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时间:2023-05-24 12:32:22 小学数学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合集15篇)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

  1小学数学学习现状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合集15篇)

  笔者选取W市M小学的小学数学教师100名,小学生200名,进行有关小学数学教学状况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利用调查所得数据,多视角的探析小学数学学习现状。

  1.1小学生学习兴趣有待激发:根据对小学生关于“是否喜欢学习数学”的调查数据显示,约有27%的学生非常喜欢学习数学;有近48%的学生表示自己对学习数学感觉一般,感觉数学知识没有意思;也有25%的学生表示,自己不喜欢学习数学,感觉数学比较抽象难懂。由此可见,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基本等着教师引导,自己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待教师激发。由此说明,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

  1.2小学数学抽象难懂,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经过对小学生关于“数学学习兴趣较低的原因”的详细调查研究,约有45%的教师认为是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导致无法完全理解数学知识,学习数学较为困难,数学学习兴趣较低。约有40%的教师认为好是由于小学生没有很到的自制能力,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跟上学习的进度,以至于数学学习兴趣较低。约有15%的教师认为好是由于小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没有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用途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导致其在数学学习上给予的精力较少,数学学习兴趣较低。由此可见,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与学科特征、自身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等有关。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老师应该及时改变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多加沟通和交流,多提供精准指导,这样会对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2培养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2.1采用启发性的提问,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小学教师要结合数学课内容其特殊性,帮助其树立信心。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问题讨论过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首先要提出有效启发性的问题,引导更好的发挥效用,设计合适的讨论话题,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使学生和教师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发表意见,促进问题的探讨,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例如,在讲授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的例题:让同学们把纸折叠一次,让他们在这张纸找一找纸上不同的角,各是多少度。可以先让学生独立的尝试操作,然后进行交流。只要学生说得合理,对学生折出的各种角都应充分地肯定。最后,让学生总结解题思考的切入点、解题过程中的技巧等。

  2.2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唤醒学生学习的信心。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因此,针对小学数学学困生在学业成败中的归因障碍而设计干预计划,进行归因训练,这样可以直接改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使学生接受成长性的挫折教育。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勤奋程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要经常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唤醒学生高效学习的信心。

  2.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数学课堂生动活泼。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实现数学课堂生动活泼,满足学习者自由选择的需要。教师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教学的创意和想法,便捷地创造出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再现数学课本各章节的知识框架,实现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直观化,进而在学生头脑中构建成知识网、流程图和概念图。这样,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微课,就可以实现数学课堂生动活泼。

  2.4以热门话题为切入点,端正数学学习的态度。只有当学生对所说的内容感兴趣,他才会端正数学学习的态度,认真、兴致勃勃地去说、去练习。热点话题为人们所关注,是难得的真实写作材料。日常生活中,学生自己的轻声体验以及对待周围事物的看法就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话题。笔者作为数学教师在讲授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时,围绕“超市购物”这一话题,在课前将有关事项作了以下阐述“小花去学校的小超市,买饼干,一包2元,买2包多少钱呢?”讲完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然后继续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极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季胜男.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

  [2]赵冬臣.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2

  1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

  1.1仿题操练,缺乏实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强化知识点,往往将其设计为课堂例题,然后布置同样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因而容易固化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一直局限于简单重复的作业中,自身的创新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在学习中学生感受到的只有压力,而没有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恶学习,不愿意再努力学习,这样的结果明显与课程改革目标相背离。

  1.2机械演算,缺乏吸引力: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对公式的计算与温习,还包括推理、猜想、观察以及动手能力。如果作业设计仅仅只限于书面,单纯强化知识点的机械化练习,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更无法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反而容易让学生厌倦学习,自然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3作业“一刀切”,缺乏层次性:不同的学生,其思维逻辑、大脑发育程度、对事物的理解认知也有所不同,如果在作业设计上,不管数量还是难度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显然不符合教学的本质规律。比如某一个题目,对部分学生而言毫无压力,得心应手;而其他学生则会觉得很困难,无从下笔。从而产生挫败感,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1.4作业无反馈,缺乏实效性:布置作业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使新的知识点融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如果作业结果不真实、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掌握的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小学教育主要以激励为主,学生都渴望得到表扬,当学生获得满分,或者受到肯定,心中自然会生出成就感。如果用心书写的作业没有得到任何反馈,那么学生会认为无论自己写作业时多用心,都不会受到教师的关注,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会随之下降。

  2反思与对策

  2.1作业内容立足于真实生活:数学新课标中提出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而不是单纯枯燥的演算。教师所设置的练习应侧重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从而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的价值。

  2.2作业方式着眼于灵活途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兴趣作为一种认识倾向,带有十分浓厚的感情色彩。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而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方式,可以说,作业方式越是丰富,学生的兴趣就越大。因此,在布置作业时,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其他形式的作业,比如实验操作类型的作业,以及口头报告式作业、游戏娱乐式作业等。

  2.3作业层次根植于学生需求: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考虑不同学生的需求,但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以大班教学为主,从而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学生层次不同,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也应有所差异。针对接受能力较强,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地加大作业难度,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若学生基础一般,作业设计时要选择难度适中的课题,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降低要求,重点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作业难度设计层层深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2.4作业数量力求科学合理:高质量学生作业应尽量避免过于复杂或者简单重复,尽可能通过最少的练习来提升学生能力。作业的数量应当符合学生的特征。通常情况下,小学生数学作业的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如果作业时间过长,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兴趣。提高作业的科学性也就是对作业进行优化,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当以知识的重难点为依据,尽可能做到学用一致,学有所用。

  2.5作业评价趋向于积极向上:作业评价的`目的在于利用作业结果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中,教师对作业进行打分或给予“优、良、中、差”的评价,由于工作量过大,教师无法认真分析学生出错的心理,学生在面对作业时也总是投机取巧,使得作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首先教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可采用评语式评价,评价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最为详细的解决方案,用精简的文字来描述最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不足与优点。例如:对于创新思维可以用“想法独特”、“思维丰富”等形容词来肯定学生的成绩;对于作业出错的情况,可为其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提示修改。其次是符号评价,在批改作业时恰当运用简单形象的符号,比如五角星、卡通画等,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提升他们对于作业的热情。

  3结语

  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与优化处理方法能够充分体现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新课标的要求,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提升作业环节的科学性来培养学生能力,同时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韩国祥.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9).

