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蜜蜂引路课堂实录

时间:2024-08-08 08:51:55 小学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三年级语文蜜蜂引路课堂实录

小学三年级语文蜜蜂引路课堂实录1

  师: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为了搞清这个问题,先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第三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小学三年级语文蜜蜂引路课堂实录

  生:默读课文第三段。

  师:好。小朋友,列宁的住处在哪儿?要是你们能说出来,我就把它画出来,好吗?

  生:列宁住在莫斯科和近的一座小山上。

  师:(边板画示意图边说)这座小山离莫斯科不远,山下有一条小路,列宁边走边看,看到了花丛。谁能说说花丛在哪儿?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花丛在路边。书上说“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说明花丛在路边。

  师:对了,花丛在路边。(边说边画花丛)那么,园子在哪儿?

  生:园子在花丛的和近。

  师:你怎么知道园子在花丛的和近?

  生:因为书上说那些蜜蜂采了蜜飞进和近的一个园子里,说明花丛离园子不太远,所以我知道园子在花丛的和近。

  师:对。(边说边画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呢?

  生:养蜂人的小房子在园子旁边。

  师:(板画房子)房子旁边还有什么?

  生:房子旁边应该画上几个蜂箱,因为养蜂人要照管蜜蜂,所以把蜂箱放在房子旁边。

  生:所以列宁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可以找到养蜂人的家了。

  师:(板画蜂箱)小朋友们真聪明,自身已经能读懂书,把这些地方搞清楚了。现在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说?

  生:列宁住在莫斯科和近的一座小山上。山下有一条小路。小路旁边有花丛。离花丛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园子。园子旁边有一座小房子。那就是养蜂人的家,因为养蜂人在园子里放了许多蜂箱。

  生:齐鼓掌。

  师:说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方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生:(读)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师: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

  生:列宁想,这些蜜蜂大概是那个养蜂人的吧?

  生:列宁还会想,蜜蜂采完蜜是要飞回蜂房去的。我只要顺着蜜蜂飞的方向找去,就可以找到养蜂人的家了。

  师:说得好极了!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列宁仔细地观察。(板书:观察)什么叫观察?

  生: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细地看。

  师:对了,还要一边看一边想。那么,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话,我们大家看图。

  (生读第二句话,师在图上添画蜜蜂)

  师:读得很好。列宁在观察什么?

  生:列宁在观察蜜蜂飞行的方向,看这些蜜蜂飞到哪儿去。

  生:列宁看见这些蜜蜂采了蜜飞进和近的一个园子里。

  师:这些蜜蜂飞进去为什么不出来了呢?

  生:因为这些蜜蜂已经飞到家了。

  生:要是没有到家,它们还会继续往前飞。

  师:对了。这时列宁继续观察,又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

  师:你们想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

  生:这所小房子是养蜂人的。因为养蜂人和蜜蜂是住在一起的。养蜂人为了照看蜜蜂,总把蜂箱放在自身旁边的。

  师:对了。所以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生:读第三句。

  师:这句话说什么?

  生:列宁亲自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证明列宁的观察是完全正确的。

  师:对了。观察是不是正确,只有通过试一试才干知道。课文中哪个词证明列宁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样?

  生:果然。

  师:对了。大家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生:(齐读)列宁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

  师: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下面我们把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等一下我还要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

  生:(读第三段课文)

  师:好,谁会看图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生: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列宁想,这些蜜蜂大概是养蜂人养的吧?蜜蜂采了蜜是要飞回蜂房去的。要是我跟着蜜蜂走,不是就可以找到养蜂人了吗?于是列宁仔细的观察,发现这些蜜蜂采了蜜飞进和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他想,蜜蜂总是和养蜂人住在一起的,这座小房子大概就是养蜂人的家吧?列宁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列宁就是这样动脑筋,想方法找到养蜂人的'。

  师:说得好极了。

  (师生鼓掌)

  师:小朋友,养蜂的人看见列宁会怎么想呢?我请一位小朋友读读第四段课文。

  生:读第四段。

  师:读得很好。小朋友,请你们看书上的图,再图文对照,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在说话?

  生:热烈争论。

  我说是养蜂人在说话,因为他张大嘴巴笑嘻嘻的,看见列宁来很高兴。

  书上说养蜂的人是惊讶地说。可是图上的养蜂人已经不惊讶了,笑嘻嘻的。说明他的话已经说过了,这时候是列宁在说话。

  我认为是列宁在说话。因为书上“列宁笑着说”,图上的列宁正在笑,所以是列宁在说话。

  我也认为是列宁在说话,因为列宁用手指着蜜蜂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引到这儿来的。”养蜂人听了恍然大悟,也高兴得笑起来。

  师:现在老师根据书上说的扮演一下,你们看到底是谁在说话。(师边做动作边有感情的朗读,扮演后)谁在说话?

  生:(齐呼)列宁。

  师:小朋友,你们很聪明,不只读懂了课文,还像列宁一样会观察,会考虑,真能干!老师也认为是列宁在说话,因为列宁用手指着蜜蜂,微笑着告诉养蜂人,是你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养蜂人见到列宁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呢?

