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案例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时间:2024-09-07 09:47:45 高中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通用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数学教学案例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通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通用

  一、前言

  高中数学的学习不同于初中数学,初中数学重视的是数学方法的教学,而高中数学则更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高中数学的难度较高,且知识的综合性较大。缺乏一定逻辑思维和数学思想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感到吃力,面对问题会感到无从下手。这种现象并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存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化归思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而且常用的数学思想。

  二、什么是化归思想

  简单的来说,化归思想就是把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以转化为核心,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具体的来说,化归思想就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结合已有知识以及有效的手段,将有待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

  这种思维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十分大,且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几乎无处不在。化归思想最基本的功能是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通过转换,使得问题便于解决。

  想要灵活运用化归思想,首先要善于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会用相互制约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只有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通过联系运用化归思想来进行转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授课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相互联系,寻求他们的共通点。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化归思想具体可以表现为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整体代入法等。

  三、化归思想的运用原则

  化归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大且广泛,但并不是任何情况都能使用化归思想。在使用化归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时需要掌握以下原则:

  1.熟悉化原则

  将未知问题结合已有的知识以及解题经验,加以转化变为已知熟悉的问题,这就是熟悉化原则。熟悉化原则的例子很多,在解决基本初等函数的问题时,就常常使用代换法来将复杂的函数转化为较简单的函数进行计算。

  2.简单化原则

  3.直观化原则

  直观化需要运用化归思想,将较为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使得问题难度下降。圆锥曲线中将图形用方程来表示,就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使得抽象的图形可以通过具体方程的运算来求的相关数据。

  4.和谐化原则

  四、化归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

  化归思想作为一种数学思维方法,在很多解题方式中都有体现。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运用化归思想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

  1.配方法

  2.分解法

  分解法常常用于原问题较为复杂且可以分成若干小问题的情况下,利用分解法逐一解决小问题,最终解决整个问题。例如下面这个数列求和的题目,计算1/1x2+1/2x3+…+1/n(n-1)的和。这个数列求和的题目看起来十分复杂,让人无从下手。但是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所以这个题目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1/n(n-1)=1/n-1/(n-1)这个等式显而易见是成立的。我们利用这个等式将上述求和的式子进行分解,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原式子转化为1-1/2+1/2-1/3+…+1/(n-1)-1/n。这样分解之后,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得出最后的解为n-1/n。

  化归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远远不止以上几种,在学习高中数学时,学生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来熟悉和巩固化归思想,在练习中通过不同的解题方式来体会化归思想的运用。

  五、总结

  通过上述案例的解析,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化归思想在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化归思想在高中数学中是无处不在的。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化归思想对于高中生学好数学是十分有必要且十分重要的。正是由于化归思想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于题目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要教授给学生解题的思路和解题的思维方式。在讲解题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理解吸收化归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结合课后适当的练习,让学生能够灵活熟练的运用化归思想。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07-11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02-07

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02-21

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05-27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经典】05-23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03-19

教学反思案例05-17

【热】高中数学教学设计03-28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03-28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