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

时间:2022-11-26 17:45:12 小学语文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1

  一、教材说明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

  小柳树是春天的使者,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时,它就挺起细腰,披着飘逸的长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显得那么妩媚、迷人。小枣树呢,春天来了,那弯弯曲曲的树枝上仍是光秃秃的,过了好些日子才长出小小的叶子,这是小枣树的短处。但是,到了秋天,小枣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枣子,大家坐在院子里津津有味地品尝它的香甜。这是小枣树的长处,也正是小柳树的短处。

  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

  教学时,可尝试以小组辩论的方式,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多方面的不同来读懂课文。可从以下三方面引导:一是生长特点不同;二是性格特点不同;三是小柳树前后的表现不同。重点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比较、体会。这样,课文的含意就不难理解了。

  二、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看见自己的长处,看不见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这个道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小枣树说的话

  3.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词句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懂得“只看见自己的长处,看不见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这个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小枣树说的话,并把它背诵下来

  五、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两位小客人和大家一起上课,高兴吗?(高兴)

  (多媒休课件展示:小柳树和小枣树 目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小柳树和小枣树(齐回答)

  师:板书课题。15小柳树和小枣树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想)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

  师:同学们,要想把课文读得更流利就必需和谁交朋友?(生字宝宝)

  (多媒体出示生字宝宝)

  师:看这些字宝宝,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谁上前拼读?(其它同学跟读)

  师:领读。

  师:摘掉拼音帽,你还会读吗?

  生:自读

  生:读给桌听听(你的同桌读得不准,帮他纠正过来)同桌检查。

  师:检查(个人读、抢读)

  师:同学们叫得真准,真棒!这些生字宝宝真高兴!它很好奇,你是怎样记住它的样子的。(同桌俩相互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样子)

  生:交流汇报

  (师引导评价)

  出示多媒体

  师:大家得方法真好!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做到善于观察。生字宝宝听了也是非常高兴。

  师:好了!生字宝宝,你都认识了,相信这次读课文你一定会读得更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师: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柳树和小枣树它们长得有什么不同?小柳树是怎样说自己的。(边读边用直线画出来)

  生1: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生2: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一点儿也不好看。

  师:同学们找得真好!你能正确在读读这句话吗?请试一试吧

  (多媒体出示:学生说的两句话。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

  师:范读,生感悟。

  师:愿意读给你的同桌听吗?

  生:交流

  师:告诉大家,你的同桌读得怎么样?

  (多媒体提示这些字重读)

  生齐读

  师: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能把这个句子读得这么美吗?

  (师生评价)

  师:那么,小柳树是怎样说自已的?

  生:(交流)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生: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出示课件,小柳树说的两句话。让学生感知小柳树得意、骄傲的神气。把得意的神气读出来)

  师:你觉得小柳树怎样?

  生:(交流骄傲、得意、瞧不起,没有礼貌)

  师:你能不能把小柳树的得意的神气读出来。

  生:自读感悟

  师:谁愿读给大家听?

  生:个人读

  (生评价)

  师:就这样秋天不知不觉来临,小柳树和小枣树又有哪些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多媒体课件,感知秋天已来到,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变化。体会小枣树的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师:到了秋天,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而小柳树什么也没结。小柳树就想:我总是说小柳对不好看,这回它该说我啦!可是过了一天又天,小枣树什么也没说。小柳树实在忍不住了。她问小枣树:“你怎么不说我呀?小枣树不明白,问道:”说你什么呀?”小柳树低下来,说:“说我不会结枣子呗……”

  师:小枣树又是对小柳树怎么说的?

  生:齐读第七自然段。

  师:听了小枣树的话,小柳树怎么了?

  生:不好意思地笑了。

  师:为什么不好意思?小枣树怎样

  生:小柳树只看到小枣树的缺点,没看小枣树的优点。

  师:最后小柳树,不好意思,也说明了什么?

  生:小柳也认自己错了。

  师:知错就改就是好样的,大家还会喜欢你的。

  师小结:好了,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有长处和短,同学们在一起千万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优点,不看短处和缺点,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啊?(小枣树)

  就像我们在识字4的中学得那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四、拓展延伸:

  师:你喜欢课文中的谁?说说理由

  生:交流

  师小结

  五、实践活动:

  课后说说别人的长处和自已的短处。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同学,说说他的长处。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处,可以请别人给你提醒提醒。

  反思:“你能正确在读读这句话吗?请试一试吧。”用的是激励的语言;“愿意读给你的同桌听吗?”用的是商量的语气;“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能把这个句子读得这么美吗?”用的是征求的口吻。这样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得到了尊重,他们的心理需求得到的满足,从而激励了他们的学生积极性。同样的,教师一句“告诉大家,你的同桌读得怎么样?”激活了学生参与的愿望,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个体活动、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交替进行,体现了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理解,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语文学习主人的意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鼓励,以及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2

  师: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你想了解老师的哪些情况?大胆地说出来。

  生:老师,我想知道你姓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陈)

  师:我姓陈,看到你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好开心!(环视,提高声音)同学们好!

  (生齐说“陈老师好!”)

  师:同学们真懂礼貌!你们还想了解老师的哪些情况?

  生:我想知道老师你有多大了?

  师:那你们猜猜看?

  生:二十多。

  师:谢谢!我做梦都想这个年龄。

  生:四十多。

  师:知道你猜这个年龄,今早真应该去做做美容。

  生:三十多。

  师:接近了。

  ……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今天上课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生:平时我们在教室上课,今天在大礼堂上课。

  师:对,地点变了。

  生:今天听课的老师特别多。

  师:是呀,平时就和咱们老师在教室里上课,哪有这么多老师来关心咱们。

  生: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我们不认识的老师。

  师:对,老师也不认识,咳,刚才咱不认识了吗?一转眼就把我忘了?(众笑)

  师:总之,这么多不同,情况发生了变化,今天很特别。对吧?

  生:对。

  师:和“特别”的意思很接近,还有哪个词?

  生:特殊。

  (师随即板书:特殊)

  师:“特殊”的意思明白了吧?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特殊的葬礼(补充板书)

  (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师:读了课题,有问题的请举手!

  (全班同学纷纷举手,略停,师示意放下。)

  师:想揭开谜底吗?那就请你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看看自己的问题能不能解决。

  (全班立即投入到如饥似渴的读书中去。)

  师:读了一遍课文,你原先的问题解决了多少?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这葬礼是为一条瀑布举行的。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这条瀑布的名字叫塞特凯达斯。

  生:我原先想问《特殊的葬礼》为什么是“特殊”的,读课文后,我已经知道了是人们为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断流而举行的葬礼,这是为自然界的变化而举行的“葬礼”,所以说这是一次“特殊”的葬礼。

  师:你真了不起,才读一遍就理解了,你很善于读书。

  生:塞特凯达斯瀑布为什么会断流呢?读课文后我知道了是因为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森林被乱砍乱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造成的。

  (先后有多位学生发言)

  师: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或者读了课文后又有了什么新的问题,再快速地读读书,待会交流交流。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师:读了两遍课文,谁有话要说?

  生:我知道因为水土流失,所以美丽的大瀑布消失了。

  师:这位同学有个词用得很好,哪个词?

  生:因为……所以……

  师:谁能再用这个词说说课文中的其它内容。

  生:因为大瀑布枯竭了,所以人们再也见不到它的雄姿了。

  生:因为人们乱伐林木,工厂不加节制地用水,所以大瀑布枯竭了。

  生:因为大瀑布是巴西流量最大的瀑布,所以人们都去那里旅游。

  生:因为大瀑布曾经是巴西人民的骄傲,所以人们自觉加入到保护瀑布,保护环境的行列中。

  生:因为瀑布干枯了,所以引起了专家教授的重视,为它举行了葬礼,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所以人们将再也见不到昔日的壮观气势了。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所以它曾经吸引了世界各地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生:因为人们不注意环保,用水毫无节制,乱砍乱伐森林,所以导致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断流消失。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滔滔不绝,咆哮而下,气势雄伟壮观,所以它曾是巴西人民的骄傲。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所以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又失望地离去。

  生:因为葬礼一般是为死去的人举行的,而今天人们却为一条即将消失的瀑布举行葬礼,所以这种葬礼是一种特殊的葬礼。

  生:因为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消失了,所以人们今后要更注意环境保护。

  ……

  (学生发言越来越踊跃,共有近20位同学用“因为……所以……”句式发言,其内容已囊括课文的的每一个角落。)

  师:读了两遍就能用“因为……所以……”说出课文的基本内容,真了不起。

  师:现在同学们闭目凝思,眼前会出现怎样的两幅画面?

  (同学们闭目凝思,然后几位同学先后说出自己想像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前后不同画面的景象。)

  师:这前后不同的画面谁能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

  (同学们先后用“气势汹涌”、“气势磅礴”、“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雄伟壮观”等词语概括过去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画面,经师生讨论,认为“雄伟壮观”一词最具概括性,然后教师让同学们推荐一名书写最好的同学到黑板上板写,其余同学则写在课文的插图旁。对塞特凯达斯瀑布现在的画面,同学们先后用“生命垂危”、“危在旦夕”、“奄奄一息”、“即将消亡”等词语概括,经师生讨论,最后认为课文中的“奄奄一息”一词最具概括性,教师又让同学们推荐一名书写最好的同学到黑板上板写,其余同学则写在课文的插图旁。)

  师:想看一看美丽壮观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吗?(师播放大瀑布录像。)

  师:有人还盯着它,是不是被这壮美的景象陶醉了?赞美它一下吧!

  生:太酷了!

  生:仿佛自己就站在瀑布面前。

  生:比天堂的玉池还美。

  师:我们来读读课文,课文是用哪些词来赞美的?(生默读)

  生:咆哮而下、一泻千里、从天而降……

  师: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流连忘返”读懂了人们被它的雄伟壮观吸引了。(另一生补充:忘记了回家)

  生:从“咆哮而下”“一泻千里”可以看出水流很急,声音很响。

  生:从“从天而降”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落差很大,水帘巨大,很有气势。

  师:你能把它的气势读出来吗?(生读)

  师:棒极了,我想他是全班最好的了,没有超过他的了!(生不同意,争着读)

  师:太棒了,大瀑布再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来,我们一起读读这气势磅礴的感觉。

  (生齐读)

  师:读了课文,现在会赞美了吗?

  生: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刻在我的心中。

  生:啊,塞特凯达斯瀑布,书上说你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你一泻千里,滔滔不绝,今天亲眼所见,真是名不虚传啊!

  生:啊,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此的雄伟壮观,你不愧是巴西人民的骄傲啊!

  生:你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让全世界游客感叹:“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我一定要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送给你。(掌声响起。)

  生: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有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掌声又响起。)

  生:啊,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果我是当年的李白,即使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无法描绘你的美丽!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果我是当年的李白,情愿永远伴你身边,不想再回唐朝了!(热烈的掌声)

  生:哇!塞特凯达斯瀑布!你“谋害”了多少游客的“胶卷”啊!

  ……

  师:同学们,我相信,大瀑布的美丽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上,可有谁会想到,所有的一切,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了,它成了我们记忆中一个美丽的梦。我实在不忍心看它现在的样子。(放大瀑布枯竭时的照片,生看完后个个神色凝重。)

  师:看完了,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真伤心,我长大后一定会在你身旁种很多树,让你永远年轻。

  师:你很想留住瀑布,作者也一样,用动情的笔调写出了大瀑布的现在,请翻开书,自由读,认真品味。

  (生自由读。)

  师:是啊,昔日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即将消亡了。此时此刻,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请动笔写出来,然后再说说。

  (学生先写后说)

  生:人类啊,我把一切都奉献给了你们,可是你们却毫无节制的使用,还大量的砍伐森林,使我们失去了水源,今天已经奄奄一息了,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对待我们?

  生:人类啊,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恩将仇报?我们消亡了,你们也终会有消亡的一天的呀!

  生:(悲愤地)你们为什么把我的血吸光!

