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时间:2023-05-23 12:32:20 小学数学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5篇)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

  一、情况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5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

  1、本班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25人,插班生3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本班级有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2

  复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环节得以巩固;通过学习后的系统复习,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形成知识网络。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复习教学,指导学生有效进行学习巩固呢?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

  一、复习计划的切实可行性

  小学数学总复习是教完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数的整除、分数和百分数、计量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统计表、应用题八大部分后进行的,如果不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就不能做到对症下药。因此,教师必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要反复阅读大纲和教材,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制订复习计划。制定计划时要切实把握复习的具体内容,贯彻落实大纲的精神,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着手编写复习课教学计划时,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方面的知识系统。

  二、抓住知识点进行复习

  小学数学的各处单元都有一个知识点,这也是我们平常上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我们上课时在这个点上下了不少的功夫,学生也掌握得比较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学知识渐渐遗忘,这是记忆的规律,是正常的,谁都无法避免的。而复习就是要对以前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回顾和再现,真正的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因而创设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真正地投身参与到复习中去,是我们要着眼考虑的问题,这也是衡量一堂复习课好坏的关键。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来组织复习,要改变传统的复习模式,郑重让学生把知识点、难点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能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达到复习课的目的。

  三、复习习题要巧妙设计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能只顾单一的知识复习,更重要的是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综合运用。如复习四则混合运算时,我觉得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出题,在复习算理时,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算,在复习运算顺序时,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按一定的顺序编题给大家练。在出题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当老师”的责任,既兴致勃勃,又认真负责。做同学出的题,人人感觉很新鲜,情绪高涨,计算的正确率也特别高。应用题也让学生自己编,会编得与他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更具现实意义,效果也更好。复习课的练习以基础题为主要内容,难度不要太高,在巩固的基础上再增加发展性练习。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求完成基础题,做到一题一解,对基础好的学生除完成基础题外,要求做到一题多解,完成提高题。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总复习一定要注重质量,要在重温旧知、强化技能的基础上向外延伸扩展。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再认识与再应用,以及对知识的拓宽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未来初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复习课要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源自生活,应用回归于生活,数学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复习过程应注意取材,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意义的素材,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对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放开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例如这样一道题目:儿童节期间,25名老师带领105名学生去动物园游玩,动物园有三种收费标准:儿童每人5元;成人每人10元;30人以上团体买票可以每人8元。请你设计一个购票方案,让门票花费最低。这一道题目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有较高的开放性和综合性,不只是简单的分开买或团体买,而是需要混合购买,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鼓励学生在复习中质疑问难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只是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应当面面俱到、满堂灌.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安排、点拨总结、答疑引导和评估反馈上。如,在复习“异分母加、减法”时,有的学生问:“通分母”和“通分子”都能比较分数的大小.为什么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只通分母而不通分子?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出:比较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是指它的分数单位多的分数比较大:而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是指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少的分数比较大。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通过质疑问难,学生加深了理解。

  六、对复习训练的成果进行讲评

  老师的表扬是学生心中最骄傲的事情,准确对学生练习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是对一节复习课的检查与反馈。能给予学生成功体验和紧迫感,从而强化和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对有所进步的同学要给予表扬。评价也要多样化,要以激励为主,可自评、互评以及小组评、教师评等多元结合,让学生体验快乐,感受成功。

  总之,小学数学复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决不能等闲视之,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学习、思维的方法,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3

  1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

  1.1仿题操练,缺乏实用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强化知识点,往往将其设计为课堂例题,然后布置同样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因而容易固化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一直局限于简单重复的作业中,自身的创新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在学习中学生感受到的只有压力,而没有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恶学习,不愿意再努力学习,这样的结果明显与课程改革目标相背离。

  1.2机械演算,缺乏吸引力: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对公式的计算与温习,还包括推理、猜想、观察以及动手能力。如果作业设计仅仅只限于书面,单纯强化知识点的机械化练习,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更无法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反而容易让学生厌倦学习,自然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3作业“一刀切”,缺乏层次性:不同的学生,其思维逻辑、大脑发育程度、对事物的理解认知也有所不同,如果在作业设计上,不管数量还是难度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显然不符合教学的本质规律。比如某一个题目,对部分学生而言毫无压力,得心应手;而其他学生则会觉得很困难,无从下笔。从而产生挫败感,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1.4作业无反馈,缺乏实效性:布置作业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使新的`知识点融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如果作业结果不真实、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掌握的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小学教育主要以激励为主,学生都渴望得到表扬,当学生获得满分,或者受到肯定,心中自然会生出成就感。如果用心书写的作业没有得到任何反馈,那么学生会认为无论自己写作业时多用心,都不会受到教师的关注,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会随之下降。

  2反思与对策

  2.1作业内容立足于真实生活:数学新课标中提出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而不是单纯枯燥的演算。教师所设置的练习应侧重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从而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的价值。