  [2]廖永丰.浅谈新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9).

  [3]郭吉霞.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

  [4]王立波.采得百花酿成蜜———大班化的小学数学作业模式现状分析及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

  [5]李彦,文春蓉.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

  [6]任宝贵.家庭作业观之反思与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10(07).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3

  摘 要:互动教学策略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挑战,它能够创造积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策略;实践探究

  新课程教学目标改革开启了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应试性灌输,而是要朝着互动交流、相互沟通的方向发展,打造活力、生动的高效课堂,这其中的互动不仅局限在话语沟通上,同时还包括情感、情境等方面的互动,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要在互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互动积极性和热情。

  一、加强情感互动

  数学的教学需要注重情感力量,消除学生对数学抽象符号的厌倦感,因此,课前教师应该单独抽出几分钟组织情感互动交流,可以通过设置小游戏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此来鼓舞并振奋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信心,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在黑板上写出一连串数字5 10 15 20 25——让学生观察并找出隐含在字符串中的规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发言,其中教师可以用一问一答的启发式引导方法来展开学生之间的互动,一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一些学生认为:这些数字都是以0或5结尾的数字。给予这部分答案的学生正面的评价和鼓励。另一学生则反复思考得出了:他们都依次是"5"的倍数。同样给予这部分学生掌声。

  这样的课前情感互动交流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会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主动接受数学这门课程,同时也能够拉近师生间的关系,防止单调的灌输模式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获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和良好的教学效益。

  二、情境互动教学

  在情感教学的基础上也要加强情境互动教学,鉴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发育期,更加倾向于喜欢形象、直观的事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尽量为学生创设形象的情境,()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来加快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这样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确定位置"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上做排队游戏,让学生通过数队伍中的学生数来明确班长在第几排第几个,教师又在哪一排等。

  通过情境的设置能够为学生营造形象的教学氛围,化抽象的知识为形象的感受,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必需的技能。

  三、加强学生间互动教学

  课堂互动教学还应该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为了增强学生间的合作互助,使学生养成讨论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学生科学分组,几名学生一组,共同致力于课堂问题、难题的相关讨论,这其中要注重小组成员的互补性搭配,各小组成员以承担小组整体成绩的职责进行合作互动,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也就是为小组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可以是一道数学难题,或者几个计算题等,让小组学生合作讨论数学难题的解决途径,相互研究数学的正确解决方法,接着设置几个计算题,让小组学生每人一道计算题,相互比拼谁的运算最快速、最精准等。

  在任务驱动下,各小组成员都会积极努力,全力以赴地解决问题,而且其中会伴随着相互间的讨论与沟通交流,这样就达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

  四、经常开展讨论会,增进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不仅局限于知识本身的交流与讨论,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等的交流、互动与讨论,教师要意识到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而且要明确不同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对不同知识内容的学习感受与学习体会,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专门的学习心得交流讨论会,让学生通过学术交流讨论说出自己在各个学习章节、各个知识项目中的感受,并鼓励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体会,供全体学生交流和分享,教师也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发言情况等给出评价和总结,让不同等级的学生都能够掌握正确、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明确科学的题目理解思路,从而用正确的解题方法去解答问题,不断调整与转变自身在数学学习中的缺点和弊端,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和目标。

  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情况等开展单独的师生交流讨论,让学生能够主动说出自己的数学学习难处,开展课后一对一辅导、一对一教学等模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研究、不断探索。教师必须注重这一教学模式的探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互动交流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更加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陆卫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性.新课程导学,20xx(3)。

  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初探如何构建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的调研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4

  摘要:传统教学中,师生间缺少对话交流,课堂气氛沉闷。小学数学课堂应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构建科学的提问策略,以及加强反思等提高教学成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策略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重于知识的单向传输,自编、自导、自演,师生间缺少对话交流,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想象的空间,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巴西教育学家费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提出富有趣味性、生活性、知识性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一、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传统教学中,教师将自己置身于课堂教学的中心,放不下“师威”,按成绩给学生贴上标签,学生在揣摩老师的“标准答案”,不敢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教师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将学生简单地划分为优、中、差三类,对后进生妄下结论,认为他们智力有问题。而是要提升自身的数学修养,提高教学技能,从生活中发掘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中毫无戒备地提出疑惑。

  二、构建科学的提问策略

  1.设问阶段的策略。首先,教师要在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精选问题内容,要避免简单的是非判断题让学生回答对错、“狂轰滥炸”式的'提问让学生无力招架,要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要做到少而精,能引发学生思考。如在“数一数”教学中,教者在“儿童乐园”中隐藏着10个数,让学生在自己看图、同桌交流的基础上把他们找出来。想一想,怎样数得又对又快?教师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做法,有学生说是用铅笔指着数的,也有说用手指指着数的……其次,教师要合理把握问题的难度,将系数控制在0.3~0.8之间,既不可过难,让学生百思而不能求解,会抑制学生的探索热情,也不可过易,形同鸡肋,学生可以脱口而出,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要为优秀生拓展思路,也要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让他们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最后,教师要将问题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不再感到突兀,要能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千克的认识”教学中,教者呈现跷跷板图片,引出轻与重的概念,让学生观察教师带来的红枣、花生两袋食品,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思考:有什么办法能知道哪袋重?哪袋轻?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物品有轻有重,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数学情境。