  生:我以前是那么雄伟壮观,可现在……难道你们愿意看到我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头,像个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最后的消亡吗?

  师:你心里什么滋味?(失望、悲哀、伤心、愤怒……)

  师:同学们把自己想像为行将消亡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情感的体验非常深刻。下面就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要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感动同伴,感动老师,感动现场所有的人。

  (学生感情朗读,大都读得情深意切。)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下面让我们看着屏幕上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再次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投放课件,课文第5、6自然段的文字以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为背景呈现,同学们触景生情地感情朗读。)

  (一生再读,效果不理想,师接着他的话动情地范读。)

  师:你能感受到它的奄奄一息吗?(能)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作者把它当人来写,一个生命垂危的人。

  师:(动情地)对,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刚才还在亲切地与你讲着故事,与你在夜幕下数着星星,他沙哑的话语还在耳畔,他抚过的脊背还依然温暖,可突然,他的手一滑,闭上眼睛,远去了,再也见不到他了。让我们再读课文,回忆一下它的音容笑貌吧!

  (生自由读后指名读,当读至“奄奄一息”时,许多同学热泪盈眶。读到最后,全班同学忍不住深情地齐读起来。)

  师:(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社会生活中损坏环境的事。)

  (学生先后联系南宁市“朝阳沟”、“南湖”曾经一度的受污染的情况谈及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师:巴西总统要举行葬礼,目的是什么?

  生:让悲剧成为历史。

  生:弥补人类的错误。

  师:如果你是总统,在这个葬礼上,对着巴西人民发表演说,你应该怎么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拿出一份演讲稿,并推选出一位同学当总统,现场发表演说。)

  (学生准备,教师下到小组里点拨。几分钟后开始演说。)

  生:亲爱的巴西人民,你们好!我今天用沉痛的心情来参加这个葬礼,这就是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大瀑布,你瞧它,奄奄一息,就像是一具被吸干血液的尸体,静静地躺着,没有气息,没有了活力。是谁这么狠心,是我们,是我们人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给它们生存的权利,不要失去第二个、第三个大瀑布,我希望,这样的葬礼是最后一次,这样的演讲是最后一次。(生鼓掌)

  师:好,很有总统风度,用上了书中所学的词语,很感人,如果把大瀑布的雄姿和给巴西人民带来的骄傲一起说一说就更好了。

  生:(精神饱满地)女士们,先生们(鼓掌,师插话:女士优先,有绅士风度。):今天在这里为大瀑布举行一场葬礼,它曾是我们巴西人民的骄傲,那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那巨大的水帘,那如雷的咆哮曾让全世界为之陶醉。我们常常自豪地站在它的脚下,望着腾起的水雾,感受它的年轻和活力。如今,它再也不年轻了,它静静地躺着,在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它沙哑的话语还在耳畔,它抚过的脊背还依然温暖。你看到那顺着崖壁淌下的浊水了吗?那是它的泪,(声音哽咽)救救它吧!它活着是我最大的心愿。(掌声响起)

  ……

  (共有五、六位同学过了一把总统瘾,不一一列出。)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3

  一、导入新课(课件播放音乐)

  师:你想拥有什么?如果你拥有了你想要的这样东西后,你的愿望是什么?

  生1:我想变成小鸟,这样就可以在天上自由自在的飞翔。

  生2: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小鸟画一个窝。

  师:这样小鸟就会觉得怎么样?

  生:很暖和。

  生3:我要做小鸟,小时候妈妈照顾我,长大了我照顾妈妈。

  师:用假如说了这么多,今天有一个小诗人用“假如”写了一首小诗。现在请你去读一读这首小诗,读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小诗人想拥有什么?拥有了他想要的东西后有什么愿望?

  生自读课文。

  师:谁来告诉我小诗人想拥有什么?

  生:一枝马良的神笔。

  师:他想拥有的是一枝马良的神笔。神笔马良的故事我们都听过,他的神笔可神了,画什么

  生:有什么。伙什么什么就成真。

  师:那么这个小诗人他想要画什么呢?

  生1:他想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想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脚。(课件出示三个愿望)

  师:(指着“腿”问):这个字念什么?

  生:腿。

  师:恩,是给不幸的朋友画一双好腿。

  二、分析第一小节

  师:自己读第一小节,读完后自诩想想没有画红红的太阳的时候,小树是怎么样的?画上了红红的太阳以后,小树又是怎么样的?

  生自渎第一小节。

  (课件出示红红的太阳下的小树)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1:红红的太阳。

  师:小诗人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

  生2:阳光很灿烂

  师:哦,很灿烂的阳光。那么在红红的太阳照耀下的小树是怎么样的呢?

  生3:很茂密。

  师:生长的很茂密。还有吗?

  生4:小树很开心。

  师:那为什么小树会这么开心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第一小节)

  师:请喜欢这一小节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

  喜欢读的学生起立。

  师:读的同学声音响亮,其他同学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在红红的太阳没有画上去之前,小树是怎么样的?在红红的太阳画上去以后小树又是怎么样的?

  师: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起立的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并思考。

  生1:轻轻叹息,没有“的”字。

  师:对,在读的时候千万不要添字。

  师:在大大的太阳没有画上去之前的小树是怎么样的呢?

  生1:没有树叶。

  生2:就好象枯萎了一样。

  生3:就像是光着身子一样。

  师:没有树叶漂亮吗?

  生:不漂亮。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没有太阳之前的小树是怎么样的。

  生:很冷的,会冻僵的。

  师:哦,很冷的,会冻僵的。那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呢?(课件隐去红红的太阳。“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字体颜色变化)

  生: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师:谁能够来表演一下,缩着身子是怎么样的?

  生1上台表演。

  师:缩着身子感觉怎么样啊?就感觉冷的都发抖了一样。

  师:缩着身子的小树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生1:小树很可怜。

  生2:小树很饿了。

  师:冬天到了,小树的养分也供应不上了。

  师:这小树真是可怜,又冷又饿,那么现在啊,有了一个红红的太阳,小树又会怎么样呢?(课件出示红红的太阳。)

  生1:叶子长出来了。

  生2:更加茂密了。

  生3:我们可以在树阴底下乘凉。

  师:什么时候可以在树阴底下乘凉?

  生:夏天的时候。

  师:想一想冬天很冷,小树在这个大大的红红的太阳底下会觉得怎么样?

  生4:很温暖。

  生5:很开心。

  生6:真舒服。

  师:找找课文里是怎么说的?

  生:快活地成长。(“也能快活的成长”字体颜色变化。)

  师:没有红红的太阳的时候,小树就……

  生: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师:有了红红的太阳之后,小树就……

  生:快活的成长。

  三、分析第二小节(课件出示小鸟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鸟。

  师:请喜欢第二小节的同学做在位置上,用你最大的声音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小鸟在没有谷粒之前会怎么叫?

  喜欢读的学生读,其他学生思考。

  师:想一想没有谷粒的小鸟会怎么叫?同桌之间先学一学。

  生同桌之间相互学鸟叫。

  生学鸟叫。

  师学鸟叫。

  师:那小鸟它想说什么呢?

  生1:我饿了,我饿了。

  生2:我饿了,妈妈快点回来吧。

  生3:我要吃东西,我快饿死了。

  生4: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呀,我要吃东西。

  师:想一想,我们到了第三节课的时候,就感觉到……

  生:肚子饿了。

  师:那时候你就在想怎么还不下课的呀。

  生1:有一次我肚子饿的都通了。

  师:小鸟如果在这样饿下去行吗?

  生2:不行。会死的,鸟妈妈会伤心的。

  师:所以小诗人给小鸟画了许多……

  生:好吃的谷粒。

  师:有了这么谷粒以后,不仅小鸟开心,还有谁也会开心啊?

  生1:鸟妈妈。

  师:为什么?

  生2: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

  师:如果,你是鸟妈妈,你开心吗?

  生3:开心,因为我就不用这么累了。

  师:你觉得它们怎么高兴?

  生1:高兴得跳起来。

  生2:高兴得飞起来。

  生3:高兴得笑了。

  生4:高兴得哭了。

  师:那你觉得现在小鸟会怎么叫?

  生1:叽叽喳喳,妈妈你快回来吧,你再也不用这么辛苦了,这里有许多好吃的谷粒。

  师:你真是一只孝顺的小鸟啊!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小结,看看谁能把没有谷粒吃的悲伤心情,很有了谷粒之后的喜悦心情读出来。

  学生自读第二小结。

  生展示读。

  师:刚才我们听了一只小鸟的声音,现在我们来听听四十只小鸟的声音。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学生齐读第二小节。

  四、分析第四小节

  师:小诗人还有一个什么愿望?

  生:给西西画一双好腿。

  师:老师就觉得很奇怪了,西西是小诗人的好朋友,帮他当然没有什么话说,可是他为什么要帮助小树和小鸟呢?

  生1:夏天很热,没有地方去,小树底下很凉快。小树帮助我们。

  师:你的意思是小树为我们做了很多贡献,现在小树有困难,所以我们也要……

  生:帮助他。

  生2:小鸟要是饿死了,鸟妈妈会伤心的。

  师:对呀,要是你受伤了,你的爸爸妈妈也会为你担心的。

  生3:鸟妈妈很累的。

  师:对呀,那你的爸爸妈妈累吗?

  生:累。

  师:那我们要怎么样?

  生:尊敬老人。

  生4:要帮妈妈做家务。

  生5:它们都是生命。

  师:哦,小鸟也好,小树也好,它们都是……

  生:有生命的,它们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帮助他们。

  生6:帮助了他们,环境会更好。

  师:对呀,帮助了他们,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的……

  生:美丽。

  师:你看,这小诗人是多么的善良啊,他还要帮助他的好朋友谁啊?

  生:西西。

  师: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啊,教室里少了一个人,你知道是谁吗?

  生:西西。

  师:那你知道为什么他会不在教室吗?

  生:因为他腿断了。

  师:我们班里也有一个人,脚被车子撞断了,那我们来问问他那时候心情怎么样?

  生:伤心。

  师:我看你真的是很伤心,连声音都这么低沉。

  师:那我们来想想西西,他的腿怎么样了?

  生:腿被撞断了。

  师:你想想腿断了以后就不能怎么样了?

  生1:就不能跳了。

  生2:也不能跑了。

  生3:也不能跳绳了。

  生4:不能踢毽子。

  生5:不能打乒乓球了。

  师:你想一想,在新学期里,同学们都在学校里玩耍,可是你就只能自己一个人在家里,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1:很难过。

  生2:很伤心。

  生3:很不开心。

  师:那当你看见窗外的飞燕和小树的时候,脑子里会想些什么?

  生1:要是我的脚没被撞断该多好啊!

  生2:我的脚被撞断了,要是妈妈送我去医院多好啊。

  师:看来还是一个孤儿,就更加的可怜了。所以小诗人要给他画……

  生:一双好腿。

  生3:以后过马路要小心一点。

  生4: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师:那我们来一起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而是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字体颜色变化。)

  生齐读。

  师:如果,你是西西,现在小诗人还给你一双好腿,你想对小诗人说什么?

  生1:我想对西西说,谢谢你给了我一双好腿。

  生2:谢谢你,我现在又可以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了。

  生3:谢谢你,我现在又自由了。

  师:对呀,没有了双腿,就好象鸟儿没有了翅膀。现在我又有了一双好腿,我就可以像以前一样跑跳了。

  生4:我又可以玩游戏了。

  生5:我不会忘记你的。

  师:对呀,我们做人要懂得知恩……

  生:图报。

  五、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师:那么小诗人的心愿是不是只有这三个心愿呢?

  生:不是,还有很多。

  师:那我怎么没看见啊?我就只看见三个愿望。你从哪里看出来有很多愿望?

  生1:有一个省略号。

  师: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生2:小诗人还有很多愿望。

  师:那你觉得小诗人还会有哪些愿望呢?