  2.2作业方式着眼于灵活途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兴趣作为一种认识倾向,带有十分浓厚的感情色彩。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而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方式,可以说,作业方式越是丰富,学生的兴趣就越大。因此,在布置作业时,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其他形式的作业,比如实验操作类型的作业,以及口头报告式作业、游戏娱乐式作业等。

  2.3作业层次根植于学生需求: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考虑不同学生的需求,但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以大班教学为主,从而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学生层次不同,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也应有所差异。针对接受能力较强,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地加大作业难度,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若学生基础一般,作业设计时要选择难度适中的课题,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降低要求,重点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作业难度设计层层深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2.4作业数量力求科学合理:高质量学生作业应尽量避免过于复杂或者简单重复,尽可能通过最少的练习来提升学生能力。作业的数量应当符合学生的特征。通常情况下,小学生数学作业的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如果作业时间过长,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兴趣。提高作业的科学性也就是对作业进行优化,布置作业时教师应当以知识的重难点为依据,尽可能做到学用一致,学有所用。

  2.5作业评价趋向于积极向上:作业评价的目的在于利用作业结果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中,教师对作业进行打分或给予“优、良、中、差”的评价,由于工作量过大,教师无法认真分析学生出错的心理,学生在面对作业时也总是投机取巧,使得作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首先教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可采用评语式评价,评价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最为详细的解决方案,用精简的文字来描述最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不足与优点。例如:对于创新思维可以用“想法独特”、“思维丰富”等形容词来肯定学生的成绩;对于作业出错的情况,可为其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提示修改。其次是符号评价,在批改作业时恰当运用简单形象的符号,比如五角星、卡通画等,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提升他们对于作业的热情。

  3结语

  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与优化处理方法能够充分体现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新课标的要求,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提升作业环节的科学性来培养学生能力,同时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韩国祥.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9).

  [2]廖永丰.浅谈新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9).

  [3]郭吉霞.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

  [4]王立波.采得百花酿成蜜———大班化的小学数学作业模式现状分析及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

  [5]李彦,文春蓉.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

  [6]任宝贵.家庭作业观之反思与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10(07).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4

  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学习数学能够起到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奠定数学学习的坚实基础,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何为核心素养?其又能体现出什么样的重要价值?如何在小学阶段来开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工作?是所有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就下述问题进行深入的阐述。

  1数学核心素养具有的重要意义

  在现今的教育界,普遍将核心素养称誉为当代基础性教育的“遗传基因”。构建起核心素养体系,也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在小学阶段各个学科都必须注重提炼与升华本学科所具有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之一,更应该注重提炼与升华其核心素养,行之有效的数学教育,既是指可使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的各种基础性知识,并能够具有实际运用能力,认知数学的基本思想,获得数学学习情感体验。是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数学核心素养是对学生提出的预见性、综合性的整体要求,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是立足于数学的基础性知识与实践技能之上的,其集中性体现了在数学知识当中所具有的数学意识。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体现在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当中的核心素养,唯有如此,方可促进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充分体现出数学核心素养具有的重要意义。

  2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2.1充分体现出教学内容中具有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开展多元化内容的教学时,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整体把握整个的知识体系,理解与掌握知识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充分体现出教学内容中具有的核心素养,并将其以具体的教学目标的形式作为展现。将培养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知识点时,可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拓展学生数学意识、导入几何知识的空间理念、公式推导等诸多方面,借助于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来体现数学意识,获得数学教学情景的体验,以此来在教学实践当中有效地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2在形成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知识初步形成与实践应用的阶段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构建起自身宏观性的数学知识的体系,让学生具有数学意识、奠定下数学核心素养的坚实基础。在理解与掌握了知识概念的内在联系之后,才能构建起自身宏观性的数学知识的体系,如此一来,方能从整体上来把握数学意识,并在数学的'实际学习当中,来较好地运用数学的推导、分类方法等来进行数学学习,并进而去解决一系列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除法”的内容时,教师可安排学生通过对教具进行实际的观察,并依据实物的数学关系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按照教具的实物图样、除法算式的对比,来深入的理解与掌握除法的数学意义,教师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为创建起真实的教学情景,可将苹果、梨等相同数量的水果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借助于多样化的教学情景,来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进行实物的观察,而让学生深切地感受“生活数学”的真实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教学情景当中轻松愉悦进行学习,通过数学符号与生活实物的相互转换的学习过程,来使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除法的意义。让学生借助于一个学习的推进过程来进行深入学习:(1)认真观察实物;(2)展开深入思考;(3)进行实践操作;(4)作为复核运算;(5)最终的总结与归纳。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将每一个学习环节紧密联系,从中也充分体现出数学核心素养,而借助于现实生活的实例,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深入理解“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将原本抽象性的数学理论知识,演变为直观性的实践知识,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认知到除法所具有的意义。

