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契诃夫教学设计

时间:2024-12-27 07:30:0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变色龙契诃夫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变色龙契诃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变色龙契诃夫教学设计

变色龙契诃夫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读生词

  2、课文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细读课文

  1、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什么叫“端详”?给它找一个近义词。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外形特点、捕捉食物、会变色

  3.小组学习:读读9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头、嘴、眼、身躯、背部、腹部、脚、尾巴

  ②变色龙的这写部分各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小圆点。

  ③根据插图,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介绍变色龙。

  4、感悟课文第十到十二自然段

  ①自渎课文,说说在这自然段中了解到变色龙哪些知识。

  ②理解部分词语:迟钝、窥探、绘声绘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刹那间等体会变色龙捕捉食物的速度快。

  ③练习朗读,注意重点词的朗读。

  ④使用“绘声绘色”造句。

  5、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①朋加沙实验了几次?从哪些词语看出?

  ②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香蕉叶色、绿色、棕色、浅灰色)

  ③课文中用了哪些表示变的`词语?(变成、变为、变为)

  ④仔细观察图,体会变色龙的颜色变化。

  ⑤看到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用“名副其实”造句。

  6、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7、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

  8、齐读课文第三部分

  ①放回变色龙,是为什么?又使你想到了什么?

  ②你还收集到哪些变色龙的资料,集体交流

  ③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像变色龙这样的小动物。

  三、布置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灵活运用送学到的观察、表达方法,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变色龙契诃夫教学设计2

  【创意说明】

  从小说要素入手,把握情节,生动复述,还原人物,编写课本剧。

  【教学步骤】

  一、梳理小说要素

  人物:奥楚蔑洛夫、巡警、赫留金、狗、独眼鬼、无聊看客无数。

  故事情节: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伤赫留金手指头案的始末。

  环境:俄国社会的阴森可怖与萧条败落。

  二、理清小说结构

  开端:(1~5)受理案件。

  发展高潮:(6~27)处理案件,因狗主人不同而五次变色。

  结局:(28~29)判案结果,狗被带走,受害者遭恐吓。

  三、学生自由选择对话部分,安排角色,演读精彩的人物语言

  四、学生选择最有趣的情节,编写课本剧

  教师可提示以下要素并提示编写样式:

  地点:木柴厂

  人物:警官──奥楚蔑洛夫。

  巡警──奥的随从。

  赫留金──受害者。

  小狗──—肇事者。

  目击者──独眼鬼。

  围观人群

  普洛诃尔──将军家的厨师。

  编写人物对话时最好加以想象,如: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等,参考戏剧的样式,加入旁白或舞台提示语,进行趣味的创作活动。

  第一幕

  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用手指赫)你在这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这个手指头?(环视人群,厉声)谁在嚷?

  赫留金:(诚恳地)长官,我好好的走我的路,没招谁没惹谁,(用手罩嘴,咳)我正跟……

  奥楚蔑洛夫:(严肃的')恩,不错,咳了一声,拧起眉头……(转身对巡警)你去调查以一下,打个报告上来……

  群众:这好象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奥楚蔑洛夫:(惊愕后自然)哦,席加洛夫将军,哦……

  (交流作品,鼓励表演一小段。)

  六、相关链接

  1、收集文学作品中的类似变色龙的人物形象。

  2、合作探讨,学完这篇小说,你认为用怎样的为人处事方式最好,最值或最实惠?

变色龙契诃夫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2.理解警官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思想。

  3.理解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2)理解警官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思想。

  2.难点:理解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无精打采:形容精神萎靡不振。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害怕心理。

  无缘无故:没有任何原因。

  魁梧:指身体强壮高大。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难以实现。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惦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来。

  伶俐:聪明,灵活。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管自,任意地。

  3.阅读全文,填写课后练习一表格。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全名叫安东·巴浦洛维奇·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革新家。他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还写了一些中篇小说和剧本。作品大多数取材于中等阶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抨击了沙皇的专制制度。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凡卡》、《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等。

  2.解题

  小说以“变色龙”为题。“变色龙”原是一种蜥蜴,它皮肤的`颜色会随着四周物体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变色为保护色。小说主人公奥楚蔑

  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用“变色龙”作小说的题目,含蓄形象地揭露这个人物的丑恶面目。

  三、正课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表现出说话者的表情、语态等。

  2.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中,对赫留金、对小猎狗的态度多次变化,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表明不同态度的语句,讨论完成课后练习一的表格。

  3.提问:奥楚蔑洛夫五次变化是围绕什么变的?这样多变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奥楚蔑洛夫的五次变化是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的。这样多变说明了主人公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沙皇忠实走狗。

  4.提问: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本文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叛人民的实质。

  四、小结

  作者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片断场面作为素材,经过提炼加工,用极其幽默的笔调和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描绘了沙皇走狗谄媚权贵、欺压百姓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了沙皇统治的黑暗现实和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沙皇政权的腐朽反动的本质。“变色龙”已超越了时间和国界成为世界文化艺术长廊中见风使舵,反复无常之流的典型。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变色龙契诃夫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沉静、无精打采、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

  2、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3、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的主题。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写明生动的对话等方式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通过人物对话所表现出来的对俄国沙皇走狗的讽刺之情,认识当时沙皇警察统治的黑暗与腐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运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法:本文是一篇讽刺小说,人物形象具有类型化的特点,分析人物性格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小说的主题可通过抓住文眼“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多媒体显示川剧变脸画面)变面是川剧表演艺术中的绝活,它是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也是观众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可是在生活中倘若遇上这种善变的人,情况就不太妙了。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笔下就有这么一个人物,他能在短时间内不断的改变自己的面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他。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自己观看小品的感受去)朗读课文,标出你认为难以认读的字词。

  1、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扫除字词的障碍。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契诃夫(qì hē)魁梧(kuí wǔ)乞丐(qǐ gaì)戳(chuō)胚子(pēi)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沉静:文中指环境寂静。

  无精打采:形容情绪低落,精神萎靡。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洋溢:情绪充分流露。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顾自,任意地。

  2、作者为什么用“变色龙”作为这篇小说的题目?

  学生交流后明确:小说主人公在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中,态度反复变化,好像变色龙善于变色一样,所以用变色龙作为题目,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三、细读课文,把握形象

  1、契诃夫是中外闻名的文学语言大师,他在小说中主要运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此外,动作、神态描写也很生动传神。请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相关内容,并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生依据提示阅读文章,进行圈点评注。

  3、交流反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揣摩富有表现力的,生动传神的语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注意指导学生朗读。

  预设:学生可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分析。

  4、总结人物形象: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专横的警察,但同时也是一个见风使舵变色龙。他专制蛮横,欺凌百姓,对上则趋炎附势,献媚讨好,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两面派。

  变色龙契诃夫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细致观察,学会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描写动物的方法,理解叙述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外形、捕食、变色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习细致观察,学会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描写动物”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检查字音。

  伺机刹那间凶相毕露

  2、检查句子

  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这是条身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

  相机出示:模mó mú

  (1)标准;榜样楷模1、模子字模

  (2)照着样子做模仿

  3、通过预习,我们还知道课文分为三大部分:ppt

  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

  4、在“端详变色龙”部分,又重点写了变色龙的三方面内容,分别是外形、捕食、变色。分别是第几自然段?

【变色龙契诃夫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变色龙教案08-15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9-08

教学设计10-21

文章赏析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7-06

化学教学设计11-15

拼音的教学设计07-27

《论语》教学设计07-06

《茶馆》教学设计09-18

PPT教学设计10-17

基地教学设计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