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斯的维纳斯》说课稿

时间:2021-11-14 20:24:3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米洛斯的维纳斯》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米洛斯的维纳斯》说课稿

《米洛斯的维纳斯》说课稿1

  一、 说教材

  1、 教材地位: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课内自读课文,本单元都属文艺论文,重在讲知识或道理,读者从中既能获得新知,又锻炼了思维能力,还能感受到浓浓的理趣。本课则阐述作者的一个美学观点,即残缺美。

  2、教学目标:

  学生在上学期赏读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花未眠》阐述了美是邂逅所得及艺术源于生活的美学观点,《米洛斯的维纳斯》则是学生在学习美学知识方面的深入与延续。根据学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理解文章的残缺美,把握本文关键语句的含义,提高审美能力,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解决文艺欣赏方面遇到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深入阅读课文,探究问题。

  通过讨论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谈对课文的理解,谈对作者观点的认识和评价,教师注意及时纠偏,并引导话题的走向。

  以本文为契机,引入有关的文学艺术欣赏知识。教学时围绕维纳斯雕像,介绍和本文作者观点相通的中国画的虚实相生的原则,结合图片,以直观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贯穿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应该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西方美术史中最著名的杰作之一,历来被视为希腊雕刻艺术的珍宝。学生对她的欣赏将会提升审美品位。

  3、 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提出的残缺美,领会“以无胜有、以少胜多”“虚实相间”的艺术原则。

  教学难点:对关键语句含义的理解,辩证地分析艺术作品的残缺与完整。

  本文为译著,又是抽象的理论文章,在语句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对关键语句含义的理解作为难点之一;难点之二则是启发学生辩证地分析艺术作品的残缺与完整,断臂维纳斯只是一个特例,并不是所有的残缺的艺术品都是美的。

  二、 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1、欣赏品味法:课文以米洛斯的维纳斯为审美点,以蒙娜丽莎与胜利女神为衬托点,以齐白石画为深入点,以自然残缺美为延伸点,以人生的残缺美为德育点,这些抽象的理论都以图片的形式来进行直观地学习,形成视觉冲击力,吸引学生细细品味。

  2、自读探究法:由于本课是自读课,因此课文教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为主。找出问题,看书筛选信息解答。

  3、 自由讨论法:如何为断臂维纳斯复原,学生会各持己见,这是一个讨论的热点。在拓展深入时,让学生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是最美的人生,这就是价值观与人生观的体现,这个问题也会引发争论。讨论时教师可加入自己的观点,也可留下空白,由学生自己甄别。

  4、讲练结合法:在品味了断臂维纳斯后,又浏览了蒙娜莎神秘的微笑,就展示几幅胜利女神的远近的雕像,让学生写一个片断,进行审美练习。

  教学手段:本课将大量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首页:断臂维纳斯的美在璀璨的卢浮宫的衬托下更显得庄严而典雅。在巴黎一瞥中将几座有代表性的建筑图片展示给学生,然后引出卢浮宫三宝,配上了《雪绒花》的音乐,意境很美。在拓展深入中,有齐白石的绘画,有当代摄影作品,有残疾人的几幅图片,以此辅助学生深入理解残缺美在艺术及人生中的体现。最后的审美练习也展示胜利女神的雕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她的形象美和神韵美。这些图片的应用将和本课对美的阐释相得益彰,共同构成美的教学氛围。

  三、 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流程设为六个环节

  (一)导语:由巴黎引出卢浮宫三宝,从而顺理成章把学生的目光聚焦在卢浮宫镇宫第一宝——庄重典的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上。巴黎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是浪漫之都,是艺术之都。它有美丽的塞纳河,有经典的艾菲尔铁塔,有绚丽的小区广场,辉煌的红磨坊,有神秘的巴黎圣母院,有璀璨的卢浮宫┄┄在卢浮宫里珍藏了三件镇宫之宝。

  (二)学生阅读课文,提出问题。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

  (三)课文探究

  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补充总结为以下六个

  1、本文谈了一个美学观点, 这个美学观点是什么?