  生:因为列宁不知道养蜂人住在哪儿,今天突然来到了养蜂人的家,所以养蜂人感到很惊讶。

  生:列宁是伟大领袖,今天来看望一个普通的养蜂人。这是养蜂人没有想到的,所以他感到又惊讶又激动。

  师:对了。那么谁能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养蜂人说的话?好,你来读。

  生:(很有感情地读)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

  师:读得好。惊讶得眼睛都睁大了。列宁的话要读得很亲切,很有风趣。谁来试一试。(生纷纷举手。都想试一试)

  生:(读列宁的话,边读边学图上的列宁做手势)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生高兴地笑了)

  师:读得很有感情,真好。小朋友,什么叫向导?

  生:向导就是带路的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蜜蜂引路课堂实录2

  教学目标:

  1、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

  课前准备:1、挂图、生字卡片;2、列宁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2、老师补充介绍并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

  2、交流检查,巩固识字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3)做游戏巩固识字。

  3、指名分节读课文,说说课文的大意。

  三、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敲”字的右半边不是支。

  2、学生照田字格里的样子认真练写1个。

  3、展示学生书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在田字格里再认真地书写1个。

  四、作业:

  1、把这一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积累在词语本上;

  2、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第1、2自然段,思考:

  (1)你知道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是怎么看出来的?

  (2)什么叫“亲自”?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

  2、交流

  3、感悟文中词语的意思

  (1)联系生活经验感悟“附近、谈天”;

  (2)让学生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换词比较来感悟“常常、经常”的意思。

  二、重点学习第3自然段

  1、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你能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线路图吗?(以此为研究专题,小组合作讨论研究。)

  2、汇报交流,老师归纳整理,板书:

  注意发现:花丛中的蜜蜂

  仔细观察:蜜蜂——蜂房——养蜂人之间的联系

  作出判断:养蜂人就住在这小房子里

  马上验证:果然找到了养蜂人

  3、展示各小组画的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评议。

  4、小结:列宁是凭借细心观察和科学分析,在蜜蜂这个“小向导”的指引下,找到养蜂人的。

  三、4自然段,通过朗读体会“惊讶”的意思。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同桌练习人物对话

  2、对话朗读擂台赛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蜜蜂引路课堂实录3

  教学目标:

  1、复习第一课时生字词,学习“附。近”的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读第四自然段。

  3、.结合插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教育,学习列宁的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体会到遇到问题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就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小黑板;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好朋友----蜜蜂。它的本领可大了,它不但能自己辨别方向,还帮列宁当了一回向导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了解这个有趣的故事《蜜蜂引路》。在新课之前我们来复习一下上一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生:(开火车读、齐读)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了事情的起因。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1922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找他谈天。可是一天列宁又想找他谈天的时候,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去莫斯科了,列宁只好亲自去找。)

  生:(齐读这段话)

  师:在这段中老师标识出了“常常”和“往常”这两个词语,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讨论了它们的意思和用法,下面老师考考你们会不会用。

  生:会用。

  师:那谁会用他们来说一句话。可以用当中的一个词,也可以两个都用上。

  师:同学们运用的真好!那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又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只好……

  二、细读品味第三四自然段。

  师:列宁怎么找到养蜂人的呢?这部分的内容在第几自然段呢?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划出列宁一路上看到的景物。划好后可以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师:谁来汇报一下。

  师:随机板书:花丛、蜜蜂、园子、小房子。你们划的和他一样么?

  师:那我们再来读第三自然段,依据你们划出的景物来画一画列宁找养蜂人的线路图。你们能画好么?

  师:画好后同桌讨论一下。

  师:老师准备了一些美丽的贴图,请一位同学上来贴路线图并解说一下你的路线图。

  师:他这两个“发现”用的真好!通过这两个“发现”看出了列宁的.什么优点?

  师:请这位同学也看着自己画的路线图说一说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

  师:说的好极了!“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呢?

  师:看来列宁还有一个优点是......

  师:(板书: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现在我们再来读这个自然段,细心体会一下列宁的优秀品质。

  师:列宁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终于找到了养蜂人了,他们见面后会说些什么呢?请你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师:我猜啊养蜂的人会夸一夸列宁的。你们能猜到他是怎么夸的吗?

  师:老师猜啊,养蜂人会说:“列宁同志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什么难题都难不倒你!”

  师:小朋友你们以后遇到问题要怎么解决呢?

  三、指导书写“附、近”。

  师:那接下来我们要来学习生字,学习生字同样需要同学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态度。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是“附”和“近”字。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字。

  师:怎么来记住“附”字?

  师:在田字格中要怎么书写它呢?

  师:请跟着老师一起书空一遍。

  师:再来学习“近”字。

  师:请跟着老师一起书空一遍。

  师: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外延伸

  师:(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略)。

【小学三年级语文蜜蜂引路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蜜蜂引路教学反思09-29

《蜜蜂引路》教学反思04-16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04-23

小学语文《海底世界》课堂实录04-12

《掌声》小学语文课堂实录09-09

《掌声》小学语文课堂实录(通用3篇)09-10

小学语文第五册:《渔歌子》课堂实录01-18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09-27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实录04-14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14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