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学生故事
数学小学生故事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曾经看到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正是因为我想用网去捉鱼,我才选择了数学.
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课程,逻辑性很强,所以,总会让人产生错觉。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从内心喜欢数学的。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虽然我现在还没有站在高峰,但是我还是希望在山峰上看到山下的美丽风景。
下面我简单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所喜欢的数学。
第一: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应用数学思考将抽象的数学工具运用在解答科学、工商业及其他领域上之现实问题。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将是没有魅力的数学。简单的举个例子:首先假设一年有365天,那么在一个有366人参加的聚会中一定有两个人生日相同。
第二:数学之趣。
数学是非常的有趣的,这也是我喜欢数学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并且这还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说,数学婚礼对联。现在我来给展示两句:
实数虚数两数搭配已成对,内心外心双心结合正同心。
正数负数指数对数数数都成对,实线虚线直线曲线线线均结偶。
第三:数学之美。
在我们生活的领域里,我们会随处可见一些带有数学特色的东西,而且都是非常的美。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能看到这么多美丽的东西,岂不是能给我们的生活添加更多的.色彩。
第四:数学问题。
有些时候虽然简单的问题,证明是相当的困难的。比如说,1+1=2以及四色猜想等。正是因为这样,才引起我非常大的兴趣。
数学科学不仅是一切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基础,而且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它已渗透到经济学、教育学、人口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史学等众多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成为当代物质文明的基石。同时,接受数学上严密的逻辑推理训练而培养出的以理性的思维模式和归纳、类比、分析、演绎的思维方法等为特征的数学素质,可以使你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再生能力和移植能力。有了数学知识和数学素质做基础,就有了享受不尽的财富。
基于这么多的方面,使我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使我喜欢上了数学。我相信以后站在高峰上会看到我们前所未有的奇观。答案补充我的写作水平就这么高了,如果不满意,可以再改一改
谢谢采纳!
数学小学生故事2
小熊是一个调皮、贪玩的孩子。从小就不好好听老师讲课,连作业也懒的做。他最大的嗜好就是每天花钱买各种各样的垃圾食品。他的爸爸看着小熊摇头叹息说:“你这么爱花钱买零食,以后就当一个超市的老板吧。”
小熊听了,觉得爸爸这个建议非常适合他。终于有一天,小熊有了一家自己的小超市,他批发了一大堆吃的'和用的,将商品陈列完毕后,小熊开始要标写零售价格了。可是价格怎么设定呢?因为小熊小时候实在太贪玩了,所以数学知识少的可怜,只会最基础的加减乖除,根本不知道如何计算成本和利润。小熊挠着脑袋想呀想,突然脑子里冒出一个点子:我把每样东西的价格都翻5倍,这样不就又省心又赚钱了!
说干就干,很快商品标价完成了,小熊的超市也隆重开业了。一开始,顾客还真是络绎不绝,小鸡、小狗、小猴、小猪都来捧场,可是一看到商品的标价后,他们纷纷头也不回地就跑了。最后,连一个人也留下。小熊非常奇怪,赶忙去问爸爸:“为什么我的东西卖不出去呀?
爸爸笑着说:“你去看看其它商店就明白了!”
小熊来到小兔开的商店,看到虽然商品的标价也不便宜,但门口却竖立着一块广告牌,上面写着“所有商品一律3折“这几个字。吸引了大批的顾客前来抢购。小熊思考了一番,心想既然小兔的商店打3折能吸引这么多人,那我的折扣力度大点不就行了?
于是,小熊回到超市,也拿出一块牌子,用毛笔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写出几个大字“本店商品一律20折”
动物们听说小熊超市打折了,便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向超市涌来。小熊开心极了,拿着大喇叭大喊道:“快来哦,快来哦,本店一律20折,20折。”
这一吆喝,就把大波的顾客吓得魂飞魄散,有人大喊起来:“你家东西本来就贵,现在还要翻2倍,简直是黑店啊!”
