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实录

时间:2023-09-13 12:34:25 小学数学 我要投稿

【经典】小学数学教学实录15篇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1

  小学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指出:375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学生一时不能说出。教师接着说,我能直接判断任意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请同学们报数我来判断,这时学生纷纷报数,教师对答如流,学生被眼前情景所吸引,然后教师说,今天我就来教你们这个本领(出示课题),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接受了新知。

【经典】小学数学教学实录15篇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2

  教学目的:

  1、在学习了统计表和统计图这一单元后,让同学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认识我们身边浪费水的现象,从而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2、通过动手操作和分析,认识水环境的污染,认识到节约用水要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养成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数学计算和分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出有效的节水措施。

  教学准备:学具:计算器、三角板、铅笔; 课前同学收集有关水资源知识;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在关注着哪里?

  (生齐答:伊拉克战争。)

  师:美、英等国为什么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要向伊拉克发动战争呢?

  (生答:想占领伊拉克的石油。)

  师:关于战争,联合国的`有关组织曾说了一段这样的话:

  (多媒体播放声画)

  紧接着师导入:石油争完了,再过几年或几十年,人类将面临着争水的战争,同学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美国人真可恶……

  我们中国缺水吗?…水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吗,为何还要打仗呢?…)

  二、 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1、师抓住刚才同学提出的“水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吗,为何还要打仗呢?”这个问题,你们认为这位同学说的有道理吗?先分组讨论一下,然后你们能根据课前你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说明吗?

  (生分组讨论,师巡视观察)

  2、生分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最后引导得出:我们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深圳是一座缺水的城市,我们大家都要节约用水。

  3、师: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碰到这样的情况:水龙头或水管坏了,水一滴一滴地往外流(多媒体出示),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生1:不论他,一滴一滴地滴也滴不了多少…

  生2:修好他,或换一个…

  同学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呢?(少数同学同意第一个说的。)你们能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说服第一种说法的同学吗?先自由地讨论一下。

  生:课前我们组的同学丈量了一下水管的滴水速度大概是每分钟滴60毫升,(同时,师让同学把他们在课前收集的水给大家看)照这样计算,一天可能会滴一桶水。

  师:你们在课前收集的一分钟的滴水情况与刚才这位同学的比较看,有什么偏差的吗?(生汇报的都在60毫升左右)那我们就用这个数据来具体计算一下,究竟一天能滴多少,把你们计算的结果填入老师发下来的表格上,同时根据统计表绘出一个相应的统计图。(分组进行,师巡视观察。)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多种比较策略。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评析:借助拍手的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一)揭示面积的含义

  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生答略)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生答略)

  师: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生答略)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数学书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封面小。

  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相比,哪个面大呢?

  生:黑板的表面大。

  师: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面积)

  [评析: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察黑板的表面等操作活动,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揭示出这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教师及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如“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教师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

  (二)摸一摸,说一说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如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这些物体都有表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现在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来比一比,看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

  生1:课桌面的面积比凳子面的面积大。

  生2: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

  [评析: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察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物体的表面,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巩固面积概念,而且渗透了“全等形等积”和“面积的可加性”等思想,为引进面积单位以及用直接计量法求面积打下基础。]

  三、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一)涂色

  师:咱们研究了这么多物体的表面,下面进行一场涂色比赛。请听清要求:第一,发给你们的图形要涂满,不能有空隙;第二,我说开始时才准动笔,时间为一分钟。现在请小组长打开1号信封,每人发1张纸。准备好了吗?开始!

  (生涂色)

  师:时间到,涂好的同学请举手。下面,我宣布比赛结果:__小组获胜。获胜的小组,请把你们的作品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生1:太不公平了,我们不服气。

  生2:他们涂的面积比我们的小多了!

  生3:看看我们的,比你们的大多了!

  [评析: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教师事先分发涂色的图形面积不一样大小,学生涂起来用的时间就不一样。这样,当学生看到“事实真相”之后,对面积的大小也就有了更强烈的感悟。]

  1. P76“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份图形)

  师:这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份地图,你们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生:四川省的面积最大,江苏省的面积最小。

  2. P77“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校园平面图)

  师:咱们再来看一幅校园平面图。请选择其中两个图形,比一比所占土地面积的大小。

  生1:运动场的面积比生活区的面积大。

  生2:水池的面积比花坛的面积小。

  生3:办公楼的面积和生活区的面积差不多。

  ……

  (二)画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师:下面,请大家动动手,画出两个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生画图形)

  师(选择3-4幅图形在投影仪上展示):这些图形,都能一眼看出面积的大小吗?(生答略)

  [评析:相差悬殊的两个面积的大小,凭观察就能作出判断,但对于两个面积差不多的图形,要比较大小就得另想他法。]

  (三)比较图形的面积

  师(出示图形):这两个图形(面积接近)哪个面积大呢?(学生议论纷纷)

  师:光用眼睛看,难以准确地作出判断,能不能想想其他的办法?(生跃跃欲试)

  师: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材料:4个小方块、纸条、尺子。这些材料,小组合作使用。

  (生动手操作,然后小组汇报)

  生:无论怎样比,都是蓝色图形的面积较大。

  [评析:“问题”是启发式教学的驱动器。抓住了“问题”,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当教师出示两个面积很接近的图形时,引起了学生的争论。这个时候的学生,是带着问题在思考,策略的探求已经从“外压”转化为求知的“内需”。]

  四、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 P76“想想做做”第3题。

  师(出示图形):下面四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你们有比较的办法吗?

  生:数格子!

  师:那么,我们就用数格子的方法。打开书P76看第3题,将数的结果写在每个图形旁边。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分歧出现在梯形,有少数学生的答案是20格)

  师:究竟哪一个答案正确?

  生1:应该是18格,因为梯形中的半格有4个,合起来是2格。

  师:通过数格子,我们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生:梯形的面积最大。

  2.用方砖铺满下面的两块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生1:第一块空地要用16块方砖,第二块空地要用18块方砖。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可以数空的格子,也可以画格子数。

  师:哪一块空地的面积大?

  生2:第二块空地的'面积大。

  师:这两块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块方砖?(生答略)

  3.(游戏)猜猜看。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

  出示游戏规则: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看图形时,另一组学生不能看。

  师:请第一组同学看图形,几格?(4格)请第二组同学看图形,几格?(6格)

  师:大家来猜一猜,是哪边同学看到的图形面积大呢?