  生3:我要给失明的人画一双明亮的眼睛。

  生4:我要给小花画一顶小帽子。

  生5:我要给妈妈画一条美丽的裙子。

  师:你为什么想要画一条裙子?

  生5:因为妈妈没有美丽的裙子。

  师:你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生6:我要给爸爸画一双皮鞋。

  生7:我要给自己画一个书包。

  生8:我要给自己画一枝神奇的铅笔。

  生9:我要给小蝌蚪找到妈妈。

  生10:我要给妈妈画一条围巾。

  生11:我要给那些没钱读书的人画一所学校。

  生12:我要给一间装满钱的房间,给那些穷人用。

  生13:我要给妈妈画一个蛋糕。

  师:妈妈生日的时候就可以送给她,我们虽然没有钱可以买蛋糕,我们也可以亲手做一张贺卡。那你知道妈妈的生日吗?

  师:不知道的可以回家去问问妈妈。然后在妈妈生日那天送给她你自己做的贺卡。

  生14:我要画许多的书给穷人家的孩子。

  六、课外拓展(课件播放音乐)

  师:还有很多人想说,那么现在请拿出你手中神奇的铅笔,还有两张纸,在纸上画下你的心愿,也可以写下你的心愿,你还可以用假如来写一首小诗。

  学生自由画画,写小诗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4

  生:齐读第1段。

  师:风伯伯不让孩子们找泉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和海水,这些是不是水妈妈的孩子呢?

  生:不是。

  生:是。

  师:小朋友们再读:“但不能找……也不能找……”。再想想,他们是不是?

  生:是!

  生:不是!(争持不下)

  师:出示简图(泉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海水),这些水逐渐变,他们有大有小,就像我们的人有大有小,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那如果他们有妈妈,应该是……?

  生:水。

  师:我明白了,他们的妈妈是水,那他们就是水妈妈的——孩子。

  (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从误区中走出。因为学生一读课文后,直观的感觉就是:水妈妈的孩子们就是乌云、彩虹、浓雾等变了形态的水,而从“不能找……也不能找……”中误认为泉水、溪水等不是水妈妈的孩子。)

  师:好!小朋友们想一想,风伯伯要他的孩子去找水妈妈的孩子来,为什么又不能让他们找泉水、溪水,也不能找江水、河水、湖水和海水?

  生1:因为这些水太常见了。

  生2:因为它们都是水。

  生3:……

  师:(向生1)“常见”,你再说明白一点就是……

  生1:经常看见。

  师:经常看见的东西,那要找到它会比较……

  生1:比较容易找到。

  师:小朋友们,好好想想看,泉水、溪水这些好找偏不让找,风伯伯是想干什么呢?

  生:是想考考他们。

  师:考他们什么?

  生:是不是聪明、能干。

  (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对于二年级学生却不容易明白。所以弄透这层意思,也是为课文的末尾一段风伯伯夸奖孩子们聪明打下基础。)

  师:风伯伯的每个孩子们找到了水妈妈的孩子吗?从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找到了。从课文的2~8段。

  师:小朋友真聪明。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这几个自然段,他们分别找到了什么?

  生:齐读2~8段。

  师:他们都找到了——

  生:他们找到了乌云、彩虹、浓雾、露珠、白霜、雪花、冰山。

  师:(板书以上词语)他答对了吗?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他们都是水变的。

  师:哦!真聪明,知道得这么多。那从课文哪句话可以看出他们找到了呢?

  生:风伯伯说:“你们都找对了,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

  师:太对了。你也是个聪明的孩子。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

  生齐读“乌云、彩虹……”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风伯伯的孩子是怎样一个个把水妈妈的孩子找来的?

  生1:大娃回来了,抱着一朵乌云。

  师:板书:“抱 一朵”。答得太对了,老师要奖励他,大家欢迎他到讲台来,老师要奖励他一个东西。(生上台,老师拿出制作的“一朵乌云”图片)来,给我们抱来一朵乌云,并说给大家听。

  生演示,背出:“大娃回来了,抱着一朵乌云。”

  师:贴出乌云在黑板上。(然后依次讲解围着一条彩虹、捧着一团浓雾……)

  师:我们都帮水妈妈找到了孩子,非常能干,非常聪明。大家一起来,看着黑板,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读,行吗?

  生:抱一朵乌云;围一条彩虹……

  (这一环节,通过简易自制的形象图片展示,让学生初步理解数量与名词搭配的准确性,如一层白霜、一片雪花、一座冰山,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性、生动性,也对乌云、彩虹等自然现象有一个更深的印象。)

  师:小朋友们都像风伯伯的孩子们一样聪明,找到了水妈妈的孩子们。这些看起来不是水,也是水妈妈的孩子,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他们是水变来的。

  师:水为什么会变成这些?你知道吗?

  生:水一热就变成了云……冷了就变成了冰……

  师:好聪明!(简笔画)水太热就变成极小极小的水珠升上很高的天空,天空很高的地方很冷,这些水珠就结在一块变成云。下雨之后,太阳一照,这些小水珠在太阳光下就出现七种颜色,成为彩虹。一到天气比较冷时,这些水珠就聚成一团,变成浓雾……

  师:这节课,我们的小朋友很聪明、能干,知道了水妈妈有哪些孩子,还知道他们为什么是水妈妈的孩子。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多动筋想问题,多读书,我们还会比风伯伯的孩子们更聪明。(下课)

  (这一小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步了解一点水的三态常识,但又不能从物理学上讲概念,所以通过简笔画方式,直观地感受一下,并结合生活常识进行理解。)

  板书设计:

  5、水妈妈的孩子们

  大娃 抱 一朵 乌云

  二娃 围 一条 彩虹

  三娃 捧 一团 浓雾

  四娃 采 一颗 露珠

  五娃 披 一层 白霜

  六娃 摘 一片 雪花

  七娃 背 一座 冰山师:小黑板出示课文第1段,引导学生读。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5

  师:孩子们,看看体育馆大不大,这么多老师和咱们一起上开心不开心?

  生:开心。

  师:相信大家一定会上得更好。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我刚才已经把动作卡片分给你们的小组长了,你们喜欢什么就戴上什么,那你就是什么了。

  生戴卡片。

  师:带好了,告诉我,你是什么?

  生1:我是长颈鹿。

  师:你是什么?

  生2:我是老虎。

  师:噢,你是凶猛的大老虎。孩子们,现在你们不能不能用动作、声音把你代表的动物的特点表现出来呀!谁来?

  生:我是小牛,哞!

  生:我是小猫。

  师:你用声音表现一下。

  生:喵!

  师:真乖,你一只可爱的小猫。老师和你们一样也进入角色,做你们的鸽子姐姐,一会儿鸽子姐姐就带你们去森林里玩,你们高兴不高兴?

  生:高兴。

  师:好,现在我们乘上小火车,等铃声一响我们就一起走。

  响上课铃!

  多媒体出示火车前进

  师:“心语林”车站到站了。我们利用这个时间聊聊天行不行?昨天才和你们相识,了解不多,鸽子姐姐想知道你们平时在学习语文之前做些什么,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语文?

  生:读课文。

  师:你知道咱们要学新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五遍。

  师:你读了五遍,太好了。读课文是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谁还有别的方法?

  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狮子让猴子当万兽之王?

  师:好问题,谁还有?

  生:为什么狮子让别人当大王自己不当?

  师:善于提问题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希望大家都能勇于提出问题。如果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没关系,马上提出来咱们共同解决。你们还预习了什么?

  生:生字。

  师:本课生字有什么,你试着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生字。

  师:太棒了,你基本全认下来了。学习了生字就能为学好课文做准备。谁还来说?

  生:找资料。

  师:很好,不仅扩大知识面,还能更好的积累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好,让我们再一起坐上我们的小火车,继续前进吧。

  展示多媒体:采集林

  师:采集林到了,相信在这儿大家一定会有许多收获。刚才聊天,知道你们有那么多好的学习方法,面对一篇新的课文,先做点什么呢?你想干什么?你来说。

  生:读生字。

  生:读课文。

  师:看来你们都非常会学习。鸽子姐姐尊重大家的学习,把课本打开。鸽子姐姐特别喜欢这篇文章,先给一个机会我读给大家听好不好。有一个要求,请大家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师范读。

  师:好了,鸽子姐姐读完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生:想!

  师:小朋友自己读,划出生字,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来记住这些生字,读准本课的生字。请我们的小组长领着大家读一读。

  生读,教师巡视。

  师:我刚才看到了,有的学生是用熟字带生字,有的是拆部件。这些都是学习生字的好办法。

  出示轮抡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6

  师: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语言的魅力》。

  (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到前面来书写“魅力”

  听写词语。

  师: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板书。

  生板书。

  师:实事求是的说谁写对了,不要把错。想方法怎样记住?

  师:谁愿意来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指名读课文,师正音“穿着”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在巴黎的街头有一个盲人老头乞讨,竖了一个牌子:我什么也看不见,可是路人无动于衷,一个法国诗人让彼德勒看到了拿起笔在牌子前面添加了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下午给盲老人钱的人多极了。

  师:能够把这么长的课文用这么简单的几句话描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盲老人上午在木牌上写得是什么?

  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结果路人无动于衷,后来诗人在牌子上添了六个字。

  生:春天到了,可是……(师板书)

  师:结果——

  生:下午给钱的人多极了。(师板书:多极了)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随着木牌上的字的变化,人们的表现发生了变化,老人也由叹息到非常的高兴起来。变化这么多,变化这么大,同学们注意从早到晚什么是不变的?这么多情况都发生变化,有没有一直都不变的情况,看书。

  生读书。

  生:从课文第一段知道他是一个盲人,从早上看不到,从晚上也看不到,一直看不到。

  师:从早到晚盲老人还是盲老人。还有什么?

  生:都是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

  师:有没有道理?

  生:有。

  生:木牌上的字我什么都没看见没有变。

  师:从早到晚盲老人乞讨的方法变没变?

  生:没有。

  师:既然还是在这条繁华的巴黎街上,还是那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可是还是这样乞讨的方法,可是你们看随着木牌添加的几个字,事情发生了变化,而且变化得这样大,几个字竟然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生:多了这六个字为什么会起了变化?

  师:这六个字为什么会起变化,他提出的。核心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添了六个字会起了这么大的作用?我们还读读这句话。

  连读三次,

  第一次学生齐读。

  第二次老师范读。

  第三次学生再读。

  师:读完之后你想说什么?这样,把你的想法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

  小组交流。

  生汇报。

  师:好,谁先给大家说说,拿出自己独特的意见。

  生:第一次路人看见牌子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没什么反应,后来看到“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产生了同情心,就给盲人钱了。

  生: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可是对于盲老关来说却什么也看不见,一片漆黑。当人们想到一个盲老人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见,怎能不对盲老人产生同情心呢?

  师:在你的心中春天是不是万紫千红的?

  生:是。

  生:我也同意两位同学的看法,我认为这句话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语言。看到这些字行人都想到了这万紫千红的春天,想到了春天的良辰美景,特别的美妙,然后他们又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中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美丽的景象,都会产生同情心,所以都会帮助这位老人。

  师:你能说出这样一段话,并且说得这么流利这么精彩。你来说说。

  生:我也同意他的看法。可是我想到这是一个盲老人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很多人看到了觉得春天太美了,可是这个盲老人这么大岁数却连春天也看不到就产生了同情心。

  师:很多同学都会有同样的感觉,的确,春天在我们正常人的眼里放课件:春天的美景(师描述:生机勃勃的春天,新新向荣的春天,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能不叫人陶醉呢,但是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屏幕出现一片黑色)上午盲老人写在这句话没起作用是因为他没有打动路人,而下午这句话起了这么大作用是为什么呢?

  生:这些语言使人陶醉,打动人心。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这个想法,和你们一样,并且用生动的语言写出来就是我们这篇课文的第六自然段,请同学们饱含着感情朗读第六自然段体会情感。

  指名生读课文。

  生再读课文。

  师:有时相同的意见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会起到不同的作用,而且如果你运用了恰当的语言,它会更吸引你。社会、校园内经常看到警示语发生了变化,不但能够吸引人而且能够教育人。在预习的时候我建议大家搜集,有谁搜集了一些?

