言,指名回答)

  只有敢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作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才能战胜自我,赢得灿烂的人生。

  3、教师总结: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板书设计

  “纤纤”“黄黄的”“瘦瘦的”“单薄”——弱小者

  “努力撑着”“挣扎”“摇着”“抖着”——顽强同命运抗争,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的设定和陈述是非常关键的,它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本课就是扣住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的。同时深入文本,理解文意。在初读课文时,就让学生扣住”可怜”这个词,从小桃树的生长环境,外形,遭遇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另外,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另外,教学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由物到人的环节中,还需要做进一步引导。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的评价,不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理清脉络,概括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的独特情感;

  3、了解明暗线交织,比较小桃树和“我”的人生经历,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4、理解作者借小桃树所抒写的情志,学生为理想奋斗。

  重难点:

  1、理解作者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着什 深刻的意义。

  2、明暗线交织,小桃树的形象是作者自己的化身。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贾平凹的资料,搜集与桃树、桃花有关的诗句,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在诗人笔下,春天的桃花是美丽娇艳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似乎只有桃花才能代表春天的美丽。然而,当代作家贾平凹却一直对一棵弱小的、可怜的小桃树念念不忘,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作品《一棵小桃树》。

  二、文题解说

  点拨:题目“一棵小桃树”点明了写作对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说明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作者借小桃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词语

  1、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忏悔( chàn ) 伫立( zhù ) 纤纤( xiān ) 褪( tuì ) 矜持( jīn )

  孱头( càn ) 蓄( xù ) 恍然( huǎng ) 猥琐( wěi ) 渺小( miǎo )

  摞( luò) 马嵬坡( wéi ) 灼灼( zhuó ) 苦涩涩( sè ) 颤抖( chàn )

  刹那( chà ) 赤裸( luǒ ) 幼稚( zhì )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楚楚:软弱柔美。

  孱头:软弱无能的人。孱,瘦弱,软弱。

  矜持:拘谨,拘束;庄重,严肃。

  灼灼:形容明亮的样子。文中形容桃花繁盛明丽的样子。

  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四、整体感知

  1、速读全文,思考写小桃树的经历是按照什么顺序?

  点拨:先写眼前情景 1、2;

  接着回忆过去 3—8;

  最后又回到现实 9—14

  2、行文思路:

  点拨:一、(1段)交代“我”写小桃树的缘由;

 二、(2段)写眼前情景,抒发怜悯、痛心、自责的心情;

  三、(3 - 8段)回忆小桃树以及“我”的经历;

  四、(9-14段)回到眼前情景,呼应开头,点明主旨。

  3、第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呢?

  点拨:引子。暗示小桃树与“我”的关系是不平凡的,有它的特殊意义、经历。设下悬念,吸引读者。

  五、分析比较,理解内容

  1、文本主要写了哪些人和物?

  点拨:“我”、小桃树、盆景、爷爷奶奶。

  2、本文写盆景、爷爷种花有什么作用?

  点拨:运用对比,突出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

  3、文中多次写到奶奶有什么作用?

  点拨: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

  展开全文阅读

  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文章在歌颂小桃树的过程中也暗含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4、文本叙述了一棵小桃树的经历,中间还写了“我”的经历,谈谈小桃树和“我”的经历,分析两者的联系。

  点拨:明线是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拱出一点嫩绿儿——长到二尺来高——有院墙高(猪拱,被遗忘)——开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暗线是我的经历:荒僻山村,从小有梦想——走出山来到城里,感到渺小,孤陋寡闻,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后,读不懂人世的大书,感到自己太幼稚天真,经受磨难——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矢志不渝追求理想) 。

  小桃树长在家里土院子的角落里,暗示“我”从小生长在荒僻落后的小山村;小桃树得不到良好的生长条件,暗示“我”从小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里,孤陋寡闻,后来到城里才知道天地更宽广;它长得瘦小,暗示自己感到渺小,未能成为大才;着重写它在风雨摧残中的情景,暗示作者自己在生活道路上经受风风雨雨和种种磨难;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我被感动,不忘初心,对理想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

  总结:明暗两条线索交织,明线是小桃树的经历,暗线是“我”的经历,使小桃树和“我”建立了联系: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是作者自己的化身,托物言志显得自然、感人。

  六、精读重点,把握主旨

  1.找出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语句,说说表现了小桃树什么特点?