  生1:6格比4格多,当然是6格的图形大。

  生2:不一定,说不定6格的图形的格子小。

  师:究竟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想不想看看这两个图形?(生看图形)

  师:为什么4格的图形面积反而大?

  生3:4格的红色图形,每个格子大。

  生4:6格的绿色图形,每个格子小。

  师:看来,用数格子的办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专门用于面积计量的这种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评析: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运用直觉思维作出判断。对于面积相差不多的两个图形,则需要用其他的方法,如叠合法、数方格等。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就是将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的比较,归结为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教科书以“想想做做”第3题,把学生引导到这种方法上来。因为图中没有现成的格子,所以学生既可以比照旁边的方砖,也可以先画格子再数数。最后,教师介绍面积单位,是为下一节课学习“面积单位”做铺垫。]

  总评

  这节课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吃透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作为教学和练习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实现了教材预期的教学目标,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强化“面积”的概念教学。“面”在小学和初中都是不定义的概念,在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把面积与周长混淆。关于面积计量,学生先要根据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的意义掌握面积的直接计量法(即数方格的方法),然后推导出几个面积公式,从面积的直接计量过渡到间接计量。所以,在面积概念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全等形等积”和“面积的可加性”两个思想,为学习直接计量法打好基础。

  第三,注重把握探索时机,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学设计注意从解决问题中提升概念、方法和规律,并有效地发挥了活动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4

  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首先导入课程内容:开始,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创设情境:如分梨,教师给学生讲解孔融让梨的故事。在讲解中要求学生不许说话,只能用掌声来表示分得的梨数量。“有4个梨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几个?”“啪--啪!”学生用两声掌声回答了问题。“有2个梨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呢?”“啪!”掌声依然响亮。最后“只有一个梨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同学们你看看,我看看你,不知该怎么表示。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悱愤状态了。这时,教师让学生想办法表示这半个梨子,孩子们有的画图,有的写字……当学生用已有的方式不能表示这个梨子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对于新知的探索就显得急不可待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5

  一、 课前交流

  师:我看到同学们已经把自己的物品摆放好了,大家都带来了数学书、练习本、文具盒。(老师稍有停顿),我还看到了大家文具盒里有一样我特别想要借的东西

  生好奇地问:什么?

  师:橡皮。谁愿意借给我?

  (生一个个都举起橡皮表示愿意。)

  师:大家都这么热情,太感谢大家了。好,我请几位同学帮我借一下。(请8名学生

  就近帮忙借橡皮)

  师:(把学生的橡皮一块一块地借了过来,并表现出非常感谢的神情。)你们把橡皮都

  借给我了,你写错了怎么办?

  一生:我还有。

  师:哦,还有,老师还想借。(直到完全借完。)

  师:我借这么多橡皮,干什么用呢?

  生纷纷说:你自己写错了,要擦;

  做魔术;

  看橡皮都有哪些形状;

  用橡皮拼图。

  师:我借你们的橡皮干什么用呢?哈哈,我就是为了让你们没有橡皮用。没有橡皮,

  下笔会更小心一些。就算写错了,也没关系,仔细欣赏一下自己错在哪里,然后再写一写,这样您会写的更好!

  (反思:没有橡皮,下笔会更小心,这是自然的结果。当我们知道某件事情没有后路的时候,自会多几分慎重。现在的学生大多比较浮躁,缺乏责任心,往往不肯静下心来想好了再动笔,常常是毛手毛脚,一看就动笔,一动笔就错,一错就擦。宁静才能致远,教学生静心思远,对他们的成长有好处。另外,这样一个环节的设置,还能很好的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像这次赛课,在上课之前与学生没有见面的机会,只有尽快拉近师生距离,才能减少师生的陌生感,彼此尽快熟悉,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投入学习。)

  二、 情境导入

  (出示主题图: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然后粘贴了9只红色小鸟)

  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棒,今天有一群小鸟也想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大家欢迎么?

  生异口同声:欢迎!

  师:大家看,黑板上有一棵大树,大树上有好多小鸟,请大家仔细数一数大树上有几只小鸟?

  (反思:这里我没有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而是创设了一个大树、小鸟这样一幅美丽的情境图,我认为这节课的情景创设比较成功。因为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新知的热情,而且还可以能很快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时,只让学生顺着数,而没有让学生倒着数。另外,在这里如果把事先准备好的小棒发给学生,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摆10个小棒,并将它们捆成一捆,了解10个一,可以组成1个十。这样可以渗透10还是个计数单位,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生:9只(有一生说10只)

  师:到底几只呢?请刚才这位小朋友来数一数。

  (请说10只的学生到黑板前数,黑板太高,学生探不找,师抱起孩子数。)

  (反思:今天在梨林实小做课的这间教室里没有讲台,因此黑板相对就比较高,我站在那里,最多只能够到三分之二的高度,即使图画得再低,对于一年级的小孩来说,还是很难够得着,没办法,我抱起了孩子,这样孩子就可以够得着了。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眼中时刻要有孩子。)

  生:我看到老师手里还拿了一只,所以是10只。

  师:哦,那现在又有一只小鸟飞了过来。(师把手中的'一只黄色小鸟贴到大树上)那

  么,现在有多少只小鸟呢?

  生异口同声:10只。

  (再请一生到黑板上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师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那么,在你的身上有10么?

  生异口同声:有!

  师:你身上的10在哪里?

  生:在手上。

  师:谁来数一数?

  (生纷纷举手,请一生到前面面对大家数一数。)

  师:除了手上,我们身上哪里还有10?

  生:脚上。

  师:还有么?我刚才看到有的同学在摸自己的头发,在我们头发上有10么?

  生1:没有

  生2:有,头发上有好多好多10呢。

  师:对,我们的头发有好多好多的10呢。除了我们的身上,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很多的10。

  (反思:在这个环节中,为了让学生对10有充分的认识,我让学生找自己身上的10,

  孩子们参与非常积极活跃,但数学源于生活,如果能够更多的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情景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这样会为学生的观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

  三、9和10比大小

  师:我们前面认识了1-9,今天又认识了10,你知道这些数中,谁大谁小么?

  生1:10大。

  师:大小是相对的,我们不能只说谁大,要说出谁大谁小。

  生2:10大1小。

  生3:10大3小。

  生4:10大9小。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6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理解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及周角的概念。 2,使学生感悟到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依据度数,区分各种角。

  教学难点:理解周角的概念。 教学用具:

  量角器,活动角,三角板,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看黑板上老师画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图形?

  生:角、

  师:谁能说一说,什么图形叫做角?

