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07 09:46:03 高中数学 我要投稿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1

  一、概述

  教材内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及简单应用

  教材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及通项公式解决一般问题

  教材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

  2)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 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

  2.能力目标

  1)学会通过实例归纳概念

  2)通过学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学会归纳假设

  3)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

  2)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

  3)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

  三、教学对象及学习需要分析

  1、教学对象分析:

  1)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理解能力较强。并掌握了函数及个别特殊函数的性质及图像,如指数函数。之前也刚学习了等差数列,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可联系以前所学的进行引导教学。

  2)对归纳假设较弱,应加强这方面教学

  2、学习需要分析: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课前复习

  1)复习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向公式

  2)复习指数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

  2.情景导入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2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概述

  1、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含义。探究式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来展开学习活动,通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和探究,去弄清事物发展变化的起因和内在联系,从中探索出知识规律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教师不把跟教学内容有关的内容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创造一种适宜的认知和合作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究形成认知策略,从而对教学目标进行一种全方位的学习,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可见,探究式教学主张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究知识的过程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2、堂探究式教学的实质。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实质是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来理解科学探究概念和科学规律的本质,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具体地说,它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这些资源是围绕某个知识主题来展开的。这个学习环境具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它使学生很少感到有压力,能自主寻找所需要的信息,提出自己的设想,并以自己的方式检验其设想。二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研究中能明确方向。这说明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不直接把与教学目标有关的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创造出一种智力交流和社会交往的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究自己发现规律。

  3、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1)问题性。问题性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探究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恰当的问题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并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提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使命。

  (2)过程性。过程性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点。爱因斯坦说:“结论总以完成的形式出现,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就很难达到清楚、全面理解的境界。”探究式教学模式正是考虑到这些人的认知特点来组织教学的,它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亲身感悟。

  (3)开放性。开放性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难点。探究式教学模式总是综合合作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的长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探究式教学模式要面对大量开放性的问题,教学资源和探究的结论面对生活、生产和科研是开放的,这一切都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二、教学设计案例

  1、教学内容:数字排列中3、9的探究式教学。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字排列的知识,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综合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认识客观规律的一般过程。

  3、教学方法:谈话探究法,讨论探究法。

  4、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教师:在高中数学第十章的教学中,有关数字排列的问题占有重要位置。我们曾经做过的有关数字排列的题目,如“由若干个数字排列成偶数”、“能被5整除的数”等问题,只要使排列成的数的个位数字为偶数,则这个数就是偶数,当排列成的数的个位数字为0或5时,则这个数就能被5整除。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9整除的数有何特点?

  (2)提出问题。

  问题1:在用1、2、3、4、5、6六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中,是9的倍数的共有()

  A、36个B、18个C、12个D、24个

  问题2:在用0、1、2、3、4、5这六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自然数中,有多少个能被6整除的五位数?

  (3)探究思考。点评:乍一看问题1,对于由若干个数字排列成9的倍数的问题,如:81、72、63、54、45、36、27、18、9这些能够被9整除的数的个位数字依次是1、2、3、4、5、6、7、8、9。因此,要考察能被9整除的数,不能只考虑个位数字了。于是,需另辟蹊径,探究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点,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教师:同学们观察81、72、63、54、45、36、27、18、9这些数,甚至再写出几个能被9整除的数,如981、1872等,看看它们有何特点?

  学生:它们都满足“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

  教师:此结论的正确性如何?

  学生:老师,我们证明此结论的正确性,好吗?

  教师:好。

  学生:证明:不妨以n是一个四位数为例证之。

  设n=1000a+100b+10c+d(a,b,c,d∈N)依条件,有a+b+c+d=9m(m∈N)

  则n=1000a+100b+10c+d

  =(999a+a)+(99b+b)+(9c+c)+d

  =(999a+99b+9c)+(a+b+c+d)

  =9(111a+11b+c)+9m

  =9(111a+11b+c+m)

  ∵ a,b,c,m∈N

  ∴ 111a+11b+c+m∈N

  所以n能被9整除

  同理可证定理的后半部分。

  教师:看来上述结论正确。所以得到如下定理。

  定理:如果一个自然数n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n就能够被9整除;如果一个自然数n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n就能够被3整除。

  教师:利用该定理可解决“能被3、9整除”的数字排列问题,请同学们先解答问题1。

  学生:尝试1+4+5+6=16,1+3+4+5=13,2+3+4+5=14,2+4+5+6=17,1+2+3+4=10,1+2+5+6=14。

  教师:启发学生观察这些数字有何特点?提问学生。

  学生:可以看出只要从1、2、3、4、5、6这六个数中,选取的四个数字中含1(或2),或者同时含1、2,选取的四个数字之和都不是9的倍数。

  教师:请学生们继续尝试选取其他数字试一试。

  学生:3+4+5+6=18是9的倍数。

  教师:因此用1、2、3、4、5、6六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中,是9的倍数的数,就是由3、4、5、6进行全排列所得,共有=24(个)。

  故应选D。

  (4)学以致用。

  问题2:在用0、1、2、3、4、5这六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自然数中,有多少个能被6整除的五位数?