  点拨: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2.“蓄着我的梦”指什么?为什么说“我的梦”是“绿色”的?

  点拨:反映了作者孩提时代对美好的未来、幸福的人生的朦胧向往;是说自己为美好幸福的未来而奋斗,这是生机勃勃的,欣欣向荣的,充满希望的。

  3.重点句理解赏析

  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点拨:(1)“竟”是“竟然”的意思,小桃树在风雨中俯身的瞬间,“我”竟然看到树顶还保留着一个花苞,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我”内心的惊喜、感动。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苞比作指示灯,写出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对“我”的激励作用,让“我”饱含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4.最后一段“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点拨:尽管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是坚信只要不屈不挠地奋斗下去,定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定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七、主题概括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八、课堂小结

  作者明写的是一棵小桃树,明写的是小桃树的生存环境,却很自然地让读者联想到作者及其同代人所面临的那个疯狂的虐杀一切的年代,让读者从中品味到缕缕辛酸与苦涩,从而唤起人们加倍珍惜春光明媚、和风细雨的今朝。告诉我们,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九、加深理解

  1.背景链接

  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中成长的真实历程。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苞,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它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追求理想的象征。

  2.作者简介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作家。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代表作品有《浮躁》《废 都》《白夜》《秦腔》《古炉》等。他的《浮躁》获得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废 都》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秦腔》获第一届红楼梦奖首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古炉》获施耐庵文学奖。

  贾平凹的散文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他的散文,浓的如酒般醇厚绵长,淡的如溪水清纯透明。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的氛围中,贾平凹道出他对生命、历史、宇宙的深深思索,使散文具有一种深邃的哲思。

  十、拓展延伸

  1、你从小桃树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点拨:敢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作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不懈追求理想。

  2、比较小桃树和紫藤萝的经历,体会作者要抒发怎样的真挚情感?

  不幸遭遇 经历风雨后 面对挫折的态度

  小桃树 角落里、被遗忘、被猪拱、讨人嫌、遭风雨、花零落 百折不挠、

  欲绽的花苞 困境不气馁,心中有梦,顽强斗争,不懈追求

  紫藤萝 花朵稀落、伶仃、

  东一穗西一串 紫色的万花灿烂的花瀑

  生命无止境,人生美好,生命永恒,勇气倍增

  3、校园、庭院、公园里有许多花草树木,哪一种你最喜欢?哪一种牵动过你的忧愁和欢乐?请写一段简短的话。

  展开余文

  十一、随堂测试

  1.第⑩段中说“可怜的小桃树儿”,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点拨:写小桃树长在角落,不被重视;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单薄等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2.文章结尾“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作者产生安慰之情、感激之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点拨:因为在风雨摧残中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的小桃树让作者明白: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就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3.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点拨:将人世比作大书,将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比作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

  (2)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点拨: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光,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十二、推荐阅读作品:

  1.《丑石》

  2.《文竹》

  3.《静虚村记》

  板书设计:

  我的小桃树

  环境 经历 现状

  小桃树:(明线) 角落里 遭遇 花苞欲绽

  我:(暗线) 偏僻小山村 磨难 安慰追求

  托物言志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6

  【目标】

  1.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树立对人生理想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联想激趣

  1.王安石爱梅花,因为梅花有凌寒独自开的傲骨,陶渊明独爱菊,因为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周敦颐独爱莲,因为他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刘珍爱轻松,因为他有终岁常端正的本性,其实生命就是一个奇迹,一花一草一树都会触发我们的联想,拨动我们的晴天。今天,我们将跟随贾平凹先生去认识生活中一种极普通的树———桃树,看看这棵树引发了他怎样的思考。大家齐读题目和学习目标。