  2.发问阶段的策略。教师在课堂上每时每刻都可以提问,但唯有将学生的思维逼入困境才能让学生们摆脱困惑,将思维引向深入。教师在发问时,表述要清晰,语气要委婉,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问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放缓思维提升的坡度,由易到难,逐层深入,如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规律时,教材要求学生任意画出一些多边形,求出这些多边形的内角和。教者先让学生画出任意一个四边形,探索其内角和,有学生提出可以将四边形切割成2个三角形来求内角和为360°,也有学生在四边形中取一点,再依次将之与四顶点连起来,共得到4个三角形内角和为720°,再减去中间周角360°,从而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教师继而提出问题:“五边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猜想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

  3.候问阶段的策略。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当教师发问后,需要留有让学生思考、分析、梳理的时间,教师要面带微笑,倾听学生的表达,切不可立即换学生回答。当学生提出看法后,教师要适当地评价,也可以予以追问,让他们及时补充完整,形成完整的、独到的见解。在提问后,教师还要学会观察学生的反应,当学生面带难色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提示,或降低难度,或转换角度,或设置脚手架,引领学生走向成功。

  4.叫答阶段的策略。在叫答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要叫答优等生,还要叫答中等生、后进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获得机会。在叫答阶段,教师可先让中等生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当该生回答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反驳,如回答正确则由后进生回答类似的问题,若回答错误,则由优等生来回答。教师叫答的涉及面大,能抓住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开启思考、拓展思路,逐步完善自己的见解。

  5.导答阶段的策略。在课堂提问中,学生积极性不高、答案不够完整、答非所问的情况普遍存在,教师要发挥教育智慧,利用导答技巧,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问题的答案。在学生回答时,教师要灵活地采取相应策略,在学生回答错误时或指点迷津,或化整为零,逐个突破,帮助学生找准切入点,逐步走出困惑。在学生回答过于肤浅时,调整聚焦,通过追问让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

  三、教师要勤于反思

  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提问方式和策略,要走近学生,通过走访、观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序,为把握提问的难度寻找依据。通过反思,强化提问的科学性、合理性,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总之,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切忌生硬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提出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留有让学生思考的时间,要发挥教育智慧,通过追问等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5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的广泛推广又提出了新的教育教学目标要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而快乐教学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适合小学生年龄阶段与思维发展水平的教育方法,将严肃的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同学们在枯燥的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改变学生的偏科情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与此同时,教师应对快乐教学理念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实现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交流,平等对话

  快乐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将自己和学生置于平等的位置上,以自身情感带动学生,以自身经验引导学生。例如:三年级下册年月日、24时计时法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凭借自身经历设置问题,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计时法的基础知识,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为老师设计一个作息时间表,可以吗?”通过句式和语气的转变,变命令为寻求帮助,不仅不会让学生产生烦躁情绪,还可以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心理情感,从情感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同样,还可以鼓励学生们说出家长的生日,计算距离父母亲生日还有多少天等等,这样不仅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感悟,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积极引导,促进学生德智双面发展。

  二、创设情境,引发趣味

  教育学家曾说过:“高兴学来的东西不会忘。”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能够对老师所讲的知识有学习的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抛弃负担,找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有效地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奥秘的探索兴趣。首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入情境,听故事是孩子共同的爱好,教师可以将所学内容与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结合到一起。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认识,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讲美猴王的故事:“这一天,花果山收获了许多新鲜的桃子,猴王要给猴子们分桃子,第一天每个猴子可以分得两个,第二天桃子总数少了,每个猴子分得一个,第三天桃子更少了,每个猴子只能分到半个,同学们发现这里面的规律了吗?听到这里,学生已经牢牢跟上了教师的思路,不由得开始思考,发现每一天都较前一天少了一半,教师顺势发问,“那么半个该怎样用数字表示呢?”经过这样一问一答的方式,学生进入了学习情境中,教师也顺利引出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导入教学情境,借助于多媒体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点,吸引学生的目光,促使其发现学习的乐趣。

  三、结合实际,参与实践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数学知识的学习应该为日常生活服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学习中来,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的形成。例如:在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学习中,教师可以放弃教具的使用,让学生们自己动手,用小木条制作三角形框架。小学生总是好动的,他们会从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中找到成就感和快乐,对这些小模型细细观察总结,进而得出三角形的特性。类似的做法可以用在许多图形几何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学习六年级上册圆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硬卡纸制作直径分别为3厘米、5厘米、7厘米的圆,将做好的圆放在直尺上滚一圈,记录其走过的路径,即为周长。探究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可将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学生在记录、计算后突然发现周长并不是直径的整数倍,不同学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猜测,认为直尺不精确或者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为小数等,教师可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待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后,发现这其中的关系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以顺势揭示谜底,赞赏学生的观察力,并告知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古人就计算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7位数字。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萌生对先民智慧的崇敬感,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理想信念。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实际应用活动,例如学习六年级下册简单统计后,教师可布置课后探究作业,让学生调查身边的现象如:小区内居民用水问题,绿化树木种类等等,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当下热点形成调查报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四、适当激励,注重总结