  教师:从上面的定理知:如果一个自然数n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n就能够被3整除。同学们对问题2有何想法?

  学生讨论:

  学生1:被6整除的五位数必须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故能被6整除的五位数,即为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五位偶数。

  学生2:由于1+2+3+4+5=15,能被3整除,所以选取的5个数字可分两类:一类是5个数字中无0,另一类是5个数字中有0(但不含3)。

  学生3:第一类:5个数字中无0的五位偶数有。

  第二类:5个数字中含有0不含3的五位偶数有两类,第一,0在个位有个;第二,个位是2或4有,所以共有+ 。

  学生4:由分类计数原理得:能被6整除的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共有+ + =108(个)。

  (5)概括强化。

  重点:了解数字排列问题的特点,理解掌握数字排列中3、9问题的规律。

  难点:数字排列知识的灵活应用。

  关键:证明的思路以及定理的得出。

  新学知识与已知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已知知识“由若干个数字排列成偶数”、“能被5整除的数”等问题,只要使排列成的数的个位数字为偶数,则这个数就是偶数,当排列成的数的个位数字为0或5时,则这个数就能被5整除”。新学知识“如果一个自然数n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n就能够被9整除;如果一个自然数n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n就能够被3整除。都是数字排列知识,要学会灵活应用。

  (6)作业。请同学们自拟练习题,以求达到熟练解决此类问题的目的。

  总之,探究式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提出来的,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并强调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明确排列与组合的联系与区别,能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能运用所学的排列组合知识,正确地解决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

  1.(课本P28A13)填空:

  (1)有三张参观卷,要在5人中确定3人去参观,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

  (2)要从5件不同的礼物中选出3件分送3为同学,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

  (3)5名工人要在3天中各自选择1天休息,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

  (4)集合A有个 元素,集合B有 个元素,从两个集合中各取1个元素,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

  二、新课导学

  ◆探究新知(复习教材P14~P25,找出疑惑之处)

  问题1:判断下列问题哪个是排列问题,哪个是组合问题:

  (1)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安排游览,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2)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并确定这2个风景点的游览顺序,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应用示例

  例1.从10个不同的文艺节目中选6个编成一个节目单,如果某女演员的独唱节目一定不能排在第二个节目的位置上,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例2.7位同学站成一排,分别求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不同排法的种数.

  (1) 甲站在中间;

  (2)甲、乙必须相邻;

  (3)甲在乙的左边(但不一定相邻);

  (4)甲、乙必须相邻,且丙不能站在排头和排尾;

  (5)甲、乙、丙相邻;

  (6)甲、乙不相邻;

  (7)甲、乙、丙两两不相邻。

  ◆反馈练习

  1. (课本P40A4)某学生邀请10位同学中的6位参加一项活动,其中两位同学要么都请,要么都不请,共有多少种邀请方法?

  2.5男5女排成一排,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排法:(1)男女相间;(2)女生按指定顺序排列

  3.马路上有12盏灯,为了节约用电,可以熄灭其中3盏灯,但两端的灯不能熄灭,也不能熄灭相邻的两盏灯,那么熄灯方法共有______种.

  当堂检测

  1.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新节目.如果将这两个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那么不同插法的种数为( )

  A.42 B.30 C.20 D.12

  2.(课本P40A7)书架上有4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物理书,3本不同的`化学书,全部排在同一层,如果不使同类的书分开,一共有多少种排法?

  课后作业

  1.(课本P41B2)用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数,问:(1)能够组成多少个六位奇数?(2)能够组成多少个大于201345的正整数?

  2.(课本P41B4)某种产品的加工需要经过5道工序,问:(1)如果其中某一工序不能放在最后,有多少种排列加工顺序的方法?(2)如果其中两道工序既不能放在最前,也不能放在最后,有多少种排列加工顺序的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①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

  ②应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可以解决:对数的大小比较,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及单调性。

  ③注重函数思想、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思想的渗透,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数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⒈复习提问:对数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⒉开始正课

  1比较数的大小

  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⑴loga5.1 ,loga5.9 (a>0,a≠1)

  ⑵log0.50.6 ,logЛ0.5 ,lnЛ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⑴中这两个对数有何特征?

