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读后感

时间:2024-10-16 12:25:4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长恨歌》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恨歌》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恨歌》读后感

《长恨歌》读后感1

  主人公王琦瑶,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对于命运她从不抱怨,从不挣扎,坦然面对,同时在男性面前更是温柔体贴。尽管感情上受尽磨难,挫折,但她也从没放弃对爱情的向往。她在人生中只辉煌了一次,从此以后变暗淡了,她并没有抱怨过世道的.不公,她总能随遇而安。

  她的爱情路是如此的艰辛,在李主任、程先生、康明逊、老克腊、萨沙等人中,只有程先生外,其余的人都辜负了她,她便在辜负中做着女人,一个坦然面对的女人,对王琦瑶这样的女人,作者作了个总结,是赞赏,是惋惜。一个坚强的女人是最美丽的。

《长恨歌》读后感2

  整首诗以“长恨”为中心。通过当时人们的传说和作者的想象,叙事、风景和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强烈的抒情风格再现了一场爱情悲剧。诗中讽刺揭露了唐玄宗重色贪欢、朝政荒废、杨贵妃傲慢、兄弟姐妹权重一时的`情况。由于“重色”才导致安史之乱。在这场悲剧中,杨贵妃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替罪羊,是宫廷斗争的受害者。其次,他告诉我们,贪图享乐的腐朽生活必然导致政治腐败。政治腐败必须重用奴隶而不是人才。奴隶掌权必然导致内乱,给人民带来灾难。

  诗的结尾,用“天长地久,有时耗尽,这种仇恨永无止境”两句话来指出主题,让读者深深感受到无尽的仇恨,不愧为永恒的绝唱。

《长恨歌》读后感3

  对长恨歌三个字的最早印象来自白居易的《长恨歌》,那几句7月7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天长地久有时耗尽,这种恨绵绵无绝期。让我年轻的时候感慨不已,很难理解这种感觉。后来,在经历了更多的事情之后,我逐渐意识到世界上从来没有任何同理心。想起多年前和一个朋友谈数学,他说数学是抽象的,但不是最抽象的`,比数学更抽象的是人的感情。

  王安忆在《长恨歌》中想讲的不是一个感伤的爱情故事,而是通过女主角王琦瑶40年的悲欢离合和一生的爱恨情仇,在历史的变迁中展现出来的。不过,我个人认为,王安忆的写作技巧比同样写女性主题的严歌苓差很多,更不用说民国前辈张爱玲和苏青了。虽然对风景的描写很有画面感,但似乎反复拖延。

《长恨歌》读后感4

  全诗以“长恨”为中心,通过当时人们的传说,加上作者的想象,将叙事、写景、抒情很巧妙结合在一起,以强烈的抒情笔调,再现了一个爱情悲剧。诗中针对唐玄宗重色贪欢,朝政荒废,杨贵妃恃宠而骄,兄弟姐妹权重一时的情况都进行了讽刺、揭露。由于“重色”才招致安史之乱。在这个悲剧中,杨贵妃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替罪羊,宫廷斗争的牺牲品。其次,他告诉我们,贪图享乐的腐朽生活,必然导致政治的腐败,政治腐败必然是重用奴才而不用人才,奴才掌政必然乱纲误国导致内乱,给人民带来灾难。

  诗的结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两句点明主题,让读者深深感受到无尽的遗恨,不愧为千古绝唱。

【《长恨歌》读后感】相关文章:

白居易《长恨歌》教学设计12-27

母亲的传说读后感范文_读后感06-03

读后感06-23

《呐喊》读后感04-09

(经典)读后感的作文04-22

学生读后感05-09

《狼道》的读后感05-17

人生读后感02-04

散文读后感02-04

史记读后感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