  2.3将培养核心素养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从学生的知识学习任务来看,应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其现实生活当中,对现实生活当中所有客观存在、可充分体现各门学科的概念、本质进行描述。例如教师所布置给学生的《绘制家庭房屋平面图》学习任务,可对于学生在之前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检验。如何在家庭房屋平面图当中合理的所有的实物进行准确的定位?在家庭房屋平面图当中如何选用最为合适的比例尺?如何来进行实物测量?……在绘图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将以往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当中。并通过实践的过程来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掌握知识。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而这样的“生活化的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也充分体现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应该多安排相同的学习实践,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实践来进一步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化的数学知识”的过程当中,将培养核心素养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联系。

  3结语

  总之,在现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持续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方式,同时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是进一步落实学科育人的实际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研究总结如何来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通过实践运用来发现并运用行之有效的策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春妮.小学数学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6,05:25-26.

  [2]赖允珏.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05:42-45.

  [3]孙博.浅议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形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3:162.

  [4]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5:57-60.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5

  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标准。初中数学定要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素养作为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本文对数学有效教学方法和措施进行陈述。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这也是新课程理念实施的目标之一。这些目标的提出,实际上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不但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粉笔+黑板”,以书本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况,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教师要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应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畅所欲言。与此同时,教师要和学生多交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思想和感情动态,并给予帮助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探索。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的关系,他们的学习行为和习惯还处于刚刚形成的阶段。另外,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一些阻碍。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使他们能够明辨是非善恶,走在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如,待学生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以后,鼓励学生去尝试计算出教室内钟面的面积;学生掌握计算平均数后,可以让他们把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求出一个平均数;学了计算长方体面积以后,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卧室的面积。如果能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他们会深深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并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

  三、整合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的价值不言而喻,需要每一个学生都认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和获取数学价值。学生的能力不同,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发展也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解决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设计教学活动或者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要多关心和关爱他们,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不能置之不理,要给予一些鼓励和指导,让他们重拾信心,并快速地融入到课堂探究合作中。与此同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创新整合,提高其综合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元化的素材,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富有活力,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比如,在教学统计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转变和整合教学内容,“我们学校准备创建一幢高楼,校长想争取一下我们同学们的意见,你们认为是创建体育馆呢?还是创建科技馆呢?”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就开始进入到了激烈的讨论状态,这样的教学方法大大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吸收知识、选择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已有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重视学生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的机会。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比较差,因此,数学学习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如果教师还是按照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昏昏欲睡、枯燥无趣,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在这样的形式下,教师要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努力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如在带领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清晰、直观地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和割补后的长方形的宽和长之间的联系,进而为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6

  摘要:伴随着我国新课标政策的逐渐推广,有很多的学者以及教师开始对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开始投入更多的关注。数学学科的有效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完成教学指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体现教学者的个人素质和社会价值。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剖析,同时也指出了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所存在的弊端,最后提出了一些有效实施小学数学有效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在传统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下,其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卷面成绩,即应试能力。在新课标的引导小学数学的教学主要任务便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最显著的特征突出表现为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行为的改正。下面笔者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标的理念引导下对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全面分析。

  1.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重要意义

  1.1有效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根本

  伴随着新课标不断的改革,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都受到一定程度上冲击,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正处于风口浪尖之处,这就使小学数学的教学必须能够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做出正确规划。在如此亟待解决的情况下,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保持着对小学教学事业的热情,结合国内外多种的教学先进方法以及教学理念,提出属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1.2有效教学能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许多教师虽然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进行教学,但还是有一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够对新课标的理念有真正的体悟,其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理念,致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一直没有显著的提升,有时甚至会出现消极影响。新课标所引导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而言一定是充满积极性、探索性的良性循环过程,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对教学的时间进行合理搭配,从而达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我国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

  2.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且教学的随意性过强

  国家新课标是对当前我国教学管理与课程评价的重要基础,同时其也是编撰者进行教材编写、教师进行教学与考试的依据。所以,教师在实施教学的同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所存在的最大弊端便是课时长且效率低,致使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便是教师对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使得教学的随意性过强,偏离教学教学目标以及课堂教学的混乱。

  2.2教学模式多样性的匮乏

  许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对学习重要性的理解不够深刻,其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仅仅是最基础的基础知识教学。但相对于小学学生而言,由于其认知程度有限,对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并不能做到手到擒来。然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对多样化教学的重要性并未在意,依旧延续传统的教材内容的传授,使得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大大下降,最终导致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不能全面掌握。

  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3.1结合教材,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制定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对教材良好的掌控才能确保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总结来看,教师在开展有效教学工作之前主要应做好以下三点:第一,全面掌握教材以保证教学的可行程度。第二,明确教学目标,使备课工作的目的性更强。第三,教师应保证课前备课的时效,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2明确教学主体

  教师在试试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体,致使学生的在接受知识的状态十分被动。实际上,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而不是领导者。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师应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应使学生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以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4.多样化教学策略的提出