  生:我在校园里的草坪上写着: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

  生:我看到:别踩我,我怕疼。

  生:我在外面街道上看到: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

  生:我在河边看到:我不是澡盆,请不要在里面洗澡。

  师:小河我们要爱护。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下课把你们搜集到的这些写到你们的展示栏上,大家交流。

  出示课件:(一个草坪,一个图书室)

  师: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设计一个警示语,如果这两个你都不喜欢,你也可以设计其他的。

  生小组设计。

  (每组选择一个比较好的警示语写在老师发的牌子上展示到前面黑板上)

  师:请设计的同学读自己写的。

  生:爱护每一枝花朵,珍惜每一片绿色。

  生:天空不能没有白云,树林中不能没有小鸟,北京也不能没有绿色。

  生:花儿是如此美丽,假如您明年春天还想与它重逢,就不要让他们倒在你的脚下。

  生:我会给你带来芳香,请不要把我摘掉。

  生:不要把我的花裙踩烂,不要把我的身体踩扁。

  生:请保护小草吧!不要让世界少了一份生命,不要让世界少了一片绿色。

  师:同学们看这些都是写草坪的,你觉得哪个好。

  生评价。

  师:还有同学是自己选择的,请他来读读。

  生:让每一个走进我的人,都感到我的清洁。

  生:请不要让垃圾泛滥成灾。

  生:水龙头正在哭泣,请你赶快帮它把泪擦干净。

  师:我们发现展示出来的没有第二幅图,有没有写的,给大家读一读。

  生:踹一脚我疼,折一角书疼。

  生:书是知识的源泉,不是你的玩具。

  师:回去之后在你们老师的帮助下,把你的写的整理出来,帖在你们教室的后面。建议你们把你们认为比较好的送给社区的有关部门,也可以送给学校比如食堂、图书馆等部门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7

  教学实录:第一会场下午第一节 宁夏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 宁 夏 吕淑萍老师《窗前的气球》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22课

  课前交流

  师:孩子们,咱们大人初次见面要握握手,我们初次见面,来跟老师拍拍手,就算认识了。(绕场一周和孩子们依次拍手)

  师:今天换了新环境上课,站在你们面前的是新老师,你们有什么问题问我?

  生:你叫什么名字呀,老师?

  生:您姓什么?

  师:刚才她们两个提的问题,我想只要有双明亮的眼睛善于观察,一定会找到答案,看一看,谁有答案,说一说。

  生:叫吕淑萍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这里有(指屏幕)

  师:老师发现你有双 明亮的眼睛,善于观察,你从这大屏幕上还得到哪些信息?

  生:我们今天要学22课。

  师:那你们读过课文了吗?读了几遍?

  生;读过。

  师:你们都读了几遍?

  生:三遍、四遍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窗前的气球是什么气球?

  师:呆会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生:老师应该是宁夏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的老师吧。

  师:美没错,你也善于观察。

  师:关于宁夏你们有什么想了解的,老师可以帮你们解答。

  生:宁夏有什么?

  师:宁夏有五宝:……红的是枸杞、蓝的是……欢迎你到宁夏来。

  生:宁夏有什么美丽的风景?

  师:你想到宁夏去旅游吗?我告诉你宁夏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它东临中国母亲河黄河,西靠……

  生:宁夏哪里有小学呢?

  师:宁夏遍布都是小学,我们银川市就有21所小学,我是21小学的老师。好了,在刚才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你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特别善于观察;都有一对灵敏的耳朵,注意倾听,都有一付金嗓子,声音响亮。我相信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一定会上得很成功。有没有信心。

  生:有。

  上课

  师:小朋友请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气球。

  师:平时,你们在什么时候、哪些地方看到过气球?

  生:比如说在舞台上看过。

  师:你知道舞台上的气球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庆祝

  师:看来它给我们带来欢乐的气氛

  生:在酒店里看到

  师:也是用来增加欢乐气氛的。

  生:我在街上看到过。

  师:逛街的时候见过。

  师:看来,在生活中气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增添欢快的气氛。可是,今天这一课的气球却有着特殊的作用,它呀,变成了一剂治病的良药。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本,学习第22课──窗前的气球。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吕老师写字的时候,我不能回头,但是我相信,我身后一定有41双明亮的眼睛在认真地看着我写字。写字的时候要做到横平竖直,还要做到写字的时候运笔要稳。你瞧,“气”这个字最后一笔“钩”,这个“钩”一定要钩上去,球最后一笔“点”,虽然小,一定要标上去。谁来读课题。

  生:22 窗前的气球

  师:(领读)气球。

  生:气球。

  师:大家一起读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轻轻打开书,你瞧,蓝色通道里有7个生字,是今天要认识的,轻轻把笔拿出来,在课文中用圆圈把这七个生字画下来,然后给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生:学生自学

  师:巡视指导:你真棒,坐姿很端正,速度也快。

  师:我看到大部分同学画完了。请把铅笔轻轻送回家。现在告诉老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表示,恩,都标对了,标完的同学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多读两遍。开始吧。

  生:读书。

  师:什么叫自己读自己的呢?就是我不和别人一起读,我看谁会自己读自己的。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瞧那个小伙子多好的学习习惯,读完后坐得多端正,大家要向他学习。读完的同学同同桌之间互相读读课文中画圈的生字。开始。

  生:同桌互相读。

  师:咱们的习惯要读好几遍,听老师的要求,就读一遍,读给你的同桌听,30秒时间,开始。

  生:同桌再次互读。

  师:老师检查一下,刚才你的同桌都读对了,高高举起你的拇指。如果两个都读对了,击掌祝贺一下,如果你的同桌还有问题,请你帮助一下他。

  师:没问题了,那老师考考你们,这些正字宝宝带着词语宝宝跑到了气球上,你能不能叫出它们的名字,自己快速读一遍。

  生:自由读屏幕上的词语。

  师:如果你能读出。它就会变成笑脸。

  生:学生逐个读

  师:这么多同学还想读,我们一起读。如果你们都能读对,气球将飞到科里亚的窗前,带去你们的祝福。

  生:(齐读)读词语。

  师:这次,那些调皮的生字宝宝搬家了,跑到这五个句子中去了,你们赶快读一读,能读出这五个句子来吗?

  师:出示五个句子:

  (1)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2)气球停了一会儿,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3)这下他猜出来了,准是米沙想的招儿。

  (4)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5)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

  师:刚才读这些句子时,你觉得哪个句子最难读,手势表示一下。

  生:第四句。

  师:谁来读第四个句子。

  生: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师:小伙子,你努力读句子时不添字,不丢字,不回读,不错字。这叫正确流利,我们和他一样正确流利读第四句。

  生:(齐读)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师:老师检查一下你们读课文的情况,课文有五个自然段,我请五个小朋友来读书。其他同学捧起书,看着课文,认真听,看她们读得好不好。老师给你们读课题。

  师:22 窗前的气球

  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那张,你再读一下

  生:科里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

  师:初次接触课文,没关系,回头再练练。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课文里的“谁”指的都是可能是哪些人?

  生:(齐读)一二自然段。

  师:刚才读这段,你想到了“谁”可能是那些人?

  生:科里亚。

  师:哦,科里亚躺在病床上,谁也见不到,这个“谁”可能指哪些人呢?

  生:“谁”指的是大家。

  师:那你能具体说说大家是指的谁?

  生:同学。

  师:除了他的同学,还有谁呢?

  生:还有他的爸爸妈妈。

  生:还有米沙。

  师:还有可能看不到谁呢?看不到什么呢?

  生:老师。

  师:除了人,再想想,躺在病床上的科里亚,还有可能看不到谁呢?

  生:看不到外面所有的东西。

  师:比如说。

  生:外面的高楼大厦。

  师:你太会感受了。

  生:有可能看不到它心爱的宠物

  师:你太会想象了。有可能看不到他的宠物,有可能看不到大街上的川流不息的车辆,有可能看不到绿油油的草地,我们一起来做个说话练习:自己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病床上的科里亚,看不到__________、看不到__________、看不到__________……科利亚__________。自己练习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

  生:病床上的科里亚,看不到同学,看不到高楼大厦,看不到汽车,科里亚非常难过。

  师:你看,他刚刚积累的词就会用了,很好的学习方法。谁还想再来说

  生:病床上的科里亚,看不到他可爱的宠物,看不到他的家人,看不到他的同学,科里亚,你快点康复吧。

  师:你把你的祝福也放进去了。他看不到这么多东西,他怎么样?

  生:很伤心。

  师:课文当中说呀,躺在病床上的科里亚觉得真没意思,现在科里亚的心情你能体会出来吗?

  生:能。

  谁来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老师希望通过你的朗读把你体会到的科里亚的心情表达出来。

  生:读一二自然段。

  师:通过你的朗读,似乎把我们带到了科里亚的病床前,让我们看到了他伤心难过的样子,就在这时,一个红气球摇摇摆摆地飘了上来,在科利亚窗前停了一会儿,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怎么回事呢?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描述了这个情景,这一段只有两个句子,第二句是个疑问句,读的时候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来。老师请一个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这是怎么回事?一起读。

  生:(齐读)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就知道了。男同学读第四自然段,女同学认真听,看你们班男子汉读书怎么样。男同学捧起书。

  生:男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米沙,跟老师读一遍

  生:米沙。

  师:第四自然当中有这样的句子,我们要注意一下:

  出示:科里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科里亚的心情好了许多。

  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些?

  生:科里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师:为什么?你再读一读,读出来也可以。

  生:科里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师:他读得多好,像他这样读一读。

  生:(齐读)科里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师:刚上课时,老师说过,窗前的气球有着特殊的作用,它是治病的一剂良药,它究竟代表着什么呢?我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生:读第五自然段。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全文想一想,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科里亚为什么笑了,比一比,看谁想得多,和别人说的不一样。

  生:四人小组学习。教师巡视、点拨

  师:出示课件:

  想一想,说一说:科利亚_________________,高兴地笑了。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8

  一、质疑导读,披文入情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全文,还深入地学习了“刘备—访孔明”,谁能说说对刘备的初步印象?

  生:刘备仰慕孔明。

  生:诚心诚意请诸葛亮。

  师:同学们很会学习,也很能总结。

  师: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新的问题的过程,大家有什么新的问题吗?我们一起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生:课文是怎么详写刘各等人请诸葛亮出山课文为什么多处写张飞?

  师: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我们怎么样来研究文中刘备、张飞等鲜活的人物形象呢?

  生:……

  二、合作探究,深入课文

  师:抓住人物的言谈举止是读懂人物形象的奸方法。同学们是研究人物的专家,请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研究自己深感兴趣的人物。交流时要做到有话可说。

  师: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师小结学法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先让研究刘备的同学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心得体会(交流刘备的几处言行,原则上以学生的学路为主,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悟出情感,读出个性,说出见解)

  生:我读了刘备斥责张飞的话,知道了他很仰慕敬重诸葛亮。(一些同学纷纷举手表示赞同)

  师:(出示文中四句刘备斥责张飞的句子,不出示提示语)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生读……

  师:你觉得读得好吗?

  生:——般。

  师:老师出示提示语“斥责”、“大声斥责”,引导学生再读句子。

  生再读……

  师:大家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很不简单,谁能用四个字概括刘备的话意。

  生:斥责张飞。

  师:(板书后)刘备是这样说的,又是怎么样做的?

  生: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师-引导学生读好后,概括句意,请学生板生:端正地写“下马步行”。

  师:好,我们应该端端正正写字。

  生:我从“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台阶下等孔明醒来”读懂了刘备敬重诸葛亮。

  师:点击“轻轻”、“恭恭敬敬”,引导学生反复读,读出个性,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读:…

  师:能不能将这一长句概括成四字短语。

  生:等候孔明。

  师:能不能加进表示地点的词语?