小熊一下子瘫倒在地上,泪水流出了他的眼睛。他开始后悔当初的贪玩不认真,也终于理解了“少壮不努力”这句话的真正意义。从那天开始,小熊开始洗心革面,重新努力读书,认真学习数学,励志要当一名优秀的商人。
数学小学生故事3
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来找刘先生,并自我介绍说:我叫于江,这次我带领了一个旅游团到香港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来住你们酒店。
刘先生连忙热情地说:欢迎,欢迎,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还可以,是一个大团。
刘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大团,又是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
作为一个导游,于江看出了刘先生的心思,他慢条斯理地说: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酒店了。
你请说吧。刘先生自信地说。
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成四组,多出一人,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人,再把分成的四小组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人,当然,也包括我,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刘先生马上思考起来,他一定要接下这笔生意,没有具体的数字,该如何下手呢?他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说出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对不对?
于江先生高兴地说:一点不错,就是八十五人。请说说您的算法。
人数最少的情况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时,每份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
好,我们今天就住在您这儿了。
那你们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55个男的,30个女的。
我们这儿现在只有11人的房间,7人、5人的房间,你们想怎么住?
当然是先生您给安排了,但必须男女分开,也不能有空床位。
又出了一个题目,刘先生还从没碰到过这样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
瞑思苦想之后,他终于得出了最佳方案:男的两间11人房间,四间7人房,一间5人房;女的一间11人房间,两间7人房,一间5人的,一共11间。
于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后,非常满意,马上办了住宿手续。
一桩大生意做成了,虽然复杂了一点,但刘先生的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
数学小学生故事4
小学生数学故事:数的诞生
笨笨和聪聪是同学,又是好朋友,聪聪的爸爸贾伯伯是一位数学老师,经常给笨笨和聪聪讲一些数学故事。
一天,贾伯伯问他们:“聪聪、笨笨,你们知道数是从哪里来的吗?”
聪聪和笨笨都愣住了:“数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天天要数数,天天要算数,可是数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还真的没有想过!
贾伯伯说:“你们现在从1数到成千上万,都不成问题,不过你们知道吗,原始人根本就没有‘数’这个概念,他们只知道‘有’和‘没有’,后来他们知道了‘多’和‘少’,再后来他们才慢慢地明白了‘一个’和‘多个’的区别。”
“那他们算东西多不方便呀!”笨笨说。
“是啊,”贾伯伯说,“在很长的时间里面,人们除了一、二、三之外,就数不出别的数来了。有个传说,一个埃及国王让一个恶鬼给缠住了,要他把全部手指都给数出来。国王好不容易给数了出来,就被看做是天才了呢!”
“哦!”聪聪说,“那笨笨要是在那个时候就更是天才了,它不只能属手指头,连脚趾头都会数呢!”
笨笨狠狠瞪了聪聪一眼,转头问贾伯伯:“那后来人是怎么学会数更多数的呢?”贾伯伯说:“后来,他们就用在兽骨等东西上划杠或者用绳子系扣的方法,来把两个东西一一对应起来。比如说,打来四只兔子,就在绳子上系四个扣子,根据绳子的颜色、系扣的大小,来代表不同事物的数目。”
“那要是一万,就得划一万道,系一万个扣子吗?”聪聪问。
“是啊。所以这种方法就特别的麻烦。不过,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人类才学会使用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数目。抽象符号的出现,就标志着数字诞生了。比如,古埃及人使用一种象形文字做数字符号,而古巴比伦用的'是三角形的符号。”
“那我们中国人呢?”聪聪问。
“我们中国人,现在发现最早用的是甲骨文。在四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会用十进制了。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有从1到10的全部数字了,不过,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在两千三百多年前发明的,后来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又传到阿拉伯,再从阿拉伯传到欧洲,再经过演变,最后才成为像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原来这10个阿拉伯数字,还有这么长一段故事呢!”笨笨说。
数学小学生故事5
很久以前,聪明的古人就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就拿曹冲称象来说吧,那时曹冲才七岁,就利用数学知识称出了大象的体重。现代虽然不再会用那么粗笨的办法了,但是人们在生活中和数学还是形影不离的。不信,我们这就去看看。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卖废品。我们来到废品收购站,走进去一看,里面什么废品都有,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一堆高山般的啤酒瓶,我被这么一大堆啤酒 瓶吸引住了。爸爸走过来对我说:“我来考你一道题,这道题的内容就和这堆啤酒瓶有关,你听好了,这个问题就是如果按一角一个收购的话,要收购这堆啤酒瓶需 要多少钱?”我一下子懵了,这么多啤酒瓶可怎么算呀?不过我慢慢回过神来,大约过了半分钟后,我脱口而出:“是127.4元。”爸爸说:“你怎么算的这么 快呀?连我都还没算完,你就算出结果来了,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啊!你肯定有什么简单的算法,要不然不会算的这么快。你快给我讲讲你是怎么算的吧!让我也学习 学习。”我听了爸爸的这番话,显得有些飘飘然了。我给爸爸说道:“因为这堆啤酒瓶摆成了一个梯形,所以我就利用梯形公式(上底+下底).项数/2=总数, 数出上底、下底、项数(就是啤酒瓶的层数),然后把这些数带入这个公式就可以算出啤酒瓶的总个数,最后算出需要的钱数。”爸爸听了我的计算方法,不住的点 头,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呀!”