  4.1生活化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教材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将更适合学生年龄的教学内容进行呈现,以此来实现提升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以及改善其思维模式。与此同时,教师应放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将实际生活贯穿于小雪数学的教材当中去,促进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

  4.2探究式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方式是当前我国新课标重点实施的教学方式之一,相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思维方式以及思考能力都处于待培养阶段,所以新课标所倡导的探究式教育方式,不但能够大大加深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主动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主要通过特定情境的设立、数学模型的构建、解决模型以及构建知识体系等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当然,教师若想将探究式教学发挥其最大作用,那么就一定要转变数学的传统思维,同时还要开展多元化的探究活动。

  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教师若想在新课标的引导下达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就一定要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多样化的灵活运用,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才能使有效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红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xx,(11):58.

  [2]李仕芬.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青年时代,20xx,(5):168-168.

  [3]刘国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速读(下旬),20xx,(12):274-275.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7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追求着完美与进步,而优化则是完善的方式,小学数学教育也是如此,小学教师一直在完善小学数学的教育方式,优化教学模式,力图创建小学高效数学课堂。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育的优化做出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问题;能力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获得数学思维方法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进一步学习和适应生活的必要技能。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在培养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具体要如何满足这些要求,应做到如下几点:

  1正确认识计算能力不同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着一种过于课本化的倾向,使得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却不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会计算但不会解答问题,擅长做计算题,但不会做应用题。例如:试问如何用两种容器分别为5L和3L的水桶取7L的水?对这种问题,学生不知道如何解答,找不到问题的解法,然而,若问及学生如何运用数学运算,多次利用3和5,最终要求算出7的时候,许多学生都知道如何解答。虽然问题的考点一样,都是想让学生通过简单的5+5-3=7数学运算解决问题,大学生不同的反应就暴露了当代数学教学的不足之处。我国儿童的数学教学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启蒙教育从背数开始,然后背诵十以内的加减法,再到背诵乘法口诀,致使学生认为学校中的数学是与其他场景和活动相互脱离的高度形式化、符号化的活动。小学生即便是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数学知识以及计算能力,但遇到实际问题仍无法解决,这也是许多小学生一看到应用题就头疼,无从下手的原因。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育都将计算作为重中之重,而忽略了数学计算应与数学问题相结合,而实际上数学计算问题都应具备相应的背景来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忽视问题背景的重要性,这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计算训练的位置,适当的计算训练是必要的,但要尽量避免与实际相脱节。数学计算实际上就是多种同类问题的一般性总结,是由特殊性到一般性的过渡,是对问题的简单化。我们在教学教学时要做到数学计算到实际问题的回归,引导学生理解数学计算的实际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比较思维的能力

  学生通过对知识点进行比较,然后分类总结,这样更容易发现自身认识的不足之处,从而可以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训练,进行技能的强化。因此,运用比较的`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认识毫、厘米、分米和米这些长度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用尺子测量自己头发的粗细、教学课本的长度与宽度、自己的身高等等,通过不同长度的单位在不同实物上的具体展示,学生进行直观地比较,有利于更生动形象地区分开不同长度单位所代表的度量大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比较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在比较中进行总结的学习习惯,并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及时解决自己发现的新问题。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比较和总结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进行日后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比较思维能力的形成。通过比较,能使一些相似的概念、法则、原理、推理、研究对象等被区分得清清楚楚,学生才能把握这些内容各自的本质属性,对知识点的理解才更加深刻,逻辑思维才会更加严密和清晰。

  3关注错误,利用错误

  所谓关注错误,利用错误,即指错误是学生思维以及课堂效果的反馈,存在着大量有用的信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理解错误不要简单的否定,要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利用错误在有限的时间带领学生对出现错误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分析错误、解决错误的过程实际上是分析总结的过程,是对数学知识学习上的升华过程,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错误,并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因此,教师关注错误利用错误的过程就是有针对性的高效教学过。同时,学生在课堂上所反映出的错误正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体现,它反映了教师在哪些部分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应加强哪一部分的练习等等。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并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错误并解决错误,收获学习数学的快乐,并对所学的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4注重教与学的反思

  注重教与学的反思,保证数学教学更有成效。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这就要求教师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的吻合状况、学生学生状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带有规律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总之,小学数学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良好的数学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对学生日后的学习,还是对其生活工作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总结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创造最优良的学习环境,提供最高效的数学课堂,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工作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赵文君、当今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几点思索[J];都市家教;2014.

  [2]王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导学;2014.