  生:这两个对数底相等。

  师:那么对于两个底相等的对数如何比大小?

  生:可构造一个以a为底的对数函数,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大小。

  师:对,请叙述一下这道题的解题过程。

  生: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取决于底的大小:当0调递减,所以loga5.1>loga5.9 ;当a>1时,函数y=logax单调递增,所以loga5.1

  板书:

  解:Ⅰ)当0

  ∵5.1<5.9 loga5.1="">loga5.9

  Ⅱ)当a>1时,函数y=logax在(0,+∞)上是增函数

  ∵5.1<5.9 ∴loga5.1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⑵中这三个对数有何特征?

  生:这三个对数底、真数都不相等。

  师:那么对于这三个对数如何比大小?

  生:找“中间量”,log0.50.6>0,lnЛ>0,logЛ0.5<0;lnл>1,

  log0.50.6<1,所以logЛ0.5< log0.50.6< lnЛ。

  板书:略。

  师:比较对数值的大小常用方法:

  ①构造对数函数,直接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大小;

  ②借用“中间量”间接比大小;

  ③利用对数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来比大小。

  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及单调性。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教学重难点

  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精讲

  掌握三角形有关的定理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形式,利用三角公式解一些有关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

  二.问题讨论

  思维点拨: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问题,用正弦定理解,但需注意解的情况的讨论。

  思维点拨::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应灵活运用正、余弦定理,在求值时,要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性质。

  例6: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海面有一台风,据检测,当前台风中心位于城市O(如图)的东偏南方向300 km的海面P处,并以20 km / h的速度向西偏北的方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 km,并以10 km / h的速度不断增加,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到台风的侵袭。

  小结:

  1.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2.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3.边角互化是解三角形问题常用的手段。

  作业:P80闯关训练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掌握三角函数模型应用基本步骤:

  (1)根据图象建立解析式;

  (2)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

  (3)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

  教学重难点

  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根据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从而得到函数模型。

  教学过程

  一、练习讲解:《习案》作业十三的第3、4题

  3、一根为Lcm的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一个小球,组成一个单摆,小球摆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s(单位:cm)与时间t(单位:s)的函数关系是

  (1)求小球摆动的周期和频率;(2)已知g=24500px/s2,要使小球摆动的周期恰好是1秒,线的长度l应当是多少?

  (1)选用一个函数来近似描述这个港口的水深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并给出整点时的水深的近似数值

  (精确到0.001)。

  (2)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4米,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1.5米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洋底的距离),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能呆多久?

  (3)若某船的吃水深度为4米,安全间隙为1.5米,该船在2:00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每小时0.3

  米的速度减少,那么该船在什么时间必须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

  本题的解答中,给出货船的进、出港时间,一方面要注意利用周期性以及问题的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考虑实际意义。关于课本第64页的`“思考”问题,实际上,在货船的安全水深正好与港口水深相等时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不能保证船有足够的时间发动螺旋桨。

  练习:教材P65面3题

  三、小结:1、三角函数模型应用基本步骤:

  (1)根据图象建立解析式;

  (2)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

  (3)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与三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函数模型。

  2、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散点图,并根据散点图进行函数拟合,从而得到函数模型。

  四、作业《习案》作业十四及十五。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证明方法,在高中数学内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领悟数学思想至关重要。本课是数学归纳法的第一节课,前面学生对等差数列、数列求和、二项式定理等知识有较全面的把握和较深入的理解,初步掌握了由有限多个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即不完全归纳法,这是研究数学问题,猜想或发现数学规律的重要手段。但是,由有限多个特殊事例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这种推理方法不能作为一种论证方法。因此,在不完全归纳法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学习严谨的科学的论证方法——数学归纳法,这是促进学生从有限思维发展到无限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本节内容又是培养学生严密的推理能力、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内在美的好素材。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数列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不完全归纳法,已经由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而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由有限多个特殊事例得出的一般结论不一定正确。

  (2)初步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

  (3)能以递推思想为指导,理解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学命题的两个步骤一个结论。

  (4)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相关的简单的恒等式。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数学归纳法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归纳、猜想、分析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2)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辨证思维素质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探究,亲历知识的构建过程,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辨正唯物主义观点。

  (2)体验探索中挫折的艰辛和成功的快乐,感悟数学的内在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喜欢数学。

  (3)学生通过置疑与探究,初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借助具体实例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运用它证明一些与正整数有关的简单恒等式,特别要注意递推步骤中归纳假设的运用和恒等变换的运用。

