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17课《盼》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7课《盼》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结合环境描写感受文中“我”盼望的心情。
2、学习文中作者运用语言、动作、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学会作者热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方法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字,这个字念盼,说文解字中解释,盼的本意是,所以他的会意字是一个眼睛分黑白两面,后来引申为盼望。再看他的书写,这是它的篆书的写法,特点是直线较多,形体匀称,这是它隶书的写法,特点是字形宽扁,横画长,竖画短。这是楷书的写法,特点是很平竖直,方方正正。所以我们练字的时候就要写楷书。谁能把这个字方方正正的写在黑板上呢,好,你请。这个同学写的非常好,注意了横平竖直,需要注意的就是它的书写结构。平时练字或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的结构。
师:盼的意思是盼望,那什么是盼望?
生:盼望就是期待,就是对一个东西的得到期待。
师:你用词语解释词语,我觉得这是一种理解词义的方法。非常好。老师理解的盼望就是在等待得到一件美好的事物或要实现一个美好的愿望时的心理感应。所以盼望注重的是心理的感受或者心情的变化。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课文《盼》。今天我们来看看文中的我最盼望的是什么,又有怎么的心理变化。
二、课文探究:
我为什么盼望变天?天是如何变化的?我的心情是再怎样的?
多媒体出示:我开始盼着变天。
(一)为什么盼着变天?
1、同学们快速阅读1。2段,思考我为什么盼着变天?
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我盼望早点穿上新雨衣。
2、那这是件什么样的雨衣?
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通过淡绿,透明等词可以看出这件雨衣是漂亮的。“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奇特的,还有神奇的功能,我十分喜欢。
3、除了雨衣本身的漂亮外,还有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十分喜欢新雨衣的?
(1)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动作描写,立刻抖开、就,穿,表现了我迫不及待的兴奋心情。)
(2)走来走去,戴上雨帽,抖抖袖子,衬衫让汗水浸湿了。
这是几个动词。看出我对雨衣十分的喜欢,迫不及待的想穿上。那这个同学又告诉我们一种方法,找关键词就要找能表达人物心情的动词。记住这种方法了么?
(二)天气是怎样变化的?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请大家跳读课文,找出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看看从中读出我怎样的心情?小组交流交流,五分钟后来说一说。回报的时候要按照天气先后变化的过程来交流。先读出相关的句子,再结合关键词来分析。
1、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
分析: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瓦蓝瓦蓝,写出了白天天气万里无云,艳阳高照的样子;满天星斗,写出了晚间天气星辰密布,表达了我对天气的关注,写出了我有新雨衣但是没有机会穿的失望,沮丧。
我们能把这句话改一改么,把白天和晚间晴朗的天气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示范句:一连好多天,白天天蓝如洗,像一汪清澈的湖水,蓝的一尘不染。夜晚满天的星斗拥挤在一起,使劲的瞪着眼睛,他们是在看牛郎织女的相会么。
2、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的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
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分析:“沙啦啦的喧闹,嘻嘻地笑”运用拟人的写法写小杨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来风了,天气开始变化,我以为雨将要来时的兴奋、激动。(一切景语皆情语)
3、雨来了,从这句话,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的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
分析:通过吃过晚饭后,雨还在不停的下说明雨下的时间长,通过嗒嗒嗒和敲着鼓点这两个关键词,可以看出雨下的不是滂沱大雨,也不是星星小雨。和适合穿雨衣的雨天。我的心情是盼望着穿新雨衣出门。)
(1)雨点逗引我出去,从文中看雨开始下了,但我出去了没有?
