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07-18 11:12:40 高中语文 我要投稿

【精华】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集锦六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1

  一、教材

  1、介绍教材

  《诉肺腑》是对宝玉和黛玉感情稳定成熟时期的一段描写,作者曹雪芹借宝黛之口,传达了自己的爱情观,在《红楼梦》中有着重要地位,是解读《红楼梦》的关键。

  2、目标重点难点依据

  A、就文本而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宝黛互诉衷情是需要契机的,这个契机是如何出现的,就是学习的能力目标:层层铺垫,使中心事件水到渠成的写作技巧。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B、之所以将这个目标确定为难点重点,主要是因为当前学生对小说记叙类文章的阅读鉴赏只重情节,不重构思技巧,将学教材当作消遣性阅读,而考纲有更高层级的能力要求,就是分析作品的写作技巧。如果我们能把学习中的思考领悟应用到考试卷的阅读理解当中,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做题会事半功倍,所以教材也是一篇阅读理解材料,只要老师引导得当,语文老师最担心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另外一个知识目标是分析其爱情基础并用现代观点进行评析。主要强化尊重原著的原始解读,同时也有个性化解读,这是一个弹性目标,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发挥。

  二、教法与学法

  在教法上,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形成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教法。

  在学法上,根据新课程标准,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过程

  (一)在导入上设置问题情境。学生的学习应有问题驱动,这个问题还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兴趣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多媒体上显示汉代卓文君给司马相如的一封信: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欲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作男! 学生很容易就看出这个特点是从数字一写到万,下半阕又从万回到一,我利用学生的成就感,提出问题:自古以来,男女伤离别的诗很多,各有各的精彩,这首诗最精彩的是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课堂导入:写作固然是为表情达意,但同一份情,同一种意,有人将其写成白开水,让人生厌,而有人却能写得让人拍案叫绝,不同在哪里?就是巧思。我们以前看重的是《红楼梦》的思想内涵,今天我们也来看看这部巨著中的一个片段有没有巧思。

  屏幕显示两个学习目标。

  (二)完成能力目标,即写作技巧的赏析。文本是节选,情节环环相扣,让学生从一个本来突兀的开头去层层推敲,是很困难的,所以让学生做一回侦探,从结局入手,采用反推法,层层向上推理。首先屏幕显示第一个提示问题:宝黛二人最后互诉衷情,说出了在当时看来已是有违礼法的话,是什么缘由呢?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给我们的启示:表现一个教师真正能力的,不是把学生讲会,而是让学生学会,给学生一个可操作的目标,让学生自己动脑和动手,是最好的途径。

  所以我采用了这样的活动方式:为了给学生最生动直接的感受,在多媒体上播放《红楼梦》电视剧中“诉肺腑”这个片段,让学生在听与看中去思考问题。然后,让学生从结局“诉肺腑”开始,紧扣教材,在纸上用划箭头的方式写出推理。先自主完成,然后拿到小组交流,再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几个小组意见汇总并引导全体学生分析,找到最符合原著的推理。讨论中的争论点是湘云这个人物,可以展开小辩论,求同存异。

  学法上,这个目标的学习,强调以“自主学习”为重点,紧扣教材,自我感知,不依赖老师和其他同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别人的回答中发现并认同,主要是学生与学生间的知识互动。难点可以先自主学习,再采取“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讨论,达成一致,即使不到位,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导入第二个知识目标提示:宝黛互诉肺腑,表示二人的感情已经成熟,那二人的爱情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呢?

  根据研究性学习理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获得一种亲身体验与感悟,这就是创造,教师多加肯定鼓励。

  所以我采用了这样的活动方式:在平等基础上,进行背对背式的默契测试,让同学将自己的理解写在纸上,然后同桌对照,再和老师的理解做对照,学生的理解只要紧扣教材,有理有据,教师就应该承认,甚至可以舍弃自己的理解,这样,就形成了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学生间的互动。

  简短的分析后,引导学生用现代观点来评析。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也参与讨论,平等对话。

  学法上一方面,分析爱情基础的时候,强化原始阅读。让学生自主理解消化,形成自己的想法,同时紧扣教材,,课堂操作中,允许学生出错,“错误也是一种资源”。老师应持鼓励态度。

  另一方面,评析宝黛爱情的时候,强化个性化解读。老师放低姿态,学会倾听和理解,和学生一起探讨,我们要求学生对文本有个性化的解读,老师也应该有自己个性价值的发挥,老师代替不了教材,但教材同样代替不了老师,教师可以发掘自己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和学生进行思想层次的交流。通过这样的互动,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这比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四)归纳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的两点:一是《诉肺腑》水到渠成的写作技巧,