  2.首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以开火车的方式来读词语,解释词义

  3.看来同学们课前预习的很到位。对所有同学提出表扬。

  活动2【讲授】二、初读——与桃树相逢

  1.本文的题目是“一颗小桃树”,那桃树之“小”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课文,从桃树生长空间、自身形体、遭遇磨难方面在“小”前面加一个修饰词,具体说明桃树给你的初印象。我看很多同学都读完了,刚才老师发现一个事情,就是同学们读的都非常投入,很多同学还在书中做了批注。这是非常好的阅读习惯,希望大家坚持。现在找同学回答。小A同学。

  他说小桃树给他的初印象是生长空间微小,自身形体矮小,遭遇磨难弱小。和老师想的大同小异,老师想到的词语是

  (狭小)(瘦小)(弱小)

  2,那这样的一棵狭小,瘦小,又弱小的桃树,具有怎样的生长经历呢?在它生长的过程中都遭遇了哪些磨难呢?请同学们默读3-1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表明小桃树生长过程及遭遇磨难的词句。我看有同学已经完成了,并高高的举起了手。那就请小B同学来回答吧。他说这棵小桃树的桃核最初被埋在

  这个桃核被埋在角落里却被忘却了,第二年春天长出了萌芽,还被嘲笑没出息-好不容易长高一些,又被猪拱、嫌他长得不是地方,想砍掉,开花后也无蜂蝶问津,还经受着风雨摧残,但在枝头依然有个欲绽的花苞。小B同学找的很全面。

  过渡:这样的一棵被人遗忘,遭人嫌弃,孤单寂寞的小桃树,没有阳光的照耀,没有蝴蝶的陪伴,只有风雨的鞭打,它是多么的无助啊,可就是这样一个弱小无助的生命,在遭遇风雨时,又有怎样的表现呢?请大家齐读13段。

  活动3【讲授】三、品读——与桃树对话

  读过这段之后,我们不难看出,小桃树在面对风雨时拥有顽强的生命力,那我们可以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小桃树的顽强不屈呢?请同学们用我们平时赏析句子的方法和小组内的同学合作交流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平时赏析句子都有哪些方法啊?(可以抓关键词,描写方法和修辞等)

  小D同学从“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生动地“千百次”写出了小桃树历经磨难,顽强不屈的斗争情景,他还抓住了段落中的“竟”这个词,感受到作者看到小桃树树顶还保留着一个花苞时的惊喜、感动。

  小E同学看出了这段有一处比喻句,把花苞比作指示灯,写出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对“我”的激励作用,让“我”饱含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过度:通过我们的赏析,我们深刻地感悟到了这是一棵饱经磨难的小桃树,更是一棵顽强不屈的小桃树。作者深深地怜爱着小桃树,常常自个儿忏悔,自个儿安慰,难道仅仅是因为小桃树在逆境中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命力吗?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当初中下桃核的原因是什么?

  不错,是想让它蓄着我的“梦”,其实课文中曾多次提到“梦”这个字,请大家跳读课文,快速找出来并思考,小桃树身上蓄着我的什么梦?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与梦有关的句子有四处:男同学读1,3句.女同学读2,4句。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小桃树身上蓄着我对幸福的'向往,对现实理想的希望,所以说这棵小桃树对于作者的意义是非凡的。不过作者多次提到的梦,每一次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大家能不能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作者分别有怎样的心情?找同学来回答。

  【明确】F同学说到,第一次:带着希望的心情,种下这甜甜的梦的种子,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第二次:高兴,他的梦的种子成长了,而且还是绿色的,那是作者的美好的梦想;

  第三次:看见小桃树孤单地立在墙角,花朵也像是一个重病的少女,作者又联系到自己遭遇的种种不幸,这个时候他很伤感、难过,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因此他“颤抖”了。

  过渡:这时候的贾平凹确实如同学们所说,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奶奶去世了,文中有一个词可以概括他此时的人生境况——“祸不单行”,其实我们课文7,8段有提到作者的成长经历,大家可以读一读这两段,画出相关句子。找出来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上学后来到城里,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毕业了走向社会,才发现自己的幼稚,天真,读不懂人世的大书,脾性变坏,心境垂垂暮老。但是当他看到小桃树顽强面对风雨的态度给予了贾平凹很大的心里安慰和人生指引,所以他在第四次谈到梦的时候说:我还叫你是我梦的精灵,而且相信花会开得更美,还会孕出一个桃子,说明作者又重新找到对生活的希望。