  生: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师:那这里叫做角的(边),这里叫做角的(顶点)。(用手指着角)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了,那我们今天就来

  学习新的内容,角的分类。(出示板书)★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拿出我们事先准备好的纸,然后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

  先把这张纸上下对折,然后再左右对折,(压痕重一些)然后

  我们把它展开,观察纸的中间你发现了什么?

  生:出现了四个角。

  师:那我们用量角器测量一下,这四个角都是多少度?

  生:都是90°。

  师:我们通过的测量得出所有的角都是90°,我们把这种90°的

  角焦作直角。我们黑板上的图形中有直角吗?

  生:有。

  师:(板书直角,并表明90°)我们在表示直角的可以用直角符

  号来表示。★

  师:那在我们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直角呢?

  生:(站起来举例说明)(注意指角的方式)(角存在与面上)★

  师:(拿出三角板)三角板中这个直角与黑板的直角哪个大?

  生:黑板大。(一样大)

  师:是的吗(把三角板的直角与黑板的直角重合)现在观察是什

  么样的?

  生:一样大。

  师:黑板的边么长,但三角板的边这么短。为什么他们的角一样大呢?

  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出示活动角)大家看我手里这个角,是什么角(直角),(把角的.两边进行伸缩),两条边变长了吗?角的大小有变化吗?

  生:没有。(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师:而且张开的越大,(角越大)。

  师:现在黑板上的是什么角?(直角),然后一条边不动,另一条边转动。(每转到一定程度,问一次同学,是角吗?直到转动到平角位置。)还是角吗?

  生:是(不是)。

  师:这是角的一条边吗?这是角的另一条边吗?中间是不是顶点? 所以这个图形是角吗?★

  生:是。

  师:那这个角与其他的角有什么特点?或者不一样的地方?

  生:角的两条边是在同一条直线上。

  师:很好,我们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那同学们知道平角的度

  数吗?(提示平角是由两个直角组成的)

  出示ppt

  师:那现在角的一条边不动,另一条边围绕着顶点转动。直到现在两条边重合在一起。这个时候,还是角吗?

  生:回答不一。

  师:我们再来回顾下角的特点。角是由......

  生:一起回顾角的概念。

  师:那这是角吗?(出示周角),他是否有两条边?是否有一个顶点?

  生:是。

  师:那我们就把这样围绕顶点旋转,两条边重合在一起的角,叫做周角。

  师:那周角的度数,大家能得到吗?

  生:根据周角是由平角转动得来,可以得出周角的度数是360°。

  师:出示ppt,明确周角的度数。

  再此,回顾一下刚才平角与周角的形成与度数,并让同学们总结出一个平角等于两个直角,一个周角等于两个平角。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新朋友,那关于角,我们还学过哪些?

  生:还学过锐角和钝角。

  师:我们以前对锐角的定义是什么样的?

  生:比直角小。

  师:今天我们能否把锐角的度数确定下呢?(锐角是小于直角,也就是小于90°)

  师:那钝角呢?

  生:是大于直角,也就是大于90°。

  师:我们刚刚学习的平角是多少度?它也属于钝角吗?

  生:不是。平角不属于钝角。

  师:所以我们定义钝角范围不仅仅大于90°,还应该小于180°(出示板书)

  三、练习巩固 内化提高

  Ppt出示

  1.1平角=( )直角,1周角=( )平角, 1周角=( )直角

  2.89度的角是( )角 3.平角的度数是( )的2倍。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4.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对吗? 5.大于90°的角都叫钝角 对吗? 3和6 5和6 2和8 4和9 6用>或<来表示直角,锐角,钝角,平角 ,周角的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你有哪些收获?

  师总结

  课堂结束

  板书设计 角的分类

  锐角

  小于90度 直角

  等于90度 钝角

  大于90度小于180度 平角

  等于180度的角

  周角

  周角

  等于360度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7

  片段一:生活激趣

  师:刚才我们了解同学喜欢看电视。看一下片头,猜一猜,它是什么节目?(听声音猜)

  生:幼幼乐园

  师:我也喜欢看的。你知道每天什么时候播出的吗?

  生1:6点半

  生2:下午6点半

  生3:是8点30分。

  生4:晚上6点半

  师:我们还可以说晚上6时30分。

  师:到底是不是晚上6时30分播出的呢?

  播放

  生1:上面18点就代表晚上6点

  生2:18点就是代表晚上6点。

  师:也就说,18时30分,就是晚上6时30分。

  师:我们发现18时30分是另外一个计时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计时法。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伊始,孟老师就巧妙设计了从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中的时间入手来学习计时法,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初步认识另一种新的计时法。这是从学生感兴趣的节目入手,学生对时间的体验比较深刻,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又能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片段二:探究新知

  1、播放中央电视台节目预报。

  师:在这里节目中那些你最喜欢的节目?

  生1:我最喜欢里面的动画城,它是早上6时

  生2:我是喜欢中国动画,晚上7点40分播出。

  生3:我最喜欢看神奇之窗,是早上7:30播出。

  还有其它………………

  师:上面的这些计时方法就是24时计时法。

  2、师:在我们生活中,除了电视上有这种计时方法,还有其它吗?在生活中找找。

  生1:电脑上

  生2:会场上有

  生3:商店营业时间上有

  出示肯德鸡的营业时间。

  出示汽车票

  生:还有电子表也有

  3、师:生活中的钟表你会看吗?

  出示一个钟表。

  出示12时

  生1:晚上24时

  生2:晚上12点

  师:你怎么知道是晚上12点。

  生1:那儿有个月亮。

  生2:我认为趴在那儿睡觉,有月亮,所以是晚上12点。

  师:我们时钟都是顺时针走的,一起来看看。

  播放走钟,出示到升旗的时间

  生:是早上8点

  板书:上午8点

  播放走钟,出示吃饭的时候

  生1:是中午12点

  生2:我也认为是中午12点。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太阳在头上,还在吃午饭

  板书:中午12点。

  师:时针走了几圈?

  时针倒走,并拉出12个数。

  师:走了多少个小时,一天结束了吗?

  〖评析:从电视中的24时计时法的认识到寻找生活中的24时计时法,让学生经历从感知到建构的过程,初步形成了24时计时法的概念。在看生活中的钟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出两个不同的12时,引发矛盾形成了认知冲突,更加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索新知的欲望。〗

  出示上课。

  生1:是下午1时。

  生2:我认为是下午13时,

  师:下午13时,还是下午1时

  生1:我认为是下午1点。

  生2:用24时计时法,就是13时。

  师:赞成13时举举手,赞成下午1时的举举手。

  师:准备好你的理由,然后说说看。

  学生讨论。

  生1:时针指着1,所以是下午1点

  生2:我认为是13时

  生3:前面已经把前面12个小时,画出来了。所以后面再加一个小时,所以就是13时。

  师:有没有同学赞同下午1点,也是13时的。

  师:下午1时就是13时。

  继续再走一格,

  师:你说说看,你认为是几时?

