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五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文艺性政/lw/Index.html>论文的特点。
2.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式。
3.品味语言的哲理性。
学习重难点
文艺性政/lw/Index.html>论文的`特点和语言的哲理性。
学习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
设计思路
让学生熟读课文,从感性上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其次教师加以理论上的指导了解文艺性政/lw/Index.html>论文的特点。以此合作探讨语言的哲理性,加深对哲理语言的理解,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达到学习目标。
学习流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关键是你应该如何对待错过。(板书课题及作者。)
介绍作者。(出示.课件1)
刘心武,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要求:记住作者及作品。)
二、自主学习
(出示.课件2)
师范读课文,学生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1.熟读课文,识记字词。
2.了解本文的.写作内容。
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
4.比较和其他文体的异同。
三、合作学习
1.找出不理解的语句,小组内交流。
2.说说读完本文后的感受,同位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7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了解故事梗概
3.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
过程与方法
采用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的方法组织自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临危不乱和不骄傲轻敌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2、领悟军事妙计,感悟军事家的智慧。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读写、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自学指导:
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韩﹙ ﹚国 妒忌﹙ ﹚ 怯懦﹙ ﹚ 夜幕﹙ ﹚ 溃﹙ ﹚败 歼﹙ ﹚灭 俘虏﹙ ﹚ 暮( )色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求援: 剽悍: 怯懦: 惴惴不安: 自刎;
3、用下列词语造句。
惴惴不安 横七竖八
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试说每段的大意。
巩固训练:
请同学们畅谈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军事妙计,感悟军事家的智慧。
自学指导: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的.理解?
2、田忌在什么情况下询问孙膑计策?
合作探究:
1、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想出了一条什么妙计?
2、孙膑为什么会想出这条妙计?
3、庞涓是怎样中计的?
4、你觉得孙膑和庞涓分别是怎样的人?
四、知识梳理(自主完成)
五、学习反思(自我小结)
六、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古今战争谋略。
2、你从文章中得到哪些启示。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连线式板书。例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
鱼 尾 巴 掌握方向
牛 尾 巴 拨 水
燕子尾巴 赶 蚊 子
这种板书在阅读教学中主要通过让学生连线,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了解作者写作思路或弄清事物间内在的联系。
二、填表式板书。例如《快乐的节日》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快乐的节日:
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
这种板书,常留下很大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读,把它填充完整。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根据提示及课文内容自己填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选填式板书。例如《棉花姑娘》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这则板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一般可先设计好一个框架,并提供一些内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相关内容填入板书,成为一副完整的板书。
四、对比式板书。例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这种板书对比鲜明,易于操作,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并根据板书中的提示完成填空内容,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为理清层次,掌握中心打下了基础。
五、图画式板书。例如《四个太阳》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绿太阳 红太阳 黄太阳 彩色的太阳
这种板书以直观的图画代替抽象的文字,图文并茂,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排列式板书。例如《称象》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错误排列: 正确排列:
1.称出石重──大象重量
2.赶象上船──沿水画线
3.象下装石──船沉到线
这种板书是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学生对错误顺序的重新排列,重点引导学生弄清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七、模仿式板书。例如《两只小狮子》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两只小狮子:
一只狮子滚、扑、撕、咬成为真正的狮子
另一只狮子:
这种板书,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思维空间,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动脑、动手,根据前面的板书进行创造性的模仿,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八、提问式板书。例如《乌鸦喝水》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这种提问式板书通过设疑、激趣,提高学生阅读、解疑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这样一则探究图表,先体会问号所代表的意思。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钻研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读准累、拾、禁这3个多音字的读音;读写凉爽等11个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态的意思。
2、能按浏览顺序(地点变换)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主要意思。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出示课题秋游景山,请学生说说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些什么?(时间,地点,事件等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想一想课文写到了作者浏览了哪几个地方(公园大门、果园、万春亭)
2、学习生字词(本课生字基本上较为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字音字形,课堂上不用花过多的时间)
3、抓住表示地点的词语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走进公园大门写在景山公园大门口看到的美丽景色;
第二段(第2自然段)我们沿着山路来到果园。(过渡句)写在果园看到的迷人的秋色;
第三段(第3-7自然段)离开果园,我们沿着青石铺成的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万春亭。
(过渡句)写在万春亭举目眺望美丽的北京城。
(三)重点学习第一段
1、指名学生朗读该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想,在公园大门口作者看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以山为中心,山顶上是万春亭,山脚下是大花坛。
3、朗读体会两句话的特点
(1)请学生自由朗读描写山上景色的句子,后集体指名读,再评读,说说谁读得好,请这位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读好的。(采用了比喻句,把树林映衬下的万春亭比作一幅美丽的图画,以此来说明景山公园内景色的美丽)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描写大花坛的句子,注意千姿百态的用法,说明花坛里花不但颜色多而且形态美。
(3)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第一段,使学生产生对景山公园美景的喜爱之情。
(四)作业
1、能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2、抄写生字词语
3、完成作业本上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2、3段,理解词语果实累累、拾级而上、举目远眺、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意思。
2、读懂作者按游览顺序及方位顺序观赏景物的方法。
3、初步了解抓住重点事物写出其特点的方法。
4、让学生感受到景山公园美丽的秋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进入角色,相互协作,自主感悟。
1、走进大门。复习朗读第一段,再现情景
2、进入果园。
(1)情景感知。多媒体展示果园图。(整体图,果实累累局部图)
(2)交流感受。观察说图,体验果实累累(说品种,说数量,说重量,说特点。)
(3)学文体验。读第二段。划:景物(海棠、苹果、大柿子)、特点。读:描写优美的句子。悟:词句美(每句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说:感悟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看到过的类似的情景)。
3、登亭远眺
(1)情景感知。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北京。
(2)学文体验。自读:读远眺北京城西、南、东三个方向的美景的词
自悟:划出描写景物及特点的词句,体验词句美。
(3)作交流。说说自己登亭远眺中哪个方向的景物印象最深?