  [3]李振生、在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4]张学涛、小学数学教育[J];教育科学;2016.[5]马秀英、小学数学教育[J];神州;2014.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8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教师减负,我校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当前学生实际,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结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主动探究式的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实施方案,我们进一步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边研究,边实践,边修改实施方案,以最终实现培养孩子高效主动探究能力的目的。为了使课题研究有序进行,我们特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目标:

  1、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明确课题研究方向。

  根据实验方案,我们针对课题,努力在本学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新课程标准解读》等进行学习,并通过积极学习相关材料、理论专著,观摩学习,积极倾听讲座,把自己的理性和感性认识集中到“主动探究式学习策略的研究”上。

  2、认真备课,时刻牢记研究主题,努力营造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提供自主学习机会。

  我们要时刻记住探索研究如何使学生高效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建民主、宽松、友好、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放松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努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做到书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问,规律让学生找,课内让学生练。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参与,主动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预习、复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数学学科知识有其特有的承前性和连贯性,能否及时掌握知识对后续的学习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预习、复习在数学的学习中显得尤其重要,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

  为了把研究工作做实、做细,我们结合课题研究方案,针对本学期研究目标,具体计划如下:

  三月: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收集相关理论材料。

  积极听名师的课,虚心学习,收集教学新思路、新观念,努力丰富自我,提高素养。

  四月:收集相关理论、资料,研读《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

  通过学习,努力调整自己的课堂,树立还给学生自主权的意识。

  加强在数与代数中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积极有效的进行正确练习。

  五月:研读《新课程标准解读》,收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资料。

  加强预习方法训练,指导复习方法。

  加强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努力在自己的课堂上营造主动学习的环境,提供主动学习机会,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

  6月:继续研读《新课程标准解读》,收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资料。

  加强在实践与应用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的培养,虚心学习,努力在自己的课堂上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努力让学生思维自由驰骋在知识的海洋。

  7月:加强指导复习,引导学生养成复习习惯。

  积极研究实践,反思实践,总结经验,调整实施方案,以便后续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9

  放寒假了,要利用假期时间好好的充实自己,所以到东图的新华书店买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鱼儿。到了那里一看,老师的辅导书太多了,左看看,右翻翻,觉得每一本书都挺好,可是我也不能都买回家呀。突然眼睛一亮,看到了吴正宪老师的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就爱不释手的看起来。发现真不错,就决定买这本书,回家慢慢的消化。

  记得吴老师说过: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带着对吴老师的尊敬细读这本书,这本书告诉了我如何从一招一式的背后去挖掘深刻的道理,完成从教学技术到感悟教学规律的升华,真正提高执教能力;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如何让每位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数学学习等等。它不仅为我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也通过一些名师的教学片段,让我又重温了大师们的风采,下面就谈谈我读这本书前两章的一些深刻感受和收获:

  书中详细的介绍了16种教学策略:1、进行学情调研的策略。2、制订教学目标的策略。3、设计探究学习的`策略。4、设计合作学习的策略。5、提问和理答的策略。6、追问的策略。7、利用生成性资源的策略。8、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评价的策略。9、促成学生认知冲突的策略。10、比较的策略。1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的策略。12、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策略。13、渗透转化思想的策略。14、渗透对应思想的策略。15、渗透函数思想的策略,读后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鱼儿》。16巧妙运用数学史知识的策略。每一种教学策略都能对课堂教学起到指导作用,都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少走一些弯路。

  第二章的第一个策略使我印象深刻--提问和理答的策略。提问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课堂离不开提问,但如何能进行有效的提问呢?如何能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问后面对学生的回答又应该如何回应?怎样理答?我想这都是我们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是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读这篇文章我知道: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愿于疑。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提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的为他们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从而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教师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在这篇文章里就向我们介绍了四种提问的策略,即为了促进学生理解而提问,使学生开动脑筋;利用追问使学生理解概念本质;为了解学生需求而提问,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通过反问和追问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这四种提问策略从不同角度向我们传授了行之有效的提问方法,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还有就是理答的教学策略,说实话,当我刚刚看到"理答"这个词语时,我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理答"对于教师来讲可能是一个新名词,它是指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或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所采取的回应方式。教师的理答应该开放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文章也像我们介绍了三种理答策略,即教师要学会等待,促进学生反省和深思;重复学生的语言,突出教学重点、转向,扩大学生的参与广度。最后还向我们提出了关于"提问与理答"的几点建议,有画龙点睛般的将前面的策略加以升华和总结,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

  另外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还给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精彩的课堂教学实录,将枯燥的理论于生动的课堂相结合,牢牢吸引住了我的眼球。我想如果让我去读一本理论书籍,就像前一段时间王飞老师推荐的《概率论的起源》、《第一次数学危机》,内容非常的丰富,可是我感到读的时候很吃力,需要反反复复的去推敲里面的文字,还需要在网上找资料,才可以读懂一点,说实话,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硬逼着自己去读,去理解。就如同我们在课堂上单调的教授是一样的,失去了调动兴趣的原动力,所起到的效果也将是不理想的,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兴趣,教师亦是如此!这本书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实录,简单明确的教学对比,让我真真正正的将理论上升到了实际,将理论结合到了实际,更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文章中汇集了吴正宪、赵震、潘小明、徐斌等多位教学大师的课堂精彩片段设计,也有一些同课异构的教学分析,还有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和新手教师的对比课堂教学,让我能深切感受到书中的理论生于课堂,长于课堂,也能为课堂教学的提高而服务。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0