  生:14时

  出示晚上8时的

  生1:是晚上8时

  生2:是晚上20时

  生3:我认为是晚上20时。

  生4:如果用24时计时法,是晚上20时

  板书:晚上8时,

  20时

  出示晚上11时

  同桌互相说说看。

  师:如果再走一格,你说说看,应该是几时?

  生:晚上24时。

  师:又走了一圈。我们同样把走过的一圈再接来了,清楚的看一看。

  师:现在钟针在钟面上走了几圈

  生:两圈

  师:一共走了多少小时。

  生:24

  师:一天结束了,新一天又要开始了。

  每年最后的时刻,寒山寺的钟声就鼓响了。

  师:第一声钟时鼓响的时间,是新的一天开始了。如果这个时间用什么表示?

  生1:13时

  生2:24时

  生3:早上0时

  师:新的一天开始,就可以用0时来表示。

  〖评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数学学习不是教师强制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是学生主体通过体验、猜测、实践、总结、反思的`一系列过程。在这一环节中,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总能巧妙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分组讨论、并通过实践验证猜想,使学生在自主与合作中体验知识的形成。〗

  4、师:上午8时,如果用24时计时法,我们怎么表示

  生:8时,因为在13时之前的时候在表上还是这个时刻。

  提示,另一个写法:08:00。

  师:上午8时,与晚上8时,改成24时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吗?

  生:上午8时,就是8时,晚上8时,应该说是20时。

  师:你这个20时,是怎么得来的?

  生1:晚上8时,还距晚上24时还有4时。

  生2:早上8时,与晚上8时相差12时,中间正好就是12。早上的8时加上12时,就是20时。

  师:中午12时,改为24时计时法。

  生:还是12时

  〖评析:这个环节的教学通过对比两种计时法来让学生进行认知,让学生认知中能建构方法,教师把观察、思考、创造的权利交给了孩子,并能自主学习。〗

  片段三:巩固深化

  1、电脑出示上课的时间(10:00)

  生:上午10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时间指向10,因为是上课。所以上午。

  师: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话?

  生:还是10时。

  2、下午3时踢球。

  生:是15时,下午的3时,加上12时。

  3、“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呢?”

  生1:你在看电视。

  生2:我在写作业

  生3:在放学的路

  生4:上午5:00我在睡觉,下午5:00我在写作业

  4、分别用24时计时法怎么表示呢?

  出示作息时间表。

  5、通计时法改为24时计时法。

  学生动手操作。

  展示学生的作业

  6、电子屏幕上是什么计时法

  生:24时

  师:你能用普通计时法表示吗?

  出示14:00电子表

  生1:是2时

  生2:是2时

  生3:是下午14时

  生4:下午2时

  师:为什么有同学说成2时……,你们同意吗?

  7、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说时间。

  8、出示公共车站牌。(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时刻)

  9、出示火车票。(引导学生观察火车票面上的时刻)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把数学练习通过让学生说图中的时间自己在干什么、认识电子屏幕、改写计时法、认识生活中的时间等形式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8

  【教学片断一】

  师出示准备练习,让学生口答:

  2/6表示( ),它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6表示( ),它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师:想一想这两个分数哪个大?为什么?

  生:5/6大,因为四年级时我们已学过了分数比大小时,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师:你记性真好。(心一怔,怎么已经学过了?)谁能说出几个分子为1的分数?

  生:1/2,1/3,1/4……

  师:(指着1/2与1/3)你能给这两个分数比一下大小吗?

  生:1/2>1/3。

  师:为什么?

  生:分子相同时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教学片断二】

  (练习: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师出示4/9、4/7和4/5。)

  师:这三个分数谁大谁小呢?

  生:4/5>4/7>4/9。因为这三个分数的分子相同,所以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师出示3/7、3/5和4/5,一不小心把4/5写成了4/7)

  师:对不起老师把4/5写成了4/7。

  (这时有一位学生在座位上大声说):“4/7也没关系的`,4/5与3/5、3/7比大小我们四年级时已经会了,我们现在想要学3/5与4/7比大小该怎么比?”

  师(一怔,想想也是,于是问其余学生):大家想学吗?想学的同学请举手。

  师(全班58人有45人举了手,心想那就将错就错吧。):大家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呢?

  (先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汇报)

  小组1:我们组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来解决。因为3/5=3÷5=0.6,4/7=4÷7≈0.57,0.6>0.57,所以3/5>4/7。

  师:还有与他们组不同的方法吗?

  小组2:我们组用分子与分母的关系来解决。3/5中分母(5)×6÷10=分子3,4/7中分母(7)×6÷10>分子4,相比之下肯定是4/7的分母大一些,所以3/5>4/7。

  小组3:我们小组也用分子与分母的关系来解决。3/5中分母5是分子3的1.67倍,4/7中分母7是分子4的1.75倍,如分子相同的情况下,也是4/7的分母更大,所以3/5>4/7。

  师:同学们真的很能干,创造出了这么多比较分数大小的好方法。古人云:知其然,更须知其所以然。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多多动脑,多想一个为什么,那么我们在学习上会有更多的发现。

  课后反思

  课后我一直在反思这堂课的前后两个片断,觉得影响课堂成败的关键是有否关注学生的需要。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满足需要的追求中不断发展的。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需要。那在课堂上如何关注学生的需要呢?我的启示是两点:

  一、活用教材是基础。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应当成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教师有权利对课程进行调整、重组,新的国家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利,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实施因材施教。也就是说,数学课堂中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情感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二、随时调控是关键。

  “人是知识产生与发展的源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倾向。如果出现学习需要不强烈或需要不满足时,教师就应及时调控,运用教学机智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保持或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拥有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而灵动。就如特级教师朱乐平所说:“当孩子的思维没有完全照着你的路子走时,请您允许他走。”惟此,课堂教学过程才能成为促进人发展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9

教学目标:

  ⑴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⑵学生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流程:

  一、自主学习例1,为探索分数基本性质作适当的铺垫。

  ⑴出示例1,独立思考并填写。

  ⑵说明分数相等的理由。

  让多名学生说说分数相等的理由。学生的回答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将2/6中的2小份或3/9中的3小份合并成1大份,转换成1/3;二是1/3中的每1大份平均分成2小份或3小份,转换成2/6或3/9。

  二、动手操作,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

  ⑴分发正方形纸(每人一张),折出1/2。

  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折的方法,一是沿对边的中点对折,另一个是沿对角线对折。

  ⑵继续对折,每次找出一个和1/2相等的分数。

  学生们找出和1/2相等的分数有2/4,4/8,8/16。推想出和1/2相等的分数有16/32,32/64,……

  ⑶明确探索新知的方向,展示思考过程。

  教师说明:这些分数都和1/2相等,其中肯定藏着规律。既然分数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组成,那么研究规律就要从分子和分母的变化入手。

  学生交流思考的过程:

  ●1/2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2倍,就变成了2/4,再同时扩大4倍就变成了4/8,……

  全班同学再次观察正方形纸上的折痕,感悟变化过程。

  ●1/2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4、8等等就得到了和它相等的.分数2/4、4/8、……

  ●质疑:1/2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得到和它相等的分数2/4,同时乘3行吗?

  学生们肯定:行。同桌合作:用正方形纸折出3/6。

  ●继续质疑:还可同时乘几?学生回答:5,7,1,……学生概括:只要同时乘非0整数都行。

  ●倒着观察:同时除以非0整数,分数大小相等。

  ●抽象概括:分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揭示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沟通分数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的联系。

  ⑴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独立写一组相等的分数。

  班级交流思考过程。

  ⑵沟通与商不变性质的联系。

  教师出示:30/100=3/10,300/1000=3/10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说相等的理由。

  将说明两个等式改写成除法的形式:30÷100=3÷10,300÷1000=3÷10询问想到了什么?(商不变的性质)

  找出两个性质的相同之处。(略)

  四、继续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⑴独立完成练一练。

  ⑵完成练习十一中的1-2。(第1题独立完成,交流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第2题同桌交流)

  ⑶独立作业练习十一中的3。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10

  一、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材简析: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很陌生。本节课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先设计了“贴蜻蜓”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引导学生观察一组对称的实物图(树叶、松树、蝴蝶、鱼等),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然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剪纸的活动,同学们在观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对称的秘密”,了解了对称轴。

  教学目标:

  1.经历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的过程,了解对称现象,并能识别对称图形。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学与教的材料准备:CAI课件、剪刀、彩纸、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活动、感知对称

  1.贴蜻蜓,感知“对称”

  师:(电脑播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夏日的傍晚,我们经常能见到满天飞舞的蜻蜓。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只蜻蜓的图片,谁愿意帮我贴一贴?(出示红、黄两只蜻蜓图片)(同学们看后大笑).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位同学贴的蜻蜓,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黄色的蜻蜓两边的翅膀一样大。

  生2:红色的蜻蜓翅膀大大小小不一样,怎么能飞呀?(4个翅膀大小都不一样)

  师:你说得非常好!怎样才能让红色的蜻蜓飞起来!

  生3:把它两边的翅膀换成一样大就行了。

  师:对!要让红蜻蜓飞起来呀,必须要两边的翅膀一样大。(手指着说)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先贴一半,再贴另一半)

  (有:树叶、蝴蝶、衣服、葫芦、树)

  2.观察讨论、揭示课题

  师: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老师是一半一半的贴。

  生2:我发现左边一半和右边一半同样大。

  生3:我发现这些圆形两边是一样大的。

  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象这样两边一样大的图形,我们就说他们是对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称[板书]。

  [评析:采用有趣的贴蜻蜓比赛导入,让学生经历了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过程,非常巧妙,抓住了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体验、感知对称,从参与面上看,全班学生都调动起来了,参与热情也比较高,并且教师很注意顺着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学生的释疑,很自然地引出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对称

  1.剪一剪,议一议。

  师:你能试着用剪子剪出一个象这样对称的图形吗?试试看!

  (教师巡视、辅导,并贴图)

  师:请同学们先停下手中的剪刀,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几幅图( )你认为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

  生1:我认为1号、2号、3号图不是对称的。

  生2:我认为4号图也不是对称的。

  生3:我认为5号、6号、7号、8号图是对称的。

  师:(指2号图)你能说说你是怎么剪的'吗?

  生:我这样用剪子弯了一下。

  师:(指3号图)你能给大家说说是怎么剪的吗?

  生:我拿着纸,这样剪了一下,又剪一下。

  师:噢!原来你们是随意剪的。看来,这样是很难剪出对称的图形。

  师:我们就请(5号图形)这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剪的吧!

  生:我先这样一折,再用剪子剪。

  师:很好!来,示范一次给大家看。

  (指6号图)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我先对折,然后再剪,就剪出这个图形了。

  师:真棒!(掌声)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5-8号)他们能剪出对称的图形,而他们(1-4号)不能呢?秘密在哪儿?

  生齐说:他们没对折。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在这些对称的图形中发现什么?

  生1:有一条印。

  生2:有一条线。

  生3:都有折痕。

  师:对!这个折痕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对称轴”。请同学们读两遍。

  师:谁能上来画画其它图形的对称轴?其余的同学请在自己剪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评析:让学生剪一剪、议一议,探究出了对称的秘密。恰当的评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猜一猜,折一折。

  师:(出示长方形纸片)它是对称的吗?猜一猜,它有几条对称轴?

  师:到底有几条对称轴?请大家动手折一折,谁能给大家演示一遍。

  师:对!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再猜猜看,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师:谁能说说圆又有几条对称轴?然后动手折折看。

  生1:有一条。

  生2:有四条。

  生3:有十条。

  生4:有一百条。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都不一样,我们请电脑来帮忙。(电脑画面显示很多条对称轴并伴随着声音:我也折累了,不想再折了。)

  师:圆到底有多少条对称轴?

  生1:数不清。

  生2:无数条。

  师:对!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评析:说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充分让学生猜一猜,并动手折一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巧妙地、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加深了对对称知识的体验和感悟。]

  (三)拓展运用、强化表象

  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这些图形是对称的以外,还有许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学生举例有:桌子、椅子、文具盒、橡皮、窗户、黑板、衣服、飞机、脸、人等等)

  师:你能指一指人的对称轴在哪儿吗?

  师:谁能指一指书本的对称轴在哪儿?