  【明确】仔细看图,大家会发现什么?有同学说,小桃树和作者的经历出奇的相似。那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作者对小桃树的精雕细刻,明着是写小桃树的生长过程,暗里却是写作者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就是本文采用的是双线式的叙事结构。

  难怪作者对小桃树一往情深呢!原来小桃树就是他的化身,是他人生的缩影!作者是想借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含蓄地表达自己所受的遭遇,隐隐地透露和抒发自己对梦想的概叹、追求。将小桃树的经历与“我”的经历完美地融为一体,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齐读PPT:“托物言志”是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个人的情感和志向,它具有含蓄美,朦胧美,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3.托物言志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大家猜一猜下面这几种事物通常代表哪种志向?(列举松竹梅等)

  活动5【拓展延伸】五、感悟——与桃树成长

  同学们,作家贾平凹历尽坎坷与时代创伤,却不掩生命的阳光!一棵小桃树让他追梦的信心倍增,斗志昂扬。大家是不是从小桃树的身上也学到了什么呢?

  小结:同学们的太精彩了!.其实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事情,请你一定相信,必然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坚信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一棵小桃树,了解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并从中体会出了一些人生哲理。老师,希望你们是种下梦之桃核的那个少年,希望你们是勤于浇灌,守护梦想的那个少少年,更希望你们是舒张身子,昂起头,走出角落的那个少年。但愿贾平凹的这棵小桃树,能够让你不再消沉,不再胆怯,守护梦想,最终结出一个大大的果实来。

  活动6【教师寄语】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

  齐读赠言拥有花的精神,树的品格,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迎风飞扬,无惧成长。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自读课文了解一棵小桃树的形象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2、能力:阅读分析能力;朗读能力;辨析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用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4、重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5、难点: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着什么深刻含义。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自己喜爱的植物呢?说说喜欢的理由。

  作者所喜爱的是一棵小桃树,世间万物,作者为什么单单喜欢一棵小桃树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一颗小桃树》,去一探究竟吧!

  (二)速读课文,知内容

  结合旁批,快速略读课文,说说你读到了什么?

  (三)跳读课文,找矛盾

  课文中不乏矛盾的存在,请擦亮眼睛,跳读课文,寻找并分析稳重的矛盾。

  如:第2节中“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

  此环节穿插小桃树的形象分析,以及语言赏析的切入点(动词、形容词、副词),朗读指导(重读、情感)

  (四)选读课文,摹桃树

  刚刚同学们找了这么多,也品了这么多,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朗读,读出这课没出息的桃树,每人选一句朗读,要把小桃树描摹在你的朗读里!

  (五)再读课文,悟主旨

  如果你是这棵小桃树,这天夜里,你真的幻化为梦的精灵,你会对作者说些什么呢?

  知识链接:本文的写作背景是: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作者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正成长的真实历程。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蕾,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它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六)拓展延伸,添旁批

  如果让你为本文添一个旁批,你会怎么添?你的回答又是什么?

  (七)总结

  一枝一叶总关情

  散文阅读关注动词、形容词、副词。

  (八)课后作业:

  请你用小桃树的口吻来改写《一颗小桃树》

  (九)板书设计

  一颗小桃树

  作者

  树——人

  托物言志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的

  1、自读文章,把握阅读散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托物言志、双线交织的写法

  4、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加深学生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二、重点目标:

  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自读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了解自读学情: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贾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你自读这篇文章,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有所感悟即可,教师要从学生的阅读感受中准确地把握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难点。

  (二)关注课文旁批,理解自读要求:这篇自读课文,编者为我们做了几处旁批?其中哪几处是提问的?你自己能解决问题吗?

  编者在《一棵小桃树》中标注了五处旁批。

  ①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

  ②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③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

  ④“蓄着我的梦”的桃核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作者仅仅在写花吗?