  2.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严密性和有效性。

  (2)递推步骤中如何利用归纳假设,即如何利用假设证明当时结论正确。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交往性教学方法,以学生及其发展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在教师组织启发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欲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探究多米诺骨牌倒下的原理,并类比多米诺骨牌倒下的原理,探究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步骤;培养学生归纳、类比推理的能力,进而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与正整数n有关的简单数学命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重视教师的组织引导,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交流性和合作性。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一:根据观察某学校第一个到校的女同学,第二个到校的'也是女同学,第三个到校的还是女同学,于是得出:这所学校的学生全部是女同学。

  情境二:平面内三角形内角和是,四边形内角和是,五边形内角和是,于是得出:凸边形内角和是。

  情境三: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可以求得,,,,于是猜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结论:运用有限多个特殊事例得出的一般性结论,即不完全归纳法不一定正确。因此它不

  能作为一种论证的方法。

  提出问题:如何寻找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证明结论的正确性呢?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数

  学归纳法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

  (二)实验演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几何画板演示动画多米诺骨牌游戏,师生共同探讨:要让这些骨牌全部倒下,必

  须具备那些条件呢?(学生可以讨论,加以教师点拨)

  ①第一块骨牌必须倒下。

  ②两块连续的骨牌,当前一块倒下,后面一块必须倒下。

  (启发学生转换成数学符号语言:当第块倒下,则第块必须倒下)

  教师总结: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

  2.学生类比多米诺骨牌原理,探究出证明有关正整数命题的方法,从而导出本课的重心: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其证明的两个步骤。(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数学归纳法公理:(板书)

  (1)(递推基础)当取第一个值(例如等)结论正确;

  (2)(递推归纳)假设当时结论正确;(归纳假设)

  证明当时结论也正确。(归纳证明)

  那么,命题对于从开始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

  教师总结:步骤(1)是数学归纳法的基础,步骤(2)建立了递推过程,两者缺一不

  可,这就是数学归纳法。

  (三)迁移应用,理解升华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差数列中,为首项,为公差,则通项公式为.①

  选题意图:让学生注意:①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完全归纳的证明方法,它适用于与正整数有关的问题;

  ②两个步骤,一个结论缺一不可,否则结论不成立;

  ③在证明递推步骤时,必须使用归纳假设,必须进行恒等变换。

  此时学生心中已有一个初步的证明模式,教师应该规范板书,给学生提供一个示范。

  证明:(1)当时,等式左边,等式右边,等式①成立.

  (2)假设当时等式①成立,即有

  那么,当时,有所以当时等式①也成立。

  根据(1)和(2),可知对任何,等式①都成立。

  例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

  选题意图:通过师生共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和一个结论。

  例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

  选题意图: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数学归纳法的严密性和合理性,从而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②掌握从到时等式左边的变化情况,合理的进行添项、拆项、合并项等。

  (四)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课堂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上黑板板演,要求书写工整,步骤完整,表述清楚,如果发现学

  生证明过程中的错误,教师及时纠正、剖析,同时对学生板演好的方面予以肯定和鼓励。)

  教师总结: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和正整数相关的命题时,要注意以下三句话:递推基础不

  可少,归纳假设要用到,结论写明莫忘掉。

  (五)反思总结

  学生思考后,教师提问,让同学相互补充完善,教师最后总结,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

  生抽象、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弥补和及时调整下节课的教学方向。

  小结:(1)归纳法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分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两种,

  而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不具有可靠性,必须用数学归纳法进行严格证明;

  (2)数学归纳法作为一种证明方法,用于证明一些与正整数n有关数学命题,它的基本思想是递推思想,它的证明过程必须是两步,最后还有结论,缺一不可;

  (3)递推归纳时从到,必须用到归纳假设,并进行适当的恒等变换。

  (六)作业布置

  选修2-2习题2.3第1题第2题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8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定义解题,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熟练的解题”。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跃,但计算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学习热情.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定义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习,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

  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教学难点:

  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路】

  (一)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一上课,我就直截了当地给出——

  例题1:(1) 已知A(-2,0), B(2,0)动点M满足|MA|+|MB|=2,则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线段 (D)不存在

  (2)已知动点 M(x,y)满足(x1)2(y2)2|3x4y|,则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抛物线 (D)两条相交直线

  【设计意图】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熟悉不同概念的不同定义方式,是学习和研究数学的一个必备条件,而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们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是否能真正掌握它们的本质,是我本节课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为了加深学生对圆锥曲线定义理解,我以圆锥曲线的定义的运用为主线,精心准备了两道练习题。