  教学并非一种硬性的任务,而是一种艺术,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反思、总结,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讲究沟通的艺术,倾听学生意见时应将自己与学生置于平等地位,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肢体语言交流给学生鼓励,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进行鼓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抛弃自卑感。针对优秀的同学,教师可毫不吝惜地给出积极评价“说得很有道理”、“做得非常好”等等。对于不尽如人意的答案,教师也不应全盘否定,应看到学生努力的过程,指出、修正错误的同时表示期待:“老师相信下次你一定做得更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努力后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当然,激励不仅来自于教师,还可来自同伴甚至是自己,教师应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鼓励性格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特长不同的同学一起学习,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同时,也应注意不可一味报以鲜花和掌声,应适当设置障碍,避免骄傲自满情绪的滋生,保证快乐学习良性循环。实现总结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不拘泥于讨论和测验,可以采用班级内竞赛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实行积分制,多轮出题,可设置必答题和抢答题,最终积分最高的队伍获得胜利。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不仅实现了对知识的总结和深化理解,更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性竞争意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快乐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应抓住理念本质,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欲望,避免表面刺激带来的反作用,以自身热忱带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在探究和思考中感受到智慧的力量和数学的奥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6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及培养数学思维,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然后提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精心设问,引导学生思维;传授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三点改进措施,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教学实效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习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被消磨殆尽,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化,小学数学教学也迎来了更多更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如以学生为本,尊重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此同时也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作为教师要主动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深入地研究新课标要求,不断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效能主要是引趣、激疑和诱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多种方式,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及不同数学内容去思考,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以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小朋友到商店购物的生活情境,借此让学生模拟购物,列出购物清单,让学生买1元的笔记本、2元的铅笔、五角的橡皮等,使学生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对钱币有直接的认识。通过上述教学可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一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进入情境参与体验,可以显著提升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所以,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吸引其注意力,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数学知识,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二、精心设问,引导学生思维

  疑问是学习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推动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提问的设计,借助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特点合理设置问题[2]。以“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考虑到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不成熟,但他们对颜色、声音等直观事物很敏感。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课本中的图片和实际生活设计问题:“如何分割一块月饼”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在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月饼分割”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分数的相关知识。

  三、传授方法,教会学生学习

  所谓学会学习即找到正确的思路,思路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2]。首先,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综合与分析的思维方式是小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思维方式,综合思维即从已知向未知思考的方式,而分析思维则是从未知向已知靠拢的行为方式,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想要培养学生的综合与分析思维能力,应当从低年级就开始,可用启蒙训练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先开展“说图”训练,如“池塘边蹲着两只小青蛙,其中一只小青蛙扑通一下跳入水中,现在池塘边还剩几只小青蛙?”。此种训练形式能够有效巩固学生的综合思维,在进行综合思维训练的条件下,可逐步渗透分析思维训练,通过问题想条件的形式来展开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

  四、结语

  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平台,课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数学问题进行思考、质疑、分析、交流、总结归纳。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单调乏味的现状,引导学生将学习情绪、注意力、思维状态调整到到最佳状态,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感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发展其数学思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彰显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白振华.浅谈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36(29):56-58.

  [2]胡桂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xx(3):120.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7

  摘 要:口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分析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依据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师如何采取有效的口算教学策略,促进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进而为笔算、估算、简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口算;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估算能力的训练。”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口算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口算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当前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口算正确率低

  2.口算速度慢

  3.口算方法不当

  在口算过程中往往会发现部分学生摆一个草稿本在旁边进行笔算,虽然能算对得数,但是采用了笔算的`计算方法。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学生“会口算”“能熟练地口算”,不仅包含速度快、结果对的意思,还包含着方法正确的意思。所以,要衡量孩子们口算学习的效果怎样,必须从结果、速度、计算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衡量。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成因

  1.思想上不重视

  有一些老师认为,口算有什么好教的,很简单的题目学生都会做了,完全没必要在这上面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2.忽视口算的速度

  主要表现为没有遵循“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口算速度”这一教学原则。例如,有的教师满足于计算正确,不注意速度要求,要求学生“实在算不准的话,在草稿纸上列竖式”;另一种情况是个别教师追求快,而忽视正确率,认为速度快但容易出错的学生只是粗心而已。

  3.只重视计算结果,不重视计算过程

  有的教师遵循“管它红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只要能算对得数,管他用什么方法。

  三、抓好口算训练,促进口算能力发展的策略

  1.基础性训练

  基础性训练十分重要,是进行一切复杂口算的基石,必须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好。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等,只有这些基本口算掌握扎实了,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口算能力。

  2.典型错误训练

  在口算训练中,让学生当小医生进行找错、改错的训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找出错因并改正,学生易于接受,能防止类似错误发生。学生典型的错例主要有:

  (1)运算性质错误。如:25×(4+20)=25×4+20=120。

  (2)运算顺序错误。如:100÷25×4=100÷100=1。

  (3)算理不清错误。如:■+■=■。

  3.记住一些常用值

  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和平时作业中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有的无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为笔算、简便计算打好基础。例如:

  (1)在简便计算中用到的特殊积。如24×5=120,25×4=100,125×8=1000,125×4=500等。

  (2)和圆周率的近似值3.14相关的计算以及常用整数的平方。

  (3)分母是2、4、8、10等最简分数的小数值。

  以上这些数的结果无论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都很高,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

  4.训练常抓不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应坚持每天用3~5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训练,做到天天练、时时抓,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同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口算的内容,做到练习有针对性。那种盲目训练的做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5.训练方式多样化

  机械重复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的训练方式要力求多样化,让学生对练习有新鲜感,调动起他们训练的积极性。例如,采用口算比赛、对口令、抢答、开火车、挑战擂主、扑克牌游戏等生动活泼的训练形式,让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6.训练做到因材施教

  同一个班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尽相同,如果用同一种标准要求他们,有的学生会精力过剩无所事事,而有的学生就会完不成任务失去练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设计口算练习应有一定的坡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尖子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际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究的方法。我们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工作中正确、扎实地开展口算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只有抓好口算教学,加强口算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为计算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8

  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标准。初中数学定要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素养作为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本文对数学有效教学方法和措施进行陈述。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这也是新课程理念实施的目标之一。这些目标的提出,实际上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不但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粉笔+黑板”,以书本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况,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教师要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应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畅所欲言。与此同时,教师要和学生多交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思想和感情动态,并给予帮助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探索。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的关系,他们的学习行为和习惯还处于刚刚形成的阶段。另外,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一些阻碍。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使他们能够明辨是非善恶,走在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如,待学生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以后,鼓励学生去尝试计算出教室内钟面的面积;学生掌握计算平均数后,可以让他们把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求出一个平均数;学了计算长方体面积以后,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卧室的面积。如果能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他们会深深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并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