  ⑤“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您读出来了吗?

  五处旁批,后三处提问,教学中利用这三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内容、作者情感以及相关主旨。

  (三)五个旁批当中哪个是告诉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方法的?

  即第二处: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这样引导学生阅读第四段中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的描写,品味语言,感受深意。第四段教师做出指导示范,再放手学生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写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的语句,重在感受品味,课堂上不做细致的研读品析。

  (四)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理解小桃树中的深刻含义,理解本文托物言志、双线交织的写法。

  (五)最后一处旁批引领思考,即文章第一个旁批“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理解散文阅读重在悟情。《一棵小桃树》的第一段文字研读:“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 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常常”一词尤见感恩怀念之深。

  问:如果作者只能写一个字,来写他的小桃树,你觉得,他会写哪个字?以此问把整节课推向高潮,打开学生阅读思维的大门,进一步理解本文复杂深沉的情感和精神内涵,加深学生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矜持、孱头、猥琐、淅淅沥沥、垂垂暮老”等词语。

  2、自主阅读,梳理文章结构层次,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3、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其深刻内涵。

  4、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

  难点: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比较阅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由上节课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识记字词,采用学生上黑板书写生字词并解释意思的形式。

  2、理清写作顺序,概括文章内容。

  三、整体感知,初识小桃树

  1、理清小桃树的生长经历:桃核埋在角落里—萌芽—长到二尺来高—有院墙高了—开花—遭遇风雨一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2、通过找出作者描写小桃树的句子,分析小桃树的形象。 ”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开得太白,太淡了”“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小桃树的形象:外形单薄、弱小、不旺盛,但是意志顽强,不屈不挠,敢于同困难作斗争。

  四、研读文本,走进”我”的梦

  1、作者对小桃树的感情:喜欢、爱怜

  2,、作者是怎么称呼小桃树的反复说这是”我的小桃树”蓄”着我的梦”你“是我梦的精灵

  3、小桃树与作者有着怎样的联系?在作者看来,小桃树是另一个”我”,”我”的人生经历::”我”出生在偏僻的山村小院—离开家乡,进城读书,感到自己的渺小—长大,人世复杂,社会复杂,在特殊的年代里,遭受种种不幸—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

  4、介绍作者,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知人论文悟主旨。

  五、了解写作手法,会品会用明白本文所使用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1、定义:”托物言志”是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个人的情感和志向,它具有含蓄美,朦胧美,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2、写法要点:找准所托之物,把握其外形特征。

  3、根据外形特征,分析内在品质。 找准物与志的相似点。

  4、整体把握全文,揭示所言之志。

  3、在以前学过的文章中找到运用此种方法的例子:《爱莲说》、《陋室铭》等

  六、课堂小结

  向小桃树学习,坚定信念,通过不屈不挠的奋斗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七、布置作业

  1、仿造本文,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

  2、请说说下面一段文字背后寄寓的深意。 ”春天,各种各样的鲜花竞相开放,就连不起眼的小草也会开出一朵朵或红或黄或紫的小花来炫耀一番。但,竹子,却不与它们争宠,它依然如故。它只是默默地成长,一节一节又一节,虚心踏实,笔直向上,它们的目标是苍穹!”

  3、摘抄你最喜欢的描写小桃树的语段,并进行品析。

  附:板书设计一棵小桃树小桃树经历“我”摹形、着色、梦托物言志顽强不屈百折不挠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一棵小桃树》是“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本单元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 本文是一篇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并借助小桃树抒写自己的情志、理想: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

  【教学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勇于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重点】

  对逆境中小桃树细致的描写来感悟作者对小桃树的情感。

  【教学难点】

  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

  【教法学法】

  1、品析关键语句:品味作者对小桃树细致入微的描写,感受作者对小桃树的特殊情感。

  3、比较阅读法:寻找小桃树和“我”的成长过程中的共性,加深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出示贾平凹的图像和名字“贾平凹”),学生读这位作家的名字,指导学生读准“凹”的字音。介绍贾平凹的原名贾平娃,父母希望他平平安安,可是贾平娃长大以后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贾平凹,“凹”从字形上看有“不平、崎岖坎坷”之意,这个字正是他人生经历的写照,从平娃到平凹一字之改,意境却是天