  【学情预设】

  估计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回答出正确答案,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圆锥曲线的定义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在学生们回答后,我将要求学生接着说出:若想答案是其他选项的话,条件要怎么改?这对于已学完圆锥曲线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2)就可能让学生们费一番周折—— 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利用变形来解决问题,那么我就可以循着他的思路,先对原等式做变形:(x1)2(y2)2

  5这样,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结果。如若不然,我将启发他们从等式两端的式子|3x4y|5

  入手,考虑通过适当的变形,转化为学生们熟知的两个距离公式。

  在对学生们的解答做出判断后,我将把问题引申为:该双曲线的中心坐标是 ,实轴长为 ,焦距为 。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二)理解定义、解决问题

  例2 (1)已知动圆A过定圆B:x2y26x70的圆心,且与定圆C:xy6x910 相内切,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2)在(1)的条件下,给定点P(-2,2), 求|PA|

  【设计意图】

  运用圆锥曲线定义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转化,使问题化归为几何中求最大(小)值的模式,是解析几何问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也是学生们比较容易混淆的一类问题。例2的设置就是为了方便学生的辨析。

  【学情预设】

  根据以往的`经验,多数学生看上去都能顺利解答本题,但真正能完整解答的可能并不多。事实上,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准确写出点A的轨迹,有了练习题1的铺垫,这个问题对学生们来讲就显得颇为简单,因此面对例2(1),多数学生应该能准确给出解答,但是对于例2(2)这样相对比较陌生的问题,学生就无从下手。我提醒学生把3/5和离心率联系起来,这样就容易和第二定义联系起来,从而找到解决本题的突破口。

  (三)自主探究、深化认识

  如果时间允许,练习题将为学生们提供一次数学猜想、试验的机会——

  练习:设点Q是圆C:(x1)2225|AB|的最小值。 3y225上动点,点A(1,0)是圆内一点,AQ的垂直平分线与CQ交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

  引申:若将点A移到圆C外,点M的轨迹会是什么?

  【设计意图】 练习题设置的目的是为学生课外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平台,当然,如果课堂上时间允许的话,

  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结论进行验证。

  【知识链接】

  (一)圆锥曲线的定义

  1. 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

  2.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二)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举例

  1.双曲线1的两焦点为F1、F2,P为曲线上一点,若P到左焦点F1的距离为12,求P到右准线的距离。

  2.|PF1||PF2|2.P为等轴双曲线x2y2a2上一点, F1、F2为两焦点,O为双曲线的中心,求的|PO|取值范围。

  3.在抛物线y22px上有一点A(4,m),A点到抛物线的焦点F的距离为5,求抛物线的方程和点A的坐标。

  4.(1)已知点F是椭圆1的右焦点,M是这椭圆上的动点,A(2,2)是一个定点,求|MA|+|MF|的最小值。

  x2y211(2)已知A(,3)为一定点,F为双曲线1的右焦点,M在双曲线右支上移动,当|AM||MF|最小时,求M点的坐标。

  (3)已知点P(-2,3)及焦点为F的抛物线y,在抛物线上求一点M,使|PM|+|FM|最小。

  5.已知A(4,0),B(2,2)是椭圆1内的点,M是椭圆上的动点,求|MA|+|MB|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七、教学反思

  1.本课将借助于,将使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成为可能,使原来令人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理论变得形象,生动且通俗易懂,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节省了板演的时间,从而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自悟、自练、自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充分显示出“多媒体课件”与探究合作式教学理念的有机结合的教学优势。

  2.利用两个例题及其引申,通过一题多变,层层深入的探索,以及对猜测结果的检测研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学会一个问题的求解到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把握这类问题的解法;将学生容易混淆的两类求“最值问题”并为一道题,方便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虽然从表面上看,我这一堂课的教学容量不大,但事实上,学生们的思维运动量并不会小。

  总之,如何更好地选择符合学生具体情况,满足教学目标的例题与练习、灵活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仍是我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要能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己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在教学中适度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有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发起求知的欲望,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于不知不觉中改善了他们的思维品质,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

  (2)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形式;

  (3)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4)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

  (5)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6)通过对四种命题的存在性和相对性的认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7)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难点:反证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四种命题

  一、导入新课

  【练习】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l)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2.什么叫互逆命题?上述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

  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找到命题的条件p与q结论.

  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道命题.

  上述命题的道命题是“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它是正方形”和“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

  值得指出的是原命题和逆命题是相对的.我们也可以把逆命题当成原命题,去求它的逆命题.

  3.原命题真,逆命题一定真吗?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原命题真,逆命题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原命题真,逆命题就不真,所以原命题真,逆命题不一定真.

  学生活动:

  口答:(l)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2)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识,打下学习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基础.

  二、新课

  【设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外,是否还可以构成其它形式的命题?