  三、整合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的价值不言而喻,需要每一个学生都认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和获取数学价值。学生的能力不同,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发展也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解决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设计教学活动或者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要多关心和关爱他们,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不能置之不理,要给予一些鼓励和指导,让他们重拾信心,并快速地融入到课堂探究合作中。与此同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创新整合,提高其综合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元化的素材,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富有活力,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比如,在教学统计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转变和整合教学内容,“我们学校准备创建一幢高楼,校长想争取一下我们同学们的意见,你们认为是创建体育馆呢?还是创建科技馆呢?”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就开始进入到了激烈的讨论状态,这样的教学方法大大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吸收知识、选择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已有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重视学生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的机会。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比较差,因此,数学学习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如果教师还是按照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昏昏欲睡、枯燥无趣,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在这样的形式下,教师要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努力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如在带领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清晰、直观地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和割补后的长方形的宽和长之间的联系,进而为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9

  摘要:本文以分析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接着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归纳出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结合的三种有效途径,望可以为教育游戏与数学融合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融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严峻的问题,则是在教学过程单调无味,致使大量学生对此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探究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根据有关研究表明,数学和游戏渊源很深,游戏精神也一直陪伴着数学的发展,对此,借助游戏进行数学方面的教学,也得到了众多家长和有关教师的认同。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因多种原因的限制,使得难以实行教育游戏,所以对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相关的融合策略探究非常重要。

  1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1.1应用教育游戏扩大数学课堂中的学习任务:小型的数学教育游戏一般是建立在以小学数学的知识点为基础从而设计和开发的,当在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以后,提供相对应的教育游戏,则可以打破小学生对写作业的焦躁感,进而让他们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去挑战学习知识,加强其趣味性。

  1.2应用教育游戏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数学结构与游戏的相似性保证了游戏是有助于数学思维培养的,也进一步让学生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数学精神。比如,一些数学教育游戏可以发展几何空间感和认知,《完美数独》等相关益智教育游戏均可以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和应对问题的能力[1],使之让学生明白现实世界和数学世界关系具有一定的紧密性。

  1.3应用教育游戏扩宽数学的知识范畴:在小学阶段中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四个领域[2]。而教育游戏具有囊括以上知识结构的综合功能,可以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这些知识植入到自己的大脑中。并且教育游戏还可以科学地扩展数学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1.4应用教育游戏改变数学学习环境:数学来源于生活,且广泛地存在在生活中,小学生除了可以在课堂学习数学知识的情况下,课外也是一个可以值得应用和深入探讨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境之一[3],但因多种因素,当前小学生课外学习数学环境并不理想,在课余之时学生面对都是大量且单调的书面作业,这与有趣的深入探讨数学知识学习环境是相反的,这也渐渐会让学生越发对数学感到厌恶,而教育游戏的存在是刚好可以开发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和环境,让学生可以主动地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2实行教育游戏和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相关对策

  2.1将益智类游戏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是很普遍的。例如,将医学数学知识潜入在游戏中,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情况下解答,寓教于乐,进而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数学逻辑能力。如在教学《购物策略》这一课时,可设计去动物园游园的游戏。将学生分成为3个小组,并让他们自主去超市选购饮料,并告诉三个超市的实际优惠状况况,然后观察是哪个小组的购买饮料所花的钱最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按照小组人数以及三个超市的优惠条件,再去进行针对性的计算、对比,最后选取最便宜的超市。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学生可以在其中轻松愉快地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甚至会有学生提出用不用坐车去超市的.具体情况,因为即便在某一个超市里面能选购到合适、便宜的饮料,但会因路途遥远,坐车前去超市,同样要考虑到车费的花销。如此一来,这样学生可以在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公式、记规律的前提下,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合在一起,体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且也在隐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一举多得。

  2.2将角色扮演类游戏与数学教学相融合:角色扮演类游戏实际上是属于一种模拟游戏[4],是让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去体会自己在具体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所以带入感比较强,从而学生的兴趣点也会提升。将学生放置于一种确定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尝试并学习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应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无疑对学生而言有着非凡的重要涵义。例如,在教学《认识元角分》这一章节中,可设计关于小营业员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去扮演顾客或者是营业员,在商品的购买以及出售的过程中去认识元角分和小数之间的关系,包括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换算。这样的方式较比教师在课堂上大费周折去传授效果更佳。

  2.3将动作类游戏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动作类游戏易让学生可以沉迷于其中,然后在不知觉中完成学习任务。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国外,动作类游戏是数学教学经常应用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flash类游戏,让学生可以感知到一些比较普遍存在的数学知识,例如寻找数字,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反应能力以及其对数字的敏感度。例如,在教学《左右》这一课时中,在学生已经通过左右手、左右腿、左右眼等相关身体器官认知到“左右”的前提下,可以设置听口令的游戏。通过在老师喊口令的引导下,学生应用左手去摸右腿,右手摸左眼等,进而加深他们对左右的认知度。那么在这个喊口令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动作去判断学生对左右的理解,以及掌握度,进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及进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进程中,数学教育游戏对扩展数学学习任务、锻炼学生逻辑能力等相关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所归纳出教育游戏与数学融合的途径囊括益智游戏与数学的融合、角色扮演类游戏与数学的融合、动作类游戏与数学的融合这三种。然而事实上,这三种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数学教育游戏类型,但这三种结合均可以使得数学教育游戏具备其所应该有的游戏性和教育性,且为设计开发数学教育游戏提供了思维。

  参考文献:

  [1]范永春.探索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的融合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2:157-158.

  [2]王倩.赵玉清.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软件导刊,2013,3:195.

  [3]马娟.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9:84-85.

