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21 07:30:2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

《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1

  图片

  教材分析

  本课为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把大自然比作一本读不完的大书。通过对动植物的生动描写,体现了大自然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产生一种强烈地想要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课文语言生动优美。一是表达方式变化多样,二是大自然中的事物当成人来写,融入自己的感受,使人感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本课紧紧围绕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中有趣、好玩的事物,学习作者生动的描写手法,并能够试着将自己相要写的东西给写下来。与本单元的单元要素是牢牢契合的。

  图片

  图片

  教学目标

  1.通过小老师带读、开火车形式,认读词语,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通句子。

  2.通过分类认读,寻找课文中“有趣、好玩”的句子,体会语言的生动,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3.能够仿照第二自然段,用生动的语言写一写动物的有趣。

  图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板书,激趣设疑

  1.谈谈读书的乐趣,导入课题——读不完的大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同学们,赵老师在课前了解到呀,咱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读书,个个都是阅读小达人!说说,你最喜欢阅读哪些方面的书?(科学、军事、话……)你们可真了不起!其实呀,赵老师平时也非常喜欢读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一部特别的书吧——(板书)读不完的大书

  质疑问难。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读不完?它到底有多大?里面究竟写了什么呢?

  3.是呀,课前呀,我们都做了一定的预习,谁来说一说,这本奇怪的大书,其实指的是什么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预设:大自然,最后一段。

  4.齐读最后一段,边读边板书。简笔画。

  板书:大自然 (无穷)(无尽)

  5.再读课题。突出:读不完的大书

  是啊,大自然千变万化,里面有无穷无尽的奥秘和乐趣,怪不得说它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现在,你要怎么读,才能把课题读好呢!

  6.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大书,看看它有着怎样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吧!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第91页,请你一边读课文,一边圈一圈,找一找: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让作者感到有“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

  2.出示词语。各种形式读,相机指正读音。个别词语顺便理解。

  浮云飞鸟 虾蟹游鱼 走兽昆虫 雨后春笋

  叽叽喳喳 高空盘旋 展翅滑翔 两军对垒

  雄健勇猛 井然有序 勇敢忠贞 超凡脱俗

  (评价语:字正腔圆;声音响亮;读得真准。)

  3.检查学生再读情况。

  (1)老师发现,大多数的同学对两军对垒和超凡脱俗这两个词语不太理解,谁来帮忙?

  预设:两军对垒,两支军队在打仗。

  引导:你的回答已经很接近了。请你看,垒在字典中有这样三种解释,在这个词语中,应该是哪一种意思呢?

  预设:军营的墙壁或工事。

  是啊,两支军队各自在自己的营地,即将准备作战。

  超凡脱俗呢?

  与众不同

  你很会自主学习,超凡脱俗就是超乎寻常,与众不同的意思。

  理解字意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

  (2)同学们,老师把这些词语分成三行出示,请你认真观察一下,说说第一行主要在讲什么?第二行主要在讲什么?第三行又在讲什么呢?

  (读后启发思考,事物名称,做什么?给人的感受)

  (3)男女读词语。(学生读老师做做动作。)

  4.说一说: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让作者感到有“无穷的奥秘”和“无尽的乐趣”?

  相机指名两位学生。

  你们真会发现,其实课文中主要就向我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好玩的植物和动物。(板贴)

  在大自然中其实仅仅只有这两类好玩的东西吗?(指名)

  三、细读课文,感受乐趣

  1.哇!原来大自然这本大书里有这么多好玩有趣的东西,难怪作者感叹说:“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2.赵老师把课文里描写到的好玩的东西编成了一首《拍手歌》,请同学们站起来读一读吧。

  大自然,一本书,数不尽,动植物。

  从天上,到地下,从高山,到江湖。

  有小草,有大树,有鲜花,有林木。

  有蚂蚁,有雄鹰,有麻雀,有游鱼。

  像画册,一幅幅,奥秘多,边际无。

  3.聚焦语言。同学们,仅仅知道了大自然中有这么多东西,就会让我们觉得好玩有趣吗?其实呀,作者不仅写出了这么多的东西,还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把它们给描写了一番,这样,我们才会感到它们实在是好玩有趣。

  4.出示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小麻雀、老鹰和蚂蚁的?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动物,作者是怎样描写它们的好玩有趣的?

  5.分别指名说,相机引导说出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出示板贴)感情朗读。

  学生说到哪个指哪个。

  (1)麻雀

  小麻雀在做什么?

  预设:叽叽喳喳、蹦蹦跳跳

  它好像在干嘛?

  预设:说话、唱歌、跳舞

  请你想想,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小麻雀会说些什么?/唱些什么?

  你听,谁来了?(播放麻雀声音)

  多好听的声音啊,看到这么可爱的小麻雀,你的心情怎么样?