  【讲述】可以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同位角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否命题.

  【提问】你能由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构成它的否命题吗?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和┐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

  【板书】原命题:若p则q;

  否命题:若┐p则q┐.

  【提问】原命题真,否命题一定真吗?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

  讲论后回答:

  原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它的否命题“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不真.

  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真,它的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不真.

  由此可以得原命题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

  【提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和否命题外,还可以不可以构成别的命题?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总结】可以将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后再分别将新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命题“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逆否命题是什么?

  学生活动:

  口答: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

  教师活动:

  【讲述】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原命题是“若 p则 q ”,则逆否命题为“若┐q 则┐p .

  【提问】“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同位角不相等”是否真?“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是否真?若原命题真,逆否命题是否也真?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这两个逆否命题都真.

  原命题真,逆否命题也真.

  教师活动:

  【提问】原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种命题的真

  假有什么关系?举例加以说明?

  【总结】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在自己举例中研究如何由原命题构成逆否命题及判断它们的真假,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教师活动:

  三、课堂练习

  1.若原命题是“若p则q”,其它三种命题的形式怎样表示?请写在方框内?

  学生活动:笔答

  教师活动:

  2.根据上图所给出的箭头,写出箭头两头命题之间的关系?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己填图,使学生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10

  一、课程说明

  (一)教材分析:

  此次一对一家教所使用教材为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辅导内容为第一章第二节等差数列。前一节的内容为数列,学生已初步了解到数列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首项,什么是通项等等。以及了解到什么是递增数列,什么是递减数列。通过第一节的学习的铺垫,可以让学生更自主的探究,学习等差数列。而我也是在这些基础上为她讲解第二节等差数列。

  (二) 学生分析:

  此次所带学生是一名高二的学生。聪明但是不踏实,做题浮躁。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靠,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分析能力较弱,解题思路不清。每次她遇到会的题,就快快的草率做完,总会有因马虎而犯的错误。遇到稍不会的,总是很浮躁,不能冷静下来慢慢思考。就由略不会变成不会。但她也是个虚心听教的孩子,给她讲课,她也会很认真地听讲。

  (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教与学的配合,让她能够懂得什么是等差数列,以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通过对公式的推导,让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以及学会自己对公式的推导。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3、在教学中让她通过对公式的推导来明白推理的艺术,并且培养她学习,做题条理清晰,思路缜密的好习惯。

  4、让她在学习,做题中一步步抽丝剥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她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并培养她对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耐心地解决问题。

  5、让她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的独特的美,能够爱上数学这门课。并且认真对待,自主学习。

  (四)教学重点

  1让学生正确掌握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以及其性质。并能独立的推导。

  2、能够灵活运用公式并且能把相应公式与题相结合。

  (五)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掌握公式的推导及其意义。

  2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相应的题中。

  二、课前准备

  (一) 教学器材

  对于一对一教教采用传统讲课。一张挂历。

  (二) 教学方法

  通过对生活中的有规律数据的观察来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前一节所学,思考有什么规律。从生活中着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能更积极地学习。让学生先独立的思考,不仅能让她对所学知识映像更为深刻,并且培养她的缜密思维。让她回答后,我再帮助她纠正,并且让她提出心中所虑。经过我给她讲完课后,让她回答自己先前的疑虑。并且让她自己总结,得出结论。最后让她勤加练习。以一种“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学习知识—解答问题—得出结论—强加训练”的模式方法展开教学。

  (三) 课时安排

  课时大致分为五部分:

  1、联系实际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2以我教她学的模式讲授相关章节知识。

  3、让学生练习相关习题,从所学知识中找其相应解题方案。

  4学生对知识总结概括,我再对其进行补充说明。 5布置作业,让她课后多做练习。

  三、课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

  【引入】

  根据我们的`挂历上,一个月的日期数。通过观察每一行日期和每一列日期它们有什么规律?

  思考 1 2 3 13579......246810......66666......

  这些每一行有什么规律?

  (二) 分析问题并讲解

  1、通过观察每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相差为同一个常数。再结合前一节所学数列的定义总结出“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同一个常数,我们称这样的数列为等差数列。”并且得出“这个常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2、设首项为 a1 ,公差为d。由思考题 1 2 3可观察出什么?由学生通过她的发现来推导总结出

  ana1n1dnda1d

  3、通过分析通项公式的特点,做下题(学生自己分析,思考来做。) 例:已知在等差数列{an}中,a520a20xx,试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过学生做题再分析总结,用详细的语言讲解总结等差数列的性质

  4、由以上公式,性质,让学生总结。

讲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并且掌握数列的递增,递减与公差d的关系。

5总结,串讲当日所学

  给出题目:12349899100 让她求其和Sn,并思考如何快速计算?

