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语文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学习《渔歌子》(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八册23课)以前,通过《忆江南》(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八册1课)的教学,学生已对词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拓展性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而丰实的语文实践,还原张志和这位诗词书画的大家“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意境。丰满对此人张志和的认识,体会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有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背诵《渔歌子》。
2、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词的意思。
3、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烟雨江南,碧水蓝天,诗情画意,春意盎然(出示江南美景图片)唐代大诗人张志和就是在这里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渔歌子》(板书,齐读课题)
2、教师简介词的内容
师:从这个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什么?
师:是的,“渔歌子” 又叫“渔父”, 最早出自民间的渔歌是一种词牌名。 “我们先前还学到过哪些词牌?”不同的词牌每句话的字数不一样,节奏和情境不同,所以又称长短句。
二、读中渲染,理解词意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同学们,学古诗词,首先得把古诗词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来。自己读两三遍,开始吧!
师:读得非常好,请坐。同学们,古诗词光读通顺还不够,它是有节奏的,句子和句子之间也有停顿,同学们看(大屏幕呈现整首词),你能够把这首词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读出来吗?哪位同学试一试?
(一生读整首词)
读通句子(生朗读整首词)指生读
师:有点味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后三字,你们读词,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师生交换)
2、师:同学们,学古诗词,读通了,读出节奏感了,那是远远不够的,咱们还得读懂它的意思。
师:请同学轻轻地再读读这首词,借助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开始——
(学生借助注释,自由说)
师: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教师轻轻提示:可以借助注释)来,你说说看——
师:同学们,这古诗词,懂得了它的意思,我们再来读,就会越读越有味。不相信我们就来试试看。
3、师生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情
张志和不仅词写得好,还是一位大画家,颜真卿说张志和写的词是画中有词,词中有画,那么我们看一看,张志和的词中,给我们画的什么,用笔圈出来。
师:请你说,他的词中画了什么?(9种景物)
师:9种景物按顺序数一数,西塞山……
4、画景
师: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框,谁能把这9种景物工整地写到框里,使人看上去像一幅画。比如说:鳜鱼是游在水里的,所以我把它写在画面的最下方,如果在这个位置画蓑衣、箬笠该怎么画?(师指图的右下方)
师:“笠”是生字,该怎么写?(请生上台写)
请两位同学合作把它补充完整,其他同学把它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师:但是这个“鹭”字,也是一个生字?“鹭”字怎么写,才能写得漂亮?这个字有个诀窍,上面的“路”字要写得小一些,宽一些,下面的“鸟”字要写得窄一些,长一些。
师:同学们,一起看黑板的这幅图,看着看着,就成了一幅画,就成了一首词——《渔歌子》,我们一起看着板书朗诵一下。
把你看到的这幅画读出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字词含义,读懂课文内容。
2.体会课文意境,有感情地读出课文的韵味并能背诵重点段落。
3.感悟课文中蕴含的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使学生热爱夏天。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文,有感情朗读。
1.同学们,凉爽的春天过去了,当我们还沉浸在春天的快乐里时,不知不觉中,令人兴奋的夏天向我们悄悄地走来了,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夏天,在夏天里成长?
2.请同学们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植物生长的?(2、3自然段)
3.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你是从哪看出植物在夏天时成长的速度很快?(让学生抓住具体的词语来讲,讲后再读一读.)
4.不但植物在成长,我们也在一天天长大,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人在夏天时成长的'?(4自然段)读一读,这段中有两条谚语,说的是农民在夏天里总是能抓住植物生长的时机,所以植物的生长状态很好。
5.在这一段中,哪句话使你受到的启发?找一找,画出来,再读一读。(大屏幕上出现文章的最后一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在夏天里成长
生物生长
万物生长 草木生长 抓住时机
学生成长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2、读懂课文的每句话,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根据意思想象当时的情景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四、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2、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人物。
3、读飞机遇险前的语句。透过云层,可以看到什么?像什么?说明什么?
4、读读飞机遇险的语句。找出重点词语。
5、机长采取什么紧急措施?说明什么?
6、听到哭声,周恩来同志怎么做的?
7、周恩来同志这么做,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
8、读读周恩来说地话,从他的语言中,我们能体会到些什么?
9、“就在这时候”,指哪个时候?怎么样了?
10、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飞机脱险了?
六、总结课文
1、读课文。说说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象周恩来把伞包让给小扬眉的情景,读读描写的语句。
3、读读飞机脱险了,机舱里一片欢腾的语句。
教后记:
1、抓住重点句来体会人物情感。
2、语言训练:假如你是总理你会怎样做?从学生口中得知:他们也会象总理那样在生与死的关头,会为别人着想的。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复习教案11-20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26
小学语文教案11-30
小学语文教案【推荐】01-06
【精】小学语文教案01-07
【热】小学语文教案01-11
小学语文教案【荐】01-13
小学语文教案【热门】01-14
小学语文教案【热】01-08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案范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