  (预设:开心)

  是啊,这就是你的感受啊。

  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

  评价:你真是一只可爱的小麻雀。

  同学们,一起读读。

  你们真是一群可爱又好玩的小麻雀。

  (2)预设:我最喜欢老鹰

  为什么?

  因为老鹰展翅滑翔,猛扑而下,给人雄健勇猛的感觉

  这句话哪里描写得很好玩很有趣。

  预设:像滑翔机,很勇猛。

  是啊,同学们,你们看,老鹰像滑翔机一样地在高空盘旋,准备干什么呢?

  预设:捉猎物

  看中猎物后它是怎么做的?

  预设:猛扑而下

  看到老鹰滑翔,猛扑而下,你有什么感觉?

  预设:勇猛,凶狠

  是啊,怪不得作者说它是——雄健勇猛

  高空盘旋

  后续同上。

  雄健勇猛的感觉

  做什么的`时候雄健勇猛?

  同上。

  感情朗读。

  (3)蚂蚁:小蚂蚁,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作者先写蚂蚁做什么了?

  预设:搬家

  它搬家是怎么样的?

  什么是井然有序?

  预设:有秩序

  你们做什么时也是这么地有秩序?

  是啊,同学们在大课间时,打饭时,早晨入校时,就像这小蚂蚁一样,也是井然有序的呢!

  接着又写了蚂蚁做什么?

  预设2:两军对垒

  哇!两军对垒,它们准备要干什么了?

  预设:打仗

  可能是为了什么?

  预设:抢地盘,抢食物。

  为了各自集体的利益,它们可能会怎么做?

  预设:学生五花八门地说

  看到这样的蚂蚁,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怪不得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小小的蚂蚁,真是勇敢忠贞。

  你想不想看看这样的画面?

  (视频出示)

  5.有感情朗读句子。

  看了视频,你感觉怎么样?

  谁来演一演这只小蚂蚁。当你搬家时,当你身为蚁王带兵打仗时,你会怎么样的表现?

  下面,我们一起来演一演这些小蚂蚁吧!

  起头:蚂蚁搬家——

  6.为了把蚂蚁写得好玩和有趣,作者是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呢?(相机板贴)

  做什么,表现得怎么样,自己的感受。

  是啊,通过写写小蚂蚁做什么,做得怎么样,再写写自己的感受,就可以把它们写得这么可爱,这么有趣。

  7.相同句式感受

  其实老鹰和麻雀也是这么写的,你发现了吗?谁来说说?

  相机引导做了什么?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8.合作朗读,感受好玩。

  大自然有这么多好玩的动物,从树枝上蹦跳的小麻雀,到天空中展翅飞翔的老鹰,再到地上勇敢忠贞的小蚂蚁,都是那样的好玩,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来更好的表现出它们的好玩和有趣?

  男女分朗读。

  四、课堂练习,聚焦写法。

  过渡引导。在大自然中啊,还有许许多多好玩有趣的动物,你们能不能像作者一样,也把它们写得好玩有趣呢?

  动手仿写。 看同学们这么信心满满,这些动物朋友也赶来凑热闹。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尝试像作者那样,写写动物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把它写得生动好玩。你可以从这些动物中进行挑选,也可以写写你心目中觉得最好玩,最有趣的一种动物。

  简单介绍评价单要求。

  3.各自动手仿写。

  4.展示交流,随机评价指导。

  5.朗读朗读

  结语:大自然真是一本看不完的画册,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只要我们留心去观察,去思考,就会发现更多的奥妙和乐趣。

  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里。下课!

《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课文体现了大自然的奥秘和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设计理念]

  利用多媒体吸引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兴趣,使之让他们对课文内容感兴趣,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目的]:

  1.认读“昆、营、迁、货、诚、暑、橘、腻、袭、奥”10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能力及审美情趣。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解新词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经历,感悟文中内容,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然界的飞鸟虫鱼、花草树木,收集有关的谜语。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谜引入

  1.小朋友们,老师想考考你们有关大自然的知识。

  2.出示有关大自然花草树木、飞鸟虫鱼的谜语,让学生猜。

  如: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鱼)

  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里,常到花丛去工作,造出产品比糖甜。(蜜蜂)

  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青蛙)

  ……

  3.有位作者也写到了许多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让我们去看一看。(板书课题:读不完的大书)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明确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流畅,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什么。

  (2)批画圈点,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学习体会。

  (1)自由组合,互相交流学字学词收获。

  (2)出示生字新词卡,联系上下文朗读品味。重点指导:“营、诚”的韵母是后鼻音;“腻”的声母是鼻音n。

  3.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好了,愿意读给我们听听吗?(指名读,引导学生认真聆听评议)