  (三) 布置作业

  1、总结当日所学。 2做练习册上章节习题。

  3、根据当日所学以及课上所讲求 的思考题,找出快速运算方法,并引导预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

  四、设计理念

  以一种最简便,易懂的方式让学生来学习,一切以让学生正确掌握知识,并能正确运用为理念。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和家教老师的积极性为理念来设计。

  五、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教程内容较难,是下一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铺垫。此节课学习通过联系实际,把数学融入到生活中,从生活中探究学习数学。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她先独立思考总结,再由我给她正确讲解总结,然后再让她做相应练习题,课后再认真总结。这样可以加强她学习的主动性,更有利于她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这种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她从自主学习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她更深刻的了解知识内涵,巩固所学。使她能灵活运用所学。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11

  一、课题: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上)《2.7对数》

  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讲清一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把数学的应用自然地融合在平常的教学中。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总有它的现实或数学理论发展的需要。都应强调它的现实背景、数学理论发展背景或数学发展历史上的背景,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显得自然和亲切,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发展水到渠成而不是强加于人,从而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内容的实际背景和应用的价值。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情感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在课程实施中,应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用以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学习对数的概念及其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它属于函数领域的知识。而对数的概念是对数函数部分教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而函数的思想方法贯穿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通过对数的学习,可以解决数学中知道底数和幂值求指数的问题,以及对数函数的相关问题。

  四、学情分析:

  在ab=N(a>0,a≠1)中,知道底数和指数可以求幂值,那么知道底数和幂值如何求求指数,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自然就产生了这样的需要。因此,在前面学习指数的基础上学习对数的概念是水到渠成的事。

  五、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对数的概念。

  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二)能力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

  2.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三)德育渗透目标:

  1.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对数定义,难点是对数概念的理解。

  七、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八、教学流程:

  问题情景(复习引入)——实例分析、形成概念(导入新课)——深刻认识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变式分析、深化认识(对数的性质、对数恒等式,介绍自然对数及常用对数)——练习小结、形成反思(例题,小结)

  八、教学反思:

  对本节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本人反复阅读了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材内容的处理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尤其是练习的处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提高了学生主体的合作意识,达到了设计中所预想的目标。然而还有一些缺憾:对本节内容,难度不高,本人认为,教师的干预(讲解)还是太多。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内容,应放手让学生多一些探究与合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教学因素,都在不断更新,作为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更加切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于本教学设计,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期待与各位同仁交流。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12

  一、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流程图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2)能用字语言表示算法,并能将算法用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程序化思想,在归纳概括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算法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难点:用含有选择结构的流程图表示算法。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体会到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学习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教学用具:尺规作图工具,多媒体。

  四、教学思路

  (一)、问题引入 揭示题

  例1 尺规作图,确定线段的一个5等分点。

  要求:同桌一人作图,一人写算法,并请学生说出答案。

  提问:用字语言写出算法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体验到:显得冗长,不方便、不简洁。

  教师说明:为了使算法的表述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我们今天学习用一些通用图型符号构成一张图即流程图表示算法。

  本节要学习的是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右图即是同流程图表示的算法。

  (二)、观察类比 理解题

  1、投影介绍流程图的符号、名称及功能说明。

  符号 符号名称 功能说明

  终端框 算法开始与结束

  处理框 算法的各种处理操作

  判断框 算法的各种转移

  输入输出框 输入输出操作

  指向线 指向另一操作

  2、讲授顺序结构及选择结构的概念及流程图

  (1)顺序结构

  依照步骤依次执行的一个算法

  流程图:

  (2)选择结构

  对条进行判断决定后面的步骤的结构

  流程图:

  3.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与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的比较

  (1)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公式 当r=10时写出计算圆的.面积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解:

  算法(自然语言)

  ①把10赋与r

  ②用公式 求s

  ③输出s

  流程图

  (2) 已知函数 对于每输入一个X值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写出算法并画流程图。

  算法:(语言表示)

  ① 输入X值

  ②判断X的范围,若,用函数Y=x+1求函数值;否则用Y=2-x求函数值

  ③输出Y的值

  流程图

  小结:含有数学中需要分类讨论的或与分段函数有关的问题,均要用到选择结构。

  学生观察、类比、说出流程图与自然语言对比有何特点?(直观、清楚、便于检查和交流)

  (三)模仿操作 经历题

  1.用流程图表示确定线段A.B的一个16等分点

  2.分析讲解例2;

  分析:

  思考:有多少个选择结构?相应的流程图应如何表示?