  生:阶下等候。

  师:好,能不能把“恭恭敬敬”这一层意思也说进去。

  生:阶下恭候。

  生:我从“赶紧下拜”句也读懂了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是诚心诚意的。

  师:出示句子,上学生自己读,同桌交流后,指名读,其他同学评析。

  生:“谒见’’这个词是指晚辈拜访长辈,下级拜访上级,而那时刘备是大将军、皇叔,诸葛

  亮是一个村夫,说明刘备尊重孔明。

  生:我还有补充,刘备比诸葛亮年长好几岁,谁知道刘备比诸葛亮年长几岁?

  生:二岁。

  生:五岁。

  生:八岁。

  师:二十岁。

  生:(惊讶)我认为这句话应概括成“下拜谒见”

  师:请研究张飞的同学汇报研究的成果。

  生:课文写张飞是为了反衬刘备的诚心诚意。

  生:读了张飞的话,我更敬佩刘备了。

  师:出示有关句子(“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白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先请学生自由读,然后交流。

  生:我认为,张飞看不起诸葛亮,所以“——个村夫”应该读得又轻又慢。

  生:我有补充,张飞是一个猛将,说话很直,应该读得很有力。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白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书,互相交流。)

  师:请大家看黑板,用“刘备()为了表明( )”说一句完整的话。

  生:刘备斥责张飞、下马步行、阶下恭候、下拜谒见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诚心。

  师:不错。谁能再说得简单些?

  生:我从刘备的“言行”中明白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师:抓住人物的言谈举止是读懂人物形象的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如果说,我们善于加强人物的比较进行研究,那是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我们会对刘备的形象和品质有更清晰的认识。

  师:.(出示刘备张飞的四组对话)请问学们找合作伙伴,分角色朗读。

  师:同学们越是读得深入,对课文的理解会越深,请同学们再看看课题,读读课文,你有没有更新更深的发现。

  生:课题“三顾”指刘备去的次数多,坚持不懈。

  生:课文多次写张飞是为了说明刘备心之诚,情之切。

  生:……

  师:课后我们还可以商量一下,如果还有新的发现,可以告诉老师。

  三、联系生活,跳出课文

  师:同学们,三顾茅庐已传为佳话,广为传颂。我们今天学习《三顾茅庐》是为了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了知道几百年前古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吗?学了这个故事,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大家有什么启发呢?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学生1:请人帮助,心诚则灵。

  学生2:尊重他人,以诚待人。

  学生3: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学生4:作为一名单位领导者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学生5:……(联系到囚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

  师小结:是的,同学们已经学会如何做人了。老师为你们高兴。

  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师:我们应该带着问题走进学习的课堂,更应该带着深层次的问题走山课堂。根据大家现在的认识和理解,想提出哪些新问题呢?

  生:张飞能不能与诸葛亮合作好?

  生:课文开头写刘备仰慕诸葛亮,后来写“经过一番议沦后”更敬佩诸葛完了,诸葛亮到底说了哪些话?

  师:他们第一次的对话,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隆中对》,课后请可学们去研究研究,收获一定不小。

  (学生十分兴奋)……

  师:你们有兴趣想了解刘备、诸葛亮等人是怎么合作打天下的吗?课文与原作有什么异同之处吗?读书使人聪明,老师建议大家课后去读读《三国演义》。

  9、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鸬鹚》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适宜于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描绘了一幅鸬鹚捕鱼图:在幽静的环境里,渔人指挥鸬鹚在湖面捕鱼。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分为3段。第1自然段为第一段,写在平静的湖面上,鸬鹚等待着渔人捕鱼的命令。第2—4自然段为第二段,写渔人指挥鸬鹚捕鱼,打破了湖面的平静。第5—7自然段是第三段,写渔人给鸬鹚喂鱼后,划着小船回去了,湖面又恢复了平静。课文从等待捕鱼到捕鱼结束,写出了捕鱼的整个过程,同时描绘了湖面“静—动—静”的变化。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挥想象,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2、抓住重点词,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三、设计思路

  学习语文要: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本课的教学,注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学,在一定的教学单位时间内,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相应的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学习准备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五、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积累知识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鸬鹚课件:鸬鹚图学习了第一段课件:湖面平静图你学了第一段后有一种怎样的感受?

  生:我的感受是湖面很静,也很美丽。

  2、是的,这是一种美丽的宁静,你想把这种物静人宁的美丽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分享吗?让我们借助重点词句美美的把第一段背背。课件:音乐湖面平的像镜子,岸边垂柳和稻田,渔船浮在湖面上。渔人悠然吸着烟,鸬鹚列队等命令。板书:静

  (学生一起有感情的背诵)

  (二)课件演示,抓重点词,感悟理解课文

  1、这些列队的士兵在等待一个怎样的命令?请你从课文第二自然段中找到一个词语来。

  生:这个命令就是:一抹

  师:你真会读书。请你把“一抹”写到黑板上,其他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抄写二次。

  (学生板书,师提醒“末”上横长,下横短)

  师:“一抹”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轻轻一擦的意思

  师:对,那“抹”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可换成“挥”、“扫”、“擦、赶、拍、敲、、、、、、、、”(根据交流板书这些词)

  2、课文为什么要用“一抹”?你觉得用一抹好在哪了?请四人小组研究一下。

  生:渔人轻轻一抹说明渔人很爱惜鸬鹚,生怕伤了鸬鹚。

  师:说的好!这就是你的研究成果,请把你研究的专利写在黑板上,你准备写哪个重点词?

  生:爱惜

  师:好,请你在这写上爱惜。(学生板书:爱惜)

  生:渔人轻轻一抹,鸬鹚就纷纷下水捕鱼了,更可看出渔人对鸬鹚训练有素,鸬鹚很听话。

  师:说的好,请你也板书一个重点词。(板书:听话)

  生:我觉得渔人用竹篙轻轻一抹,就像在拍老朋友的肩膀一样,在鼓励鸬鹚要多抓鱼、抓大鱼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请你也来板书一个重点词。你准备写哪个词?

  生:鼓励

  师:请大家仔细研究第二段的第一句话,看谁还能研究出什么。(自由读)

  师:你想渔人早不下命令,晚不下命令,偏偏这时下=

  生:这可能渔人发现了一群鱼,他怕惊动鱼群,让鱼跑了,所以用轻轻“一抹”

  师:真聪明,也请你来板书一个重点词:惊动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当然,这“一抹”用的好的理由还很多,我们课外再去研究。现在谁能把第二自然段中第一句含着情和意读出来?(个别读,再感情的齐读)

  3、同学们对这“一抹”研究真精彩,但老师相信好戏肯定还在后头,你想渔人这轻轻一抹,会抹出些什么?请同学们读2——4自然段,同桌讨论(研读会抹出些什么)

  师:好,下面我们来交流研读成果,说说渔人这一抹能抹出那些景象来?课件:鸬鹚捕鱼

  生:我读懂了渔人这“一抹”抹出了“湖面上浪花跳跃,荡起了粼粼的波纹。‘

  师:你是从课文的哪儿发现的?为什么说这“粼粼的波纹和浪花跳跃”是抹出来的?

  生:我是从课文“湖面上荡起了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中读懂的。因为是渔人的轻轻一抹,鸬鹚扑扑的下水了,才使湖面上荡起了一圈圈粼粼的波纹。而且我觉得夕阳下浪花跳跃的景象也很美丽。

  师:老师觉得你的审美能力相当不错,应该好好奖励你。如果让你来板书出这抹出来的景象,你用那些词来概括最好?

  生:浪花跳跃

  师:很好,请你在这儿板书:浪花跳跃

  生:我认为是抹出了鱼。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课文说:“一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住他的脖子,把吞进他喉囊的鱼挤出来,又把他甩进水里。”所以说渔人抹出了鱼了。

  师:就只一条?

  生:有许多条

  师:你又是从课文哪儿发现的?

  生:因为课文中写:鸬鹚不断的跳上渔船,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

  师:特别是哪个词?

  生:不断

  师:那我们怎样板书这一学习成果呢?

  生:许多条鱼也可以说:鱼儿不断、多多……

  师:现在更好了,与前面的“浪花跳跃”更想配,这成果是你发现的,奖励你来板书:鱼儿不断,同意吗?

  生:我从“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中知道还抹出了渔人的忙碌。

  师:对,请你来板书:渔人忙碌

  渔人这轻轻一抹,原来平静的湖面动起来了,热闹起来了!板书:动现在请同学们和上书本.

  (三)发挥想象,培养创新意识

  1.同桌研究想象:这一抹还会抹出什么来?

  生;我觉得还抹出了丰收,我仿佛看到小渔船里满是活蹦乱跳的鱼。

  生:我有补充,渔人抹出钱。

  师:真的,怎么解释?

  生:因为渔人抓了这么多鱼,第二天到市场上买,就换成了钱。

  师:想的好,这叫勤劳致富。再继续想想,还会抹出什么?

  生:还抹出了渔人家的电视机、电冰箱、还抹出了渔人丰盛的晚餐。

  师:说的太好了,谁来概括的说说?

  生;抹出渔人喜悦的心情。/抹出了渔人一家的幸福生活

  师:好,请想想这下板书什么?幸福生活、心情喜悦

  师:谁来板书,那就我来吧!()

  2.同学们真了不起,对渔人这轻轻一抹的研究成果有这么多,如此丰富的体会到了渔人捕鱼的忙碌和喜悦,让我们也一起来享受这种快乐,请大家自由读2——4自然段,等会儿把你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句段读给大家听。(个别读,点评,再齐读)

  (四)文章小结

  1.岸上炊烟四起,袅袅的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捕鱼了……这时湖面又——渐渐恢复了平静

  师:是啊,湖面又恢复了平静课件:捕鱼后的湖面平静,并打上字——湖面有恢复了平静

  师:为什么要用“恢复”?

  生:因为湖面原来是平静的,鸬鹚下水捕鱼变的热闹了,现在又像原来那样平静了,所以可用上恢复

  2.对,但请再研究一下,这时的静与原先的静是不是完全一样?课件:思考:这是一种()的静,()的静。相互讨论完成练习

  生:湖面又恢复平静,这是一种渔人和鸬鹚紧张劳动之后的静,比捕鱼前显得更静了。

  师:渔人满载而归,他们一家又可以吃上新鲜的菜肴,这是一种带有丰收的喜悦的静。

  师:渔人捕了这么多的鱼,明天到市场上准能卖好多钱,为他们一家的生活带来了幸福,在这静静的湖面上,我们好象能听到他们一家的欢笑声,这是一种洋溢着温馨和幸福的静。

  师:是啊,这时的静比上一次是更恬静,更美丽!老师不得不佩服你们,体验是如此深刻。你能把这洋溢着喜悦和幸福的静读出来吗?(细读5——7段)小结

  3.这一节课我们抓住“一抹”一词,研读了课文。一起享受了渔人捕鱼的忙碌和喜悦。读懂了从鸬鹚等待命令到下水捕鱼再到列队回去,使美丽的湖面由平静到不平静再恢复平静,而这种静和动的景象都充满了美的情趣,都是美的享受!

  4.练习

  作业本完成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9

  第一课时

  (课前一两分钟让学生自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学《白头翁的故事》,请把课文自学一遍,告诉大家课文讲什么?(生读全文)

  师:x x x,请说,我们在学什么?

  生:在学《白头翁的事故》。(“翁”字音念不准)

  师:念清楚。(生读,师正音,生再读)

  师:“翁”字是什么结构?怎么写?

  生:“翁”字是上下结构。(师书写,后出示“白头”)

  师:“白头翁”是什么样的鸟?

  生:白头翁是头上白的鸟。

  生:白头翁是头发白的鸟。

  师:它什么地方白了?

  生:是头上的羽毛白了的一种鸟。

  师:刚才同学们自学得很不错,现在我们——起来学。(让学生把自学时研究出的“名堂”进行全班交流)

  生:……

  师:他研究得很好,可是总表达不清,多练习,会提高的。

  生:……

  师:大家都研究到“他厌倦了”,告诉我“厌倦”怎么写?(生自由说,师有意少写一点,对不?再添上“、”)“倦”字什么结构?