  师: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物体是对称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电脑播放:蝴蝶、蜻蜓、脸谱、小鹿、飞鹤、8.A、北京体育馆、艾菲尔铁塔、民间剪纸等)

  师:欣赏完美丽的画面,你们想不想动手剪一剪?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剪出一个更美丽的图案!试试看。

  (在学生动手剪时播放音乐)

  (学生剪完后自己将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剪的象什么?

  生1:我剪的象窗帘。

  生2:我剪的象梅花。

  生3:我剪的象火箭。

  生4:我剪的象宇宙飞船,我长大了要当宇航员。

  ……

  [评析: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教师巧妙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科学”、“艺术”、“建筑”等学科中,注重了学科知识的整合,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上的难度,还使得单调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对称”,这些对称的图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很美丽!

  生2:很好看!

  生3:很有趣!

  师:对!这些对称的图形是很美,老师送给大家一个“美”字。(贴一个对称的“美”)

  [总评:这节课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教学中,教师充分给学生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课堂教学通过贴对称感知___剪对称探究___拓展对称___应用对称的过程使学生在交流和分享探索知识的快乐中,主动学习知识,形成了技能,掌握了数学方法。]

  二、课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的较为突出: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

  生活中有许多的物体(包括建筑物)是对称的,这样就很容易找到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的生长点。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无论是从导入到探索新知,还是欣赏操作活动,我都注重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实践活动,营造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

  教学以比赛“贴蜻蜓”导入,我出示两只红、黄颜色不同的蜻蜓,让学生们比赛贴。这样设计是因为学生对蜻蜓很熟悉,而在贴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红色的蜻蜓翅膀大大小小不一样,就笑了起来,纷纷说:“红蜻蜓怎么能飞起来呢?”这样也暗示了蜻蜓两边的翅膀一样大才行。贴蜻蜓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探究“对称”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进行剪纸、折纸,人人经历剪的过程,发现了只有对折后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而折纸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对称轴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极限思想。

  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 /article/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教材是按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在知识引入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贴”的方法,在贴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红蜻蜓飞不起来?黄蜻蜓能飞起来呢?

  在教学“对称”时,我不是直接教给学生先对折,再剪,而是让学生在发现“两边一样大”的基础上,自己随意去剪。这样,一部分会剪的同学就对折了,不会剪的同学从他们的演示、介绍中也明白了“必须要对折”,非常轻松地发现了对称的秘密。

  3.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去经历、去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在探究“对称”的知识过程中,先让学生试着剪一剪,然后比较、演示,揭示“对称”的秘密,然后又通过画一画、猜一猜、折一折、举例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去体验、去感悟“两边大小一样”。

  巩固应用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再创造,学生举例说出了很多身边对称的物体,并指出了它们的对称轴,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最后一次的剪纸,是学生认识和技能上的提高,他们这一次剪出的图形很象生活中某些物体的模型,更值得一提的是:有少数同学先对折,然后画图、再剪。剪出的这些图形确实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很美的印象,整节课在“美”字中结束。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11

  师:同学们,数学知识来自于我们的实际生活。我们学习数学知识,不但要学会计算、推理,而且还要学会观察、操作和思考。(出示连通器:里面装有红颜色的水,左边高10厘米,右边高20厘米)你们看,这个连通器里的水,左边与右边有什么不一样?

  生:左边的水低,右边的水高。

  师:谁愿意帮老师量一量它们的高度?

  (生踊跃举手)

  生:左边水高10厘米,右边水高20厘米。 师:如果老师将这按住管口的食指放掉,你们猜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水会流动。

  师:你说水会流动,会怎么流动呢?

  生A:水会从高的地方流到低的地方。

  生B:水会从右边流到左边。

  师: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流动以后,左边和右边会怎么样呢?

  生:左边与右边一样高。

  师:如果是一样高,那么左边和右边都有多少厘米高呢?

  生:我想可能都是15厘米。

  师:好!我们先把猜想的结果写在黑板上。 师:这一结果会出现吗?我们来观察一下。(师演示)

  生:左右两边水一样高了。

  师:说明刚才我们的猜想是对的。现在再请一位同学来量一下左右水面的高度。

  生:左边和右边都是15厘米。

  师:的确是这样。我们刚才的猜想得到了证实。这是你们认真观察、 积极思考和动手操作的结果。现在我们来研究从不相等的数量到相等数量的关系。请大家按老师的要求来摆图片和移图片。

  师:第一行摆7个正方形,第二行摆5个。要使第一行与第二行摆的正方形个数一样多。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办?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操作与反馈(略)。

  师:通过实验和动手操作,我们解决了从“不相等”到“相等”的问题(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内容,并板书:不相等—→相等)。现在如果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第一行有9个正方形,第二行有2个,第三行有4个,要使三行的个数同样多,不去摆和移动,你能知道相等时每行有多少个吗?

  生:每行有5个。

  师:真的是这样吗?

  生纷纷表示同意这个结果。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刚才的结果好吗?

  (生操作验证)

  师:结果是不是正确呢?

  生:正确。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使它们相等的?

  生A:把多的数量移到少的数量上去。

  生B:把多的正方形卡片移到少的卡片这一行去。

  师:我们可以把这个方法叫做“移多——”

  生:“补少”。

  师:(板书:移多补少)在这个移多补少的过程中,有一个什么数量没变?

  生:总的数量没有变。

  师:像这样,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成为相等

  的几份。我们把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二、求平均数

  师:除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求出平均数外,还有其他好的方法吗?用计算的方法行吗?请大家再仔细观察、分析黑板上每行数量之间的关系。

  指名回答,引导归纳得出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教师强调:我们计算时,一定要注意“总数”与“份数”的对应。下面我们就用这一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几个实际问题。(题略)

  反馈后教师小结:学到这里,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其实,在求平均数前,我们还可以先估算这个平均数的范围。请大家看这个例子:一个小组有6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2千克、30千克、35千克、30千克、33千克、32千克,这个小组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仔细想一想,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肯定比多少千克多,比多少千克少?

  生:比30千克要多,比35千克要少。

  师:为什么呢?你们能否说出一个道理?

  (生同桌或小组讨论)

  师:谁先发言?

  生:因为求6个同学的平均体重,可以看成是“移多补少“,就是要把最重的35千克移一些给最轻的30千克。所以这个平均数肯定不会比35千克多,比30千克少。

  师:说得很好。请大家计算出结果,再与刚才估算的平均数范围对照一下。

  学生各自计算得出:(32+30+35+30

  +33+32)÷6=32(千克)

  师:好。这个结果说明我们刚才估算的结果是正确的。那么这个“32 千克”与题目中的“32千克”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题目中的“32千克”是一个同学的体重,结果中的“32千克”是6个同学的平均体重。

  三、巩固应用

  1.根据问题,选择正确的算式。

  (1)解放军叔叔长途行军训练,第一天走39千米,第二天、第三天共走87千米,他们平均每天走多少千米?