  (五)能力迁移

  文本本身是一座房子,把房子拆了,看布局,看设计,目的是自己盖房子,分析别人的作品,学生就会有自己的设计,写出有自己个性的作品,这是能力的拓展与创新。

  所以我采取了这样的活动方式:

  印发一篇文章,让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列50字的提纲,课堂交流。

  让学生能有意识地去注意技巧性问题,并活学活用。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2

  一、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特点

  新课程改革之后,《老人与海》安排在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小说单元)中,它是作为一篇自读文章出现的。本单元是高中阶段的第一个小说单元,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共有2个小说单元,必修3和必修5各一个。可见,本单元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说学习的焊接点,又是整个高中小说学习知识技能的伸展点。

  二、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3.感受主人公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的环境里抗争,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涵。

  四、教法

  n 1.“情境导入法”:结合作家本人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及其硬汉形象,并播放电影版《老人与海》的精彩片段,使他们直观地感受到男主人公桑地亚哥的血性与无畏,从而进入到作者为我们创设的情境之中。

  n 2.“生本探究法”: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在自主合作、交流中,逐步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语言风格的把握。

  五、学情

  n 相比较散文、诗歌、戏剧体裁来说,学生对小说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并且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小说阅读理解能力,但生活阅历上的欠缺,使得他们在理解《老人与海》这种具有很强象征性和哲理意味的小说时,很难深入挖掘小说文字表层之下所潜藏的意蕴;于是,我想以《老人与海》为例,尝试引导学生学会挖掘小说故事情节之外的外延与内涵!

  六、教学过程

  n Ⅰ.情境导入

  n Ⅱ.情节简介

  n Ⅲ.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Ⅰ.情境导入

  他是一个酷爱打猎和钓鱼的作家

  他曾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冲锋陷阵

  他的身上中过237片弹片

  他的头上缝过57针

  他在非洲两度飞机失事

  严重的脑震荡使他的视力和健康每况愈下

  他用笔塑造了一系列打不垮的硬汉英雄

  他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拒绝成为生活的弱者

  他就是美国的文坛硬汉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海明威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

  电影海报、播放电影片段

  Ⅱ.情节简介

  《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Ⅲ.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全文,解读探究——

  学生活动一:速读课文,并分组思考问题,多媒体课件显示:

  1.选文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2.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一共出现过几次?

  哪次给你的印象最深?

  3.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与鲨鱼接二连三地进行搏斗的?

  4. 老人不顾一切搏斗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实现了吗?在这个过程中,老人有没有动摇过?

  学生活动二:投影显示老人捕鱼的画面

  ·教师提问1:通过刚才的几个问题,一个血肉丰满的老人已经向我们走近了,但毕竟是感性的,谁能用准确的语言将老人理性地展示出来呢?

  ·教师提问2:大家将最美的花环戴在老人桑地亚哥身上,但也有人说:老人失败了。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结合老人的内心独白点评:

  人类是伟大的,然而伟大并不仅仅在于事业和业绩,人类的.伟大应该具有更深的内涵,那就是人性的自信、自尊和自强。

  关于失败,词典这么解释:丧失信念,放下武器。

  看看桑地亚哥,他同马林鱼战斗了两天两夜,又同各种鲨鱼进行了五次漫长的战斗,在这个过程中,老人丧失过武器,但他从未放下武器。老人留下了血水,却从未流过泪水。他的身上始终有一种面对困难不服输的品质。困难、挫折愈大,拼搏劲就愈强。他是意志上的伟人,行动上的巨人。这样的人顶天立地,他是一个胜利了的失败者,一个失败了的英雄。

  拓展:

  从他身上你获得什么启发?如果有一天厄运来临,我……

  难点探究:

  文中的内心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学生在文章中找出并分小组讨论。

  教师明确:本文除了有关老渔夫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课后拓展

  n 在课后的积累阅读过程中,尝试对比东西方小说在人物刻画方面的异同。

  n 推荐阅读:《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七、板书

  n 硬汉精神:“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n 他是一个胜利了的失败者,一个失败了的英雄。

  n 内心独白:揭示了主人公的思想情感,闪烁着哲理的光彩,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我的课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16课),这是一篇特殊的课文。首先,它所处的单元在教材中位置特殊。高中语文教材有四个小说单元(高三册2单元,高四册1单元,高五册1单元共12篇课文),在第三册教材中,学生重点学习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和环境”、“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已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而第五册教材的小说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小说的鉴赏”,这对学生阅读小说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从教材体系与大纲要求上看,第四册教材的小说单元实际上是一个承前起后的单元,进行本单元教学时便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特征。