我们分角色朗读一遍,仔细体会我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总结:我大步跑回家盼望穿雨衣,心情是急切的。妈妈让我听英语讲座,愿望实现不了,我的心情失落的。我盼望借打酱油去穿新雨衣,但妈妈已经把酱油买回来了,我有失望了。我撒谎说爸爸要吃肉盼着去买酱油穿雨衣,被妈妈问的无话可说,心情满是既失望又羞愧。
4、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又滴到我的嘴唇上。
分析:我找的关键词是甜丝丝的雨点,雨是没有味道的,她之所以觉得甜是第二天依然下着雨,她又有穿雨衣的机会,所以我感到今天的雨特别的甜,可以看出她的心情兴奋不已,激动,喜悦,是甜的。
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所以我穿着新雨衣,融进了雨里。
5、他们在我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分析:我所盼望的终于实现了,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希望与失望中,我的愿望得意实现。愿望实现后的心情是美的。透过滴答,滴答滴答的细雨,我们看到了一个身穿淡绿色,透明的雨衣的孩子在快乐的跳着,透过滴答,滴答滴答的细雨,我们看到了一段单纯的可爱的美丽的童年往事,透过滴答,滴答滴答的细雨,我们发现了生活着简单而美丽的心愿的实现。
这种美是作者用优美的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是我们在品析优美语言中渐渐感悟到的。同学们,这就是语文,这就是学语文。就是透过美丽的语言文字我们去发现作者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和情感。
总结:文章我们分析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
天气的变化晴朗起风雨点下雨雨停又下雨
心情的变化着急欣喜兴奋失望愉快无比喜悦
补充: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1。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下文内容做铺垫;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3。衬托人物心理;4。象征和暗示;5。交代人物的活动场所;
6、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三、概括文章内容;
课文我们分析完了,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课文的内容么?总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妈妈送给“我”一件雨衣,然后“我”开始盼着下雨穿雨衣的过程和心理变化,最终在雨天穿上雨衣的故事。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表现出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盼望。
四、分析人物形象
我认为文中的孩子是一个可爱的孩子,是个懂事而又天真烂漫的孩子。作者在刻画这个人物的时候,运用了许多描写人物的方法,如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来分析作者的人物形象。
那我们再结合具体的语句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1):语言描写。
1、“可是……可是还差半个小时呀”我嘟囔着。结合上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她不想听英语讲座,想穿心雨衣出去。
嘟囔换成嚷嚷,我嚷嚷着,你看出一个怎样的形象?
嚷嚷看出这个孩子很没有礼貌,再换个词,我气愤的说到。
分析:因为妈妈没有让他去玩,而是让他听英语讲座,他感到气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听话而且还和父母顶撞的孩子。
总结:是一个嘟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的懂事。一个恰当的词语的运用就会让人产生别样的情怀。
2:“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
分析:利用关键词来理解文意,很好。两个特别连用也表现了儿童的可爱。
为了刻画孩子的可爱,作者运用儿童的语言,连用两个特别,并用央求的语气来表现。我们要学会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
(2、)心理描写。
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的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新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可是……可是还差半个小时呀”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分析:这些句子都是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盼着雨天的来临,有盼着在雨天穿雨衣出去外是的心理情感。这种心理描写的作用就是使人物形象更加的丰富和饱满。那我们看一下作者是如何进行心理描写的,用的是什么方法?
想和心想这是心理活动的标志词。用标志词直接来点明,这是心理活动。第二种方法就是没标志词,用反应心理变化的词语来提示。
我们要学会运用心理的标志词或反映心理变化的词语来描写心理活动。
五、课堂小结:
盼望就是在等待得到一件美好的事物或要实现一个美好的愿望时的心理感应。这节课我们所有语言的品析都指向了文中的“盼”字。一个孩子得到了一件新雨衣,就盼望着下雨穿上新雨衣,这是它心中美好的期待。在经历了盼而不得,盼而又盼,盼而终得的变化时,自己的心情,或者心理感应也在随之跌宕起伏,最终愿望实现而获得了一种美妙快乐的心情和体验。
我们的心情也在读和分析课文语言中随之起伏变化。
六、布置作业:
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有让自己十分盼望的事情,请写一写自己当时的心情吧。试着用我们学到的语言动作心理来刻画人物形象。
【17课《盼》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六年级语文盼教学设计02-04
教学设计10-21
文章赏析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7-06
秋天教学设计01-04
基地教学设计12-26
教学设计与反思12-30
《村居》教学设计02-01
长城教学设计09-27
心声教学设计05-29
《山雨》教学设计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