  流程图:

  (四)归纳小结 巩固题

  1.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模式是怎样的?

  2.怎样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五)练习P99 2

  (六)作业P99 1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掌握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1)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

  (2)用方程的思想认识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利用公式知三求一;与通项公式结合知三求二;

  2.通过公式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渗透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

  3.通过公式推导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的严谨性的训练,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先用错位相减法推出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而后运用公式解决一些问题,并将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结合解决问题,还要用错位相减法求一些数列的前项和.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是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公式的推导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讨论思想,错位相减法等),这些思想方法在其他数列求和问题中多有涉及,所以对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要求,不单是要记住公式,更重要的是掌握推导公式的方法.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是分情况讨论的,在运用中要特别注意和两种情况.

  教学建议

  (1)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一节为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一节为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的综合运用,另外应补充一节数列求和问题.

  (2)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是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证明结论.

  (3)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的其他方法可以给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编拟例题时要全面,不要忽略的情况.

  (5)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的综合运用涉及五个量,已知其中三个量可求另两个量,但解指数方程难度大.

  (6)补充可以化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数列求和问题.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等比数列前项和的公式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方法求一些数列的前项和.

  (2)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猜想、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3)通过教学进一步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观点,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公式的推导及运用,难点是公式推导的思路.

  教学用具

  幻灯片,课件,电脑.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问题见教材第129页)提出问题:(幻灯片)

  二、新课讲解:

  记,式中有64项,后项与前项的比为公比2,当每一项都乘以2后,中间有62项是对应相等的,作差可以相互抵消.

  (板书)即,①

  ,②

  ②-①得即.

  由此对于一般的等比数列,其前项和,如何化简?

  (板书)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

  仿照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求和方法,等式两边应同乘以等比数列的公比,即

  (板书)③两端同乘以,得

  ④,

  ③-④得⑤,(提问学生如何处理,适时提醒学生注意的取值)

  当时,由③可得(不必导出④,但当时设想不到)

  当时,由⑤得.

  于是

  反思推导求和公式的方法——错位相减法,可以求形如的数列的和,其中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

  (板书)例题:求和:.

  设,其中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为,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解:,

  两端同乘以,得,

  两式相减得

  于是.

  说明:错位相减法实际上是把一个数列求和问题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

  公式其它应用问题注意对公比的分类讨论即可.

  三、小结:

  1.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推导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以及公式的应用;

  2.用错位相减法求一些数列的前项和.

  四、作业:略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14

  重点难点教学:

  1.正确理解映射的概念;

  2.函数相等的两个条件;

  3.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教学过程:

  1.使学生熟练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映射的定义;

  2.使学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3.使学生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

  1.函数的定义

  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yf A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对应的y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A?叫值域(range)。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注意:

  ① “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②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映射的定义

  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4.区间及写法:

  设a、b是两个实数,且a

  (1)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

  (2)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a,b);

  5.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①解析法

  ②列表法

  ③图像法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15

  一、单元教学内容

  (1)算法的基本概念

  (2)算法的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循环结构

  (3)算法的基本语句:输入、输出、赋值、条件、循环语句

  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中学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1、算法的基本概念 3课时

  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结构 5课时

  3、算法的基本语句 2课时

  四、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循环结构。

  3、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输出、斌值、条件、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4、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五、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

  (1)理解算法的含义 (2)掌握算法的基本结构 (3)会用算法语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程序框图 (2)变量与赋值 (3)循环结构 (4)算法设计

  六、单元总体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辅以观察法、发现法、练习法、讲解法。采用这些方法的原因是学生的逻辑能力不是很强,只能通过对实例的认真领会及一定的练习才能掌握本节知识。

  七、单元展开方式与特点

  1、展开方式

  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算法语句

  2、特点

  (1)螺旋上升 分层递进 (2)整合渗透 前呼后应 (3)三线合

  一 横向贯通 (4)弹性处理 多样选择

  八、单元教学过程分析

  1. 算法基本概念教学过程分析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喝茶,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能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2.算法的流程图教学过程分析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算法和程序语言的区别;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会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3. 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过程分析

  经历将具体生活中问题的流程图转化为程序语言的过程,理解表示的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基本算法语句表达算法,

  4.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九、单元评价设想

  1.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在数学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对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充满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否体会集合语言准确、简洁的特征;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2.正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在本章(节)及今后学习中,让学生集中学习算法的初步知识,主要包括算法的基本结构、基本语句、基本思想等。算法思想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相关部分,在其他相关部分还将进一步学习算法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01-17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12-23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15篇06-15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15篇)06-16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06-17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汇编15篇)12-05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通用15篇12-23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集合15篇12-24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集锦15篇06-16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