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

时间:2024-06-18 11:12:55 高中语文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知识点人教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人教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知识点人教版

高中语文知识点人教版1

  一、一词多义

  “之”

  1、公从之 (代佚之狐的建议)

  2、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

  3、将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词)

  4、子犯请击之 (秦国,代词)

  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2、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

  3、越国以鄙远 (连词,表承接)

  4、因人之力而敝之 (连词,表转折)

  5、以乱易整,不武 (介词,拿、用)

  “焉”

  1、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3、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4、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1、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2、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3、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3、秦伯说 (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3、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削减)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5、越国以鄙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

  7、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 以其无礼于晋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 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C. 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高中语文知识点人教版2

  1、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直走直走咸阳

  古义:趋向;今义:行走

  3、钩心斗角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落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古义:所、座;今义:下降、衰落。

  5、气候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6、明星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经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8、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9、可怜可怜焦土

  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高中语文知识点人教版3

  词类活用

  1.羽化而登仙(羽:名词作状语)

  2.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使动)

  3.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使动)

  4.正襟危坐(正:形容词使动)

  5.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

  6.西望夏口(西:名词作状语)

  7.下江陵(下:名词作动词)

  8.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作动词)

  9.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友:名词意动)

高中语文知识点人教版4

  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关系,而且)

  (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4)而见者远(表转折)

  (5)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8)锲而不舍(表假设,如果)

  (9)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

  7.假

  (1)善假于物也(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

  (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高中语文知识点人教版5

  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喜欢。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燕王诚振怖“振”,通“震”,害怕。

  秦王还柱走“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

  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通“隙”)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高中语文知识点人教版6

  虚词

  ⑴之

  纵一苇之所如(助词,取独)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苟非吾之所有(助词,取独)

  ⑵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托遗响于悲风(介词,给)

  ⑶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⑷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连词,表转折)侣鱼虾而友糜鹿(连词,表并列)

  耳得之而为声(连词,表顺承)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连词,表修饰)

【高中语文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知识点07-21

高中语文知识点08-05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07-24

高中语文知识点(优选)08-06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07-31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03-12

[通用]高中语文知识点02-04

高中语文会考知识点12-17

[热]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08-03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实用)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