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自卑与超越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
一个人只有认识到了自己的性格错误,才会试图去改变。
每个人生来以弱小的躯体去对抗整个世界,肉体的脆弱和对世界的未知都是自卑的来源。我们常常陷入在和别人的比较中建立优越感和自信,但我们不能总比别人强,所以自卑总会存在。
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定义生存意义的方式,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更清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生存环境和自己个性的形成原因,和对他人的影响以及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用两个公式来概括书中的思想。如下:
一、自卑―>挣扎―>外力的内作用―>无行动―>苟且偷生式自杀
二、自卑―>认识到不足―>找根源―>化为行动―>强化意识―>取得成绩―>自信
正如《异类》里第二章,“一万小时法则”说的`那样,通过刻意训练可以弥补我们的不足。
杰出之人所具有的并非超出常人的基因,而是永不停歇的兴趣和努力。
永远不要因为自己有自卑而自卑,也永远不要因为自己追求优越感而羞愧。
佛家说人生有三毒:贪、嗔、痴。
有法: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
最近看到了《自卑与超越》的中间部分,是讲关于自卑者的心理以及如何援助,反观现在遇到的几个特殊儿童以及自卑儿童的现状,我发现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在身体器官或者智力有缺陷的儿童中,我们往往会陷入教育难题,怎么去帮助这些儿童克服其先天缺陷带来的心理障碍,走向不一样的状态?
在与这样有较为严重的自卑情绪的儿童接触中我们会发现他们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社会感觉能力较低。常常不能很好的'感觉到别人想表达的意思,比如听讲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迟钝等。
2、合作能力较低。在群体中与同伴合作会出现问题。比如,很少融入同伴合作,或者在小组合作任务中不知道该如何完成,甚至会走神,很容易游离于小组与任务之外。
3、常常对他人的行为非常敏感。
我们往往很想把他们从对先天缺陷的阴霾里捞出来,想用学习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想给他们补课,但是我们发现,补课无用。他们根本不把注意力放在这里。有时候,我们吓吓他们,他们便动一动,不管他们便不动,我们很奇怪他们的注意力与精力都放在哪里,去吃喝玩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3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开始思索着自己内心是否有着这种自卑的存在,而已怎么能从自卑中变成超越自我。然而,在所有失败者——神经患者、精神患者、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娼妓——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
他们在处理职业、友谊和性等问题时,都不相信这些问题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是一种属于个人的意义:他们认为,没有哪个人能从完成其目标中获得利益,他们的兴趣也只停留于自己身上。他们争取的目标是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他们的.成果也只有对其自身才有意义。
谋杀者在手中握有一瓶毒药时,可能会体会到一种权力之感,但是,很明显地,他只能使自己相信自己的重要性,对别人而言,拥有一瓶毒药并不能抬高他的身价。事实上,属于私人的意义是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意义只有在和他人交往时,才有存在的可能。
无论怎样,自卑心理总会存在有每个人心中,而那些表现出自信的人,只是较好的处理了自我内心自卑这一心理问题,所以,在此书中,我渐渐懂得了如何去更好的处理自卑问题,但愿在往日能更好的使自己自信。作者:陈伟武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4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学类的书籍。读起来有很多的道理。从生命的意义到心灵与身体,又或是自卑与优越。而需要了解一个人,一定要去了解他的早期记忆。梦境于我们而言也许并不像弗洛伊德那样的与现实相反或相关。
人类的.各种行为会受到家庭、学校、青春期、工作、个体与社会、爱情与婚姻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作者的观点里,被宠坏的孩子总是更容易犯错或性格难以同别人合作。又或是那些从小没有被培养如何同他人协作的人,更难以适应社会生活。这两类人更容易抑郁或犯罪,心里的承受能力特别的弱。但我以为内向与外向是很早以前就决定在基因当中了的,作者告诉我们,在家中的排位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性格也会完全不一样,两个孩子的年龄差也是会有影响的,最好的状况是3岁的差距,既不会因为第二个孩子的出生感到失去宠爱,也不会过于独立不懂得与别人合作。
当看了这本书以后,感觉更加喜欢心理学了。我想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又不想成为一个销售,是真的很想治愈人们的内心。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5
大家早上好!今天读《自卑与超越》的第一天。读后感受颇多,作者62岁写作的书《自卑与超越》,也叫《生活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或《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
这本书有12章,涉及童年期,青年时期,职场期间等。作者从小有佝偻病,身体残疾,但是不妨碍他成为优秀的人。身体有缺陷的'人们要么奋发图强,成为有影响力的人,要么自甘堕落,活在尘埃里。富兰克林·罗斯福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他却依旧成长为了美国总 体。尼采从小羸弱,不妨碍他成长为哲学家,创设了权力哲学。
我们活着有三个事实,第一个人都在地球上讨生活,第二个每个人都要与他人发生联系,第三个是两种性别,延伸总结就是职业,社会和性。我们就是通过职业获取生存的能力和资源。通过不同的地位获取成功。通过爱情和婚姻获取个体和人类集体的繁衍。
学习别人的经验,长自己的智慧,做智欢迎大家加入早起读书的队伍。喜欢文章的话点赞加在看加转发。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相关文章: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12-20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05-15
《超越自卑》读后感01-30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01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12
(经典)自卑与超越读后感03-04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1-18
《自卑与超越》读书心得07-08
读《曾经自卑》有感08-01
《超越自我》读后感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