  左边是______,右边一起说笔画。(师写)请大家拿起笔,在课文中“厌倦”旁写厌倦。

  师:他厌倦了,怎么说的?

  生:……

  师:课文讲了白头翁的故事,故事就要有情节,这个故事主要讲白头翁干什么?(听几个同学的发言,看谁讲得最完整)

  生:(读第一小节)是美丽的小鸟学本领。

  师:小鸟学本领学得怎么样?

  生:小鸟学本领有头无尾。

  师:说得好!(板书:有头无尾)类似“有头无尾”的词你还能说出哪些?

  生:有始无终。

  师:真好,现在我们来研究这个故事。美丽的小鸟为什么会变成白头翁?他先向谁学本领?

  生:第一个向喜鹊学本领。

  师:自己读课文,研究点“名堂”出来,边学边作标记,等会儿告诉大家,你研究了什么?

  (师指名第一组同学逐个说,进行评价,然后师再指导)

  师:跟喜鹊造房子厌倦了,谁还记得“造房子”是个什么词组?

  生:动宾词组。

  师:现在请大家学写3句话,小乌后来跟谁学什么?要注意前—格写名词,后一格写动宾词组。(生边读边归纳,在空白处写句,指名3位同学板演)

  师:(出示3位学生的答案,集体评改)

  x x x写得很认真,谁能说说他的哪个笔画写得漂亮?

  生:钩写得漂亮。还有横,横得很平。

  师:我发现同学们有两个优点,一是学会了找词,二是学会了归纳。

  师:(学第三节课文)听大家把课文读一读。(师领读)为什么用“又”字。

  生:因为这是第二次了。

  师:好,我们下节课再学。

  板书:

  喜鹊 造房子厌倦

  美丽黄莺 学唱歌白头翁

  小鸟 大雁 飞行 故事

  老鹰 打猎

  (加“一”的是学生写的)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小鸟学本领有头无尾,我要看看我们班谁学习有头有尾。打开课文,请研究一下小鸟学唱歌共有几句话?

  师:……

  师:它唱得很动听,请你念得也动听。

  生:……(大家一起念)

  师:你说什么叫动听?

  生:好听、优美。

  师:(指名念第、二句。生念)

  师:小鸟跟黄莺学唱歌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读)

  师:(指名读第三句)(生读后)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谁能读得更好,请给大家读一读。

  生:……

  师:再读,重音是什么?(又)

  (生练读)

  师:第四句先自己练。(生各自练习)

  师:这节一共有几句话?用手指来表示。

  师:现在,我们按照“跟黄莺学唱歌”的写法,来学写“跟大雁学飞行。”(让学生自由活动)

  师:很多同学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交流。(指名说,一句一句地评价)

  师:(讲到第四句时)水平就体现在这句上啦,拿出笔直接写在书上,想好的同学先别告诉同学,轻轻告诉我。

  生:他说:“学飞行要天天练翅膀,我可受不了。”

  生:他说:“学飞行要天天练速度,我可受不了。”

  生:他说:“学飞行要天天早起,我可受不了。”

  (师来回于学生之间,与学生亲切交谈)

  (指名学生说,一学生自觉提出说全段)

  师:“跟老鹰学打猎”怎么写?想好的同学打开作文本写《学打猎》,标点可照抄。

  (师巡回指导,批改其中的字句,发现好句及时表扬,对不通顺的句子给予指正,鼓励优生自己创编)

  师:你很聪明,把“他”改成“小鸟”了。

  师:听讲评后,用橡皮擦掉自己文句的孩子,老师看来,是最一般的孩子,应该保持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特点。你们说对吗?

  师:写好的同学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今天x x x是最聪明的学生,聪明的学生老师给他布置“聪明作业”,请你写第二篇短文《我可不学白头翁》。

  (大部分学生写好后,教师让学生念最精彩的句子。)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10

  一、课前活动

  课前教师将彩色手工纸藏在学生位斗里。

  师:同学们,老师送你们每人一样礼物,藏在位斗里,拿出来吧,高兴吗?

  没想到是吧?喜欢吗?用它来折个小纸工吧!

  生:(非常兴奋)

  (评:课伊始,教师让孩子们用彩色手工纸折纸工,这一环节的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愉悦的情感,孩子们激动,摩拳擦掌。他们用心地去折。教师巧妙地揭示课题,激发了孩子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导入

  师:巡视。看!这只小纸船折得多漂亮!我把它贴在黑板上,(板书:纸船)。

  都折什么啦?举起来给老师看看。都挺漂亮。我这儿还有一个大家都非常喜欢的玩具,它可折不出来,想看么?你把手里的纸工都藏在位斗的最里面,我就给你们看。对,是风筝,(贴风筝)它是扎出来的。(板书:风筝)

  生读:风筝。

  师:读得多准确。“筝”和“风”交朋友的时候读轻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读一声。(指导“筝”的读音)

  就是这纸船和风筝还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呢!

  三、初读

  1师:想读吗?那就快打开书92页,读一读吧。

  (生自由读课文)

  师:我看到你们都在想办法记住字音,多会学呀!

  生词都会读了吗?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听。

  都谁全读对了?词宝宝可都在这儿,

  CAI:乐坏了扎风筝抓住草莓

  幸福吵架难受漂呀漂

  谁能读?

  生:指名读,(把za风筝,读成zha风筝)

  师:“扎风筝”,这个字在这里读za,像扎风筝、扎小辫,都是这个za。它也读zha,这样像针一样刺,叫zha,比如扎针。

  生读:“扎风筝”

  生:开火车领读。

  抢读

  师:“漂”字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

  生读

  CAI:[漂漂呀漂漂漂亮亮]

  (评:识字教学抓得实,学生记得牢。识记形式灵活多样,对难字教师加以指导。)

  四、逐自然段读文,随文解决生字词

  师:词读得这么好,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读得更好!为了把最好的你展示给大家,再练一练。

  (一)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漂飘的教学

  1、读2自然段时,板书:漂

  2、读4自然段时,板书:飘

  师:都是piao,怎么不一样呢?(画水、风)

  生:纸船在水里漂,所以有三点水;风筝在风里飘,所以有风。

  师:原来偏旁不一样,字义也不一样啊!纸船顺水漂呀漂、风筝乘风飘呀飘,多美呀!谁来当纸船?谁来当小风筝?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CAI: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生读

  师:能加上动作吗?

  生:加上动作读。

  (评:“漂”和“飘”虽然是同音字,但字义却不同。教师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记、理解、朗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3、从第5自然段开始,开火车分段读文。

  五、整体感知;

  师:我们已经把课文读好几遍了,你能用“纸船”、“风筝”说话吗?

  生:水里漂着一只纸船。

  生:松鼠折了一只纸船送给小熊,小熊扎了一只风筝送给松鼠。

  生:松鼠在纸船上放了一个松果,小熊在风筝上挂了一个草莓。

  生: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生:松鼠和小熊吵架了,纸船和风筝又让他们和好了。

  师:你们知道的真不少。是啊,纸船和风筝是小熊和松鼠的使者。就是这小小的纸船把小熊“乐坏了”。

  (评:让学生用“纸船”、“风筝”说话,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

  六、精读课文。

  1体会快乐:(出示图1)

  师:你们看把他乐的。你想说点啥?

  生:小熊,你咋这高兴啊?

  生:小熊,你咋乐成这样啊?

  师:乐成咋样了?

  生:小熊手里拿着小船,嘴都合不上了,还在那跳呢。

  师:这呀叫手舞足蹈。是啊,小熊,你咋乐成这样啊?

  (评:从图入手,让学生看图想象,学生感兴趣,有话可说。)

  (2)出示3自然段,指名读。

  师:说说吧,他咋乐成这样?

  生:松鼠折了一只纸船送给小熊,纸船上放着一个松果,松果上还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师:这可不是一般的礼物。这纸船是松鼠自己折的;松果是他自己摘的,还是他最爱吃的;纸条上的话是他自己想的。难怪会让小熊乐坏呢!你能把小熊乐坏的样子读出来吗?

  生:读(很平淡)

  师:你没“乐坏”。

  生:读(生动)

  师:从你的脸上就能看出来,你真是“乐坏了”。不光小熊“乐坏了”,松鼠也“乐坏了”。

  出示5自然段

  生:(读)

  师:就是这纸船和这风筝,给小熊和松鼠带来多少快乐呀!可是有一天……(师配乐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怎么回事呢?接着读读课文吧!

  生:配乐自由读

  师:课文读到这,如果你就是小熊、你就是松鼠,现在看到这纸船、风筝,你想说点什么?

  生:(沉默)

  师:再读读你感受最深的部分。

  生:自由读。

  师:谁想读?

  生:松鼠再也受不了了,……(较平淡)

  师:松鼠孤孤单单地爬到屋顶上,看看满屋顶的纸船,望望空荡荡的天空,他流下了眼泪……再读这一段。

  生:读(很有感情)

  师:小松鼠,看着这纸船,难道你不想说点什么?

  生:纸船,你跟小熊说:“我再也不和你吵架了!”

  生:纸船,你快漂到小熊那里,让他和我和好吧!

  师:板书(让我们和好吧!)都来读读这句话吧!

  生:读(充满感情)

  师:他们和好了吗?

  齐读最后一段。

  生:读

  七、写字教学:

  师:松鼠把快乐折进纸船里,小熊把祝福扎到风筝上,纸船和风筝给小熊和松鼠带来了幸福。(板书:福)“福”你在哪儿见过?

  生:过年的时候,我们家门上贴过这个字。

  师:是这样的吗?(出示实物)谁有补充?

  生:过年的时候贴的是倒“福”。

  师: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福”来到了的意思。

  师:平时人们都怎么说这个字?

  生:福临门、福气、福如东海、有福、道福……(组词)

  师:纸船和风筝送出的是祝福,松鼠和小熊得到的是幸福。(理解“祝福”和“幸福”)我这儿有一幅图,你们看:(出示百福图)这是一百个字,还都是同一个字!猜猜,是哪个字?

  生:福!

  师:对!就是“福”字。中国的老百姓特别喜欢这个字,写出了各种各样的“福”。他们希望自己得到幸福,也愿意把福字送给朋友,让朋友得到祝福。我们也写写这个字吧。

  师:“福”是什么偏旁?

  生:示补旁

  师:示补旁是示字的变形。老师给大家变个小魔术,你可看好了啊,千万别眨眼。(师把“示”变成示补旁)短横变成点,长横和撇变成横撇,竖勾变成竖,点不变。这儿有几个点?

  生:一个。

  师:伸出小手,和老师板书“福”。

  师:写个福字吧。描一个,写两个。

  师:我写这个字的时候心里暖融融的,你们呢?

  师:(指板书)纸船和风筝使小熊和松鼠得到了朋友的祝福,使他们拥有了幸福!我们课下也折了小纸工,咱们也写上祝福的话送给朋友吧!