下午,妈妈让我自己去超市购物,这下我可甭提多高兴了,撒腿儿跑了出去。一路狂奔杀进超市,赶紧跑到我的`最爱——饮料货架前,我打算买可口可乐,可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有两个大小不同的瓶子,是买大瓶的可口可乐,还是小瓶的呢?这下可让我犯了难,到底该买哪一瓶呢?这时我想到了前不久刚学过的数学知识, 噢!有了,这一大瓶可口可乐是1升5.5元,这一小瓶可口可乐是500毫升2.5元,1升=1000毫升,1000/500=2瓶,那么这样的话买2瓶小 瓶的可口可乐就相当于买一大瓶的可口可乐,2瓶小可口可乐需要花:2.5.2=5元,一大瓶要5.5元,5.5>5,我知道了,买2瓶小瓶的可口可乐比买 一大瓶更合算,虽然都是1升饮料,可大瓶的可口可乐比小瓶的贵了0.5元钱!我拿了2小瓶可口可乐,付了钱,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暗自庆幸自己没买那大瓶的可 口可乐!
通过这两件事,我了解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重要性,我现在可是越来越喜欢数学了。
数学小学生故事6
说到饮料,往往是小朋友们的最爱。但是,很少会有人去研究饮料中的数学问题。今天,我特地购买了几瓶饮料进行研究。
我先选了一瓶国内知名的果蔬汁饮料。瓶子上赫然写着“30%混合果蔬”几个大字,也就是说果蔬汁与整瓶饮料质量比为3:10 。如果整瓶饮料有500ml,那么就是说只有150ml是果蔬汁成分。果蔬汁含有维生素等对身体有益的物质,而其它350ml的.添加物除了一些营养物质外,还有一些是为了改善食品色香味的添加剂。因此告诫小朋友们不要被饮料漂亮的色泽所迷惑哦!
接着我选了一瓶“大湖”果汁。这瓶果汁可比“--果园”纯多了。它的广告语是:“100%苹果葡萄汁”。也就是说,你喝1L的饮料,便补充了1L的营养。它的营养主要有: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然后,我选了一瓶进口的“----果味饮料”。这当中除了微量的橙汁外,维生素、蛋白质一样都没有,全是对身体无益的东西,一点儿也不健康
同学们在喝饮料的时候谨记:不喝无果汁饮料,多喝含果汁饮料,尽量喝纯果汁饮料。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数学小学生故事7
数学,是一个抽象的世界,它把具象的现实抽象成了点线面体和数字,更简单,更凝练,更奇妙。我现在以我至今为止所总结的经验来谈谈。
很多学生都为学数学而急得焦头烂额,每天成堆的辅导书都快看烂了,但面对难题还是一筹莫展,摸不着头脑,我以前也是这样,现在好点了,我们不妨坐下来静静想想,这是为什么?