  2、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维纳斯失去双臂后,获得了一种抽象的艺术效果,这种抽象的艺术效果是什么?

  4、为什么作者不赞成复原双臂?

  5、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复原计划,告诉我们你心中完整的维纳斯是什么样的?

  6、维纳斯为什么只能失去双臂,不能失去其它部位吗?

  这六个问题由学生品读课文,讨论完成。

  (四)拓展深入

  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清冈卓行并不是残缺美的首创者,我国古代早就有相关的论述。老子云:“大音无声,大象无形。”即是说最大的乐声听来反而无音响, 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到形迹。

  我国古代绘画中体现了空白艺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如齐白石画虾,他只画虾的动作,而空白处观赏者便想象成了水。空白艺术与残缺美是一脉相承的。

  “空白”是虚,物象是实,虚与实辩证地统一于艺术品中。从“空白”的价值意义来看,“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是在于求其空灵,不是空而无物,而是虚中求实。艺术品中的“空白”体现一种“虚灵”的“空间感型”,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在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电影、曲艺等艺术形式中,历来都讲究虚实相间的艺术。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虚实相间的艺术,可展示几幅古画,与学生共同品味。

  然后向学生出示两幅作品,《玻璃破碎的瞬间》是一幅摄影作品,一只高脚酒杯破碎的一刹那,蓝色的液体流出来。“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影壁”在顶部特意设计成了残缺。这些都是残缺美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而在文学作品中残缺美是如何表现的?

  比如结局离散,人物性格的缺憾都会产生残缺美的效果。《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憨直忠勇,却又鲁莽得可爱,《红楼梦》中黛玉的小心眼,《三国演义》中张飞的粗心等,这些缺点使人物形象更饱满生动,富于个性,真实可信,流传千古。

  现在就让我们从艺术中走出来,走到大自然中,月圆月缺,潮起潮落,花开花谢,云卷云舒,所以残缺的也是美。

  人生是也是不完美的,想想人生中的残缺美是如何创造的。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会想到残疾人:阿炳,奥斯特洛夫斯基,张海迪等,然后学生就能够说出他们用意志创造了美。

  教师引导升华本课:你认为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或者说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美的?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畅谈心志。

  (五)审美练习

  中国古代读书方法中有知出知入法,就是要能读进去,也能跳出书中观点的束缚,现在就让学生走出清冈卓行的思维空间,重新审视维纳斯的美。 学生除了残缺美外还可以看出这座雕像的形体美和庄严典的神韵美。用课件展示板书:

  1、 完整的艺术美。

  1、2、完美的形体美

  1、3、古典的神韵美

  重点引导学生品味她的神韵美。俄国古典派评论家温克尔曼用这样两句话来赞赏希腊雕像的美:崇高的庄严,伟大的静穆。屠格涅夫在一篇小说里说:“〈米罗斯的维纳斯〉比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更不容怀疑。”这意思是说在保卫人性的尊严方面,它也许更有力量,她大方而雄伟,坦荡而又自尊,在她面前,人们感到的是亲切,喜悦以及对于完美的人和生命自由的向往。

  教师启发学生:完整的艺术就不美了吗?其实蒙娜丽莎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丝毫不亚于断臂的维纳斯。然后让学生阅读语文读本傅雷的《蒙娜丽莎之美》),学生找出描写画面主人公神秘的微笑的语段:

  假定她真在微笑,那么,微笑的意义是什么?是不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的温婉的微笑,或是多愁善感的人的感伤的微笑?这微笑,是一种蕴藏着的快乐的标帜呢,还是处女的童真的表现?这是不容易且也不必解答的。这是一个莫测高深的神秘。

  最后要根据上面学生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进行一个片断写作练习,学生仔细看《胜利女神》的雕像,欣赏《胜利女神》之美,不少于200字。

  (六)布置作业:阅读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

  四、 说板书

  米洛斯的维纳斯

  必须失去双臂 —— 才有无数双玉臂

  残缺美 不能复原双臂 ——“有”限制了想象 人生?