  摘要:本文以分析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接着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归纳出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结合的三种有效途径,望可以为教育游戏与数学融合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融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严峻的问题,则是在教学过程单调无味,致使大量学生对此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探究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根据有关研究表明,数学和游戏渊源很深,游戏精神也一直陪伴着数学的发展,对此,借助游戏进行数学方面的教学,也得到了众多家长和有关教师的认同。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因多种原因的限制,使得难以实行教育游戏,所以对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相关的融合策略探究非常重要。

  1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1.1应用教育游戏扩大数学课堂中的学习任务:小型的数学教育游戏一般是建立在以小学数学的知识点为基础从而设计和开发的,当在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以后,提供相对应的教育游戏,则可以打破小学生对写作业的焦躁感,进而让他们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去挑战学习知识,加强其趣味性。

  1.2应用教育游戏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数学结构与游戏的相似性保证了游戏是有助于数学思维培养的,也进一步让学生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数学精神。比如,一些数学教育游戏可以发展几何空间感和认知,《完美数独》等相关益智教育游戏均可以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和应对问题的能力[1],使之让学生明白现实世界和数学世界关系具有一定的紧密性。

  1.3应用教育游戏扩宽数学的知识范畴:在小学阶段中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四个领域[2]。而教育游戏具有囊括以上知识结构的综合功能,可以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这些知识植入到自己的大脑中。并且教育游戏还可以科学地扩展数学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1.4应用教育游戏改变数学学习环境:数学来源于生活,且广泛地存在在生活中,小学生除了可以在课堂学习数学知识的情况下,课外也是一个可以值得应用和深入探讨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境之一[3],但因多种因素,当前小学生课外学习数学环境并不理想,在课余之时学生面对都是大量且单调的书面作业,这与有趣的深入探讨数学知识学习环境是相反的,这也渐渐会让学生越发对数学感到厌恶,而教育游戏的存在是刚好可以开发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和环境,让学生可以主动地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2实行教育游戏和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相关对策

  2.1将益智类游戏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是很普遍的。例如,将医学数学知识潜入在游戏中,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情况下解答,寓教于乐,进而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数学逻辑能力。如在教学《购物策略》这一课时,可设计去动物园游园的游戏。将学生分成为3个小组,并让他们自主去超市选购饮料,并告诉三个超市的实际优惠状况况,然后观察是哪个小组的购买饮料所花的钱最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按照小组人数以及三个超市的优惠条件,再去进行针对性的计算、对比,最后选取最便宜的超市。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学生可以在其中轻松愉快地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甚至会有学生提出用不用坐车去超市的具体情况,因为即便在某一个超市里面能选购到合适、便宜的饮料,但会因路途遥远,坐车前去超市,同样要考虑到车费的花销。如此一来,这样学生可以在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公式、记规律的前提下,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合在一起,体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且也在隐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一举多得。

  2.2将角色扮演类游戏与数学教学相融合:角色扮演类游戏实际上是属于一种模拟游戏[4],是让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去体会自己在具体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所以带入感比较强,从而学生的兴趣点也会提升。将学生放置于一种确定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尝试并学习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应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无疑对学生而言有着非凡的重要涵义。例如,在教学《认识元角分》这一章节中,可设计关于小营业员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去扮演顾客或者是营业员,在商品的购买以及出售的过程中去认识元角分和小数之间的关系,包括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换算。这样的方式较比教师在课堂上大费周折去传授效果更佳。

  2.3将动作类游戏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动作类游戏易让学生可以沉迷于其中,然后在不知觉中完成学习任务。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国外,动作类游戏是数学教学经常应用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flash类游戏,让学生可以感知到一些比较普遍存在的数学知识,例如寻找数字,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反应能力以及其对数字的敏感度。例如,在教学《左右》这一课时中,在学生已经通过左右手、左右腿、左右眼等相关身体器官认知到“左右”的前提下,可以设置听口令的游戏。通过在老师喊口令的引导下,学生应用左手去摸右腿,右手摸左眼等,进而加深他们对左右的认知度。那么在这个喊口令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动作去判断学生对左右的理解,以及掌握度,进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及进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进程中,数学教育游戏对扩展数学学习任务、锻炼学生逻辑能力等相关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所归纳出教育游戏与数学融合的途径囊括益智游戏与数学的融合、角色扮演类游戏与数学的融合、动作类游戏与数学的融合这三种。然而事实上,这三种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数学教育游戏类型,但这三种结合均可以使得数学教育游戏具备其所应该有的游戏性和教育性,且为设计开发数学教育游戏提供了思维。

  参考文献:

  [1]范永春.探索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的融合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2:157-158.