  (三)再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带着可钱的问题读书,看能否在书中找到答案。

  2、学生交流。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抓住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浮云飞鸟,走兽昆虫来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浮云飞鸟、走兽昆虫、虾蟹游鱼、展翅滑翔、不可思议、两军对垒、令人敬佩、暑寒荣枯、千姿百态、温柔细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大自然里奥秘无穷,你觉得哪段最有趣?自由读。

  (二)探究课文,细读领悟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第2~5自然段)

  2.默读第2~5自然段。找出作者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指名说,随机板书)

  3.分组朗读,小组轮读。

  (三)精读赏析,突破重点

  1.说说作者最喜欢什么,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

  (课文第3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蚂蚁搬家时井然有序、尽心尽力以及两军对垒时你死我活的勇敢忠诚——令人不可思议)

  (1)大自然有写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行为却往往让人不可思议,读蚂蚁搬家的情景,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惊讶。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2)蚂蚁两军对垒时表现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齐读,看谁能读出对蚂蚁的敬佩之情)

  2.作者还写了大自然中哪些有趣的现象?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出示课件)

  (1)小组合作交流,反复朗读品味第2、4、5自然段。

  (2)小结,齐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像所描述的画面。(小朋友读得真不错,读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们在朗读时,根据内容想像画面,会读得更美)

  (四)总结全文,品读内化

  1.齐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2.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看不完的大画册?(联系课文内容)

  3.为什么说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联系自己生活)

  (五)拓展延伸

  1.联系课文内容和平时的生活积累,说说大自然中有哪些奥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回答哪些问题?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开想像,用彩笔画下来。

  板书设计:

  30读不完的大书

  小麻雀

  老鹰

  蚂蚁

  喜爱花草树木大自然——奥秘——乐趣

  果树

  竹林

《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麻、旋”等9个生字,会写“读、麻”等10个字,会写“高远、沉思”等17个词语。

  2.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简单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

  二、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

  (一)激趣导入,引发期待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让我们通过视频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视频)请看,空中有浮云飞鸟,地上有房屋、池塘、竹林,一个小男孩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沉思、遐想。大自然,多么生动有趣!处处都是美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个单元中描写大自然的第二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课件出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指导书写

  1.初读课文,示范朗读。

  同学们,读完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带着你的疑问,认真听课文朗读。(课件出示课文朗读录音)

  2.认读课文词语。(课件出示词语)我们一起来读词语。

  高远

  沉思

  麻雀

  蚂蚁

  搬家

  井然

  精神

  趣味

  鲜美

  如同

  温柔

  倒映

  倒影画册

  无穷

  无尽

  乐趣

  3.书写本课生字。(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我们再来看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

  下面,我们来写“麻”和“册”字。

  麻:“广字头”要写得大,将“林”包住,首笔点在竖中线的上端。“林”的第二个“木”稍大,横画略超出“广字头”,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册:整体不要太宽,左边略小,右边略大。横折钩中的“横”要写得短。长横穿过左右两部分,略向右上倾斜。

  大家拿出纸笔,每个字练习写两遍,注意书写姿势。

  (三)梳理主要描写事物,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读文释疑,揭示题意。

  这篇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本“大书”指的是什么?“书中的内容”又是什么?(课件出示)

  我们从第一自然段中知道,这本书指的是大自然,我们来一起读。(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在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书中的内容就是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这是最让他们感兴趣的。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些好玩的东西吧。(课件出示)

  高远的天空,

  广阔的大地,

  空中的浮云飞鸟,

  水里的虾蟹游鱼,

  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

  是啊,“高远、广阔”这两个词语说明大自然真是无边无际,又列举出了“有空中的,水里的,地上的”,说明种类繁多!文中的省略号更是给了我们无边无际的遐想。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生动优美的语言。

  2.梳理主要事物,把握内容

  课文中还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呢?请大家朗读第2~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圈画出来。(课件出示课文的图片)

  描写的事物依次是:小麻雀、老鹰、蚂蚁、花草、以及房前屋后的果树、竹子、棕榈等。

  (四)感受大自然的乐趣,体会生动的语言

  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好玩的东西?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画出描写生动的句子。

  1.我们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这几句话。(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句子)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这三句话分别描写了小麻雀、老鹰和蚂蚁。作者用了哪些生动的词语来描写它们呢?请你圈画出来。

  分别是“叽叽喳喳、蹦蹦跳跳、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井然有序、勇敢忠贞”。(课件将这些词语变色)。我们把这些词语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三种动物不同的样子。

  “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真是一只活泼的小麻雀!这些词语把小麻雀活泼可爱的一面写出来了,句子读来充满了画面感。让我们边读边想象画面吧!(课件出示句子)