  其次,本课在单元中的位置特殊。第四册教材的小说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本单元所节选的四篇课文均选自我国明清时代著名的几部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老残游记》、《醒世恒言》),而明清时代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其创作总体呈现如下特点:

  (1)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

  (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作流畅;

  (4)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迹。

  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在创作上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典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再次,是本文在写作上的特色.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的第十回,《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 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作者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的技巧是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作重点领会。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分几个阶段及其变化的关键;分析“风雪”等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小说教学作了有益的探索:以“导”为主,从感觉人手,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它的具体要求是:综观全局,抓住关键,创设问题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础上,据点作评,教师在关键处作灵活而简明的评说点拨,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的精髓。这种评定法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是通过感受、点拨而产生顿悟,而不是教师塞给他们某种现成的结论,因而学生会为自己的不断发现和新解而欣慰不已,无形之中学习兴趣大增。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第718页、第725页,教育科学出版社)要使学生的思维之水常“鲜”常“活”,教师就必须在“导”字上下苦功夫,切不可居高临下,以自己的一知半解来堵塞学生的思维之泉。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比学生站得更高、更远,避免与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平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学生的阅读心理并设法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教学,我大胆地进行“问题导入,以导为主,读议结合”方法的尝试。

  关于本课教学情景的创设的一点说明:我在上课前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而没有采用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其意在营造一种特殊的气氛——强烈的音乐节奏感驱使学生急于去领略英雄好汉们的悲剧故事。教学过程中还适时穿插入了录像片的欣赏,有助于学生对主人翁性格和成因的理解。

  三、说学法

  在第三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个小说单元的小说,已能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并对本文节选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也能大体把握。组织本课教学时,教师如果只是停留于对课文的情节、语言、动作、心理等的逐条分析上,必然会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而使学生毫无兴趣;若能够抓住一点,深入挖掘,分层阅读,则能激起学生自动探求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曾记得去年在教学本文时,课堂上有位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山神庙中,林冲用一块“大石头”顶住了庙门,使陆虞侯等三人不得进庙,为林冲最终识破奸贼的险恶用心从而走上反抗的道路提供了契机,可是林冲一个人“掇”得动一块大石头吗?怎么陆虞侯三人却推不开呢?这个细节真实吗?问题一出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我也一时乱了分寸。因为对一般读者而言这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小说嘛,无巧不成书,情急之中,我想起苏轼的一句诗:“竹外桃红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我说道:“苏轼为什么非写成‘春江水暖鸭先知’不可呢?难道‘鹅’就不能够先知吗?小说和诗歌一样都是文艺作品,阅读文学作品是不能死抠的。”听了我的解释后,有的同学笑了,可不少的同学脸上仍旧带着疑问、困惑。我的解释为什么不能使学生信服呢?为了彻底地解开这个疑团,我想不如在课堂上主动地把“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发表看法,各抒己见。

  四、说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包含“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两个层面。认知过程沿“感觉——思维——知识”一线走;情感过程沿“感受——情绪——意志”一线走,二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一不可。组织教学时,我认为不妨让学生先睹为快,教师可放开手脚让学生“尽情享受”文本。因为只有当学生与阅读文本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而只有当学生感受的触角一直深入到与作家的感受触角相交时,才有可能进入认知的阶段。所以学生的自主感受是极其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作品及产生顿悟的前提。为此,我在课前布置了这样一道预习题: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提炼课文的情节或就作品某方面写一点自己的阅读感受。课堂上应力避学生一看就“懂”、一“懂”兴趣就无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突破口,设计好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时,我从释题开始,提出“文题中‘风雪’仅仅是人物活动的一个环境吗?”这样一个简单而又容易被学生忽视的问题,以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有关环境描写语句的观注。这一步就称之为“释题生疑”。第二步则叫“趁热打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张志公语)我让学生把课文情节理清楚之后,再进行重点问题的讨论。在让学生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时,我问了这样两个问题:如果用不足20字概括呢?如果用4个字概括呢?有意识地插入语言表达的训练。然后教师点拨小结:概括故事情节要注意三点

  (1)准确;

  (2)顺畅;