学数学,有什么用?买个菜你用得到函数?当然用不到,那学数学有什么用?专业知识可能用处不大,不过在数学中历练过的头脑却使你受益终生。在数学中摸爬滚打之后,你会有一双敏锐的眼和会思考的大脑,在几何与代数中中洞察形与数的变化和不变,在变换和计算中千变万化,百转千回,之后,对数学的思考,观察,分析会融入你的`骨子里,会让这些能力化为你自己的素质,会使你用数学的眼光去洞察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这就是看似无用的有用之处。
那怎么去学习数学?做题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不伴随思考的做题,是毫无意义的而且会让你变成一个高分低能的机器。好,想学会思考就要着眼小处,例如,三角形是由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形成的,你那你可以总结一下相交的性质吗?两条直线相交就会产生一个点,再来一条直线与它们都相交就会围成一个面,由此,你能发现什么吗?我发现了,我也知道这个秘密,但我不告诉你,你自己去找吧!很多题里都会出现这样的语句,“某直线与某某图形交于某点”,我提醒你,有这条直线之后会产生什么新的东西?有和无这条直线的情况有何异同?我也不告诉你,什么都告诉你了我还怎么混啊?就说这么多了,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小学生故事8
画一个三角形,在它的三个顶点和三边的中点各画一个小圆圈。然后把1、2、3、4、5、6分别填写到这6个小圆圈里,使三角形每条边上3个数的和都相等。
通过尝试,容易得到满足要求的填法,而且不止一种。例如可以填成图1或图2。
在图1中,每一边上3个数的和都是11;而在图2中,每一边上3个数的和都是10。
能不能找到一种填法,使各边上3个数的和不但相等,而且达到最大?或者,能不能使各边上3个数的和不但相等,而且达到最小?
在计算一边上各数的和时,角上的'每个数都在两条边里出现,因而被重复计算一次。要使每边上3个数的和最大,只要使填在角上被重复计算的3个数达到最大,所以应该把4、5、6填在角上,结果得到图3,其中每边3个数的和是12。
类似地,要使每边上3个数的和最小,只要把1、2、3填在角上,结果得到图4,其中每边3个数的和是9。
数学小学生故事9
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十二个月。可是每个月的天数都不一样,有31天的,有30天的,而2月更是有的时候28天,有的时候29天,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得从古代的罗马说起。
在古罗马,有一位叫做儒略恺撒的有名的统帅,他主持制定了历法。因为他自己是生于七月的,为了表示他的'伟大,他就决定把7月改叫儒略月而连同其他和7月一样的单月,都定为31天,双月就定为30天。而如果这样算的话,一年就有366天了,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不一样,立法就不准确了。因为2月是古罗马处决犯人的月份,恺撒为了表示自己的仁慈,就下令把2月份减少了一天,这样就能减少处死的人数了。这样,2月就有29天,而在闰年的时候则是30天。
小学生数学故事《为什么各月的天数都不一样》:恺撒死后,他的继承人叫奥古斯都,他在这上面也学着恺撒的样子。因为他自己是生在8月里的,他就把8月叫奥古斯都月,还把原来8月的30天加了1天,又把10月、12月也都改成了31天,这样一来一年就又多出了三天了,所以他又把9月和11月都改成了30天,再又从2月里减了一天,这样一来2月又变成了28天了,只有闰年的时候才有29天。
所以,我们现在的1、3、5、7、8、10、12月是31天,4,6,9,11月是30天,而2月,有时候是28天,有时候是29天。
数学小学生故事10
20世纪,有个杰出的物理学家叫范曼,他不但在物理学上很有造诣,也非常有文化才能。他写了一部小说《范曼先生,你在开玩笑啊》,以他自己的经历做题材,记载了他本人和其他的一些科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造出原子弹的故事和其他的一些趣事。
在这本书里,范曼给大家介绍了一个神奇的数:1/243。这个数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就是如果用小数来表示,它就等于:
0.004115226337448559……
小朋友们看出来了吗?这个小数的排列特别有规律,411—522—633—744—855。那后面是不是就该是966了呢?可是如果你算下去的话,就会发现,下一个数确实是6,但再下一个数则变成了7,不再像刚才那样有奇特的'规律了。
如果一直除下去的话,那这个小数就是:
0.004115226337448559670781893,然后又再重新循环下去。
这种排列的规律到底是偶然的,还是有什么必然的规律呢?到现在还没有确定的答案。
数学小学生故事11
一百年前,爱尔兰有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叫做哈密尔顿,他很喜欢思考问题。一天,他拿到了一个正十二面体的模型。这个模型有12个面,20个顶点,30条棱,每个面都是相同的正五边形。
哈密尔顿拿着这个模型反复把玩,忽然灵机一动,想,为什么不拿这个模型作个数学游戏呢?假定这20个顶点是地球上的20个大城市。把30条棱当作连接这些大城市的道路,一个人从某个大城市出发,每个大城市都走过,而且只走一次,最后返回原来出发的城市。这种走法能实现吗?这个问题就是著名的周游世界问题。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拿着十二面体一个点一个点地去试吗?这似乎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但如果把十二面体看作是一个橡皮膜的话,那么就可以把这个正十二面体压成一个平面图形。如果哈密尔顿所设想的走法能够实现的话,那么这20个顶点一定是一个封闭的20角形的周界。
把这个正十二面体压扁了,我们可以在上面看到11个五边形,底下面还有一个拉大了的五边形,总共还是12个正五边形,而从这12个压扁了的'正五边形中,挑选出6个相互连接的五边形。在把这六个相互连接的正五边形摊平,就成为了一个有20个顶点的封闭的20角形。
那这20个顶点,确实是正十二面体的20个顶点。这样一来,沿边界一次都可以走过来。因此,哈密尔顿的设想是可以实现的。按他的走法,我们是可以周游世界的。
数学小学生故事12
大家看到上面这个像金字塔一样的数字三角形,这是什么玩艺儿呀?呵呵,这个三角形一般叫做“帕斯卡三角形”,在中国叫做“贾宪三角”或“杨辉三角”,可以说在中、西方都挺有名气的喔!
这个三角形怎么得到的呢?先在纸上写出一行和一列的“1”,然后在各个位置中填入数字,每一个位置上的数字都是他左上方和右上方两个数和。就得到上面的数字三角形了!
现在的.数学书里,都把这个三角形称为“帕斯卡三角形”。事实上,在南宋杨辉所写的数学书里面,早就介绍了由北宋贾宪所创造出的相同三角形了(所以在中国称为“贾宪三角”或“杨辉三角”),时间可要比帕斯卡早了约六百年呢!
到底这个三角形有什么用处呢?其实,这个三角形的每一列数字,刚好就是中学会学到的(a+b)的n次方的展开式的系数表。杨辉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在13世纪的时候活动于苏杭一带,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
杨辉工作的重点是在计算技术方面。他对快速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发展,有的还编成了歌诀,如九归口诀。人们念着杨辉发明的口诀,计算起来又快又准。这些口诀还特别好记,就算是小孩子也能很快学会。
他还非常重视数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在他写的书中,杨辉为初学者制订的“习算纲目”是中国数学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
!
数学小学生故事13
1个大西瓜 vs. 3个小西瓜
去年夏天某日,一个卖西瓜的人在不停地叫喊着:“1个大西瓜10元钱,买3个小的也是10元钱。”这时过来一位细心的顾客,他拿了两种西瓜,目测大西瓜直径约8寸,小西瓜直径约5寸。
可是他也犯了难,到底买哪种更合算呢?
让我们来帮帮他吧!
首先,我们从体积上来比一比,球的'体积公式是4/3πr3,或1/6πD3。r是半径,D是直径。
求它们体积比时,可省去1/6和π。因此,
大西瓜体积∶3个小西瓜体积之和
=[8×8×8]∶[(5×5×5)×3]
=512∶375
由此可见,买3个小西瓜是很吃亏的。
1个大西瓜 vs. 4个小西瓜
那么,假如再多给你一个小西瓜即一共4个,你会买大西瓜还是小西瓜呢?