  [4]张俊花.王小根.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03:74.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0

  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这本书中,吴正宪老师说过:好课不是靠说出来的,好招不是靠模仿出来的,好教师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历练出来的。所以说看到这本书,我爱不释手,虽说平时的工作很多,没大有时间读书,但是每个星期都拿出一点时间,看看这本书,然后写写读书笔记。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书的阅读学习,我认为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经,因此新课程改革必然是教学理念的改革与教学策略的革新。教师是新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是否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并将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设计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在课堂中更应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又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过程,面对生成的内容,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发现自己上课时提问的问题比较碎,没有条理性、层次性,这样显得重点不突出。书中指出:为促进学生理解而提问,使学生开动脑筋;利用追问使学生理解概念本质;为了解学生需求而提问,让学生产生学习愿望;通过反问与追问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提问,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从而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这里的学问虽然我不能很快就能学会,但是我知道了在课堂中的提问、理答要从学生出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教学中慢慢体会出其中的学问。

  读完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教学策略》,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细细体会,数学教师应当努力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妙,在探索中除了学会数学知识,还要形成积极的情感、智慧的思维和完善的人格,让数学教学成为激发学生潜能、积蓄学生能源、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1

  一、情景式教学策略

  1.情景教学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老师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只是一味地学习课本上的死知识,而是要把死的知识讲活,让学生在感觉到有趣的同时可以学习到知识。小学生对世界认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老师在给他们讲课时要根据他们现有的知识储备将数学知识穿插到有趣的事情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与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学好数学是有用的。在教学中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对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现象进行解释说明,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打好数学的学习功底。利用情景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开拓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其实是对老师的一种考验,老师只有平时善于观察,将生活中的一些数学案例合理地应用到数学教育中才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当然,这样一个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能使他们把生活中出现的数学现象与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很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超市打折卖铅笔,以前每支铅笔是1块钱,现在打折只需要8毛钱,请问:假如爸爸给了小明10块钱让他去买10支铅笔,小明可以节省下多少钱?像这样的问题,小学生在家里是经常遇到的,在课堂上提出来能让学生感觉到这就是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学生在听课时就会认真听讲,也可以很好地提高老师的讲课效率。

  2.情景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给学生讲课时,实施加入情景的教学方式比较重要,但不能盲目地加入。加入情景模式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在那里瞎想。一些老教师为了迎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在各种书本上找情景案例,案例是找到了,可是并不是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很多东西他们都还没有接触过就出现在课堂上了,就算是讲了他们也不懂,这不仅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很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在使用情景教学模式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案例来进行讲课。

  二、动手操作式教学策略

  数学教育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本上学习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来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在动手操作的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互相帮助并且解决问题。让他们通过观察、理解、推理问题积极地去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例如,在讨论一斤棉花和一斤铁片到底哪个更重时,老师可以拿来棉花和铁片,同时利用电子秤等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称一斤棉花,再找另一位学生用电子秤称一斤铁片。让两个学生分别将称好的棉花和铁片放到平衡木上,让学生自己观察他们两个到底哪个重。像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的过程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重量的本质与物理没有关系,看上去比较轻的东西在实际中不一定就轻。这个过程能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事物,同时可以很好地让他们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思考。同时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三、小组合作式教学策略

  小学生都有爱玩的天性,利用这一点,老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促进小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在分组时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按一定的规则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小组中,使得每一个小组的水平都差不多,这样做不仅好管理,同时还可以树立学生的信心。小组分好后,提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让各个小组去完成,让小组之间进行评比。这样,为了让整个小组都尽快完成任务,小组之间肯定会互相帮助,遇到困难时一起讨论,使得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这就使学生建立了很好的合作机制,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育要实现良好的效果,就要采取实际有效的教学手段。新课程理念给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最终在新课程理念下使得小学数学教育走出一条更科学有效的教育之路。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社会诸多领域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在课堂当中的应用,有效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同时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小学数学采取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化抽象为具体,促进学生的理解,从而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融合,无法避免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为提高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质量,教师就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本文在阐述多媒体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多媒体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策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学方式也变得丰富起来。在新时期下,课堂教学十分注重效率。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显得十分重要。鉴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进行更深的探究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一、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

  多媒体教学主要是教师借助现代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属于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现如今,在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多媒体课件运用不合理

  现如今,小学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多媒体课件运用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小学教师在整堂数学课当中,完全依赖与课件进行授课,换言之数学课堂完全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违背了现代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当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完全是播放视频,一个接着一个播放,缺乏有效讲解,造成学生难以理解。更为严重的是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一些较难的几何知识点时使用多媒体或者是一些简单的教学内容时,均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造成学生难以分清主次,由此可见,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水平有待提高,同时教学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1]。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应该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并不是完全取代传统课堂。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运用效率低

  小学部分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并不了解,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同时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十分透彻,但是由于自身年纪较大,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无法将自身的想法融入到多媒体课件当中,只能讲数学课本当中的内容简单的以多媒体课件加以呈现,这样一来便无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效果[2]。除此之外,一些年轻的数学教学自认为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高,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过于准确美观,忽视了教学重点的展现,从而严重影响到了教学效果的提升。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数学教师存在投机取巧,直接在网上下载引用他人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从而出现了由于课件不熟悉无法准确讲解知识点这一问题[3]。总而言之,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运用方面,效率十分低下。

  二、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运用策略分析

  在上述分析中,从中可以了解到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多媒体效果无法充分发挥,不利于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学质量。具体内容如下:

  (一)准确定位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

  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之前,首要需要明确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当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其次需要认识到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活动当中只是发挥其辅助作用,并不能颠倒主次。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标准有关要求,充分挖掘出有用信息,便于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能够确保多媒体课件制作质量。在具体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熟知数学课本当中的知识点,并加以梳理,同时需要结合学生的求知需求,加以合理、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4]。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效果,从而有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在小学六年级认识圆柱有关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含有的3D技术与Flash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在多媒体课件当中,数学教师首先可以将圆柱的展开图通过直观演示,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直观感受到圆柱的组成。与此同时,数学教师需要加以适当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除此之外,为了加深学生对圆柱的认识,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一些不规则的、类似圆柱的图形,帮助学生区分圆柱与非圆柱。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更易理解知识点,从而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制作高品质的课件,提高课件运用效果

