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必备(2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1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课前准备:
1、提前阅读整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2、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1、小组交流: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热爱生命的有关资料。
2、全班交流:
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谈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1、教师导入:
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如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板书:触摸春天)
2、由题设问:
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三、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4、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瞬字的书写。
四、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寻找学习伙伴帮助解疑。
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较为浅显的问题,让学生互相帮助解决;含义深刻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在书中画出,暂时不做讨论)
五、合作研读,领悟语句
1、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含义深刻的语句,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请同学们再来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然后与小组内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2、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的感悟)
3、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第二课时
一、品评人物,深化认识
1、同学们已经多次阅读了这篇课文,说一说通过仔细读文,你对盲女孩安静又有了怎样的认识,或者说一说你觉得安静是个怎样的孩子?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深层体会)
二、品读欣赏,背诵积累
1、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所慑服,我们也被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所震撼。请同学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求边读边把文中所描绘的情形在眼前浮现出来。
2、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出体会与感受。(教师引导读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还要引导听的学生进行评议或提问,如为什么读这部分,为什么这样读)
3、把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三、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可爱的小姑娘安静虽然无法用眼睛看见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够用心灵触摸到。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下面请同学们自读阅读链接中的内容。
2、全班交流:
我在树林里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3、请同学们谈一谈对海伦·凯勒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介绍)
四、布置作业,课下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想。
3、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2
一、教学目标
1.会读畅、磕等7个生字,会写径、畅等9个生字;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结合上下文以及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
3.体会盲童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懂得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难点:感悟、体验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法(集体朗读、指定学生朗读);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盲童做切入点,以歌曲方式导入:同学们,正式内容开始之前,老师想带着大家来唱一首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儿歌,会唱的同学我们一起来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嗯,同学的歌声都非常的嘹亮老师仿佛都已经置身在春天之中了。那说到春天我们刚刚歌曲中唱到小朋友们通常怎么感受春天?没错,是用眼睛来看,可是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却看不到,她是一个盲童,那她又是怎样来感受春天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随小女孩的脚步走进今天的课文《触摸春天》。(板书题目)
(二)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词。(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手边工具书或者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解决生字生词,教师将巡视过程中发现的不易懂的生字板书讲解。)
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大声齐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深入研读
1.作者是怎样评价安静在花园中的一系列行为的?
明确:“真是一个奇迹”。(板书:奇迹)
2.快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找出文章中体现安静创造奇迹的词语或句子。
句子一:“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①你为什么说这里体现了安静创造奇迹?
明确:分析“流畅”“磕磕绊绊”(板书:流畅)
②同学们每天在学校和家之间往来,天天走一条路,对这条路怎么样?
明确:安静走的流畅是因为她经常来这里,所以很熟悉。
句子二:“在花香的指引下,极其准确的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板书:极其准确)
①组织同学做游戏,闭上眼睛“极其准确”地从书包里拿出数学课本。(体会“极其准确”的难度)
②安静为什么能够极其准确的伸向月季花?从课文当中找一找。
明确: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句子三:“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板书:拢住)
①同学们你们有捉过蝴蝶吗?蝴蝶好捉吗?为什么安静却能够捉住蝴蝶?
明确:因为整天在花丛中流连,对这里的花虫十分熟悉,虽然眼睛看不到,但是心灵却能够感受到。
②作者为什么用“拢住”而不用“捉住”?
明确:拢住有轻轻地的感觉,体现安静对于生命的热爱。
句子四:“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板书:张望)
①安静看不到却为什么能张望呢?
明确:她虽然眼睛看不到,她的心灵却能够感受到,她在张望生命的美好,看出安静对自由飞翔的向往、生命的热爱。
3.安静能够创造奇迹,是因为她整天在花园中流连,对这里非常熟悉,可是对于盲人来说走路都很困难可安静为什么要整天来花园呢?(指定学生答)
明确:是因为安静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才到花园中来感受生活和生命的美好。(板书: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4.当作者看到这一切时他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明确:“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从安静身上作者感受到了这位盲童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因此有感而发:每一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精彩人生。
(四)拓展延伸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让同学交流听完歌曲的感受,并分享贝多芬的事迹。
(体会生命的力量,以及贝多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热爱。)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带着自己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全班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作业:课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整理资料,并合作办一次墙报,下节课进行墙报展评。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07-26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12-10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04-23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04-22
《找春天》教学设计05-30
《春天的电话》教学设计01-13
《泉水》的优秀教学设计04-28
《夹竹桃》优秀教学设计01-23
《观潮》教学设计优秀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