  (2)简练。出示情节发展的脉络图和对联(演示),结束这一步教学。接下去是进行课文难点问题的讨论。实施这一步要尽可能避免“注入式的回答”——把结论先塞给学生,使学生的认识只能局限于教师所定的框框里。这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设计出一两个“出其意料”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我把教学中的那个“困惑”在这个时候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谈谈各自的看法,以此来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并适时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找出有关风雪描写的句子(课文中有六处写到风雪)再组织学生逐一讨论分析,小结后明确: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深化主题等。课后可结合文中 十二次提到“花枪”的有关语句让学生自行作分析。

  为加深学生对小说人物 性格特征及其变化的理解,把握“风雪”的特点以及对情节、人物的作用,我在重点问题讨论时插入影视片段欣赏,以加深直观效果。

  课堂总结

  这一步我以板书形式来呈现。最后说一说作业的布置。题目有两个:(1)人物绰号考证:《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记录着人物的性格,并且各自都有一段来历,引导学生考证,以加深对人物的认识;(2)人物分类点评:自己确定标准,将小说的人物分成若干类别,撰文点评,以文解文。我的意图是学生课内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外可通过上述活动促发其自读《水浒传》原著,开展拓展阅读,加强读写训练,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抓住课文要点,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体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是一篇好文章,普普通通的胡同,在作者的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它用富有京味而又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又用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表达出了胡同文化的内涵,最后,用真实的感情表达出了对北京胡同特有的感情。而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正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因此,在对《胡同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于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要点,提取精要。京味的语言是文章的一大特色,也是本学期唯一的一篇,所以应该好好的让学生品读、欣赏,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觉。这也正好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阅读全文,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并借以培养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2)体会《胡同文化》中浓郁的文化气息,并借以理解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3)引导学生注意本文语言朴实、雅致的特点。

  3.教学重难点

  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训练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二、讲教法

  1.课文

  1)文章篇幅比较长,但是比较浅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同时找关键词、句,概括出要点,提取精要。

  2)优美的语言要用声音来品读才有味道,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它的妙处。

  3)结合有关语句,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欣赏京味的语言。

  4)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讨论引向更深入的思考。

  2.课时安排:1课时

  3.布置预习:

  1)什么是胡同文化?

  2)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

  3)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4)作者对胡同有着怎么样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由歌曲《故乡是北京》引入,让学生感受一下浓浓的北京风味,由现实生活中走进古老的北京城,去看看古老的胡同。

  2.第一步:概括要点,提到精要。默读课文,结合预习(1、2、3),找出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举例:

  (1) 由“什么是胡同文化”开始提问,直接入题,让学生首先明白胡同文化也就是北京市民文化。

  (2) “胡同的特点”,学生很容易找到,教师可能用三句领起句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品读,如“北京的胡同真多啊;北京的胡同真奇啊;北京的胡同真静啊”

  (3) “胡同文化的内涵”指导学生抓中心句,学生很快就可以找出来。

  3.第二步: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感情。让学生朗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作适当的点评。老师指导欣赏下列句了:

  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有窝头,就好。大腌萝卜,较好。小酱萝卜,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更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这两个句子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哪一个更能表现出北京人易于满足?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煅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结合课练习,让学生去品味,去欣赏,去感受作者的感情。

  4.第三步:细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作者感情(伤感留恋)

  5.第四步:小结全文。(北京的胡同造就了特有的北京的胡同文化)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5

  一、 说教材

  《逍遥游》是第四册,第六单元的文章。第六单元由两篇古代散文和两篇古代小说组成,单元要求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并领略文言文在叙事和抒情中的艺术魅力。《逍遥游》是表现庄子思想的重要篇章,庄子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的理想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篇中,它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它的奇特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风格。根据本文的特色,现将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1、教学目标

  结合课文注释即工具书读通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形象化说理的风格。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气势磅礴、汪洋恣肆的特点

  能一分为二的适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理解本文的主旨,文章为了强调“无所待”的观点,从反面提出问题,紧紧扣住“有所待”论证,最后给予否定,提出正面主张。

  2、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赏析本文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3、教学难点

  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理解“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

  二、说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问答法。对文中交容易的问题采用问答法,简明扼要

  3、讨论法。对有难度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将本课题安排为:导入文本——感知文本——理解文本——走出文本四大板块,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一)情感激发,导入文本