随机出示相应画面并好好地读一读。
交流感悟体验:重点讨论描写景物特点的词句,读懂课文如何写出北京城的美丽,体验文字美:举目眺望(美丽)
朝西望:洁白如玉明亮一只只一片片
向南望:庄严金装雄伟延伸
往东看:鳞次栉比新型纵横交错巨人的步伐
(4)再现情景,梳理游踪
出现北京的优美景观,请学生配上解说词(A类同学可以按照课文中的语言,B类学有余力的同学在掌握课文的同时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体会作者情感
你看到了那么美丽、壮观的北京你有什么感触,请你说一说。
作者又是怎样想的呢?请体会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五、作业
1、听写词语
2、完成作业本相关练习
3、试着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修辞方法写句子
3、能学习课文的写法,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
二、教学过程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进行背诵,比一比,看谁背得最快
2、请各自然段背诵的擂主说说自己背诵的诀窍。让大家一起学习,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课文。
3、摘录课文中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并能说出喜欢的理由。
4、有条件可以登上学校附近的山或楼房,看看绍兴的景色,说说登山(楼)观景的感受(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
三、作业:
把自己的感受整理成文章记录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师:小朋友们今天都是月亮湾的小村民,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这个美丽的村子吧!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板书)美丽。
师:那么月亮湾究竟美在哪里?请小朋友轻读第二自然段,数数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想一想文章写了村前哪几处地方的美景?可以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生:按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
师:小朋友们,你们找到了哪几处美景的?
生:我找到了六处景色,分别是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师:找得真仔细呀!那么你喜欢哪一处的景色呢?
生:我喜欢小河。
师:出示“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为什么喜欢它呢?
生:因为小河像月牙一样弯弯的。
师:是呀!弯弯的小河如新月,多美呀,你能领着大家读好它吗?
生:读!
师:除了喜欢小河,还有喜欢什么的呢?
生:我最喜欢河里的景色。
师:把你喜欢的介绍给大家。
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刚才他读得多好呀,在他读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把“缓缓地”读得真好!让我感觉到河水流得很慢很慢。
师:那我们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学着他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加上动作读。
师:还有喜欢其他地方的小朋友吗?
生;我喜欢河岸上的桃花,因为桃花很美?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桃花美呀?
生:因为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师:出示句子“河岸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生:喜欢的小朋友一起齐读。
师:小朋友们,这个句子让你感受到桃花的美,还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桃花的多。我从开满这个词看出的。
师:你真会读书,我们读书就是要这样细细品味。
生:我还喜欢绿油油的农田,我觉得农田很美很美!
师:出示:“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和“过了桥,是一片农田。”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我觉得前面一句加上了绿油油使我感觉到了麦田的美!后一句没有了“绿油油”我就感受不到这农田是怎样的了。
师:说的真棒!谁来仿照桃花说的更美些?
生: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海洋。
师:真会模仿!
师:学到这儿,老师相信村前的美景一定引在小朋友的脑海中了吧。谁来做回小导游呢?
生: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月亮湾的村前,看这是月牙一样的'小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清清的河水倒影着绿树、青山、小桥。河岸上种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桥那边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反思]《月亮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月亮湾秀丽可爱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新农村一派生机蓬勃的动人景象。本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按一定的次序介绍了月亮湾村前的美景。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理清这一次序,学生在再次阅读的基础上较快地看出了村前的景色是按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顺序来写。在学习每一处景色时,我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处景色?为什么?这样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或充分地说着自己喜欢的理由,有的感情投入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此时我分侧重点进行点拨,比如“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当学生说出因为桃花美丽而喜欢时,我便出示句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了桃花的美之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把桃花比作灿烂的朝霞?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了深一层次的思考,原来桃花除了美还很多呢,正因为桃花很多,一大片一大片,红彤彤的,所以像灿烂的朝霞。在处理“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时,我并没多讲,而是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感受这“绿油油”一词的鲜明,此时再拓展,让学生模仿写桃花的句式,让学生说说这绿油油的农田就像什么呢?学生展开了想象,有的说像绿色的地毯,有的说像绿色的海洋,似乎在不经意之间进行了句式的训练。在这一自然段结束的时候,我让学生扮了一回小导游,不过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基本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勉强完成,这也是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最大的遗憾。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复习教案11-20
小学语文教案11-30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26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案范文10-23
《亡羊补牢》小学语文教案11-21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12-02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10-26
(合集)小学语文教案10-27
【荐】小学语文教案01-15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