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级财务会计模拟试题
现如今,我们都经常看到试题的身影,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对被考核者的知识才能进行考察测验。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级财务会计模拟试题,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级财务会计模拟试题1
题目:未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科目。
A、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B、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C、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D、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答案】D【解析】
本题考核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题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发生减值,应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如属于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则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对
错
【答案】对【解析】
该说法正确。
题目:M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1月10日销售价款为40万美元的产品一批,货款尚未收到,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6.80元人民币。1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6.87元人民币。2月28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6.84元人民币,货款将于3月3日收回。该外币债权在2月份发生的汇兑收益为()万元人民币。
A、0.30
B、0.20
C、1.2
D、-1.2
【答案】D【解析】
该外币债权2月份发生的汇兑收益=40×(6.84-6.87)=-1.2(万元)。2月末汇率小于1月末汇率,对于外币债权而言,发生的是汇兑损失,题目问的是汇兑收益,所以答案选D。
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美元272(40×6.80)
贷:主营业务收入272
借:应收账款——美元2.8(40×6.87-40×6.80)
贷:财务费用2.8
借:财务费用1.2
贷:应收账款——美元1.2(40×6.84-40×6.87)
题目:企业对境外子公司的外币利润表进行折算时,可以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
对
错
【答案】对【解析】
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题目:关于政府会计核算体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政府会计核算体系体现了“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
B、“双功能”是指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
C、“双基础”是指预算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
D、“双报告”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应当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答案】C【解析】
“双基础”是指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题目:2013年2月18日,甲事业单位购入一批办公用电脑,价款为1000000元,扣留质量保证金80000元,质保期为10个月。该事业单位以财政直接支付的方式支付了920000元并取得了全款发票。2013年12月18日质保期满,该单位以财政直接支付的方式支付了质量保证金80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则该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入账成本是()元。
A、1000000
B、920000
C、108000
D、0
【答案】A【解析】
事业单位购入固定资产扣留质量保证金的,要按构成资产成本的全部支出金额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
题目:对于下列各项资产,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是()。
A.固定资产
B.债权投资
C.投资性房地产
D.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答案】C【解析】选项A,初始按照历史成本计量,期末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选项B,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选项D,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
题目:下列对会计基本假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B.一个会计主体必然是一个法律主体
C.货币计量为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D.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答案】C【解析】选项A,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时间范围;选项B,法律主体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选项D,会计主体确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题目:会计分期的前提是()。
A.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权责发生制
【答案】A【解析】根据持续经营假设,一个企业将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但是,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还是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都需要及时的信息,都需要将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分期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题目: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看,对会计事项应分轻重主次和繁简详略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采用完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处理方法,这句话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谨慎性
B.重要性
C.相关性
D.可理解性
【答案】B【解析】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的重要交易或事项。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所以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看,对所有会计事项应采取分轻重主次和繁简详略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采用完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处理方法,体现了重要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题目:下列关于相关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财务报告使用的经济需要相关
B.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和预测
C.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在可靠性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相关性
D.相关性是指企业的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一切信息
【答案】D【解析】选项D,错在表述为需要反映一切信息。企业的财务报告并不是对所发生的`一切信息都要反映,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不相关的不用反映。
题目: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工业生产企业其他业务收入范畴的是()。
A.原材料出售取得的收入
B.单独出售包装物的收入
C.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收入
D.为外单位提供运输劳务的收入
【答案】C【解析】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收入,应该确认为投资收益。
题目:企业前后各期采用的会计政策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可比性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相关性
【答案】A【解析】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题目: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负债的特征之一是企业承担潜在义务
B.收入是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内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D.资产的特征之一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会计要素的相关内容。选项A,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选项B,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选项C,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选项D,资产预计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属于资产的特征。所以正确选D。
题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费用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B.损失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但不属于会计准则定义的“费用”要素
C.利得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但是不属于会计准则定义的“收入”
D.营业成本属于费用,期间费用属于损失
【答案】D【解析】费用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经济利益流出,包括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所以选项D不正确。
中级财务会计模拟试题2
【例题·多选题】下列事项中,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有()。
A.政府无偿划拨的用于企业购买无形资产的拨款
B.政府向企业拨付的用于人才激励和人才引进的奖励款
C.政府向企业无偿划拨长期非货币性资产
D.企业收到的即征即退的消费税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选项BD,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例题·单选题】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按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的会计科目是()。
A.递延收益
B.财务费用
C.应收补贴款
D.营业外收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相关费用或损失的,企业应当将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相关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贷:递延收益
【例题·单选题】A企业2×18年为开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支出为4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为360万元,2×18年12月1日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该项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税法上其使用年限、摊销方法与会计规定相同。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假定会计的摊销年限与税法的规定相同。则该项无形资产2×19年末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282
B.432
C.288
D.493.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会计上认可的账面价值为360万元,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摊销。而税法规定按照成本的175%,即360×175%来摊销。所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360×175%-360×175%/5/12×13=493.5(万元)。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2×18年8月1日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5000万元,2×18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5500万元。则2×18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
A.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0万元
B.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0万元
C.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500万元
D.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00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资产的账面价值5500万元>计税基础5000万元,其差额为500万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例题·单选题】2×17年12月31日,A公司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费用科目贷方余额为100万元,2×18年实际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90万元,2×18年12月31日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120万元,税法规定相关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准予税前扣除。2×18年12月31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130万元
B.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为130万元
C.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120万元
D.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为120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因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可予抵扣,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100-90+120=130(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税法准予抵扣的金额=130-130=0(万元),所以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100-90+120=130(万元)。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2010年12月1日购入一项设备,原值为2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设备净残值为零。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2011年年末,甲公司因该项设备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万元。
A.30
B.10
C.15
D.5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2011年年末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2000-200=1800(万元),计税基础=2000-400=16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800-1600=200(万元),2011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余额=200×25%=50(万元)。
【例题·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有()。
A.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B.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C.预计负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D.预收账款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和负债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应作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和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差额,应作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故选项AB符合题意。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在选择其记账本位币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A.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
B.上交所得税时使用的货币
C.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的货币
D.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成本的货币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1)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2)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3)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中级财务会计模拟试题】相关文章:
会计中级试题10-23
六年级语文的模拟试题11-15
常见财务会计笔试题03-06
四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题08-04
小学六年级上册模拟试题09-15
二级心理咨询师模拟试题及答案09-27
会计中级会计实务2024年试题10-23
一级造价工程师技术与计量模拟试题及答案10-16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05-10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