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优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优1
1、认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情况对症下药
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于农村家庭,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都比较低,社会认识水平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学生学习这一块来说,只注意到学校教育,没有考虑到家庭教育对此的影响。同时由于农村学校各种条件的限定,和不同学校之间的水平差异,造成了学生发展水平在小学之初就有了差异,这样学生在升入初中之后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另外,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结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并正确对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2、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通过和学困生的接触,我发现他们所缺乏的是让自己学习的动力以及耐心。这方面的工作就需要老师课下和他们的接触、交流,以及对他们思想的熏陶。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老师是关心他们的,从而从他们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只有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有了一定的上进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才会对未来充满信心,才会产生内在的动力,这样才会有进步的可能。
3、激发好奇心,唤起求知欲,树立自信心
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启发性,并有适当的难度。另外,在语文教学与辅导中,要对学困生仔细观察,挖掘其学习语文方面的闪光点,使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学困生就会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唤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自信心。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优2
一.了解学生的实际是实施“培优扶弱”的前提
真正的了解学生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传统教育中,师生的接触总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在了解学生的时间安排上,教师总从方便自己的角度考虑。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教育对象具有复杂性。他们不是二维的平面,而是多维的。即使在一般人看来是明确不过的东西,一旦放在受教育者身上,都会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因此,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巧妙的了解学生。
了解到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对于每名学生,都逐一建立了学生个别档案,便于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只有真正地把学生当成丰富复杂的发展主体,当成可以坦诚相见的互动着,我们就不会在教育上失衡甚至失误而自尝教育的苦果。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的心贴在一起,才能再现教师育人工程中描绘出的灿烂的前景。
二.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
在“培优扶弱”中起先有不少基础差的同学对语文并不感兴趣。对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想尽办法,尽量上好每一堂课,并积极借助实物、图片,尽量用贴近生活的例子,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轻松生动。如,在学习修改病句时,通常教师向学生传授语病的种类,修改的方法,如数家珍,讲的头头是道、龙飞凤舞;学生却听得如坠云里雾里,懵懵懂懂,甚至昏昏欲睡,收效甚微。我的.教法是在同学们之间开展“语病会诊”的活动,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构成活动主体,每组选出“主诊大夫”一人,其余为“助诊医生”和“护士”。
另外,有语文课代表或老师担任“监督”、“评判”。四小组以各种形式竞赛,有小组必诊、小组强诊、小组联合会诊等形式,看哪一组同学诊得准,断得快,疗效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各小组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助诊医生”和“护士”密切配合“主诊大夫”,为“主诊大夫”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一节课下来,学生共学习了八种类型的语病,学生不但掌握了辨析语病的基本方法,而且还掌握了修改语病的基本方法。经过检查反馈,学生在修改病句这方面的达标率颇高。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优】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培优补差计划05-22
初中语文培优辅差计划05-21
论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09-26
教学设计中如何分析学习者的需求05-02
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06-21
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04-15
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07-13
数学培优补差教学计划03-04
初中语文教学总结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