  [2]王倩.赵玉清.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软件导刊,2013,3:195.

  [3]马娟.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9:84-85.

  [4]张俊花.王小根.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03:74.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1

  数学是一种技术,文化,更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具有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数学与自然现象紧密相联。数学不再是课本中的加减乘除。它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把过去、现在、将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采集,让学生分享人类的文化精神财富。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书,让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领悟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真谛,掌握了小学数学教学基本策略,从而提高了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让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

  只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一个全心全意做好工作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应该是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决定着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决定着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数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专业知识。这是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才能正确地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熟知各年级教材的.地位、较好地掌握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及数量关系的确切含义。

  要想当好小学数学教师,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初等数学知识、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以及一些数学史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小学数学教师才能透彻地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准确地把握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为数学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育基本理论。这是教师专业科学知识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观念源于正确的理论,它指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应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提升教育理论修养。

  3、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发现、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活动,是一个立足于已知去探求未知的过程。为了能正确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如何确定,如何选择研究与论证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教师要着重学习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方法、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有关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

  4、相关学科知识。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应具备数学专业知识、教育基本理论外,还应该具有与数学学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既有数学专长,又广泛涉猎其他知识领域,其中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生活常识及新兴学科等。总之,教师在这些知识结构中,对于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与信息,都要有所涉略。有条件的教师,还应该使用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既可以扩大教师自身的知识面,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建立起教师在知识方面的权威性,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与信赖,使教师成为学生探求知识与追求真理的楷模。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2

  【教学内容】:

  版本、章、节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

  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3

  摘要:四年级数学课程教学是我国小学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对增加学生数学知识储备、培养其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该学科学习水平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已有多项教学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國许多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尚存在多种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故当前环境下,任课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需及时探索新型的数学教学策略,以增添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增强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从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现状及其凸显出的主要问题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四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是小学四年级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在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以及缺乏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等多种问题,学生学习兴致不高,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故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需积极思考和探索新型教学策略,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笔者收集并整理了多项相关的文献报道,主要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巧设课堂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教学的关键环节,良好、有效的课堂导入等于成功了一半。故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需遵循新课程标准,依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充分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巧妙设计课堂导入方法,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征”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不直接教授学生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知识,而是先利用课件为班级学生展示“横木在电线杆上上下晃动”的情景图片,并提出相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做才能使横木固定不动呢?以此种生活问题开展教学,可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指导班级学生积极讨论;待课堂讨论后,有学生回答:在晃动的横木上加一根支木,使几条边构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就可以稳定横木了。之后,教师可依据学生所讲使用电脑演示完成这一操作过程,并顺势引入新课知识,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增强教学效率。

  二、积极联系现实生活,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从本质上来讲,数学学科知识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故现阶段,教师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需提前熟悉和了解教材内容,并积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从抽象、枯燥的公式、符号中解脱出来,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的实践课堂教学中,由于本节课的课堂知识比较抽象化,学生自行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自主学习效果不容乐观。故此种情况下,教师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入手引入课堂知识,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现实中的一些生活用品或建筑物,并鼓励其积极开动脑筋,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形状,使其于脑海中形成抽象、立体的长方体与正方体图形,增强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在同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角的分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其自行捕捉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使其在脑海中建立“角”的概念,培养其自主探究意识,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适当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单单依靠任课教师的言传身教,还需积极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接,将现代化教育手段渗透到实践课堂教学中,利用其多面的优越性增强教学的灵活性,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整体教学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本节课课堂知识之后,为了加深班级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与记忆,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画、动画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将数学教材中抽象的、代表特殊含义的图形与符号直观化、形象化地呈现出来,通过多媒体图形动态性的平移展示,增强学生对“图形平移”这一重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也可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对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搜索,为传统的数学教学增添活力,开阔学生视野,使其能够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培养和发展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此种教学现状,本文笔者建议教师在小学数学四年级实践课堂教学中需巧妙设计课堂导入方法,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依据教学内容积极联系现实生活,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同时也可适当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数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秦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xx(2):97.

  [2]张荣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好家长,20xx(1):196.

  [3]张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海峡科学,20xx(4):96-97.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4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解决问题”教学,要求我们改变课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将问题生活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笔者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摸索,初步形成了一些方法,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一、理清问题,激发学习热情

  1.合理简化

  数学课堂难免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在分析问题时进行简化的策略,一方面可去掉一些无关的因素或多余信息,化繁为简,减少干扰因素;另一方面可化大为小,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的总和,使问题内部各成分的关系更清晰。例如“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将环节简化成流程图,去除无用的信息和非本质的语言描述,简化题目的本质,使得解决策略一目了然,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2.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精心设计问题。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一般分为三组:一是学习新教材铺垫的问题组;二是数学知识的逻辑化问题组;三是数学知识的应用问题组。三组问题相互联系,形成了结构性问题组。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寻找解决的方法,进行探索式学习。只有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性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引导主动探究,增强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平台,突出“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尝试使用有效的策略。由于小学生思维发育不够完善,策略性知识的形成与培养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与指导,要进行多种分析策略方法的指导。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主动大胆地猜测、推测,用科学方法去探究问题,从生活角度去寻找解题思路,引导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使主体意识在主动探究中增强。主动探究可分为:1.理解你的问题;2.选择一个计划;3.尝试你的计划;4.检查你的答案;5.反思你做了什么。