  ①(39+87)÷2=63(千米)

  ②(39+87)÷3=42 (千米)

  (2) 解放军叔叔长途行军训练,第一天走39千米,第二天上午走22千米,下午走23千米。他们平均每天走多少千米?

  ①(39+22+23)÷2=42(千米)

  ②(39+22+23)÷3=28(千米)

  反馈

  师:第一题的算式应该是①式还是②式,用手指表示。

  (多数学生用2个手指表示)

  师:为什么选择②式?

  生:因为39+87的路程是他们3天走的,“求平均每天走多少千米”应该除以3。

  师:其他同学认为呢?

  生:因为39+87的和是两个数加起来的,所以要除以2。

  生:不对!因为87千米是2天走的,实际上应该把它分开来,所以要除以3。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了。

  师:那么,第二题正确的算式应该是几呢?也请用手指表示。

  (绝大多数学生用1个手指表示)

  师: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39千米是第一天走的,(22+23)千米是第二天走的。“求平均每天走多少千米”应该是(39+22+23)÷2。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没有了。

  2.小结并延伸。

  师:看到你们这么勤奋好学,又学得那么有水平。老师今天也特别高兴,我相信你们以后会发现和自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其实“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在生活实际中应用也很广,你们能举例吗?

  生:几个评委给歌手打分,歌手的最后得分是几个评委所打分数的平均数。

  师:同学们在学习时,只要肯动脑筋,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努力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就会觉得学数学很有趣,学到的数学知识很有用。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12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制五年级下册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能利用观察—猜想—验证的方法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有关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你对比有哪些了解?

  生1:比有前项和后项。

  生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生3: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山东有一座城市,那里每年都要举办啤酒节。是哪座城市?

  生:青岛。

  师:是呀,青岛啤酒世界闻名!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索啤酒生产中的数学。请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图)

  师:这辆货车正在运输生产啤酒的主要原料——大麦芽。这张表格就是它两天的运输情况:

  第一天

  第二天

  运输量(吨)

  16

  32

  运输次数

  2

  4

  师:你能提出哪些与比有关的数学问题?

  生1:货车第一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

  师:这个问题提的很有价值,谁能说出这个比是多少?

  生:16:2。

  师:谁还能再提一个问题?

  生2:第二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

  生:32 :4。

  师:谁能像这两位同学一样,说出一个比?

  生3:货车第一天的运输量与第二天运输量的比是16 :32。

  生4:货车第一天的运输次数与第二天的运输次数的比是2 :4。

  ……

  (教师依次板书:16:2;32:4;16:32;2:4;32:16;4:2)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比例的意义。

  师:学好数学不仅要会提问题,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仔细观察这两个比(16:2和32:4),你发现了什么?

  生:比值相等。

  师: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呢?

  生:货车每次的运输量。

  师: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写成16:2 =32:4。

  师:黑板上剩下的这些比中,哪两个也能这样写?

  生1:2:4=16:32。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的比值都是0.5。

  师:还有吗?

  生2:32:16=4:2,因为它们的比值都是2。

  师: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课题:比例)

  师:知道了什么是比例,你能不能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几个比例,开动脑筋试试吧!(学生自己写,教师巡视。)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想到了用整数组成比例,还想到了用小数、分数组成的比例。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学们写的比例。

  生1:3:4=9:12

  生2:7:8=14:16

  生3:0.3:1=0.6:2

  生4:1:=2:1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4个比例)

  师:这几个同学写的比例都正确吗?怎么才能看出来呢?

  生:算一算它们的比值是不是相等,因为比例就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13

  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71页、72页复习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认识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这些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展开图。

  过程与方法:

  能辨认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及相对位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搜集了几张图片,非常漂亮。同学们想不想看?(想)请大家欣赏!(出示课件)

  师:这些图片美吗?(美)从画面上,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生:都是建筑物。

  师:如果用我们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些建筑物,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的这些建筑物都是由长方体,正方体……构成的。

  师:对,这些建筑物都是是由立方体图形构成的,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些立体图形,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板书课题: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清晰地识别全套人民币,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归纳出1元=10角,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培养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教学流程:

  一、反馈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调查作业,回家向爸爸妈妈调查,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钱?谁愿意汇报调查结果?

  生:买菜要用到钱。

  生:乘车需要钱。

  生:交学费要用钱。

  师:是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钱,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生:(齐)人民币。

  师:对,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评析:课前安排学生调查人民币用途,不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培养了收集信息的能力。】

  1.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师:这几张人民币你认识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师出示第五套人民币中100元、50元、20元、10元。生集体识别。)

  师:那你们更细致地观察过这些钱吗?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放大的这几张人民币的正反面,仔细观察一会儿,互相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屏幕展示,生相互交流。)

  师:谁愿意说说你在人民币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人民币上有国徽。

  师:每一张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它代表了我们祖国的尊严!

  生:我看见人民币上有“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

  师: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印制和发行的地方。

  生:人民币上有人民大会堂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背面分别是哪里吗?老师带你们去浏览一番,好吗?

  (屏幕出示:100元人民币的背面是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我国重要的会议都在这里召开;50元背面是西藏的布达拉宫,这里充满着少数民族的风情;查看更多文章,请访问小学课堂网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20元背面就是秀丽的桂林山水。你们看,这里山环绕着水,水映着山,多美的景色啊!10元的背面是壮观的长江三峡!我们不禁

  感叹,祖国的山河多壮美啊!我们可以通过人民币来了解祖国美丽的山河!)

  生:人民币上有数字。

  师:人民币上有不同的阿拉伯数字,这些不同的数字就是人民币不同的钱数,也就是人民币不同的面值。

  生:人民币上还有鲜花。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张人民币上的鲜花图案,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花吗?老师带你们去观赏一下这些迷人的鲜花。

  (屏幕出示:10元上的花是醉人的牡丹,20元上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50元上的是多姿多彩的菊花,100元上的是绚丽的紫荆花。老师仿佛闻到了扑鼻而来的花香,美丽的鲜花让人民币看起来更漂亮。)

  生:人民币上还有毛主席头像。

  师: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毛主席的头像。毛主席曾经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席。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生:我还在毛主席头像的下面看见了毛主席出生的时间和逝世的时间。

  师:我们知道这位伟大的领袖生于1893年,逝世于1976年。还有其他的发现吗?(没有人举手。)下面老师想给大家补充一下。

  师:人民币正面的右下角是盲点,盲人通过触摸盲点,就可以知道是多少钱了。人民币背面右上角,分别用汉语拼音和四个少数民族的文字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的意思。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这么细致的观察,现在你能很快地识别它们吗?(生快速识别。)

  师:谁能说说你是用了什么方法一眼就识别出它的面值?