  1、利用《列御寇》中庄子临死前的小故事,初步感知庄子的思想,引入课文

  2、多媒体展示庄子的简介、主要哲学思想及写作的主要特色。《逍遥游》全文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中世间万物都因有所待而不自由,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则是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通过无为来达到。而本文选自第一部分。解题“逍遥。”

  (二)诵读品析,感知文本

  1、在听读问记中疏通文意,积累文学常识。

  2、重读文章,整体感知,概括每段的大意。

  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

  第二段、小大之辨

  第三段、提出无可待的观点

  (三)合作探究,理解文本

  A 在这部分中,细读每段,这部分主要采取问答的方式进行。

  1、 课文举例说明世界万物都有所待的时候,所涉及到的人和事物有哪些?哪些是作者赞美的,哪些是作者嘲讽合法否定的?

  2、 第一段中,庄子说万物都有所待都不自由,第二段为什么还要讨论“小大之辨”,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作者举了哪些例子?

  强调小大之辨,一方面强调人在认识上的大小区别,说明以小及大的困年,另一方面,也反映庄子认识世间事物时,并不能完全地“无己”,他是肯定事物有差别的。文字间充满了对鲲鹏的热爱和对蜩与学鸠的鄙夷

  3、课文第三段写了那三种不同层次的人的,作者怎样得出最后的结论?

  4、《史记》说庄子“汪洋恣肆以适己”,在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特点?

  首先是全文的构思。鲲鹏的雄伟与细微者的对比

  其次,是作者描绘的鲲鹏形象

  B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各笑什么?为什么笑?庄子对这种笑是赞成还是反对?

  全文可以说,由三个“笑”组成,“蜩与学鸠笑之”“斥yan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三个之,是笑的对象。

  全文基本上是否定,是从反面论证,最后才用几句话提出正面主张。

  (四)拓展延伸 、走出文本

  如何看待庄子的“无所待”思想?

  庄子对人的精神的肯定是对的,但这种“绝对自由”的超现实性,恰恰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想借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显示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有待和无待以为着人生的两个层面,物质形体活动都是有待的,而无形的精神活动可以是无待的。人生世间,难免神为形累,心为物役,应该通过“无用”、“无己”的道德修养,使精神突破有待的束缚,达到无待的自由。

  课文总结: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才,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显示中的万物都是对立和相

  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板书设计(略)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词的基本知识。

  2.了解柳永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鉴赏这首词并运用联想、想像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

  4.学习本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鉴赏这首词并运用联想、想像的方法领略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学习本词中点染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杭州城到底有怎样的迷人景色能令我们的古人发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词人柳永一起来学习一下他的《望海潮》,来领略一下这人间天堂的美丽景色。(板书)

  二.词的基本知识:

  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指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曲子词”;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三.柳永生平及其影响:

  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高。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四.整体感知。

  1.请同学听录音,注意词中生字的读音,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场景?并试着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受?

  2.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这首词。

  (1.)先看词的题目,词的题目是不同于诗的题目的,诗的题目一般概括的是诗的内容,词的题目则是词的格律。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叫词牌。词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作时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违背;也因此,我们平时不叫写词,叫填词;词往往分段,但不叫段,叫“阙”或“片”。望海潮这个词牌名就是柳永开创的,取自钱塘江潮天下奇观之意。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讲述故事)

  (2.)诗词赏析:

  五.写作特点。

  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运用了点染的表现手法。

  点染:本是国画用语,指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描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借到古典诗词中来“点”即抽象评点,“染”即具体描写,二者紧密相连,表现作者的情志。如《天净沙秋思》中前四句为染,最后一句为点。结合例子来分析本词中点染手法的运用:

  (1.)上片中“东南……”是点,点染了杭州城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接着从城市规模、自然景观、市井面貌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描绘,是染。通过具体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了大都市的风彩。

  (2.)下片中“重湖……”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染,从山色之美、湖荷之胜、人文风貌之佳三个方面进行点染。

  六.小结。

  这首词着力描写了钱塘江的繁华,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长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

  七.板书。 望海潮 柳永

  1. 地理位置

  2.历史传统史

  3.自然景观

  4.市井面貌

  5.生活图景

  八.作业:背诵这首词

【【精华】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集锦六篇】相关文章:

1.【精华】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集锦6篇

2.【精华】高中语文说课稿集锦五篇

3.【精华】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九篇

4.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集锦6篇

5.【精华】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十篇

6.【精华】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七篇

7.【精华】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七篇

8.【精华】高中语文说课稿三篇

9.【精华】高中语文说课稿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