这时从体积上看两种情况相差不多了。但如果考虑瓜皮的多少,还是买大西瓜合算。这是由于球的表面积公式为πD2,所以,
大西瓜的表面积∶4个小西瓜的表面积之和
=[π×8×8]∶[(π×5×5)×4]
=64∶100
由此可知,4个小西瓜合在一起的瓜皮,几乎比大西瓜的瓜皮多一倍。所以综合起来考虑,还是买一个大西瓜合算。
数学小学生故事14
春天到了,我来到了乡下外婆家,那里风景可美了,到处是鲜艳的野花,绿毯似的草地,茂盛的大树、清澈的小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外公外婆精心培育的那一片绿油油的菜地。
当我正被这如诗如画的景色迷住时,外婆走了过来,说道:“这是我和你外公最骄傲的地方,思嘉,你帮外婆算一算这块菜地的面积吧!”我爽快地说:“嗯,好的。”我拿来了卷尺,和外婆一起量了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长和宽。这块菜地的长是25米,宽是20米。我按照张老师教给我们的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非常轻松地算出了长方形菜地的面积就是25×20=500平方米。我对外婆说,我还能算出这块菜地中的白菜和萝卜各有多少棵呢。我数了数,白菜共种了16行,每一行种了60棵,萝卜共种了12行,每行种了90棵。数完以后,我不假思索,立即报出了白菜的棵数是60×16=960棵,萝卜的棵数是90×12=1080棵。外婆对我的计算能力赞不绝口。
中饭过后,我看见外公正仔细地端详着那块菜地,我走上前,问道:“外公,你怎么了?”外公愁眉苦脸地回答:“菜地里的菜总是被鸡鸭糟蹋,所以我准备围上篱笆,可是我不知道要用多少米的木材呀?”听了外公的话,我胸有成竹地说:“外公,包在我身上!”于是我一溜烟似的跑进屋,拿出了笔和本子,当我正准备动笔解答时,忽然记起菜地的一边是靠墙的。我心想:既然菜地的一条长边是靠墙的,这条边就不需要再装篱笆,那么我就可以先算出菜地的周长,再减掉靠着墙的`那一边吧!不一会儿,我就算好了。25×2+20×2-25=65米。外公笑了,抚摸着我的头,还使劲地夸我是个好孩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外婆的菜地给了我无限的乐趣,让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更能让我的知识学以致用,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是受益无穷。
数学小学生故事15
动物村的乌龟爷爷生了重病,病入膏肓了。一天,他把动物村的小狐狸和小熊叫到自己的病床前,用最后一点力气对他们说:“孩子们,爷爷已经老了,就快要离开你们了,爷爷生前最喜欢的就是你们俩。现在我有两块菜地,都是扇形的。其中一块半径为20米,圆心角是90度,另一块的半径是15米,圆心角是180度,我把这两块地分给你们,我的时间不多了,你们自己挑吧!”说完,乌龟爷爷留恋地望了望四周,望了望面前泣不成声的小狐狸和小熊,叹了最后一口气,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一个星期过去了,小狐狸和小熊到龟爷爷家去分地。小狐狸眼珠子一转,选了圆心角是180度的菜地。而小熊心满意足地拿到了另一块圆心角为90度的菜地,心里美滋滋的,想:“这样的一块菜地,与圆心角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然半径大的菜地就大喽!小狐狸可真笨啊!”
一年过去了,小狐狸和小熊的菜地都丰收了,他们把自己种的东西拿到动物村的市场上去卖。动物村有一条奇葩的规定:一样的瓜果蔬菜,卖价必需相同。由于小狐狸和小熊的菜地是龟爷爷事先播种好的,所以种类都一样。过了两星期,小狐狸和小熊的蔬菜都卖光了,小熊数了数,所得为2481元,他兴冲冲地去问新闻播报员鹦鹉小姐小狐狸卖了多少钱,却得知小狐狸卖了3132元,他十分奇怪,心想:“我的地明明比小狐狸大呀!为什么他所得的钱比我多呢?难道小狐狸吃了豹子胆,敢违反动物村的规定吗?”它越想越不对劲,连忙跑去询问山羊老师。
听完小熊的叙述,山羊老师摸了摸他那长长的胡须,笑了,他不紧不慢地说:“没有错,小狐狸赚的钱是应该比你多。你看,你菜地的面积应该是πx 202÷(360°÷90°)=314m2,而小狐狸的菜地面积是πx 152÷(360°÷180°)=353.25m2.而353.25m2明显大于你的'314m2,所以小狐狸的菜地面积的确应该比你的大,所赚的钱也应该比你多,要知道扇形的面积不光是看半径,与圆心角的度数也是息息相关的呀!”
【数学小学生故事】相关文章:
小学生数学故事02-23
小学生数学小故事09-23
小学生数学故事2篇[集合]05-07
(经典)小学数学故事06-27
小学数学故事12-03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11-08
小学数学趣味小故事11-14
【热】小学数学教学故事08-26
小学数学故事15篇(经典)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