  只能失去双臂 —— 双臂可千变万化

  五、 说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渗透一些美学知识对学生在欣赏文学艺术时会获得审美体验,可以说通过本课可以对学生艺术修养起到一个启蒙的作用。而对艺术的审美又可以引申到人生中,什么是人生中的最美,有的人追求外表,有的人追求内在,有的人追求享乐,有的人追求奋斗,有的人奉献,有的人索取。总之形形色色的人生之路,刹那间的选择会决定一生。教师与家长以及社会是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指向,这种美的指向在学生潜意识中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只要社会的车轮前进,这种追求就不会停止,只要符合真善美,这样的人生就是最美的。

《米洛斯的维纳斯》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 号考生,谢谢!

  现在开始说课。我说课的.课题是《米洛斯的维纳斯》,作者:清冈卓行。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剖析本课。

  《米洛斯的维纳斯》选自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2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美的真谛,本文是一篇艺术随笔,蕴含作者的美学主张,给人以美的享受,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本课计划用时1课时。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但审美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美学观点,接受美的熏陶;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关键句的含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艺术的残缺与完美。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本课将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促读、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法、问题探究法完成学习目标。

  为实现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

  本着“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拟定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用时约3分钟

  古人云:“未见兴趣,必不乐学。”多媒体播放一段卢浮宫的视频最后定格在维纳斯雕像之上,激发学生兴趣,顺势导入新课: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是卢浮宫的“首席珍宝”,被公认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欣赏她的美吧。

  第二环节:初读品析,用时约10分钟,分2步展开

  1.学生结合导学案,了解断臂维纳斯雕像的特征和有关传说,把握维纳斯雕像的形体美。

  2.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我将播放一段名家范读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让学生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师生讨论,共同明确: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其余段落则分别从正面、反面和侧面对这一中心进行论述,分别阐述了必须失去双臂、不能复原双臂以及只能失去双臂,层层递进,全面支持了主旨句。

  第三环节:精读探究,用时约20分钟,分2步展开

  1.读中悟情,深入文本。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出问题:维纳斯双臂的失去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他是怎样具体阐述这种感受的?小组自由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我将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补充:“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残缺反而给人驰骋想象的空间,想象出无数秀美的双臂,种种虚像绝妙地烘托着这尊雕像,提升了这尊雕像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艺术欣赏的一条规律,即残缺美。

  2.以情促读,探究文本。所有的残缺都是美吗?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读通到读懂,进而读中设疑。小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这一问题。

  第四环节:拓展升华,课堂小结,用时约5分钟

  艺术创作贵在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舍弃一些东西,反而能让欣赏者得到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使艺术品获得更久远的生命力。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怎样的体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预留3分钟,让学生回顾当堂所学。我将进行课堂巡视,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整堂课,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作用,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完成课前预设,促进精彩生成。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残缺和完美的认识,发布到班级博客中。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板书设计如黑板所示。课后我将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擦黑板,道别)

《米洛斯的维纳斯》说课稿3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米洛斯的维纳斯》,下面我分七部分展开论述: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课文是一篇艺术随笔,蕴涵着作者的美学主张和审美理念,能给人以美的熏陶。但由于是译文,又涉及到一些深奥的美学观点,要领会文章内涵有一定难度,这正好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质疑解疑,主动获取知识和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本课教学建立在本单元前三篇课文的“探究式鉴赏阅读训练”的基础之上,又承接第一单元的学习重点“筛选文章重要信息”,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以温故而知新,锻炼了思维能力,还能感受到浓浓的理趣。

  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目标三个维度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结合教材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的美学观点,理解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见解。

  (3)情感目标: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引导学生认识审美活动的主观性特征。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见解。

  依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阅读与鉴赏中的审美体验。就本文而言,理解“缺陷美”这一美学观点,学会欣赏维纳斯以及其它美的事物都需要想象力和审美判断力,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独到的见解。

  3、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美学观点“残缺美”的涵义。

  依据:本文为译著,又是抽象的理论文章,对于审美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和审美素养还比较欠缺的高一学生来说,要理解这篇文章或者接受作者的美学主张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因此,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导入时,展示维纳斯雕像图片,配上优美音乐,创造艺术氛围,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