  壤之别

  二、初读识小树。

  (15分钟)教师过渡语:这到底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呢?课前同学们已经做了初步的预习,请同学们现在一边跳读课文,一边勾画相关的语句。

  2、学生跳读课文,勾画描写小桃树的相关语句。

  教师过渡语: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你勾画的语句,并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

  3、小组交流勾画语句,讨论交流小桃树的形象。

  4、师生交流相关语句,分析小桃树的形象。

  预设:点读——第四段第九段齐读——第十三段

  (1)它长得很委屈……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生答:单薄、脆弱、弱不禁风的情态,可怜的小桃树。

  (2)他们嫌那桃树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曾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保护它,给它浇水。(你从中知道了这是一棵怎样的桃树?——不招人喜欢、无人喜欢的树,无人欣赏——可怜的小桃树!)

  (3)虽然长得弱小,可一夜之间竟开满了花呢。我每次看着它,却发现从来没有一只蜜蜂、一只蝴蝶飞来。(孤独寂寞的小桃树——可怜的小桃树!)

  (4)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历经磨难,顽强不屈的小桃树)

  5、教师引领总结小桃树的形象。

  教师过渡语:通过同学们的分析,你能用几个精炼的词语来概括这棵小桃树的形象吗?

  生答:柔弱、瘦小无人欣赏孤独寂寞历经磨难顽强不屈(适时板书)教师归纳板书:卑微瘦弱多舛不屈

  (此环节PPT显示: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卑微瘦弱多舛倔

  强)

  三、再读悟情感。(5分钟)

  6、从“我的小桃树”这一称呼中悟情感。

  教师过渡语:这样的一棵小桃树,作者在文中如何称呼它?

  生答:我的小桃树

  师:文章有8次称呼它为“我的小桃树”,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八处,你从中悟出了作者对小桃树怎样的情感?

  学生朗读,师生交流情感。

  生答:喜爱怜悯痛心惋惜无可奈何敬佩愧疚赞美

  师过渡语:作者为何如此执着地称呼它为“我的小桃树”?这深厚的情感从

  何而来?我们一起走进贾平凹的人生经历?

  四、三读品人生(22分钟)

  7、了解贾平凹的成长经历。

  ①学生带着问题“你从中知道了贾平凹怎样的人生经历?”默读课文7/8

  段有关语句

  ②学生交流。

  ③老师讲述贾平凹的四则小故事,每讲一个故事,让学生说说你感受到了贾平凹怎样的人生经历。

  引导学生明确——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

  (PPT出示:走近贾平凹)

  故事一:苍蝇叮烧饼的故事。

  故事二:上学的故事

  故事三:猜谜语的故事

  故事四:退稿的故事

  故事一:贾平凹的父亲带他去集市,路过一家国营饭店,饭店的主任恰巧是老乡,父亲和饭店的主任闲聊,贾平凹却一眼一眼地盯着锅台上放着的三碗面条,旁边的长凳上有个篮子,里边是烤出的烧饼,一只苍蝇在上面起起落落。贾平凹很想让父亲买给一碗面条或者是一只烧饼,可是父亲没有,走在回家的路上,贾平凹就一直恨自己不是那只苍蝇。

  故事二:贾平凹在自传体小说《我是农民》里这样描述过自己上学时的经历:那时我14岁,细细的脖子上顶着一个大脑袋,脑袋的当旋上有一撮毛儿高翘。我打不过人,常常被人揪了那撮毛儿打。由于个子矮,下课后同学们拿我做夯来打,我没恼过。上体育课时,谁也不肯将球传给我,怕我个子矮守不住,我跟着队员跑过来跑过去,就觉得没意思了,再也不爱球类。