  (评:和前面的教学相呼应,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学会展示自己,懂得关心他人。使孩子的个性健康地发展。)

  八、联系生活,感受真情

  读写、读祝福的话。(放轻音乐)

  评析:

  《纸船和风筝》一课的教学体现了以下几点理念。

  一、创设情境,营造和谐。

  情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发展。本课的导入自然得给人以清风扑面的感觉。开课,教师就让学生体会到了意外收到礼物的惊喜;折手工看似与课堂无关,实际上却与后面的教学相呼应,而且使学生解除了紧张情绪,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体验成功,放飞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内心的自豪感,自尊感,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杨老师让学生把祝福的话写在小纸工上,使每个孩子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他们乐于展示自己,他们更懂得关爱伙伴,他们的个性健康地发展。

  三、识字教学情境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杨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让学生快快乐乐识字。在识记过程中,学生既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又学会了识记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11

  一、 出示《游子吟》古诗。指名读。

  二、 检查预习。

  1、 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板书:孟郊)他是哪个朝代的人?(唐朝)

  2、 他为什么写这首诗?(生:他想铭记母亲对自己的慈爱)板书:铭记(什么叫铭记)生:永远记住

  3、 师小结:他就是想记住母亲的恩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学生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师生共同板书师提示学生注意恩是上因下心。

  三、 自由读一节,动笔画出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小组内交流最感动的句子。生1: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补衣服。从一针针一线线体会到了母亲很关心很爱他,缝得很仔细,指名2-3人读中体会问:她在缝衣服时还会想些什么?你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生1说舍不得儿子走;生2说她想儿子早点回来)

  第二节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深?指名说并读。(师点评你读出了母亲对儿子的不舍)生2读(师点评你读出了依依不舍)生齐读。这时孟郊看到母亲头上怎样?他心里又会怎样想?生1她昨夜肯定没睡好,为我操心生2母亲昨晚睡迟起早生3:母亲为儿子操心把头发都弄白了。师:湿润是什么意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没流下来)

  师小结:母亲的恩情一方面体现在行动上,一方面体现在语言上。板书

  四、 让我们轻轻地读这首诗,找出文中和诗句相对应的句子,仔细听。

  师: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啊!(生:):

  师:有一天,儿子要出远门了,母亲给他缝补衣服。

  师: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生;临行密密缝

  师让学生说意恐迟迟归的意思。

  让学生练习背诵,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背上。一组展示背诵(齐背)背得怎样?有感情吗?另一组挑战背。师小结:刚才两小组同学把最后一行诗句背诵的特有感情又《游子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千古名句,要记住。那么我们能为母亲做些什么呢?小组内讨论,看谁能做一个爱母亲的孩子

  生1帮母亲洗衣服、刷碗、切菜、等做家务。生3:洗脚。

  师:希望你能说到做到,落实到行动上今晚给母亲洗脚。

  板书: 行动上

  母亲的恩情 太阳的光晖

  铭记 语言上

  孟郊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12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课题是——画鸡蛋

  生:画鸡蛋。

  师:(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是讲谁画鸡蛋的事?

  生:达.芬奇。

  师:把话说完整。

  生:这篇课文是讲达.达芬奇画鸡蛋的事。

  师:要是把达.芬奇什么时候,谁让他画鸡蛋也说清楚,就更好了。谁来试一试。

  生:这篇课文是讲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让他画鸡蛋的事。

  师:他说得好不好?

  生:(齐)他说得好。

  师:大家照他说的样子练习说一遍。

  生:(练习说)

  师:打开书,看看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是从哪几方面概括介绍达.芬奇的。

  生:(打开书,轻声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后)这一自然段有两句话。

  师: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生: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四百多年以前,有个意大利人叫达.芬奇。他是个著名的画家。

  师:噢,你只是把这两句话读了一遍。“四百多年以前”是告诉我们什么?

  生:“四百多年以前”是告诉我们时间。

  生:“四百多年以前”是告诉我们什么时候。

  师:说得都对。(出示“什么时候”的卡片)

  师:“意大利”是告诉我们什么?

  生:“意大利”是告诉我们什么地方。

  师:“意大利”是个国家的名字,应该说告诉我们哪个国家。(出示“国家”的卡片,挂出世界地图,指出意大利的位置。)“达.芬奇”是告诉我们什么?

  生:“达.芬奇”是告诉我们人物。

  师:(出示“人物”的卡片)“著名的画家”是告诉我们什么?

  生:“著名的画家”是告诉我们他是什么人。

  师:(出示“是什么人”的卡片)什么叫画家?

  生:画家就是会画画的人。

  师:图画课上老师教你们画画,你们也会画很多画,你们能叫画家吗?

  生:(发出笑声)不能。

  师:那你们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画家?

  生:会画画的大人才能叫画家。

  师:是这样吗?我们学校教图画课的老师都是大人,又会画画,他们都是画家吗?

  生:(沉默不语)

  师:看来这个问题难了一些,听老师说。画家一般是指有画画的特长,画画得很好,并以画画为主要职业的人。懂了吗?

  生:懂了。

  师:你们还听说过什么“家”?

  生:歌唱家。

  生:音乐家。

  生:科学家。

  ……

  师:什么是“著名的画家”?

  生:“著名的画家”就是出名的画家。

  生:“著名的画家”就是有名的画家。

  师:对了。像达.芬奇一样,他很有画画的特长,一生画了好多世界名画,不但意大利人知道他,世界上的很多人都知道他。他就是著名的画家。

  师:第一自然段的两句话从“什么时候、哪个国家、什么人物,他是什么人”四个方面概括介绍达.芬奇,用话不多,讲得很清楚。一齐把这两句话读一遍。读的时候,要把“四百”“意大利”“达.芬奇”“著名”读得重一些,“有个意大利人”后边稍停顿一下。

  生:(齐读)

  师:第一自然段两句话概括介绍达.芬奇,是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生:先讲什么时候,再讲哪个国家,接着讲人物,最后讲他是什么人。

  师:他说得好不好?

  生:好。

  师:为他鼓掌。

  生:(热烈鼓掌)

  师:大家照他这样说一遍。

  生:(齐说)

  师:我们能不能不按这个顺序,也从这四个方面来概括介绍达.芬奇?

  师:(把黑板上的卡片顺序调整为:什么时候、国家、是什么人、人物)按这样的顺序该怎么说?自己练习一下。

  生:(练习后说)四百多年以前,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

  师:四个方面都说了,顺序也对了,就是有点不太连贯。应该说“意大利有个著名画家,叫达.芬奇。”谁能这样说一遍。

  生:四百多年以前,意大利有个著名画家,叫达.芬奇。

  师:这样说就好了。大家练习说一遍。

  生:(齐说)

  师:(把卡片顺序调整为:什么时候,是什么人、人物、国家)按这样的顺序该怎样说,自己练习一下再站起来对大家说。生:(练习后说)四百多年以前,有个著名的画家叫达.芬奇,他是意大利人。

  师:很好。从这里我们知道,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我们学会了,说话的能力就提高了。

  师: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讲达.芬奇开始学画画的时候,老师要他画鸡蛋的事。那么,老师为什么要他画鸡蛋,开始他是怎样画的怎样想的,后来又怎样画的怎样想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他画鸡蛋与成为著名的画家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弄懂这些问题,好吗?

  生:好。

  (接下去指导学生围绕以上问题,读书,思考,议论,一层深一层地理解课文。)

  点评

  《画鸡蛋》是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里选取的教学片断,是这篇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仅此片断,我们便不难看出老师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扎实的教学功底。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这是理解课文的前提,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有些句子看起来很容易懂,其实学生并不一定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因此,要抓住学生似懂非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务求甚解的学习品质。如老师在讲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时,紧紧抓住“意大利”“画家”“著名画家”等词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意大利的地理位置,使学生建立“意大利”是个国家的概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环境,逐步理解“画家”“著名画家”等词语,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在句子训练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是一个明显特征。如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及时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相同的内容,可以说是颇具匠心的。在句子训练中,他不仅要求学生把话说对,而且还要求学生把话说好,说活。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相同的内容,就是把话说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从以上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非常重视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概括课文内容、理解词句,还是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述句子,他都注意到使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

  从老师的“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组织课堂教学”的经验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务实的教风。在课堂上他让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写写”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受到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13

  名称及内容:家长会上话青松——《青松》教学实录

  课堂实录:

  一、漫步诗林巧引题。

  师:同学们学了很多的古诗,有些古诗的题目里面常常有这样一个字——板书“咏”。(生齐读)。

  师:知道这个“咏”是什么意思吗?

  生:赞美、赞颂、歌咏、歌颂……

  师:是呀,诗人多感,看到眼前的景或物,就会产生许多这样那样的感受,有了感受就想表达出来呀,于是,一不小心就写下这么些诗来。还记得哪些古诗的题目里就有这个字?

  生:《咏华山》、《咏梅》《咏鹅》《咏柳》……

  (齐背提到的这几首诗)

  师:有些诗,题目中没有这个“咏”字,却也有歌咏之意。比如《望庐山瀑布》,

  生:(迫不及待地)还有《草》《小池》《风》……

  师:哎呦,这么多的诗都是这样啊。我们虽不是诗人,可能也会有诗人想说说想夸夸想赞赞的冲动,比如,出去游玩的时候,你有过吗?

  生:自由发言。

  师:想不到我们班有那么多的同学都有诗人的冲动,将来一定会有许多小诗人、大诗人。

  师:如果,老师在咏字前加上一个字——板书“冬”。(生连起来读“冬咏”)这回咱们把咏的范围定在冬天,你又想歌咏哪些景或物呢?

  生:我想歌咏大雪。大雪下过之后,我们可以滚雪球、打雪仗、还可以在雪上溜冰,雪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生:我想歌咏青松,因为它在大冬天里也不怕冷,大雪压着它也不怕。(这位同学预习过《青松》一课)

  生:我想歌咏梅花,因为它也不怕冷,天越冷的时候,它开得越美,开得越香。

  生:我想歌咏翠竹,因为冬天里它长得很绿,而其它的植物大多都干枯了。

  师:我们在识字五中学到的三种植物你们都提到了。怪不得人们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呢。今天老师要跟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组新的诗,补充诗题——冬夜杂咏(生齐读)

  师:《冬夜杂咏》是陈毅元帅在1960年写的一组诗的总题。里面包括三首诗,分别是《青松》、

  《红梅》、《秋菊》。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青松》。(板书诗题——青松)

  二、一读古诗求流利

  师:(生齐读课题后问)诗的题目往往就是诗的眼睛,你这个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小问号呢?

  (生发言)

  师:既然有了问号,就自己读一读吧,诗中有几个新的生字朋友,我们可要读准它的名字。

  生自由读古诗。

  小黑板出示古诗,生字用红粉笔标出。

  师:谁来做小老师,带着大家学一学生字。

  (有三生分别带学生读生字)

  师:生字都认识了,谁来读一读古诗?

  (生读,师相机正音,重点指导读“挺且直”,读了好几遍)

  师:真不错,没用老师教就能把古诗读正确流利。

  同学们都知道,诗要想读得好,就不仅是正确流利了,还要读出诗的韵味,也就是要读好诗的节奏诗的停顿。诗该怎样读,怎样停顿呢?同学们做老师,你们读,我来画。

  (生读师画)

  再次练读,读得很有味。

  三、再读古诗会诗意

  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边读边想。

  生:我知道大雪压青松的意思,就是大雪压在青松的身上。

  生:我知道青松挺且直的意思,就是青松被大雪压着,腰也没弯,很直。

  生:我知道待到雪化时的意思,就是到了雪化的时候。

  生:老师,我不知道什么是高洁?

  师:不懂就要问,很好!有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只有一个举手。)

  生:高是说松树很高,洁就是清洁。

  师:是不是这个意思呢?我们过会再想。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大雪压青松”,这是怎样一场大雪呢?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图。

  生:雪很大,很厚。

  生:雪落在地上,就像是一层厚厚的被子。

  生:到处都是白色的。

  师:虽然这是雪后的情景,但是从地上的雪我们也能猜想到,这雪下的时候,一定很(生齐:大),下的时间也一定很(生齐:长)。用一个成语来,这真是(生:鹅毛大雪)。下这么大的雪,气温一定很(低)。天一定很(冷)。你又想到了哪个成语呢?(雪窖冰天,冰天雪地)

  是呀,就是在这样的天,这么大的雪压在青松身上。同学们再读这个“压”字,给你什么感觉?

  生:雪很重。

  生:雪很沉,像块石头似的。

  生:青松的肩膀上一定有些疼了。

  师:理解得真好。这么沉的大雪压在青松的肩上,它又有何反应呢?

  (生齐:青松挺且直)

  青松是怎样挺且直的呢?谁愿做青松?