  老鹰高空盘旋,展翅翱翔的画面你们见过吗?我们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视频)老鹰飞翔的姿态是多么自由自在,捕猎时又是“勇猛而下”,又快又准,令人叹服,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小蚂蚁呢,虽然弱小,却也活出了“勇敢忠贞”的精神,令人敬佩,请你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每一种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姿态,大自然因为他们更加多样和好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读完之后你会发现,这三句话都是描写动物给人的印象。但每句话的结尾表达的形式却不一样。(课件标黄)

  叫人……

  给人以……

  真叫人……

  课文这样写多有意思啊,我们再来读一读。

  2.圈画语句,自读感悟

  还有哪些描写生动的句子,快找出来和同学们交流吧。

  有的同学画出了第三自然段的这一句话。(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

  请你读一读这句话,并且说一说你的理解。

  一年四季,四季之景不同,趣味也不尽相同。(课件出示图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滋味万物,大自然开始焕发出生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季到来,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这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红日与荷花相互呼应,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天的“一粒粟”,换来了秋天的“万颗子”,农民的劳动换来了丰收的景象。金灿灿,黄澄澄,多么丰富的色彩,秋季之美,美在硕果累累,美在色彩纷呈。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那墙角的几支梅花,冒着冬日的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远望去就知道是梅花呢?因为它隐隐传来阵阵香气,令人神清气爽,将冬日的寒冷也驱散了。

  从这些古诗中,我们感受到春雨滋润万物,夏花色彩艳丽,秋日硕果金黄,冬日梅花绽放。各有各的风景,各有各的韵味。四季之景不同,带来的感受也不同。再读这句话,你应该有更深刻的体会,能感受到大自然这本大“书”内容的丰富多彩。

  还有细心的“我”,在大自然的书中发现了花儿的不同色彩,草叶的不同形状。我们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句子)

  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在第四自然段中,细心的“我”在房子前后栽种的果树的身上发现了三处不同。请你来读一读。(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

  我家房子前后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在不同的时间里,它们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刚从树上摘下的果子,味道格外鲜美。

  三月,粉红的桃花开了,紧接着,雪白的梨花也来争艳,橘子树的,柚子树的,各有各的美,他们丰富了大自然的色彩。(课件出示图片)

  秋天到了,丰收的果实也带来了不同的体验,梨的甜美,桃的多汁,橘子的酸甜,柚子的可口,你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丰富的味道。(课件出示图片)

  大自然的书里,有色彩,有果实,不仅丰富,还有收获。想象着不同果树依次开花结果的美景,嘴里品味着果实的香甜,我们再来读一读。

  有的同学找到了第五自然段,在这一段,作者最喜欢什么?我们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子)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

  作者用哪些生动的语言来描写它们呢?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通过“沙沙”这个象声词,我们仿佛亲耳听到叶子在微风吹拂下沙沙作响,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说这情景“如同温柔的细语”,多么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你能想象出“温柔的细语”是什么样的声音吗?它会对“我”说些什么?“我”在成长,竹子也在一天天长大,它像“我”的伙伴,陪我长大,伴我说话。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感受“我”与自然和谐美好的画面。

  作者又是怎样写棕榈的'?(课件出示句子)

  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

  这句话中作者把棕榈树的叶子比作大蒲扇,通过这样的比喻,把很多人少见的棕榈树叶的样子形象通俗地写了出来。(课件出示棕榈树图片)“高大挺拔、超凡脱俗”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非常生动,让人感受到了棕榈树的高大威武。

  它还有另一种境界,我们来读读下面这句话。(课件出示句子)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你能想象出小鱼在倒影中游玩的情景吗?真是充满童真童趣的视角!只有孩子才会有这样灵性的观察,请你想象,“我”看到这样的美景心情会是怎样的?

  是欢喜,是开心喜悦。“我”在面对大自然时产生了无尽的遐想,获得了许多乐趣。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

  3.多美的大自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课件出示视频)

  辽阔的天空,浮云朵朵,飞鸟翱翔,五颜六色的鲜花散发出沁人的芳香,满山的果树,竹林生机勃勃,高大的棕榈树……多美啊!

  (1)这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一定是自在、舒服、幸福的。

  (2)作者会有什么感受呢?(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所以作者说: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五)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读不完的大书”

  大自然像书籍一样深奥,其中的乐趣,需要我们细心地寻找和感受,才能发现它的美。

  (六)课后作业

  1.抄写《读不完的大书》一课中要求会写的字。

  2.朗读课文《读不完的大书》。

  3.预习《父亲、树林和鸟》。

  好,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10-21

文章赏析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7-06

荷花教学设计02-22

《黄继光》教学设计03-14

《亲人》教学设计03-23

白桦教学设计05-01

长城教学设计09-27

《观潮》教学设计11-11

《小池》教学设计08-15

掌声的教学设计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