  生:我用看数字的方法识别人民币。

  生:我用颜色来识别。

  生:我看人民币上的图案来识别。(师板书:数颜色图案)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第五套人民币中大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了新朋友,还有几位老朋友。(师出示第四套的10元、50元、100元人民币)这些钱是第四套人民币中的10元、50元、100元,现在仍然通用。

  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钱上的数、图案或是颜色来认识不同的人民币。

  【评析:这个环节教师充分利用了教材,使孩子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了解革命先辈和祖国的名胜,渗透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2.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些钱是我们国家目前正在流通的小面值人民币,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师:请同学们从1号学具袋里拿出所有不同的小面值人民币,互相说一说,认一认。遇到不认识的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周围的同学,然后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师: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民币了吗?老师要让大家认一认。(师快速出示人民币。)

  师:(出示一张破损的人民币)这张人民币怎么了?破损的人民币不美观,同学们要爱护人民币,因为爱护人民币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师:这些人民币大家都认识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对人民币的了解,把这些人民币有规律地分分类,老师请同桌之间合作摆一摆吧!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并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摆?

  1组:我们是按单位分的。把几元几元的放在一起,几角几角的放在一起,几分几分的放在一起。

  2组:我们分成硬币和纸币。

  3组:把数字是1的放在一起,把数字是2的放在一起,把数字是5的放在一起。

  4组:我们按颜色来分的。

  二、人民币的互换

  1.情境引出新知。

  师:大家对人民币都熟悉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件出示:同学们,无人售票公共汽车的票价是1元,我只有一张2元,谁能帮帮我?)

  生:把两元钱换成2张1元的。

  2.进行角与角、元与角的互换。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整钱来换零钱,老师这有1个2角,能换几个1角?

  生:1个2角能换2个1角。

  师:我拿1个5角能换几个1角?

  生:1个5角能换5个1角。

  师:1元呢?1元可以换几个1角,谁知道?(指名回答。)

  生:1元能换10个1角。

  师:大家同意吗?我们说1元=10角(板书),试着说一说,大家齐说1元=10角。那反过来呢?几个1角可以换成1元?

  3.练习。

  师:老师这有几道练习题,看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钱换成零钱?

  (1)1张1元能换()个2角。

  生:1张1元能换5个2角。

  师:大家同意吗?你是怎样想的?

  生:5个2角是10角,10角就是1元。

  (2)1张1元能换( )个5角。

  生:1张1元能换2个5角。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2个5角是10角,就是1元。

  (3)1张5角能换( )张1角和( )张2角。

  师:先想好怎么换?再拿出你的2号学具袋,用里面的1角和2角把你的想法摆一摆,最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换的?

  (师巡视,生活动。)

  三、综合运用

  师:同学们了解了人民币之间的一些简单的互换。这些知识在你买东西的时候就能用得上了。接下来,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小商场。(课件出示商场。)

  1.小商场里有什么商品?它们分别是多少钱?

  生:气球1角钱,铅笔2角钱,橡皮5角钱,笔记本1元钱。

  2.如果你有1元钱,让你买你喜欢的商品,你最多买几个?

  生:买气球可以买10个,因为1元里有10个1角。

  生:铅笔可以买5枝,因为1元里有5个2角。

  生:橡皮可以买2块,因为1元里有2个5角。

  生:可以买1个笔记本。

  3.如果你有1元钱,把它都花光,买不同的商品,你怎么买?

  生:5个气球,1块橡皮。

  生:3枝铅笔,4个气球。

  ……

  【评析:通过情境使学生在模拟使用人民币过程中,进行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兑换,感知元、角、分不同的`面值。】

  反思: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特点和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渗透了以人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重视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作用,把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之上,即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人民币,并适当地进行爱护人民币,做事有条理等德育渗透,环环相扣,衔接自然。

  导语部分的设计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让学生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兴趣,突出知识生长点。

  认识大面额人民币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细致观察人民币上有什么,呈现出生活中不留意的,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归纳一些方法来认识不熟悉的人民币,丰富多种识别方法。

  在认识小面额这一环节,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性,根据捕捉到的规律性的东西,以便让学生自主学习其他面值的人民币。

  认识了人民币,接下来就是如何应用人民币。在本节课中,让孩子了解人民币一些简单的互换,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将数学知识包装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充分体现了用数学的思想。

  模拟购物这一环节,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小课堂”中体验大生活。这个环节的设计,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学生从现实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于现实中去。

  总评:

  一、关注知识储备——铺设台阶,拾级而上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储备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充分利用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恰如铺设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

  在认识人民币阶段的设计初步完成了教者的设计意图:

  1.先出示几张孩子熟悉的人民币。

  2.充分观察。

  3.总结识别方法。

  4.用喜欢的方法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二、关注思维发展——合作求异,独巨匠心

  为了巩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教者设计了多种开放式的活动。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已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同时,培养了孩子思维的活跃性和跳跃性。

  三、关注知识运用——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让孩子了解人民币一些简单的互换,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利用生活情境,让孩子感觉到人民币之间的一些互换是用来服务于生活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与交流,生生互动,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人民币间的一些互换,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具的演示,通过看、想、拿、换、说、用等手段,让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掌握了一些互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迁移规律,设计购物练习使学生乐学、爱学。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15

  教学一年级“第几”这一内容时,可以讲述这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吃饼,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他吃了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吃到第四个才觉得饱了;他拍拍肚子,叹口气说:“唉早知道吃第4个能饱,先吃第四个该多好啊”。故事到此我问“大家说那个人说的对不对呢﹖”学生异口同声的答:“不对”“为什么不对呢﹖”有些学生能一下子想到答案,但有的'学生却不大明白为什么,老师便能趁热打铁组织引导,逐步导入新课。“认真学好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为什么了”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09-10

(精品)小学数学教学实录09-12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优选(15篇)09-11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09-27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实录04-23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14篇06-03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14篇)06-04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精选14篇06-05

初中数学八下教学课堂实录02-22

小学语文《跟踪台风的卫星》教学实录07-29