  (请一生上台来演,生昂首挺胸,生评议。)

  师:通过这么一演,你们都知道挺的意思了,挺就是——(挺起胸),直就是——(直起腰)。其实在这里,挺与直的意思差不多,可以说成同义词,中间用了一个“且”把两个字连起来。同学们再看这个挺字,什么旁?(提手旁)从这个偏旁也许我们还能想到,在挺起胸的时候,还应有一个动作,什么动作?(生用手拍胸),用手一拍这胸脯,挺就挺出这感觉来了,什么神情?(有信心,有勇气)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会挺?

  生:我在考试考了100分的时候会挺起胸。

  生:我在跑步得了第二名的时候会挺。

  生:我在领奖台上领奖的时候会挺。

  师:是呀,我们在取得了成绩,获得了成功的时候常常会挺起自己的胸膛。那青松是在什么时候挺的呢?

  生:是在大雪压着的时候挺的。

  生: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挺的。

  师:面对着大雪,青松没有惧怕。反而挺直了自己的胸膛。这正应了写《蜡梅花》中的一句话——大雪当(生齐:棉袄),风来(生齐:挺胸膛)。记得《敕勒歌》中有这么一个句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这里,也许我们可以改一下了——“天苍苍,雪茫茫,风吹青松(生齐:挺胸膛)。同学们,青松这一挺,挺出的是自信,挺出的是勇气,挺出的是一个微笑的强者,挺出的是一个钢毅的汉子。

  面对着青松,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青松,你真是好样的。

  生:青松,你真了不起。

  生:青松,你是个英雄,我真佩服你!

  生:青松,我要向你学习,做一个坚强的人。

  师:能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读评前两行诗。)

  师:我们再来看后两行,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刚刚就有同学说了“待到雪化时”的意思,就是等到雪融化了的时候,跟大雪压着时的青松相比,你觉得雪化之后,阳光照耀下的青松,又有哪些不同呢?

  生:雪化后的青松更高。

  生:雪化了之后,青松一定更绿了。

  生:青松一定更好看了。

  生:青松在阳光下可能还闪着光。

  生:雪化了之后,青松一定挺得更直了。

  生:被雪洗过的青松,可能更干净了。

  师:更干净了,就是洁,更挺了,就是高。又不仅仅如此。雪后的青松,被大雪压过,洗过的青松,在阳光下更绿了,更美了,更挺了,更有男子汉的气概了,也更加惹人喜爱了。这就是高洁。这就是松的高洁之处,不同于其它树木之处。

  师:那现在你知道“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意思了吗?

  (生说意思)

  (美读,配乐读)

  师:读了陈毅的这首《青松》,你对青松又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呢?

  生:青松不怕寒冷,不怕大雪压,真叫人佩服。

  生:青松被大雪压着,还挺得那么自信,那么勇敢,真厉害。

  生:我也要向青松学习。

  生:青松在困难面前,一点也不害怕。

  师:是呀,但愿我们像青松,在困难面前一样能挺出自信与勇气的青松。

  师:《冬夜杂咏》这个组诗中,还有两首,都在我们的练习册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再学学那两首诗。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14

  教学目标:

  1、认识“刺”“猬”等10个生字,会写“采”“背”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

  3、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

  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师生互动拍手小游戏 :

  师: 我拍上

  生:我拍下

  … …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以前学过的字宝宝,大家已经和它们见过面了,它们是(出示“称”)

  生:称

  师:我们在学习《称象》一课时见过它。(再出示“赞”)

  生:赞

  师:还记得那句话吗?“诚实赢得…… 虚伪招来……”

  生:“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

  师:课文中它们组成了一个新词,叫——

  生:称赞

  师:什么是称赞?谁能给它换个词?

  生:表扬

  生:赞许

  生:赞美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题就叫《称赞》,大家来齐读课题。

  生:称赞

  师:声音真洪亮!相信大家课文一定能读得更棒!一起打开书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帮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你们认识了几个动物朋友?

  生:两个

  师:今天老师还把他们请到了课堂上来,他是……(出示刺猬图)他是……(出示小獾图)

  生:刺猬 小獾

  师:他们的名字你认识吗?谁来读?

  生:刺猬(三声)

  师:“猬”本来读四声,和刺连在一起,读轻声。

  师:“獾”有点复杂,大家一起读。

  师:刚才大家读了课文,文中讲了谁称赞了谁?

  生:刺猬称赞了獾,獾称赞了刺猬。

  师:看来他们是互相称赞。(多媒体出示)

  师:他还称赞你们呢?称赞你们读书认真,听课仔细。

  多媒体出示图片(火车上面有生词)

  师:只要读对了火车上的词,小火车就可以开起来。每人读一个词,读对了,小火车就会穿上漂亮的衣服。

  (生接龙读词)

  师:有两个小问题想和大家交流,“瞧”为什么是“目”字旁?

  生:因为它是用眼睛看。

  师:傍晚是什么时候?

  生: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

  师:老师告诉你,傍晚是天快黑,还没有黑的时候。

  (接着指名读)

  师:老师相信大家都能读准确,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吧。

  生同桌读词

  师:祝贺你们闯关成功!那就让我们就坐上火车出发吧,闭上眼睛。火车带着我们穿过山洞,越过小河。大森林终于到了。清晨的森林美丽而宁静,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在路边遇到了小獾,他们在做什么呢?请同学接读1-4自然段。

  生:接读课文。

  师:小獾做了三个什么样的小板凳?

  生:粗糙的小板凳。

  师:看上去怎么样?凳子腿有的――有的――

  生:凳子腿有的细,有的粗

  生:有的正,有的歪。

  师:这样的板凳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摸上去会有什么感觉?老师有一块粗糙的木板,你来摸摸看,什么感觉?

  生:有裂缝

  生:凹凸不平

  师:我来摸摸,还有很多毛刺呢!像这样不精巧,不光滑的样子就是——

  生:粗糙

  师:这么粗糙,可是小刺猬却称赞小獾——

  生:一个比一个做得好。齐读该句。

  师:我认为小刺猬不该称赞小獾,你们同意吗?

  生急于回答。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只有两个字——读书,读1-4自然段,找出理由来说服老师。

  生自由读。

  师:应该称赞吗?假如你就是小刺猬,说说你为什么要称赞他?

  生:虽然他做得很粗糙,但是他做得很认真。

  师:既然认真,为什么还那么粗糙?

  生:因为他还没有学会。

  师:他正在学,那他学的态度怎么样?

  生:认真

  师:拿起书,一起读第二自然段,让老师通过你的朗读看出来小獾值得称赞。

  生齐读

  师:有的同学把“糙”读成了造,跟老师读。

  师:还有什么原因,要称赞小獾呢?

  生:到傍晚的时候,拿了几个红苹果……

  师:看来你没有听清老师的问题,听别的同学说,还有什么原因你要称赞小獾?

  生:他做的一个比一个好。

  师:看屏幕,一个比一个好,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第一个做得有些好,第二个比第一个好……

  师:我觉得第一个做得应该很粗糙,第二个比第一个好,第三个更好。

  师:说其他东西,还会说一个比一个怎么样?

  生:一个比一个多。

  师:一个和一个,能比较多少吗?

  生:一个比一个长。

  师:大树怎么比?一棵比一棵

  生:高

  生:粗

  生:长

  师:还能说什么?铅笔可以说——

  师:鲜花可以说——

  生说。

  师:现在我是明白了,“一个比一个好不是说小獾做得好,而是说一个比一个有进步。你们是聪明的小刺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小獾的优点。你们的细心,你们的热情打动了我,我被你们说服了。咱们一起来夸夸小刺猬!

  出示句子

  生练读

  师:现在我就是小獾,谁来夸夸我?

  指名读

  师:你们一起来夸夸我吧,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生做动作。

  师:真的吗?

  生:真的

  师:听了你们的称赞,我心里高兴极了。小獾仅仅是高兴极了吗?大家看(出示课件)到了傍晚,他做出了一把椅子,一句称赞的话居然使他有这么大的变化,是为什么呢?我们还是去看看小獾自己是怎么说的吧,自己到课文里找一找,默读4、5、6自然段,把小獾说的话用笔画下来。

  生小声读

  师: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生按要求读书。

  师:小獾说了些什么,谁能说出你画的句子?

  生:读课文中的句子。

  师:请大家看屏幕,把小獾说的话读一读。

  生齐读句子。

  师:请问什么是“泄气”呀?

  生:没有信心

  师:没有了干劲就是泄气。(板书)

  师:假如你就是小獾,泄气了,你还想做吗?

  生:不想。

  师:这时候,小刺猬称赞了你,让你有了自信。你们相信自己能怎么样?

  生:板凳能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师:做好了板凳,还想做什么?

  生:还可以做椅子

  师:是呀!正是有了自信,他还做起了小椅子。这句话可以怎么读呢?

  生:读

  师:小獾,你会做椅子了,心情怎么样?别把高兴藏在心里,

  学生试读。

  师:带着自信,带着你们成功的快乐,挺起胸膛来读。

  生齐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傍晚发生的事情吧。我们来分角色朗读。

  (学生戴头饰,表演朗读)

  师:(对其余学生说)你们是小评委,看谁能够发现别人的长处?

  (生表演读)

  师:“不好意思”是什么样子?不好意思地读一读。

  师:听了他们的朗读,你向称赞谁?

  生称赞。

  师:听了他们的称赞,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很舒服。

  师:其实小评委也值得称赞,因为你们善于观察,发现了他们的优点。

  师:小刺猬也得到了小獾的称赞,小刺猬是怎么做的?

  生:小刺猬立刻从背上取下两个大苹果。读句子

  师:听了小刺猬的称赞,小獾高兴极了,因为这称赞——

  生:消除了疲劳

  师:听了小獾的称赞,小刺猬高兴极了,因为——

  生: 疲劳-消除(板书)

  师:你们看,相互的称赞让他俩成了好朋友,这称赞还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哪!(板书)

  师:同学们,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小刺猬和小獾恋恋不舍,让我们再来写写字(出示象形字“采”)

  师:师在田字格示范书写

  师:回家练习写“采”“背”,再读读课文,下节课来演一演。

  板书设计:

  称 赞

  刺猬 獾 泄气

  自信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15

  师:你们喜欢交朋友吗?

  生:想。

  师(出示小马图片):现在来分享小马的故事。

  师:通读全文,思考:课文说了件什么事?

  生:(略)

  师:找出妈妈的话。

  (出示“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子,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生读此句。

  师:别人指的是谁?找出它们的话。出示“水很浅,刚没(mò méi)小腿,能趟过去。”“小马,小很深,会淹死你的。”

  生:老牛、松鼠

  师: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相关文字)

  生: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师:小马是怎么问老牛的?老师来做老牛,谁来试试问? 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读得怎么样? (又试了一次)

  师:小马相信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生:(略)

  师:谁来了?他是怎么说的?

  生:(略)

  师:为什么松鼠突然跳下来?

  生:着急、担心。

  师:小马怎么做的?

  生:收住脚步。

  师:为什么“吃惊”地问?

  生:(略)

  师出示:松鼠的话:“小马,小很深,会淹死你的。”

  师:怎么读?

  师:妈妈怎么说的?小马为什么难为情?

  生:他没仔细地想松鼠和老牛的话。

  师:***,朗读课文最后一节。 (找学生上台表演“小马趟河”)

  师:为什么河水“既不象老牛说得那么浅,也不象松鼠说得那么浅?

  生:小马既没有老牛那么高大,也没有松鼠那么矮小。

  师:猜猜看,小马从磨坊回来,会对妈妈说什么?

  生:

  师:小马懂得了这个道理,多亏了谁? 生再读马妈妈的话。

  师:说说自己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么处理的?

  生:

  师:今天的作业就是跟爸爸妈妈或朋友说一说你成长过程中一件难忘的事。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实录07-29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小学语文教学实录07-30

初中语文《孔子游春》的课堂教学实录07-28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录08-31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反思09-28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11-21

小学一年级语文四季优秀教学实录09-27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实录01-05

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08-02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