  当然,这五个主动探究的步骤并不是一个个地直线式进行的,其间有反复、有波折。应该依据具体的情r灵活地运用。

  事实证明,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缺少针对性,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所以可适当地突出或削弱某一个步骤,以便更有效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上例题时,当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时,老师设问:你喜欢解决哪一个问题?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想一想有没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解决,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三、暴露思维过程,锤炼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不仅要会做,更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养成敏捷、独特、灵活、缜密等良好的思维品质。我们总是在曲折中求思简捷,在运用中变得灵活,在疏漏中学会缜密,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展现思维过程是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需要,也是防止两极分化的有效措施。

  四、引导反思评价,优化解决策略

  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的本身,还要注意解决问题后的回顾学习、反思、总结,发展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反思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以及运用的策略和方法,使之得到不断加强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质量、提高动手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小组合作成果的展示和评价的过程其实也是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互相交流的过程。对于好的要多鼓励表扬,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自己解题途径是否最简捷、推理是否严谨。有效地评价问题解决的成果,有助于学生发展性成长,能促使学生真正地提高。教师对不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学生,要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提出批评和明确改正措施,进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让成功的学生增强自信,让未成功的学生得到鞭策,让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得到张扬,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五、演绎拓展变化,强化应用意识

  就要解决问题而言:首先存在于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完成新的任务;其次存在于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为将学过的数学知识、原理、技能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思维向高层次发展。演绎拓展变化是一个巩固提高、迁移发散、进一步升华理性的过程。这是把上一个过程中经过反思、归纳而形成的一般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具体应用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模仿性练习巩固;二是变化性练习巩固;三是综合性练习巩固。问题情境变化了,具体思路也变化了,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去分析用什么方法思考、用什么策略可帮助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策略、提高自身能力。演绎拓展的过程既是低层次解决问题的结束,又是更高一层次解决问题的开始。

  解决问题的策略有许多类型,它们之间相辅相成,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典型的事例,教会学生思考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快乐地学习数学。唯有如此,课堂教学实效性才能得以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5

  素质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意识,以此引导学生开展数学自主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将自主化教学作为主要手段,下面,我将就自己是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自主化教学进行论述。都是本人实际教学的经验之谈,不足之处,还望谅解。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不是课堂教学的掌控者,指挥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合作者。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以及其认知结构发展特点来开展有目的、有目标的教学活动,并通过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数学学习,避免盲目性。因此,为了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自主性,教师首先要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导性。首先,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方面实现自主性。教师需要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对教材、学生进行深入地观察、分析,在学生个性差异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以来,灵活地根据学生的数学认知顺序来安排数学教学内容的顺序,在教与学上实现统一,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过程。然后,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一般会根据已有的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但是由于教材更新速度慢,有些教学内容已经过时或者远离学生的生活,这就造成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脱轨。为了实现自主教学,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运用,将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中,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拉进学生与数学的关系,使其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最后,教师还要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进行调控。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拉近师生关系,构建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此为基础创设出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可以自由地进行数学学习,积极组织学生观察、探讨数学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在知识衔接、转折处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这也显示出教师高超的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总之,教师需要在充分调动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实现自主教学。

  2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一般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有违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教学是以学为基础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开展教学互动的内容,教师的教是外因,而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教只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构建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创设多种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参与性,首先要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自主探究,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在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常常会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我事先让学生自己在课下准备一些三角形,然后课上让他们在小组中测量出所准备的三角形的各个角的度数,然后选取某一个学生来任意报出本组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最后由我猜出剩下一个角的度数。在经过几轮的度数猜测之后,学生们都很好奇我是如何准确猜出这些度数的。此时,我会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就报出的那些度数进行观察,小组探究有什么规律。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仅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对数学课堂教学有着极大的参与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起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打下了基础。

  3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众所周知,数学的本质其实是思维。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通过基础知识的传授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师首先要从教材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并将相关的内容通过实验手段来向学生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在直观的实验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然后,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起问题意识,并在问题解决中培养起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德迁.对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化教学的实践与探析[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

  [2]焦玉侠.数学课堂自主化教学中学生数理化[J].(教与学),2015.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05-21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12-02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10-15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5篇05-22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心得体会03-21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读书笔记06-20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02-21

高效教学策略心得体会11-12

小学数学观课反思 小学数学课文反思教学反思数学小学12-23

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