  2、启发探究法:在这堂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课文的理解和探讨主要由他们自主完成,我只是起到一个启发的作用。

  3、想象思维训练法: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复原了心中完美的维纳斯,激起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4、自由讨论法:想象心中完美的维纳斯形象时,以及对作者的观点争鸣与延伸时,让学生不拘一格发表看法,讨论时教师也可加入自己的观点,但不会强加给学生。

  (二)教学手段

  本课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新课时,用多媒体课件将维纳斯雕像图片展示给学生,配上音乐《致爱丽斯》,创设优美的艺术氛围。在探讨缺憾美时,展示齐白石的绘画,辅助学生深入理解残缺美在艺术中的体现。另外,课文的板书也用课件展示,方便学生记录。

  四、学法辅导

  1、欣赏品味法:引导学生在动听的乐声中欣赏各种相关的艺术图片,接受美的熏陶,让他们自由畅谈对艺术品维纳斯雕像的审美认识。

  2、自主探究法:在解决教学难点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主动探究,了解作者的美学观点、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而我只是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启发。

  3、想象思维训练法:学生在我的提议下,想象心中完美的维纳斯。学生想象力各有不同,但我都会予以肯定,想象不出来的我就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让他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放飞想象的翅膀。

  4、交流讨论法:学生在我的鼓励下,自由发表看法,大胆创新,学会主动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学习。

  五、教学程序

  我的教学设计有六个环节

  1、导入

  用一个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由谜面“凝固了的舞蹈”猜出谜底“雕塑”,从而顺理成章把学生的目光聚焦在维纳斯雕像上,让学生欣赏雕像,并谈感受。

  2、课文感知和探究

  当学生发现雕像“断臂”这个特点时,引导学生速读课文,并完成两个任务:①找出“断臂”的来历,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作者对“断臂”的看法及理由。②就课文有疑问之处提出问题请老师或同学解答。

  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自我探求和与人交流中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美学观点“残缺美”的涵义,从而解决教学难点,实现知识目标和“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见解”这一能力目标。对于课文关键语句的理解,上课前我已作好了充分准备,以应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种种疑问和的理解。

  3、激发想象

  残缺之所以美,是因为它能引起人们无限神秘的遐想。放飞学生的想象之翼,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此,我建议学生设想完整的维纳斯形象。

  学生在想象时,反映出的是他对雕像的理解,也是他对美的一种认识和感受,这既是一次审美实践,又是想象能力的训练;同时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审美活动的主观性。

  4、争鸣拓展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畅所欲言是这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学生的某些见解可能不成熟,但学生在发表见解的过程中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了审美个性,同时,学生也能体会到审美是带有创造性和主观性的个体活动。所以这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给学生讨论:你是否赞成作者“残缺美”的观点?维纳斯失去双臂是好事还是坏事?你认为怎样才是真正的美?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还会适当地启发学生。

  5、课堂总结

  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一千个人的心中可能就有一千种不同的美。面对这断臂的维纳斯,她究竟是断臂更美还是完整更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感受美,欣赏美,珍惜美。这节课快要结束了,但是关于“美”这个话题远远没有终结,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够拓展自己的阅读和生活视野,多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从而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学识修养,这样就能在美的王国里自由漫步了。

  附板书、争鸣、残缺、维纳斯、完整、拓展

  6、布置作业:以“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六、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同时还强调:阅读和鉴赏中的审美体验关键在于唤醒学生的审美情感。因此,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十分尊重学生的审美选择,鼓励他们对文本美学观点进行质疑和争鸣,努力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情境,在师生、生生多边对话交流中,展现各自的想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大语文教学观,改变了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做法,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七、创新点

  教学中创设一个交流的平台,师生平等交流,不求意见统一,激活了思想,活跃了气氛。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米洛斯的维纳斯》说课稿】相关文章:

1.《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

2.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

3.《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

4.人教版《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5.《夏洛的网》观后感

6.夏洛的网读书笔记

7.《夏洛的网》读书笔记

8.《夏洛的网》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