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长城读后感

时间:2024-03-23 08:15:4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钢铁长城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钢铁长城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钢铁长城读后感

钢铁长城读后感1

  “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这是陈毅元帅对日军的蔑视,让我不由得想起《钢铁长城》这本书。

  《钢铁长城》这本书分为八个单元,向我们介绍了祖国疆域、经典战例、军事常识等,展现出我国富有的经济实力与强大的军事实力,让我不禁在心中升起了一股自豪感。在书中介绍的众多名人中,最令我敬佩的便是叶挺。

  1941年1月,叶挺在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无论蒋介石如何威逼利诱,叶挺都是严词拒绝。直到1946年3月,他才重获自由。我想,若不是叶挺对祖国的热爱,渴望祖国统一,他怎会放弃自由、拒绝蒋介石给予的好处呢?叶挺的.这种爱国精神让我想起了肖邦曾说的一句名言:“爱祖国高于一切!”

  放眼古今中外,有多少人时时刻刻都在关心国家?又有多少人为了国家利益而壮烈牺牲?他们都拥有一颗炙热的爱国心。因为爱国,岳飞一心抗金,留下“精忠报国”之美名;因为爱国,文天祥宁死不屈,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因为爱国,肖邦在弥留之际还惦记着祖国,请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反之,也有些人贪图钱财,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专发“国难财”。

  我认为,“少年强则国强”,儿童代表着蓬勃的力量,虽然说不上要向军人那样保家卫国,但可以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知识作为武器,为国家做出贡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让我们一起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学习吧!

钢铁长城读后感2

  当民族遭到侵略者的时候,是谁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来挡住猛裂的炮火?当人民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时,是谁驻守边疆,保家卫国,守卫我们的快乐!——是军人。

  然而,有一个国家,它有着世界第三位的辽阔土地,有着极为丰富的物产资源,还有宛如璀璨明珠般的岛屿,她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

  合上《钢铁长城》这本书,我的内心依然热血澎湃!脑海里也总是出现触目惊心的故事与图片。

  其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五单元(军事名人),它使我认识了不同性格、不同战功的.英雄战士,他们的战功一个比一个让我目瞪口呆,比如粟裕、叶挺、陈赓……但我还是最敬佩刘伯承元帅,刘伯承元帅是举世闻名的军事家、理论家,他带兵打仗骁勇善战,二十四岁就在川军中有了名将之美称。刘伯承这一生,战功赫赫,不知立下了多少丰功伟绩,为了革命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朱德元帅曾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着古代名将之风,是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

  其实,我们的国家并不是一直都很强大,也经历过残酷的战争,是不畏牺牲的革命战士们艰苦斗争了许多年才有了今天的胜利,让人们过上了美好安定的生活。因此,先辈们辛辛苦苦打下的美好江山、和平日子,我们是不能忘记的,我们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团结一心,让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

  摸着《钢铁长城》这本书,我的耳边似乎响起了《大刀进行曲》,让我们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勇敢前进吧!

钢铁长城读后感3

  好不容易读完了《钢铁长城》,这本书可真让我受益匪浅哪。

  这本书从历史篇、英雄篇、武器篇等几个篇中,详细介绍了我军热血涛就的经典历史人民军队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我军历史上和现在的各种武器。突出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人民服务的事件和精神。

  其中让我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的是刘伯承元帅和张爱萍上将的事迹。

  刘伯承元帅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他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甚胜。把游击战的指挥艺术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全国解放以后,刘伯承主持军事学院的工作达7年多时间也为军事教育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张爱萍上将同样也是个杰出的人才,他英勇战斗,纵横驰骋,屡建奇功。他也是我国国防部科技事业的杰出领导者,努力发展先进的`武器装备,不断提高我军现代化水平和反侵略战争的能力。

  正是因为有这种爱国的精神才会促使我们的新中国有这么一天的繁荣富强。因此,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爱国,勇敢的精神,目前我们应该以学习为主,学习刘伯承元帅的足智多谋,多听多想多看多动脑,做事不能再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应该善于思维周密,把成绩提高到新的一层台阶,不满足于现状,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上有用的人,对祖国尽一份自己该尽的那份力。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祖国有帮助的人,祖国需要有用的人才。

【钢铁长城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后感06-17

秋雨读后感06-15

沙海读后感06-16

《遮天》读后感06-17

神曲读后感06-18

《秘密》读后感06-19

《水浒》读后感06-14

《匆匆》读后感06-15

荞麦读后感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