  故事三:贾平凹在西北大学读书的时候,是学校出了名的“苦行僧”,班上的几位城里人常常故意给他制造一些尴尬。在一次联欢会上,一位同学出了一条谜语,说是“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起床不吃饭,就往教室跑”,并点名要贾平凹“猜一个人”。贾平凹知道这个谜语明摆着就是说自己的,当着众同学的面,贾平凹惶惶站起来,嗫嚅了半天,回答道:“是我!~ ”说完,他跑出了会场,在阅览室后的花园里,用泪水冲洗着心灵的创伤。

  故事四:贾平凹在读大学时,把一首诗寄到省报,稿子寄出去后,他每天留心《陕西日报》,半年过去了,他的稿子源源不断的送去,又源源不断的退回来。他写的十几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故事竟没有一个变成铅字。 1974年10月的一天,22岁的贾平凹在路过一家报摊时,无意间向报摊瞥了一眼,猛然间,他看到“贾平凹”三个黑体字映在眼里,他忍不住尖叫一声,连忙捂住嘴巴,慌忙逃走,等情绪平复了再又折回来拿出兜里仅有的两角钱买了十份报纸,两千多字的散文《深深的脚印》登在了1974年《西安日报》上。

  教师过渡语:通过了解贾平凹的人生经历,我们发现他和文中的小桃树有着惊人的相似,现在,你觉得文中的小桃树还仅仅只是一棵树吗?

  8、引导学生明确——小桃树就是另外一个“我”

  9、引导学生理解——小桃树就是我儿时梦想的化身。

  教师过渡:贾平凹的散文还往往创造出一种物非物,我非我的朦胧意境,文中的小桃树对我而言还有特殊的意义,他当初为何会种下那棵桃核?

  ①引导学生看课文第三段,理解“我的梦”

  找到关键句:“我却怎么也睡不着,想起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就爬起来,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 ”

  学生谈句子的理解。联系前文,抓住“不甘心” “我的梦”,说出我期望桃核开花,让我看见桃花,让我幸福一生

  ② 、感受作者对小桃树的感激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③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此环节PPT显示:小桃树—————我托物言志)

  教师过渡语:那个欲绽的花苞真的孕出一个桃儿来,今天我们再来看贾平凹已经需要仰视才看得见,他已经成为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奇才。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部分代表作。

  10、欣赏贾平凹部分代表作。

  (学生看视频贾平凹的部分代表作)

  11、畅谈收获。

  ①学生谈收获

  ②老师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一棵小桃树

  贾平凹

  卑微瘦弱多舛不屈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的

  1、自读文章,把握阅读散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2、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3、托物言志、双线交织的写法

  4、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加深学生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二、重点目标:

  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自读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课文导入,了解自读学情: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贾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你自读这篇文章,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有所感悟即可,教师要从学生的阅读感受中准确地把握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难点。

  关注课文旁批,理解自读要求:这篇自读课文,编者为我们做了几处旁批?其中哪几处是提问的?你自己能解决问题吗?

  编者在《一棵小桃树》中标注了五处旁批。①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②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③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④“蓄着我的梦”的`桃核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作者仅仅在写花吗?⑤“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您读出来了吗?

  五处旁批,后三处提问,教学中利用这三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内容、作者情感以及相关主旨。

  五个旁批当中哪个是告诉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方法的?

  即第二处: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这样引导学生阅读第四段中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的描写,品味语言,感受深意。第四段教师做出指导示范,再放手学生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写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的语句,重在感受品味,课堂上不做细致的研读品析。

  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理解小桃树中的深刻含义,理解本文托物言志、双线交织的写法。

  最后一处旁批引领思考,即文章第一个旁批“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理解散文阅读重在悟情。《一棵小桃树》的第一段文字研读:“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 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作者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常常”一词尤见感恩怀念之深。

  问:如果作者只能写一个字,来写他的小桃树,你觉得,他会写哪个字?以此问把整节课推向高潮,打开学生阅读思维的大门,进一步理解本文复杂深沉的情感和精神内涵,加深学生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青蛙》教学设计05-25

《小螺号》教学设计优秀03-10

小作家教学设计03-23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05-24

《小青蛙》教学设计15篇06-04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04-04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06-29

小学语文课《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06-08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26

教学设计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