  多媒体教学质量的高低,多媒体课件质量也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需要以教学心态进行制作,才能确保多媒体课件效能的充分发挥。具体而言,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相互合作,将数学课本当中的内容以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加以呈现,确保多媒体的效能。与此同时,数学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喜好,便于在课件当中插入一些图片或者短视频,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需要注重教材内容的准确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高品质的课件,从而利用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便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已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新课改之后保障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策略。但是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为此,教师有必要对多媒体教学加以研究,具体表现为准确定位教学内容与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高品质的课件与提高课件运用效果,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不断加强日常学习,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多媒体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小学数学应用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01):34-35.

  [2]夏春明.探析多媒体辅助教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13):116-117.

  [3]刘金环.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的探讨[J].中国新通信,20xx,17(13):34.

  [4]杨惠.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25):100-101.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3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追求着完美与进步,而优化则是完善的方式,小学数学教育也是如此,小学教师一直在完善小学数学的教育方式,优化教学模式,力图创建小学高效数学课堂。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育的优化做出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问题;能力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获得数学思维方法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进一步学习和适应生活的必要技能。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在培养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具体要如何满足这些要求,应做到如下几点:

  1正确认识计算能力不同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着一种过于课本化的倾向,使得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却不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会计算但不会解答问题,擅长做计算题,但不会做应用题。例如:试问如何用两种容器分别为5L和3L的水桶取7L的水?对这种问题,学生不知道如何解答,找不到问题的解法,然而,若问及学生如何运用数学运算,多次利用3和5,最终要求算出7的时候,许多学生都知道如何解答。虽然问题的考点一样,都是想让学生通过简单的5+5-3=7数学运算解决问题,大学生不同的反应就暴露了当代数学教学的不足之处。我国儿童的数学教学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启蒙教育从背数开始,然后背诵十以内的加减法,再到背诵乘法口诀,致使学生认为学校中的数学是与其他场景和活动相互脱离的高度形式化、符号化的活动。小学生即便是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数学知识以及计算能力,但遇到实际问题仍无法解决,这也是许多小学生一看到应用题就头疼,无从下手的原因。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育都将计算作为重中之重,而忽略了数学计算应与数学问题相结合,而实际上数学计算问题都应具备相应的背景来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忽视问题背景的重要性,这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计算训练的位置,适当的计算训练是必要的,但要尽量避免与实际相脱节。数学计算实际上就是多种同类问题的一般性总结,是由特殊性到一般性的过渡,是对问题的'简单化。我们在教学教学时要做到数学计算到实际问题的回归,引导学生理解数学计算的实际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比较思维的能力

  学生通过对知识点进行比较,然后分类总结,这样更容易发现自身认识的不足之处,从而可以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训练,进行技能的强化。因此,运用比较的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认识毫、厘米、分米和米这些长度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用尺子测量自己头发的粗细、教学课本的长度与宽度、自己的身高等等,通过不同长度的单位在不同实物上的具体展示,学生进行直观地比较,有利于更生动形象地区分开不同长度单位所代表的度量大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比较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在比较中进行总结的学习习惯,并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及时解决自己发现的新问题。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比较和总结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进行日后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比较思维能力的形成。通过比较,能使一些相似的概念、法则、原理、推理、研究对象等被区分得清清楚楚,学生才能把握这些内容各自的本质属性,对知识点的理解才更加深刻,逻辑思维才会更加严密和清晰。

  3关注错误,利用错误

  所谓关注错误,利用错误,即指错误是学生思维以及课堂效果的反馈,存在着大量有用的信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理解错误不要简单的否定,要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利用错误在有限的时间带领学生对出现错误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分析错误、解决错误的过程实际上是分析总结的过程,是对数学知识学习上的升华过程,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错误,并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因此,教师关注错误利用错误的过程就是有针对性的高效教学过。同时,学生在课堂上所反映出的错误正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体现,它反映了教师在哪些部分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应加强哪一部分的练习等等。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并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错误并解决错误,收获学习数学的快乐,并对所学的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4注重教与学的反思

  注重教与学的反思,保证数学教学更有成效。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这就要求教师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的吻合状况、学生学生状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带有规律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总之,小学数学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良好的数学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对学生日后的学习,还是对其生活工作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总结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创造最优良的学习环境,提供最高效的数学课堂,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工作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赵文君、当今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几点思索[J];都市家教;2014.

  [2]王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导学;2014.

  [3]李振生、在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4]张学涛、小学数学教育[J];教育科学;2016.[5]马秀英、小学数学教育[J];神州;2014.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4

  一、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障碍

  (一)教学模式呈现类型化、封闭化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材名目很多,不同的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存在很多差异之处。很多教材中都对应用题进行了分类,于是一些教师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给学生灌输这种类型化的思想,即把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划分成几种模块,每种模块再套用不同公式。因此,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就变成了对数学公式死记硬背、照搬套用的过程,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数学公式,很难学到真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是哪种教材,也都只能作为数学教学的参考,教师没有必要完全依靠教材的分类草率的将各种应用题类型化、模块化,过分类型化的教学模式只会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往往将学生的学习和现实生活隔离,学生难以将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构建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平常所接触到信息丰富多样,有表格、图文等等。而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很多都是简单的文字叙述应用题,虽然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但是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类比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很大的作用。当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时候,由于缺少必要的观察能力与归纳能力,便会陷入困境,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一)开放化的题型设计

  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小学数学老师或有关出题人再设计应用题型时,可以设计一些条件不充分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思考题目的缺乏条件,并展开相关调查了解从而做出解答。另外还有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即在应用题的数据设计上可以留下一定盈余。例如,教师在讲解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可以自行命题,同时给定一系列解题条件,其中包括有用信息和干扰信息。之后再提出需要解答的最终问题。在面对这些条件过剩的数学问题时,就要求小学生就必须经过认真思考和准确判断,排除不需要的条件,采用必要的条件。通过这种条件选择取舍,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在设计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可以适宜地添加一些杂乱的信息,使学生在解答时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初步的梳理、筛选,然后才能进一步解决相关问题。开放化的应用题设计策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应用题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需要老师要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带入现实生活中,使得学生能够适应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大 胆开放地使用文字以外的多种形式,通过表格、图形、动画情境等方式来示范讲解。这样贴近生活实际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兴趣。比如,教授分数后,老师可以立足现实生活设计如下一道应用题:老师带了500元钱到商场买衣服,商场里衣服款式很多且还在打折,老师看中了几件自己很喜欢的衣服。外套200元,裤子的价钱是外套的3/4 ,连衣裙比外套贵六分之一,请各位同学算一下老师带的钱能不能买下这些服装。学生在解答这种应用题时,更像是在解决自己身边的一件小事。这样贴合了学生生活的教学设计,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指引他们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遇到此类数学问题时能够积极地去解决。

  (三)传授学生基本的解题策略

  基本的解题策略包含许多必要的因素:第一,指引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学生要对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解答题目所需要的未知条件展开相关的收集、整理,然后再综合运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第二,指导学生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涉及到方方面面,错综复杂, 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有效方法加以分析,还要给学生解释要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是学生不仅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能做到运用自如;第三,引导学生独立摸索解题方法,特别是解题的步骤。培养学生形成连贯的、逻辑化的思维,解题是要想到解决问题应该分为哪几个步骤来做,这样的思维习惯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长期而持续的培养、训练。例如,教师在列方程应用题时,应该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题干内容,一一找出其中存在的关系,再列出解答方程式。此外,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就是要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寻找、删选有效的信息,然后合理利用信息构建数学模型,再通过相关方法计算这个模型,从而得出题目答案,最后在生活实践中检验答案。

  (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为提高数学应用题教学效率,老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向学生具体、生动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知实现对问题认识的内化,培养其理解力和判断力。小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常常需要通过直观和操作活动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理解数量关系,找出算法。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多组织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向学生提供材料并引导其对数量关系加以分析,按照正确步骤寻找到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如在计算梯形面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动手剪纸操作,通过梯形转化其他图形的方法来求其面积。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激发求知欲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想要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就应该指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审视问题、阐述现象,并自觉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去分析问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科学、严谨的数学教学观。对此,作为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5

  【摘要】数学学习是从计算学起的,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计算能力是衡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主要手段,学生熟练掌握好计算能力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最佳方式。因此,小学数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打好基础。然而目前的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方式还是不够好,教学模型还有待更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不足

  1.小学生学习思维存在局限性

  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以往都是比较固定和陈旧的,并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都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只会生搬硬套的使用公式去计算,而对更加简便的算法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比如说,对于算式(5×9.11)=?,在小学生直接计算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难度,使得计算不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此时,可以寻找其他简洁的计算方法,将上式算例拆分成5×9.11=5×(9+0.11)这样计算起来就会简便更多。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一题多解能力,使其计算更加简洁、快速和准确。

  2.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和全面

  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就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思维的能力。比如,小学生只有熟练的牢记各种运算准则的相关计算公式,才能使得做题过程顺利进行。但是,小数数学在教学方面对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做的不够到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不够牢固,计算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生熟练的牢记基础知识的情况,保证学生在具有牢固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能够得心应手的计算各种算术题。

  二、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1.创造有趣的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情境进行导入。有趣和精彩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卡通图片让学生学习计数,卡通动画里有共有几只小动物,猴子、大象分别有几只,走了2只猴子,来了3只大象后,猴子和大象变成了几只?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当中学习数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够使得教学变得灵活、有效。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数感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话题和学生进行交流。比如教师可以以幽默、鼓励的口吻询问学生父母的电话号码,小学生有几只铅笔,最喜欢什么颜色的铅笔等来加强学生对数的认识。

  3.加强小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使用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使用情况。比如在学习了乘法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计算.小王今年8岁,同桌7岁,那么小王和它同桌的年龄乘起来等于多少?小王爸爸妈妈的年龄分别32和35,那么小王爸爸和妈妈的年龄乘起来又等于多少等。教师通将日常生活与所学知识结合,能够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熟练掌握情况。

  三、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1.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的一种新型教学工具,利用它能够使得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问题变得更加直观、易懂。巧妙地使用多媒体的一些功能,能够在授课的过程中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比如我们知道多媒体能够集声音、动画于一体,教师在讲解图形的变换或者数的运算过程时就可以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且可以搭配有趣的声音进行多次播放,这样学生的学习激情就会很好的被发挥出来。

  2.小组合作锻炼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当今家庭中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各种宠爱,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分享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分享的能力就需要教师在学校进行实施。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需要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角的度量”的这节课时,让学生分组后,通过三角板、直尺等一些度量器材度量一些不同的角,并找出90°的角有几个,30°的角有几个,小于90°的角有几个,大于90°的角有几个,并安排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进一步还可以引入锐角和钝角的概念。通过这样的学习氛围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并且思维能力也得到提升。

  四、结语

  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效率低,学习氛围低沉,积极性不强,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固定,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使用不够熟练,合作能力欠缺等。小学数学教师要试图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弥补这些不足,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努力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仕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6,(11):105.

  [2]牛英霞.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1):58.

  作者:沙丽芳 单位: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新港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05-21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12-02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10-15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5篇05-22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5篇)05-23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心得体会03-21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读书笔记06-20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02-21

高效教学策略心得体会11-12

小学数学观课反思 小学数学课文反思教学反思数学小学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